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美丽乡村,醉美大罗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4 20:45
标题: 美丽乡村,醉美大罗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3-8-15 07:07 编辑

   大罗村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一个行政村,与同烈村相邻,与临桂县和柳州市融安县交界,是桂林市靠近柳州融安县最后的一个传统瑶族村落。







    这里交通非常不方便,从龙胜三门镇进去还有40公里的路程。要通过三座滑石矿往山走,再通过同烈村委,才能山明水秀,天蓝水清的大罗村,也称滩底村。

   大罗村门楼上写着“美丽乡村,醉美大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文化及中国传统村屯“地标”


   大罗村委大楼


  大罗村风雨楼






  大罗村里的标准游永池

  大罗村外光伏路灯

  大罗村外路灯、村民室内照明实现光伏发电

   山上森林觅密,瑶寨房前屋后,层层梯田种植水稻,没有撂荒田。

   举目皆绿,心旷神怡!

   极佳生态环境。桂林城末伏季节,酷热难耐,而这里夜问还盖棉被,白天单衣感到凉风溲溲


















P1140365 - 开心看图王.JPG (1.05 MB, 下载次数: 14)

P1140365 - 开心看图王.JPG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3-8-15 07:33
好去处!美乡村!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5 07:34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3-8-15 17:13 编辑





大罗村林业(竹子杉木)水稻及罗汉果种植产业是三大支柱经济产业,丰收在望,只盼今年有个好的市场收购价格

作者: 写手华    时间: 2023-8-15 09:59
  欣赏分享了!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5 10:02
写手华 发表于 2023-8-15 09:59
欣赏分享了!

     美丽乡村,醉美大罗!交通非常不方便,又十分偏避的瑶族乡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搞花架子。当地的广大瑶族同胞用心用情,精心呵护这里的山水草木,努力使这一方宝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7 06:32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3-8-17 06:38 编辑
写手华 发表于 2023-8-15 09:59
欣赏分享了!

    炎夏之末,酷秋已至,寻幽探秘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大罗村滩㡳屯,探寻盘瑶侗寨遗址文明,参加广福王祭祀活动。这里的大山大峡谷,山青水秀,云蒸霞蔚,五彩毫光围绕,清晨,太阳一出百鸟在林中鸣叫,是体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二山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夏日避暑休闲玩水的好去处。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7 19:18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3-10-7 10:12 编辑
李益民山川知青 发表于 2023-8-17 06:32
炎夏之末,酷秋已至,寻幽探秘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大罗村滩㡳屯,探寻盘瑶侗寨遗址文明,参加广 ...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世称东莱先生,是宋代的诗人、词人、道学家。有诗云:
入林恐不远,入山恐不深
城市有深远,不必在山林。
隋珠不自宝,岂在须渊沈。
断弦得遗谱,千载有知音。


    “入林恐不远,入山恐不深”龙胜三门大罗瑶族村寨有个共同的特点,村落都是选在崇山峻岭之中,而且大多数位于半山腰或临近山顶处,海拨高度都在700米以上,属于偏避高寒山区。交谈中我舅舅介绍说,高寒山区很难发现那里有稍为像样点的平地,也没有看见那个瑶族村寨是建在平地上的!他这栋干栏式木楼还是近20年才从山上搬下来的。



右一本文作者:老小孩李益民,左一李益民妻左二舅娘,右二舅舅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8 09:01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3-8-21 19:14 编辑
李益民山川知青 发表于 2023-8-17 19:18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世称东莱先生,是 ...

     “入林恐不远,入山恐不深。”三门镇大罗村滩底屯的瑶族同胞,结庐山顶,诚非所愿,实属往昔的情势使然。史料证明,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以来,广大的瑶族同胞都受到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经常被驱赶、镇压与杀害。为了生存,被迫向深山野岭逃跑,离开汉人越远越好。造成瑶寨交通不便,处于“危峰卓戟干云上,深箐笼烟蔽日头”的不利地理位置。
       “美丽乡村,醉美大罗”、“永跟共产党,人民幸福长”,知足感恩,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好!我的舅舅、舅娘在滩底瑶寨共生育有三女一男,共4个儿女。在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关爱下,两个表妹读中专,一个表妹和表弟读大学本科,还有一个是985大学毕业生





102014rjz11b10ofpvb4ok.jpg (123.8 KB, 下载次数: 13)

102014rjz11b10ofpvb4ok.jpg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8 16:13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3-8-21 19:18 编辑
李益民山川知青 发表于 2023-8-18 09:01
“入林恐不远,入山恐不深。”三门镇大罗村滩底屯的瑶族同胞,结庐山顶,诚非所愿,实属往昔的情势 ...

   滩底瑶寨干栏式木质结构的房子,样式都是一样的。二层木楼,一层存放农具、饲养家畜,二层生活区住人。舅舅家的木楼也是如此。只是一层四周砌砖墙粉刷白石灰,把家畜饲养移到房屋外面,卫生文明;二层木楼隔板呈古铜色,看起来与绿水青山的背景色彩协调,十分美观。


    原来舅舅家的房子是木头做的,使用抹桐油来保护。高寒山区雨水多,湿度大,日晒夜露容易干枯开裂,所以每隔几年都要在木板上抹一层桐油,住久了桐油渗入木板成为养眼的古铜色彩。某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舅舅会到三门镇上购回一大桶桐油。接着,用布头先干后湿地将木楼隔板里外擦拭干净,不留一点灰尘。晾干两天后,他将一块吸水性好的布头蘸上桐油,爬高摸低地将每一块隔板上都抹上桐油。是来回反复涂抹,正面、背面、侧面,面面俱到,不放过一寸地方。舅舅还说,抹桐油只有重复多遍,桐油才会充分渗入,保护木楼。干栏式木质结构的房子 ,抹好桐油后,整幢楼好似洗了一个澡,焕然一新。由于桐油滋润与保护,雨水打不湿,日头晒不枯。走到木楼跟前,还能闻到桐油特有的香味。舅舅的儿女们都有出息,在南宁桂林都有住房,他却不愿去住。通过这次登门拜访,终于弄明白了,因为这木楼,是舅舅,舅娘抛洒汗水一砖一瓦一木从山顶上搬下来的,奋斗出来的!绿水青山,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任何一座城市住宅做不到的。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3-8-19 07:25
李益民山川知青 发表于 2023-8-18 16:13
滩底瑶寨干栏式木质结构的房子,样式都是一样的。二层木楼,一层存放农具、饲养家畜,二层生活区住人。 ...

珍贵!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9 08:45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3-8-19 07:25
珍贵!



中国的传统郡落----滩底,当然珍贵!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19 09:04
李益民山川知青 发表于 2023-8-19 08:45
中国的传统郡落----滩底,当然珍贵!


    向往田园生活自古有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故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日吾舅似陶潜!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8-29 07:11
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3-8-29 07:13 编辑
李益民山川知青 发表于 2023-8-19 09:04
向往田园生活自古有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故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 ...








    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大罗村瑶族同胞也有养鸟的习俗。所养的鸟主要有两种,一叫小米鸟,一叫画眉鸟。前者雌雄均灰褐色,个子很小,咀很短,身长一寸左右,大概要三四只,才够一市两重。后者也是雌雄均灰褐色,大小与伯劳鸟相仿佛。这两种鸟,雄的皆善鸣好斗。特别是后者画眉鸟,每天早、中、晚都引吭鸣唱,其声响亮清脆,婉转多变,腔调忽高忽低,或徐或速,变幻无穷,非常动听。有时一连鸣叫三四十分钟也不会停歇。特别是两雄争雌,振翻欲斗之时,更是慷慨激昂,鸣叫不已,十分威武,有非把对方压倒不可之势。一经接触,便开始是隔笼撕拼,难解难分,隔笼撕拼斗后,杀红了眼,打开隔条,故意让气势雄的一方過笼斗鸟,双方并笼斗杀一地鸟毛,十分激烈。男女老少围观如堵,热闹得很。
    瑶胞养鸟,不像一般人所想象那样,游手好闲,无聊才养的,他们养鸟,可说是生活上的一种需要。许多瑶胞对笔者说:他们山寨边远僻处,处在崇山峻岭之间,各方面都很闭塞,平日很少有娱乐活动,生活十分单调枯燥,家中养儿只鸟,就热闹得多了!瑶乡各村寨都有人养鸟,有的两种都养,有的只养一种。
    根据瑶族山寨宜于养鸟,瑶胞善于养鸟和向有养鸟的习惯等特点,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在“二月八农具节”、“三月三欢乐节”等举办斗鸟比赛,获一、二、三等奖的鸟政府有奖励,当场胜出的鸟还能有人收购,卖出好价钱,对此,瑶族群众积极参与,十分欢迎。

   展示会上,这个结构复杂、收藏有些年份的瑶族小米鸟捕笼,大家都喜欢在笼前驻足细致观赏。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3-8-29 07:26
李益民山川知青 发表于 2023-8-29 07:11
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大罗村瑶族同胞也有养鸟的习俗。所养的鸟主要有两种,一叫小米鸟,一叫画 ...


作者: 李益民山川知青    时间: 2023-10-7 09:41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3-8-29 07:26











   养鸟斗鸟需要好鸟,于是有了知青记忆的另类收藏!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3-10-8 08:05
李益民山川知青 发表于 2023-10-7 09:41
养鸟斗鸟需要好鸟,于是有了知青记忆的另类收藏!

各有所好!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