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两代青年人的真诚对话 ----- 老知青与当代大学生的座谈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2 19:57
标题: 两代青年人的真诚对话 ----- 老知青与当代大学生的座谈会
本帖最后由 屹梁梁 于 2015-8-2 20:03 编辑

—老知青与大学生的座谈会

今天上午,在“知青天地”,我们几位老知青与两名来自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的大一学生,进行了一场真诚的对话。

两位青春年少的女大学生坐在我们面前,论年纪,我们可以说是她们爷爷奶奶辈的了,但当我们共同讨论起“青春”这个议题时,共同的真情,让我们马上成了“同学”。

今年暑假,这个学院的11名同学赴延安,进行关于知青问题的社会实践调研。在那片热土上,他们被当年知青们那种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知青精神所感动。于是,这些年轻人建立的“织青”(就是这个编织的“织”)团队应运而生,他们将追寻知青经历的岁月,挖掘出身边已经沉淀过去的知青历史和文化,只望通过他们的执著和努力,让当年知青身上的正能量,能够继续散发出久违的芬芳。

当然,这些大学生也有很多苦恼,因为社会上很多人都说90后是骄纵、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的一代,他们无法堵上众人悠悠之口,但他们决心用行动来改变这种偏见。这个团队的小伙伴儿都希望从这次实践调研中,真正的传承学习当年知青身上的正能量,并且反思自己现在的所做所为。

他们也希望在网上那些曾经当过知青的爷爷奶奶们,能够给他们一些指点,并希望有机会能一起进行交流,提升大家的认知,以便“感悟知青精神,砥砺知青品质”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能够取得收获!

整个座谈会的内容,如果其他到会者和小同学们方便时可以陆续传上来。座谈会有一个共识,就是一些争论的议题就不要在此再争论下去了,历史还是由后人去评价吧。咱们只是把我们知青的经历用“白描”的手法写出来,开座谈会时说出来,由大家去感悟、品味就可以了。


谢谢我的朋友们,谢谢我的小同学们!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2 20:04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2 20:05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2 20:06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2 20:07
本帖最后由 屹梁梁 于 2015-8-2 20:08 编辑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2 20:09

织青团队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5-8-2 21:25
本帖最后由 忆水澜亭 于 2015-8-2 21:30 编辑

赞!这篇新闻稿文图并茂,写得好,报道及时,棒!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5-8-3 12:25
屹梁梁 发表于 2015-8-2 20:09
织青团队

与大学生对话,作为知青、作为长辈、作为朋友咱都责无旁贷。
该说的、想说的很多,客观与真实是最重要的。
知青:是一个人的社会经历,是被发配到农村,等待分配的城市初高中毕业生。
上山下乡运动是国家为缓解城市青年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把城市青年全部发配农村的举动。上山下乡运动给本人和城市家庭造成深刻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从目前发表的论文看多数对其持否定态度。
知青和上山下乡运动是文革的产物,因此一直是个极敏感的话题,最近社会上逐步出现知青热,知青文化应运而生,但是以其作为单独课题研究,仍显立题不稳。
知青经历,造就了一代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4 06:54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4 06:55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4 06:58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4 07:09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4 07:13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5-8-4 07:51
屹梁梁 发表于 2015-8-4 07:13

那天的葡萄不知道谁买的,好吃,谢啦!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5-8-4 07:56
这两大一学生虽然还显幼稚,但看问题还贴边,有自己的看法,也比较善谈,不是一口报纸媒体腔调,让人感到欣慰。

作者: 远山    时间: 2015-8-4 21:27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15-8-4 21:45 编辑
志丹双河 发表于 2015-8-4 07:56
这两大一学生虽然还显幼稚,但看问题还贴边,有自己的看法,也比较善谈,不是一口报纸媒体腔调,让人感到欣 ...


   在当今时代出现“织青”团队去追寻知青年代的足迹进行探索的年青人,我感到很吃惊,确切地说感到很好奇,更多的是欣慰与感动!
   作为一名知青,我很为当年的生活经历与成长而骄傲,这种经历磨练造就了我们面对困难而表现出的一种承受能力,面对诸多社会大潮的冲击而不倒的精神,如今一路走来,能如此从容面对人生,这就是知青。
   在此,也为因事未能参加此座谈会表示歉意与感谢!问候大家!


作者: 沈家围子    时间: 2015-8-4 21:45
很赞成我们知青和下一辈人的交流沟通,这样有利于现代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让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许多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知青精神发扬光大!让爱、诚信、重新归来!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5 05:52
感谢朋友们关注咱们老知青与当代青年人的对话,希望在与这些大学生的对话中,我们能够都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作者: 山杏儿    时间: 2015-8-5 15:55
本帖最后由 山杏儿 于 2015-8-5 15:57 编辑

   让现代大学生了解知青在农村插队,用坚强的毅力战胜艰难困苦,经受严峻的考验。了解知青文化和历史,发挥正能量,传承知青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优良传统。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5-8-10 06:26
本帖最后由 志丹双河 于 2015-8-10 06:30 编辑

屹梁梁 发表于 2015-8-2 20:07
转载大学生的文章:
织青实践团队采访周总理侄子周秉和先生
     继延安之行后,织青团队为深刻了解知青精神,继续北上与北京延安知青面对面交流,很有幸能够采访到周总理侄子,中国知青网理事长周秉和先生及其秘书长马运昌先生,感谢他们与我们分享知青故事,了解知青内涵,感悟知情精神。
     周秉和,1951年出生。周恩来总理的侄子。1969年1月9日,响应党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到陕西延安县冯庄公社新庄科大队、河庄坪公社枣园村大队插队落户。1972年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市自动化技术研究所、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工作。现已退休。现任中国知青网理事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8-22 23:24
远山 发表于 2015-8-4 21:27
在当今时代出现“织青”团队去追寻知青年代的足迹进行探索的年青人,我感到很吃惊,确切地说感到很好 ...

我就是陕西科技大学的学生,很期待下次有机会和您交流,分享您的故事,感悟你的知青岁月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8-22 23:26
志丹双河 发表于 2015-8-4 07:56
这两大一学生虽然还显幼稚,但看问题还贴边,有自己的看法,也比较善谈,不是一口报纸媒体腔调,让人感到欣 ...

嘿嘿,刚看您的这条回复,我想问一下我们那里比较幼稚,还请多多指教啊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5-8-23 15:24
南泥湾 发表于 2015-8-22 23:26
嘿嘿,刚看您的这条回复,我想问一下我们那里比较幼稚,还请多多指教啊 ...

我也没有所指,言谈话语、遣词用句中的感觉吧。走上社会前后相比,幼稚是绝对的,每个人都如此,呵呵。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24 08:03
两代人的真诚对话在进行着...


作者: 共同    时间: 2015-8-27 15:46
不知道有这档子事,还真想和年轻人对对话哩!好事!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8-28 07:35
欢迎欢迎,这次小同学时间仓促,以后坐谈争取常态化,有机会请你一起参加。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9-10 13:37
我身边有年轻人不理解,你们当年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受苦,有的年轻人不愿听知青的话题。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不能常弹老调。而学弟等老知青与当代大学生的真诚对话,又告诉我年轻人还是愿意了解知青一代人的。这样座谈很有必要。让年轻人知道、了解父辈的艰辛,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我没能参加深感遗憾。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9-10 20:06
学姐好!很高兴学姐也对和青年人对话感兴趣。那次坐谈,年轻人对咱们知青曾经的艰苦岁月,以及如今丰富多彩的后知青生活很感兴趣,和他们共同交流能让咱老年人永葆青春。呵呵!年龄不应该是羁绊,还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咱们两拨不同年代的青年人互相了解各自的思想,可以互相提供借鉴。欢迎学姐下次有机会参加坐谈。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9-11 18:59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5-9-11 21:39
把咱们只是我们知青的经历用“白描”的手法写出来,开座谈会时说出来,由大家去感悟、品味就可以了。
     言之有理,支持。   恭祝安好~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4
我们的一次团日活动。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4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5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5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6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6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7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7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8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5-11-15 11:58



作者: 共同    时间: 2015-11-15 22:13
很好啊!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5-11-16 10:12
后生可嘉,催人不衰!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0
这个季节没有格桑花,但是有牦牛憨憨和它的伙伴们。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1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1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2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2
将你放飞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3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3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4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4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5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5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5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6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6-1-5 10:26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3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4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4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6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7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7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8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9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49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50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50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51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51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7-2-7 10:52
我们,继续编织着我们的青春!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7-2-8 02:05
小同学们好!快毕业了吧!关注、关心着你们。愿你们创建的“织青”团队永在,愿我们时常交流。青春美好,一定珍惜!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