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今天是毛岸英为国捐躯日 [打印本页]

作者: 共和国同龄人    时间: 2018-11-25 16:10
标题: 今天是毛岸英为国捐躯日
深切缅怀!
作者: 共和国同龄人    时间: 2018-11-25 16:14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8-11-25 16:19
    永远不要忘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一切的人们!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8-11-25 16:47
共和国同龄人 发表于 2018-11-25 16:14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太好了!

毛岸英与他的父亲同在!感天动地!!!

作者: 共和国同龄人    时间: 2018-11-25 16:50
他们永远在老百姓的心里!
作者: 无声    时间: 2018-11-25 17:53
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1-25 17:54 编辑

多年来在知青网上对毛岸英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极右的诽谤和污蔑,有人说要给美军炸死毛岸英的飞行员发大奖章,因为他为中国除去了“金二”。对这种说法我在知青网曾给与坚决的回击,为此我和几位老知青在10年前曾探访过毛岸英生前的新婚妻子刘思齐(现名刘松林)去核实一些史料,例如毛岸英在出国参战前到医院看望刘思齐,他没有对刘思齐说要去参战,只是说要出差出远门,临行前向刘思齐深深的鞠了一躬,当时刘思齐对此深感诧异!毛岸英牺牲后她才想明白,那是毛岸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来向她诀别的。
还有一种态度,在盛赞毛岸英的同时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他与江青的关系和他对江青的看法而没有注意把他与江青做区隔。有在中南海工作过的人说如果毛岸英活到现在可能会防止文化大革命,其依据似乎是毛岸英能阻止江青秘密组织的《评海罢》出笼或者劝阻他父亲信用江青。


不论那种假设都必须有事实依据,说毛岸英是“金二”显然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诽谤,因为当年毛岸英去朝鲜是参战不是去“接班”的。说毛岸英能阻止文革也属于臆测,但是如果他活到58年是否能在父亲和彭老总之间做些劝和的工作?网上有人说毛泽东主席因为毛岸英的战死对彭老总不满,因此是否可以说如果毛岸英不死就没有庐山之争?我认为不能把个人作用看的过高,特别是那些虚拟的臆测。

历史的事实是刘思齐的口述和遭遇,我在别的楼里已转述了刘思齐回忆毛岸英与江青之间的斗争和文革中江青把刘思齐投进监狱的历史。。。。。。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5 18:01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5 18:05





桧昌郡志愿军烈士陵园外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5 18:25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5 18:34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22
1950年11月25日,周总理接到志愿军司令部关于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后,禁不住眼泪流淌,他深知这对毛主席的心灵打击有多么大,考虑到正在病中的毛主席仍在指导抗美援朝战争,决定并通知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暂不将毛岸英牺牲一事告诉主席。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23
1951年1月2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朝鲜战局得到基本扭转之后,周总理才将志愿军司令部的电报附上自己的一封信送给毛主席。

  当中央机要办公室主任叶子龙拿着周总理的信和彭老总的电报走进毛主席的办公室时,毛主席正在沙发上看报纸。叶子龙将电报交给毛主席,然后默默地站在旁边。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25
叶子龙回忆说:毛主席像平常一样,放下报纸,接过电报看了起来。这时,我感觉空气仿佛凝固了。毛主席将那份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他的头埋得很深。当他抬起头时,他的脸色非常难看。

  毛主席将目光缓慢移向茶几上的烟盒,颤抖着从烟盒抽出烟来。屋子里,只听见毛主席吸烟声。是烟熏了还是过于悲哀,毛主席的眼睛湿润了,可还是没有哭出来,他顶住巨大悲痛只“唉……”了一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向叶子龙摆了摆手说:“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26
周总理的信和彭老总的电报都不长,毛主席却看了很久,长叹了一声后,他说,牺牲的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毛主席精神伟大,而实际的打击则不小。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27
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后,留下了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毛主席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可他却瞒着所有人,把毛岸英的这些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身边,悄悄地珍藏了20多年,这期间他曾多次搬家,但身边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些衣物。一直到1990年,工作人员整理毛主席遗物时才发现。这几件衣物,寄托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无尽的思念。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28
毛主席指着毛岸英对彭德怀说:“我这儿子不想在工厂干了,他想跟你去打仗,早就交上了请战书,要我批准,我没有这个权利,你是司令员,你看要不要这个兵?”

  彭德怀马上对岸英说:“不行。去朝鲜有危险,美国飞机到处轰炸。你还是在后方,搞建设也是抗美援朝。”

  彭德怀看了看毛主席,毛主席说:“我替岸英向你求个情,让他到战场上去锻炼自己。我看,你就收留了他吧。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让他担任翻译工作。”

  就这样,毛岸英要求上前线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57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闪电战。1942年5月,毛岸英用俄文直接给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上前线的要求。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青年,我在您领导下的苏联学习了5年,我爱苏联就像爱中国一样。我不能看着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蹂躏您的国土,我要替千千万万被杀害的爱好和平的人们报仇。我坚决要求上战场,请您一定批准我的请求!”信后署上了自己的俄文名字“谢廖沙”,同时又注明“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但斯大林并没有同意毛岸英的请战要求,原因无他——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58
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亲自参加了卫国战争,并在战争中任苏联红军西方面军炮兵连上尉连长。1941年雅科夫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后德军提出用雅可夫交换被俘的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元帅,被斯大林果断拒绝。

早年斯大林投身革命无暇顾及妻儿,雅科夫就一直在格鲁吉亚老家13年没能和斯大林见一面,甚至连俄语都说不流利,1937年雅科夫听从斯大林的建议进入炮兵学院,上前线之时仅与斯大林通了一次电话,而这是其父子只间最后一次通话,雅科夫被俘之后坚守气节对德国人的威逼利诱拒不妥协,最终在1943年希姆莱授意将雅科夫乱枪打死。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3:59
那些无耻的历史发明家,为了丑化斯大林,借斯大林拒绝救出自己的长子一事,肆意刻画斯大林的“冷酷、无情”。

  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无私的,但绝不是无情的。

  斯大林知道长子被害的消息之后,十分伤心,甚至中风了一次。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他可以义无反顾的牺牲自己的儿子,但只要有选择的余地,他不会让革命同志毛泽东的儿子去冒险牺牲——而且这个同志还是兄弟党的领袖。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4:40
这一次轮到毛主席,他与斯大林作出了同样的抉择。

  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满目苍夷、百废待兴,而当时我们要面对的是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军事强国;任由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新中国的和平与建设都无从谈起,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毛主席当时力排众议、力主出兵,是有着怎样的高瞻远瞩。但是这一仗,无论是共产党的领导人,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作为无产阶级的领袖,毛主席选择带头献出自己的儿子,这一去,毛主席也深知岸英是九死一生。而此时,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已经牺牲了五位亲人。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6 15:06
毛岸英8岁时就跟着母亲杨开慧被关进国民党的牢房。母亲牺牲后,他和两个弟弟在上海饱尝了艰辛磨难。1936年夏,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他被送到苏联学习。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这时父子已分别19年。见面后,毛主席马上让儿子脱下洋装,换上布衣,到陕北贫瘠的乡村当农民,拜农民为师。后来又让他参加西北农村的土地改革工作队。北平和平解放后,毛岸英和两名扫雷专家带领一个工兵排,首批进入北平,负责排除重要设施、处所的地雷、炸药等,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危险性很大的工作,毛主席却没有阻止。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艰难繁重,毛主席又让毛岸英到工厂一线,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副书记。这里的工人都很喜欢和信任这个年轻的书记,却没人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
作者: 无声    时间: 2018-11-26 17:27
刘思齐:毛岸英之死令江青感到“无限的狂喜”
杨银禄(系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曾任江青秘书)

2012年12月11日09:22  

江青孤独的童年,形成了她独特的个人主义思想和对人漠不关心的怪癖性格。在家庭中她没有最亲近的人,在工作环境中她没有最好的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没有知己。她和她的子女们关系都不融洽。

毛岸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所生,是毛泽东很喜爱的长子,童年很苦,和母亲一起坐过国民党的监牢。母亲壮烈牺牲后,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一起以卖报纸、捡破烂为生。在党的地下组织的关怀下,艰难地回到父亲的身边,后来到苏联留学。

1946年2月,毛岸英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延安。一天下午,毛岸英来到毛家坪,向爸爸汇报在国外学习的情况。毛泽东听了以后,高兴地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但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这是不完全的。你还需要上另外一所大学,这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送你去好吗?”“好,很好。”毛岸英非常爽快地答道。临走时,毛泽东把自己打过补丁的一套灰布衣服给他穿上,一再嘱咐他到了乡下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虚心向群众学习。毛岸英遵照父亲的嘱咐,背着小米、菜籽和被子去上“劳动大学”。到了乡下,积极参加了生产劳动,运肥,耕耘,除草,浇水,收割,样样农活都抢着干,不懂的虚心向农民请教。毛岸英“劳动大学”毕业,脊背晒得黝黑黝黑的。毛泽东看到后,又听了儿子劳动锻炼的情况汇报,高兴得很。

毛岸英是一个非常听父亲的话又非常要强的好青年。以后他又到工厂做工,解放后在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支部副书记,雄心勃勃,血气方刚,很想干出一番事业来。朝鲜战争爆发,他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立即递交了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申请书。恰巧此时,彭德怀赴京向毛泽东汇报志愿军总部组建工作。毛泽东便把毛岸英交给了彭德怀,要他带岸英到朝鲜去经受战火的考验。就这样,毛岸英离开了生他养他的祖国和他最敬重的爸爸,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打响第二战役的第一天,美机轰炸志愿军总部,毛岸英不幸牺牲。

江青只比毛岸英大7岁,从江青进入毛氏家庭以后,就和岸英的关系不好。江青曾跟我们说过:“毛岸英是主席最宠爱的孩子,这我不反对,父亲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无可非议。但是,毛岸英认为自己有文化,懂知识,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和我吵架。我虽然大不了他几岁,但从辈分上讲我还是她的继母嘛。每次吵架,主席总是批评我,让着他,这样,他对我就更加放肆了,更不尊重了。有时,我们见了面他连话都懒得说一句,把脖子一歪走开了。哎,人都不在了还说他干什么,对过去特别不愉快的事情难以忘记,不想讲的事,又不由自主地讲出来了,还讲给你们这些孩子听,不必要。”

江青讨厌毛岸英是不足为奇的:一是因为岸英不是她亲生的;二是毛泽东喜欢岸英,江青嫉妒;三是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长子在家庭中的身份和地位特殊,这对江青野心的发展,是一种障碍和威胁。

赴朝作战前夕,毛岸英与刘松林结了婚,刘不久在军队得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他们的爱情深厚,日子过得很美满。而江青与刘松林的关系很不好,刘松林说过,江青从一开始就对她“蔑视、嘲讽、侮辱”。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毛泽东失去了亲爱的儿子,难过地掉下了眼泪,江青口中却经常哼着小曲子。刘松林说,岸英之死使江青感到“无限的狂喜”。毛岸英的葬礼,江青没有参加。而且,江青慢慢地对刘松林施加各种压力,逼她搬出中南海。后来,江青又没收了刘松林进出中南海大院的通行证。

刘松林听到毛泽东和江青争论她的前途问题。江青坚持取消给刘松林的生活补贴,毛泽东愤怒地对江青说:“只要我有一口气,我就要照顾刘松林。”毛泽东和刘松林谈话,抱怨江青的唠唠叨叨,抱怨她对毛岸英没有感情。他气愤地来回踱步,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古书,给松林读了一篇描写树木河流的浪漫的散文:“树老了,落叶飘零,慢慢地倒下死去;旁边长期陪伴着它的河流,为大树的死去黯然神伤,慢慢地停滞了,干涸了。”毛泽东告诉松林,江青对这个家的感情,还不如河流对大树的感情。毛岸英对江青冷酷的心,非常反感。岸英赴朝参战前夕对刘松林说:“我走了,你出院后,每个礼拜六要去看看爸爸,不要我不在你就不去了。”

岸英又对刘松林说:“江青只顾她自个儿,根本不照顾岸青,她不爱我爸爸。我曾骂过她,说既然你不爱我爸爸,滚开就是了,何必赖在这里。你也得小心,她这个人是很记仇的……”

使江青最感到讨厌的还是毛岸青。岸青曾被人打伤过头部,大脑受过损伤,心理状况一直不好。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对岸青的精神造成了进一步打击,1951年秋季发过一次比较厉害的精神分裂症。当时,他在中央马列研究所工作,在办公室里与人吵架,发脾气。父亲把岸青叫到中南海,开导他,想缓和一下他的情绪,恢复精神健康。江青却对毛岸青横眉竖眼地进行训斥,并把他关进一间屋里。岸青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后来,岸青被送到大连的某医院进行治疗。在那里,他爱上了一位姓徐的护士。江青大为恼火,坚决反对他搞对象。于是,江青提议把他送到苏联去养病。岸青在莫斯科又爱上了一位苏联护士。这一次,江青一反常态,出人意料地表态,岸青应该与那位苏联护士结婚。她是想叫岸青在苏联定居,这样永远不会再惹出什么麻烦,去掉一块心病。本来很吝啬、一毛不拔的江青,却把项链和衣料送到莫斯科,作为礼物送给未来的新娘。遗憾的是这桩婚事没有成功。

江青听到岸青与刘松林的妹妹邵华相爱的消息,如晴天霹雳,坚决抵制。江青开始控制岸青寄往中南海的信件,扣下很多,并烧毁一部分。毛泽东发觉后,给岸青写信:“你写给我的信,不要经过他人,最好叫松林、邵华或李敏转交给我。”毛泽东说的他人显然指的是江青。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岸青与邵华结了婚。为此,江青好几年没有和岸青说话。

江青阻止、反对岸青与邵华的婚事是显而易见的,她是怕他们结婚后会在毛家增强“杨开慧的势力”。江青这种怀疑使家中本来紧张的关系又进一步恶化。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8-11-27 07:10
新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口

刚刚还能搜到:毛泽东为何强烈反对计划生育?有人就有“人间奇迹”
http://www.sohu.com/a/259186493_166075
……1953年9月29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中表达了这样的忧虑:“我们大致算了一下,我国人口大概每年平均要增加一千万,那么十年就是一万万。人多,这是我们的一个优点。但是,优点也带来了困难,这样多的人口,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1954年5月28日,邓小平在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的来信上批示:“我认为避孕是完全必要和有益的,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1954年12月27日,刘少奇在政务院召开节制生育问题座谈会上强调:“现在我们要肯定一点,党是赞成节育的。”……
下面也是刚刚搜到的:

【毛泽东因为马寅初主张节制生育而对其进行批判的谣言真相】

马寅初其实是听了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演讲后才写的“新人口论”,把马说成人口学家是连马本人也不会同意的事情,党和毛泽东并没有批判过马寅初。紧跟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的整个60年代70年代计划生育一直在进行,未受任何干扰。

还有毛泽东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论述

《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的谈话要点》~1952年10月8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国人多也好也坏,中国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
北京现在有三百六十万人口,将来要是有三千六百万人口,北京市市长如何得了。你们将来当了市长怎么办?要安排工作,安排小孩子,解决交通运输问题,那时逛公园也要排队。


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2月27日
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
我看人类是最不会管理自己了。工厂生产布匹、桌椅板凳、钢铁有计划,而人类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没有计划了,这是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这样下去,我看人类是要提前毁掉的。
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候就快要接近灭亡了。
我今天不着重谈节育问题,因为我们邵力子先生是个专门的名家,他是大学专科毕业的,比我高明。
还有我们李德全部长,也很注意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或者设一个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因为要解决技术问题,设一个部门,要有经费,要想办法,要宣传。

事实是,刘家还有六零后!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7 14:29
海外谣言不可信,美五说谎真无耻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7 14:31
(继续前文)
恋亲不为亲徇私——这就是毛泽东的家风。

  多年后,毛主席向自己青年时代的好友周士钊谈了为什么要送毛岸英上前线,他说:你说我不派他去,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国难当头,因为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就“享有”了这样的特权。那些污蔑毛主席送毛岸英上朝鲜战场镀金的人,内心是何等的阴暗和卑劣。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8 12:58
无声处处留下他美国五毛党造谣的痕迹,这很好。作孽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作者: 长庚    时间: 2018-11-28 13:08
多年后,毛主席向自己青年时代的好友周士钊谈了为什么要送毛岸英上前线,他说:你说我不派他去,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国难当头,因为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就“享有”了这样的特权。那些污蔑毛主席送毛岸英上朝鲜战场镀金的人,内心是何等的阴暗和卑劣。

  毛主席曾经深刻指出:“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毋庸置疑,毛主席就是这样的模范。“其身正,不令而行”。他的表率作用,如同无声命令,变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断把党的事业从胜利推向更大的胜利。毛泽东时代的27年堪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最为廉洁的时代。

  毛泽东离开了,乾坤倒转,风气逆转。究其根源,就是“表率”变了——从考虑为儿子买房,到纵容子女搞“官倒”,上行下效……

  经历了那场风波,毛泽东热重新在中国大地燃气,近30年来更是愈演愈烈。

  怀旧是对现实的控诉。

  怀念的是阶级情;控诉的阶级恨。

  人民怀念毛主席,因为他是真正为人民的领袖。

  十几万埋骨抗美援朝战场的志愿军烈士都是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的。但今天,人民特别怀念毛岸英,因为他是人民领袖的好儿子。

  人民怀念毛岸英,因为他的人生道路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的丑恶嘴脸。人民用默默的怀念,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