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西施未嫁 [打印本页]

作者: 戎小熊    时间: 5 天前
标题: 西施未嫁
“西施未嫁”
去福州组一部书稿
住在西湖宾馆
西湖宾馆因“西湖”而得名
朋友告诉我,福州西湖
始凿于晋太康三年
(公元282年)
五代时王延钧称帝
在西湖筑“水晶宫”
广布亭台楼阁,湖中设楼船
西湖成了御花园
民国时期又几经修缮
便形成了现在这个规模
西湖以灵秀著称
湖中有三屿,孤山屿
官家屿和谢坪屿
陆屿之间有桥连接
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苏东坡曾喻杭州西湖为西施
显然福州西湖小了不少
但也长堤卧波,垂柳夹岸
曲水迂回,细波轻泛
亭台楼阁倒映水中
像少女朦胧羞涩的脸庞
辛弃疾喻之为“西施未嫁”
极为形象动人
我去过多次杭州
倒是觉得杭州西湖的山
高低远近,相差不是很多
虽是悦目,仍觉变化不大
而福州西湖近侧
若说低岗浅阜,城内有乌山
与屏山,城外有大梦山
祭酒岭,似断若连
似连实断。若远处东眺
古山连峰,有时夕阳西照
有时明月东升
这一排东头奇峰
像是在股掌之间
山上的危崖
以及禅林里的僧舍、禅房
都看得清清楚楚
与西湖的距离
并不迫在眉睫
也不远在千里
正如古人所说
硬纸写黄庭,恰到好处
一次辛弃疾与好友陈端仁
雨中游览西湖,陈端仁感叹
“山河破碎,隅这东南
一角之地,能有长久?
辛弃疾愤然挥手北指
“杭州西湖,歌舞闹得
乌烟瘴气,还是三山
小西湖清静,扫兴的是
铁血男儿,报国无门
呆在这后方过清静日子
辛弃疾眼望雨中的卧龙山
随口吟道“翠浪吞平野
挽天河,谁来照影
卧龙山下。烟雨偏宜
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几天后,辛弃疾把这
阕词寄给陈端仁
“西施未嫁”也就成了
福州西湖的喻称了
一个是苏轼的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抹浓妆总相宜
一个是辛弃疾的
“烟雨偏宜晴更好
约略西施未嫁
都是西湖,我更喜欢
后者的比喻


作者: 拥抱快乐    时间: 5 天前
欣赏佳作,写的精彩吸引人。回味无穷!论坛有您真精彩!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