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蓬勃的篮球军旅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打印本页]
作者: 西荆村民 时间: 2016-2-1 22:57
标题: 蓬勃的篮球军旅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6-2-1 23:02 编辑
第二十一章 一级战备
H山军用机场在卫星地图上显示的十分清楚,因为机场跑道是无法伪装的。而“鸡窝”确实伪装的不错,只有到过那里的退伍老兵才能分辩出来。
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搞的战备工程、军用机场静静的躺在深山里40余年,最终没有用上是个好事。这正说明它们起作用了。不光原子弹是威慑力,这些中国的“土特产”照样也是威慑力。难得的和平,国家之幸,人民之幸。
可是41年前中国自己却出了乱子……
1971年9月13日凌晨4点,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睡梦中的胡连长惊醒。他匆忙抓起电话:“喂!我是机械连胡连长。”
电话里传来团参谋长的声音:“胡连长,我是冯参谋长,现在传达王团长命令:根据中央军委国防部命令,命令我团立即进入一级战备!你连集合后,就地待命。”
“参谋长,又是战备演习吗?”胡连长顺嘴问了一句。
“你赶快给我醒醒胡连长!这次是真的!马上执行命令!”参谋长发火了,喊声把胡连长的耳朵震得嗡嗡直响。
“是!”胡连长放下电话,立即穿军装。
他一边穿军装一边喊道:“通讯员!命令一排长马上吹紧急集合哨。一级战备,宿舍开灯,打背包,带武器。”
通讯员来不及穿军装,先跑去通知一排长。
胡连长刚扎好武装带,窗外就传来紧急集合的哨声。随后传来一排长的喊声:“一级战备,宿舍开灯,打背包,带武器!”
以前机械连经常进行夜间紧急集合,团里也搞过紧急集合。那都是军事训练和战备演习,宿舍是一律不准开灯的。
这一次却不同,连长为了加快集合速度,命令开灯整理装备。几个排长看到这个突然变化,军人的敏锐嗅觉使他们立刻紧张起来。
部队很快在操场集合。经“整齐报数”后,一排长跑步到连长面前,敬礼报告:“报告连长同志,全连集合完毕。应到人数×××名,实到人数×××名,在外执勤×××名。请指示。”
连长回礼道:“请稍息!”
一排长转身下达口令:“稍息!”然后跑步归列。
连长站到队前大声道:“我宣布团长命令!”
“唰!”的一声,全连立正受命。
连长继续道:“根据中央军委国防部命令,我团进入一级战备!
“同志们,当前国际形势异常紧张,美帝、苏修南北夹攻,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随时都会发动战争。
“今天凌晨我团接到国防部一级战备命令。做为非作战部队的工程团,接到这样的紧急命令,说明我们的国家安全一定受到了严重威胁。
“同志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各排排长听令:检查配枪,装填弹药。对违抗命令者,可以执行军事纪律!
“全体注意:放背包。原地坐下待命。!”
说完,连长跑步回到连部,接通团部电话,报告连队集合情况。
参谋长听完汇报后说:“到目前为止,还未接到上级新的指示。你连除继续待命外,派人检查机械、车辆,保证随时出发。另外,我已经对各施工连队顺便下达了‘机械连执勤人员以及机械设备原地待命’的命令,你不用管了。”
连长放下电话后,立刻向全连下达了“检查机械、车辆,保证随时出发”的命令。
停车场上,各班战士忙绿起来。加水、注油、发动引擎。就连备用的发电机和空压机也撤掉支撑木,放下牵引钩,做好随时拖运的准备。
天渐渐亮了。
10点钟左右,团部来了命令:“解除一级战备。一切工作恢复正常。”
这会不会又是一次军事演习?可是又不像啊。往常团里搞演习,各连都要全副武装的奔袭十几公里,到指定地点集结。可是这一回却不一样,除了原地待命,还把机械和车辆调动起来。
一级战备把胡连长搞懵了,百思不得其解。
三天之后吃过晚饭,蓬勃来到十六班悄悄把大谢叫出来。
刚走到停车场,蓬勃便神秘地说:“我告诉你个惊人的消息:几天前有一架中国的军用飞机飞越国界,坠落到蒙古国。飞机上没有携带攻击性武器,机毁人亡。据说飞机上可以辨别出,至少有一名中国的高级将领。”
大谢问:“你这是哪儿来的消息?”
蓬勃道:“昨晚站岗时我带着半导体收音机。莫斯科广播电台发出的消息。”
大谢想了一会儿说道:“如果是驾机叛逃也不新鲜。以前就有从台湾驾驶军用飞机投诚大陆的,也有从大陆开飞机跑到台湾的。这一次奔蒙古国是啥意思?还是个大官儿。莫非是投奔苏修?”
蓬勃严肃地说:“这事儿我想了一整天,没你说得那么简单。如果再把一级战备加在一块儿分析——”
蓬勃故意停住不说了,好让大谢往深了想一想。
大谢掏出香烟点燃,皱着眉头抽了一会儿,思忖道:“嗯,惊动中央了。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消息!”
蓬勃道:“所以我觉得莫斯科电台的消息可以相信。你看,文化大革命以来,两条路线斗争多激烈呀,派仗打得昏天黑地,武斗的也动枪动炮了。那‘上面’是怎么回事?飞机上死的高级将领是谁?中国会不会某一天突然大乱?会不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搞不清楚,真来事儿了,咱们逃跑都找不到北。”
大谢捻灭烟头,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过两天我找机会到团部电话班,给老头子挂个电话,就什么全知道啦。”
一连几天,蓬勃特别注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中央台对坠机事件只字不提,然而“敌台”却在大做文章。说中国军用飞机侵入邻国,不排除有某种军事目的。“美国之音”也加入了对中国的攻击,说蒙古国已就此事照会中国大使馆,对中国军用飞机的入侵表示抗议。
作者: 西荆村民 时间: 2016-2-1 23:03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6-2-1 23:05 编辑
这一天,蓬勃开着推土机从工地返回机械连停车场,远远就见大谢在那里等着。
刚一熄火,大谢就把蓬勃拉到一边非常神秘的说道:“你猜我爸在电话里怎么说?”
然后又兴奋地自问自答道:“林彪摔死啦!在蒙古坠毁的那架军用飞机是林彪的专机。飞机上有林彪,还有叶群和林立果,加上随身侍卫和飞行机组人员,一共九个人。全玩儿完啦!”
蓬勃大吃一惊道:“真的吗?”
大谢点着一颗烟,深吸一口后接着说:“九月十三号夜里不知为什么,林彪带着老婆和孩子突然在山海关军用机场坐上飞机向北飞越国境。结果摔在蒙古的温度尔汗。于此同时,空四军军长周宇驰、秘书处副处长李伟信和林立果的秘书于新野驾驶一架军用直升机也向北飞行。直升机飞得慢,刚到北京怀柔上空,就被发现了。结果被起飞的战斗机逼到地面迫降。周宇驰和于新野开枪自杀,李伟信被活捉。”
蓬勃着急地问道:“李伟信招了吗?就这一个活口啦!”
大谢吐出一口烟道:“李伟信全撂啦。他说林彪和林立果父子俩想搞军事政变。”
蓬勃的心里一紧,忙问道:“那军事政变搞了吗?”
大谢嘿嘿笑道:“肯定没有搞成呗。我老爸告诉我,他只能说这么多了。他叫咱们放心,党中央毛主席已经控制了局面,国家不会乱的。”
蓬勃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心想:“林彪,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被指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并且写进了党章。他板上钉钉的要当国家一把手了,为什么还搞军事政变那?等不及啦,他怕自己的身体熬不过毛老头子。咳!毛主席怎么选了这么个接班人呢?他也有走眼的时候。”
想着,就不由自主地说出了口:“林彪一完蛋,毛主席他老人家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呢?”
大谢赶忙说道:“林彪的事儿,在没有公开之前,咱可别乱说。谁知到九九九九是姓毛还是姓林?”
“嗯!那是绝对的。我守口如瓶!”蓬勃点点头。
一级战备把连长搞懵了,指导员也是一头雾水。
据指导员所知,全军一级战备只有两次。前一次是1969年10月中旬,起因是中苏边界武装冲突不断升级,苏修将大批的住欧军队调往中苏边界,导弹装上了核弹头,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
这一次的一级战备有些蹊跷,紧张了半天,又解除了。
指导员不愧是搞政治思想工作的人,他意识到,这次的一级战备也许不是国际上的军事争端,而是国内的政治因素。因为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央领导层一个又一个的出问题,这回恐怕出大事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他一下就瞄住了谢义生。
长征老红军的后代、高干子弟,那些后来被证实了的小道消息多数来源于他们。
指导员让通讯员把张宝胜叫到连部。他想利用张宝胜打探消息。
张宝胜积极要求进步,一到机械连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听完指导员交代的任务后,表示:“这件事不难。大谢不会对我保密的。”
果然,张宝胜很快就从大谢嘴里知道林彪一家三口摔死在蒙古的消息。他把这个惊人的消息报告了指导员。
这天晚上,连部的电灯一直亮到后半夜。连长和指导员谈了半宿。军人的直觉告诉他们,林彪事件之后,不知道会有多少军政要员受牵连,不知会有多少部队受影响。指导员的心中忐忑不安。因为整个连队就属他最“紧跟”林副统帅啦,他把林彪的“突出政治”天天挂在嘴边上。林彪一倒,“突出政治”是不是错了?
指导员真的发懵了。
难熬的一个月。
平静的一个月。
机械连能够看到的报纸有三个,一个是《人民日报》;一个是《解放军报》;还有一个是《参考消息》。
《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是部队订的。《参考消息》是蓬勃的父亲按时邮寄来的,每周一次,一次一周的报纸。蓬勃的《参考消息》成了全连最抢手的读物,只要一寄来,指导员是第一个读者。
指导员每天留意报刊上的信息,希望从中验证林彪事件的真实性。可惜没有,就连《参考消息》上也没有。可见中国在政治宣传方面是多么严谨。
但是指导员仍然看出一些蛛丝马迹——两大报刊上,不再提“伟大副统帅林副主席”了。
作者: 西荆村民 时间: 2016-2-1 23:06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6-2-1 23:08 编辑
10月20号,团里召开排以上干部会,由团政委传达《中共中央(1971)57号文件》。
文件通告全国:“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自取灭亡。”
周政委详细传达了林彪事件的经过:
林彪妄图“抢班夺权”,组成了反党集团。主要成员有:陈泊达、吴法宪、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叶群、林立果等。
林立果搞了一个武装政变的秘密组织,叫“联合舰队”,还制定了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
1971年9月7日,林立果拿到林彪的武装政变“手令”,向“联合舰队”下达了一级战备的命令。企图在9月8日至11日期间,趁毛主席南巡返京途中制造爆炸,杀害毛主席。
不料毛主席突然改变行程,于9月12日安全回到北京。
林彪以为武装政变的阴谋败露,与妻子叶群及儿子林立果于9月13日零时乘三叉戟专机强行起飞,企图外逃投奔苏修。不幸于9月13日3时,飞机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度尔汗附近。林彪、叶群、林立果、刘沛丰及机组人员共九人全部死亡。
另外,林彪死党于新野、周宇驰、李伟信于9月13日3时15分劫持3685号军用直升机企图外逃。飞至北京上空时,被空军战斗机拦截,于6点迫降在北京怀柔县境内。
于新野和周宇驰开枪自杀。李伟信被活捉。
在直升飞机上缴获了大量国家机密文件和策划武装政变的材料。
林彪反党集团阴谋发动武装政变,篡党篡权的铁证如山。
周政委根据中央的指示,布置了全团各个连队开展对林彪反党集团的大批判。
传达会议结束后,指导员立即召开全连大会。
全连战士鸦雀无声,睁大眼睛静静地听指导员讲述惊心动魄的“9.13林彪事件”。
蓬勃真有些后怕。他心想:“如果林彪的武装政变得逞了;如果毛主席被杀害了,中国岂不天下大乱了吗!那时,林家父子能不能控制局面?要知道,周总理以及那些一生跟随毛主席的革命老帅们,一定会高举反林的大旗,进行浴血奋战。祖国大好河山又会沦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
指导员讲完“9.13林彪事件”之后,又传达团党委《关于开展对林彪反党集团的大批判》,具体罪行有五个:
1、谋杀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负责人;
2、另立中央,企图发动内战,变无产阶级专政为资产阶级专政;
3、叛党叛国,投靠苏修,妄想变社会主义中国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4、疯狂破坏“九大”路线,阴谋夺权,当国家主席;
5、对抗毛主席在九届二中全会的报告,鼓吹唯天才论和唯生产力论。
最后指导员用周政委的一句话结束发言:“林彪事件的发生,决不能影响我团的施工任务。革命大批判要进行,战备施工不能停。”
后来事实证明,林彪事件对工程部队的影响虽然不大,但是也有。比如取消了“天天读”;取消了“五好战士”和“四好连队”的评比活动;停止了1971年和1972年的党员发展工作;停止了1971年和1972年的征兵工作以及老兵退伍工作。
作者: 西荆村民 时间: 2016-2-1 23:08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6-2-1 23:33 编辑
第二十二章 业余电工
退伍老兵把自己假想成敌国的情报专家,试图在卫星地图上找一找那些他不太熟悉的洞口。如果那些洞口被轻易发现,那么一旦战争爆发,在现代化高空间谍卫星侦察手段面前,08工程则暴露无疑。
值得宽慰的是,他的努力是徒劳的。这些洞口伪装的太好了,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就连当年施工的痕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机械连接到一项新的任务:将所有洞口堆积的排渣进行清理,填到指定的山谷中。这样,08工程完成之后,在地貌上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机械连派出两台大型履带式挖掘机和数台铲运机、推土机。汽车连派出五台解放牌自卸翻斗汽车配合运送石渣。
随着工程的进展,在石渣运输这个环节上越来越吃紧。连长向团里打报告要求增派汽车,可是汽车连再也调不出一台多余的车辆。
幸亏王团长计划在先,他提前向上级打过报告。不久,总后拨下五台进口大型矿山装载汽车。
团长直接把这五台矿山车拨到机械连。
崭新的矿山车送到后,停放在停车场。可是连长只高兴了一天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因为随着这五台矿山车同时也进口了一个“舶来品”——假冒伪劣。
这五台矿山车是匈牙利六十年代生产的,柴油发动机,装载量3立方。没有液压卸载机构,采用老式的手动机械式操纵。
出人意料的是,这五台矿山车是“驴粪蛋子表面光”,除了能够启动发动机,勉强行走以外,其它功能全无。
经过半个多月的维修,虽然被锈死的手动卸载机构恢复了正常,跑偏的前轮调整过来,可是所有仪表却无指示,矿山车还是不能用。
修理班的电工忙了好几天也未找到原因,这下急坏了四排长。
指导员知道这件事后,忽然想到一个人,那就是一排一班的推土机手蓬勃。
指导员知道蓬勃懂得电工,还有些小聪明,没准儿他有办法。因为有两件事给指导员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件事是,连里原先有一套有线广播,每个班宿舍挂一个小喇叭。放音乐,听新闻,播送通知或找个人很方便。
可是后来发现仍有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不能对讲。发出去的信息没有反馈,还需要派通讯员跑来跑去的传话。
蓬勃说他有办法将现有的广播系统进行改进,增加对讲功能。
指导员问他怎么改进?
蓬勃说:“麦克风和扬声器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所以功能也是可逆的。只不过逆向使用时,声音质量会受影响。我只需在连部的扩音机上加装一个转换开关,线路稍加改造,就可以对讲啦。”
指导员还有疑问:“照这么一改,我的话筒不就成扬声器了。那声音能听清楚吗?”
蓬勃笑道:“不是你说的那样。各班的小喇叭可以当话筒用,回馈的音频信号经过扩音机放大以后,输入到监听扬声器。能够听得很清楚。”
指导员听懂了。
经过改造,机械连的有线广播还能当对讲机用。这在团里是蝎子的巴巴——独一份。
第二件事是,大风过后,连里的照明电灯经常“眨眼”,忽明忽暗,肯定是哪里出现了“虚接”。
偌大个营区,外线、内线的,查找故障点如大海捞针。你总不能从头到尾把电线所有的接头一个一个剥开吧?
连长把难题交给了蓬勃。
蓬勃故作神秘道:“连长,您算是找对人了。我那正好有个探测器,保证不出一个小时就能找到故障点。”
连长将信将疑。
只见蓬勃回到宿舍拿来一个小方盒,抽出拉杆天线,带上耳机,打开电源,顺着线路慢慢探测。
当他走到一个电线杆下,不再走了,而是举着天线围着电线杆转了一圈。然后指着一处说:“虚接就在这里!”
电工蹬梯上杆,剥开接线头一看,果然是虚接。排除故障后,全连灯光正常了。
连长纳闷地问道:“你怎么会有探测器?”
蓬勃忍不住笑道:“什么探测器呀?我把你们全蒙啦。其实就是一个半导体收音机!”
连长接过半导体收音机看了又看,不明白它怎么能够当探测器用?”
蓬勃解释道:“虚接时,在虚接点会产生微弱交流放电现象,同时发出一个宽频带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如果被半导体收音机接收到,会在耳机里听得到一个特别的杂音。但是这个电磁波比较弱,所以要用拉杆天线近距离的探测。这便给我提供了准确判断故障点的途径。
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只要我们用得好,它能解决大问题。”
这两件事使指导员深信,蓬勃对付汽车仪表肯定没问题。
蓬勃询问那个电工整个检查的过程,心中有数了:“什么电工呀?就是个二把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瞎捣鼓,蒙着了就算修好了,蒙不着就没办法。”
蓬勃说:“你把这台车的配电线路图拿来。”
“线路图在哪儿呢?”电工反问道。
蓬勃一愣,挖苦道:“感情您连线路图都没见过,还在这儿蒙吃蒙喝!赶快去找你们排长要随车说明书。”
说明书找来了,四排长也跟来了。
蓬勃翻到配电线路图一看,全是外文。
蓬勃上学时学的是俄语,这个说明书是英文还是匈牙利文他也闹不清。
没有文字说明也罢,看符号和走线也明白个八九。还是先把这张图纸吃透了再说。
这边看着图,那边叫人拆下仪表盘的大挡板,露出密密麻麻的线路。一边对照一边用笔在图上标注线色和电器名称。
图纸吃透了,仪表盘的实际电路也装进蓬勃的脑子。他开始用万用电表一项一项地检查。
当查到仪表盘的搭铁线时,蓬勃用电表探针指着一个M12的螺栓说道:“打开它,把搭铁线取下来。”
取下搭铁线,问题找到了:原来是油漆捣的乱。因为车体喷漆在前,安装电器仪表在后。在上搭铁线时没有清除局部油漆,接线板被绝缘了。仪表没有回路,当然不灵啦!
蓬勃对四排长说:“派人找把刮刀,五台车全都一样,挨着个儿把这个部位的油漆刮干净,然后再上搭铁线的固定螺栓。保准没事啦!”
果然是手到病除,五台矿山车的仪表指针全都动起来了。进口大型矿山车终于可以投入国防建设,保证08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排长高兴,连长大喜,直接给了推土机手、兼“业余电工”蓬勃一个连嘉奖。
蓬勃得到嘉奖当然高兴,紧接着还有让他更高兴的事。
胡连长自从把团篮球队要回机械连,就盘算着把原先那个土石地面的篮球场整修一下,不但要像六连一样搞个黄土场地,而且还要安装灯光。
前段日子他命令战士利用休息时间人工运土,可是由于施工任务紧迫,留在家里的战士没有几个。这到猴年马月才能把新球场建起来?
现在好啦,有了矿山车就好办。他命令矿山车收工回连时顺便捎回一车黄土。没有几天,球场旁边就堆出一座小山。
开工那天蓬勃异常高兴,他亲自驾驶推土机将黄土推进场地,摊开。
之后,机械连老兵刘小平驾驶平路机将场地刮平。紧接着压路机又上去压实。
瞬间,一块平整光亮的场地出现在大家眼前。这就是机械化的高效率呀!
埋杆、架线、装灯具对于机械连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当天晚上,原机械连篮球队便与团篮球队在黄土灯光球场展开友谊比赛。
消息传到团部,王团长驱车来到机械连,兴致勃勃地观看这场实力悬殊的比赛。
笑道:“好你个胡连长,竟敢干私活,你比团长还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