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相聚后俺也写首小曲曲 [打印本页]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0 14:11
标题: 相聚后俺也写首小曲曲

昨天上午,俺带媳妇参加了“延河水聚会”。大家入座、相识、聊天。都是知识青年,自然都是知识分子。桌上堆满了友爱、欢笑、文明。一桌人围起来,花衣服组成了一圈彩虹。

这时,一壮汉挤到我们桌前,厚着脸皮,扯着破嗓喊陕北酸曲曲,“拉手手,亲嘴嘴。。。我们桌的花衣服都冲他鼓掌。俺发现,花衣服们思想好宽阔啊。俺不会唱,但俺会写。在这,俺也写首陕北酸曲曲,叫花衣服们看看!

 

         陕北婆姨

 

汉子唱:陕北婆姨是山丹丹,

        盛开在眼前圪梁梁,

        俺不是你夫来你不是俺妻,

        咱拉扯扯到背洼亲嘴嘴。

 

婆姨唱:水船高来水船低,

        水船里坐个白婆姨,

        你不是俺夫来俺不是你妻,

        你嫩嫩叫俺二姐姐。

 

汉子唱:红瓤子西瓜绿皮皮,

        陕北的婆姨人疼你,

婆姨唱:太阳下来照窗窗,

        人爱上人没方方。

 

 两人唱:毒花花太阳烤山梁,

        背洼洼里歇晌晌,

        白生生腿儿泥土土脚,

        蹬出草窝窝羞死个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0 21:51:38编辑过]

作者: 山杏儿    时间: 2013-11-20 15:45
  用陕北方言写酸曲,原汁原味正宗。感谢忆水澜亭夫妇参加延河水板块聚会,照顾不周请多包涵!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3-11-20 15:59
  好玩啊,年轻时候不敢说不敢唱,老了老了到敢了,好啊好!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3-11-20 16:56

你是哥哥的蜜蛋蛋

抱在怀里打颤颤

墙头上跑马还嫌低

面对面睡下还想你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3-11-20 17:17

人家想不想你啊。


作者: 越江    时间: 2013-11-20 17:37
    《妹子再好是人家的人》
三春里那个黄了风哎哟哟    哎  数九的那个冰
难为不过那人呀哎哟哟    哎  想亲亲哎嗨想亲哟嗬亲
马茹茹那个开花随着风摆    妹子再好是人家的个人
黄缨缨的鞭子黑格溜溜的马    一对对那个毛眼眼咋丢下

樱桃那个好了吃哎哟哟    哎  树呀难那个栽
心里有那个话呀哎哟哟    哎  口难开哎嗨口难哟开
干嘞柴那个填在灶火里    咋就烧不热个妹子    我烧不热个你
山沟里的水呀    背洼里那个花
天仙样呀么妹子我咋丢下    天仙样呀么妹子我咋丢下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0 21:14
  Post By:2013-11-20 16:56:00 [只看该作者] 

你是哥哥的蜜蛋蛋
抱在怀里打颤颤
墙头上跑马还嫌低
面对面睡下还想你


回老杨:

面对面睡下的是婆姨,
还想的“你”是纪律,
别看咱是土蛋蛋,
啥时候都不敢犯纪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4 15:03:52编辑过]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0 21:22
回山杏:
山杏您好!聚会组织得很好,招待得很周。你太忙,我们没能会会面,下次我想我们一定可以对对脸。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0 21:27
先乡后城:您好!
你说的“年轻时候不敢说不敢唱,老了老了到敢了”。不是说人的胆子大了,是社会宽容度大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的思想行为改变了。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0 21:33
越江您好:
    谢谢你的来访,给我带来这首好美的歌。听到它就牵出思乡的情。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3-11-21 06:53
以下是引用忆水澜亭在2013-11-20 21:27:00的发言:
先乡后城:您好!
你说的“年轻时候不敢说不敢唱,老了老了到敢了”。不是说人的胆子大了,是社会宽容度大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的思想行为改变了。

说得太好了! 那天大家欢聚时的忘情,真的很难得!老哥几个姐几个,有空儿咱就在咱这搭儿忘情交流吧!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1-21 09:17
以下是引用老杨在2013-11-20 16:56:00的发言:

你是哥哥的蜜蛋蛋

抱在怀里打颤颤

墙头上跑马还嫌低

面对面睡下还想你

回杨哥: 大红果子剥皮皮 人家都说额和你 本来咱们俩没关系 好人落下个坏名义
作者: 越江    时间: 2013-11-21 09:46
大红果子剥皮皮  人家都说我和你
本来咱两个没关系  干妹子  好人担了些赖名誉
一朵鲜花生的巧  过路的君子瞧一瞧
有心回头和你交  哎哟哟  又怕伤了鲜花的苗
高高山上一棵桃  青枝绿叶长的好
有朝一日桃熟了  哎哟哟  抱住那桃树摇几摇
你大你妈爱银钱  给你寻下一个老汉汉
又抽洋烟又耍钱  倒灶鬼  误了你的青春好年华
麻雀雀落在黄蒿蒿林  二不愣子后生跟一群
死皮赖脸地说长短  挨刀子货  我看他们不是些正经人
大红果子剥皮皮  人家都说我和你
本来咱俩没关系  砍脑的鬼  好人担了些赖名誉  
这位大姐你笑嘻嘻  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如果大姐你不嫌弃  我看咱  干脆结成个一对对
这位大姐你笑嘻嘻  莫非在哪里见过你
如果大姐你不嫌弃  我看咱  干脆结成个一对对

三月里桃花绿嘴嘴  剥了皮皮流水水
咱二人相好一对对  干妹子
你看这日子美不美  咱二人相好一对对
干妹子  你看这日子美不美  你看这日子美不美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3-11-21 09:55
以下是引用忆水澜亭在2013-11-20 21:27:00的发言:
先乡后城:您好!
你说的“年轻时候不敢说不敢唱,老了老了到敢了”。不是说人的胆子大了,是社会宽容度大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的思想行为改变了。

       您说的有一定道理,就社会群体而言,知青还是有一定特点的,延安知青的特点就更明显。多亏那块黄土地,多亏黄土地上的人民,多亏那厚重而悠远的文化,养育了我们这样一群,忘性忘形,有情有义的人!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1 11:07
先乡后城:您好!
您多次在这里发言挺我,我好感动。您说延安知青的特点就更明显。叫我说的话,我说我们当年的西安娃娃插队到秦岭知青特点也显著,哈哈,这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缘故吧。知青是时代产物,各地知青汇合成知青历史,铸造出知青精神。愿我们在中国知青网再续知青友谊,焕发知青风貌,唱新知青精神,滋润知青后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2:09:58编辑过]

作者: 稍纵即逝    时间: 2013-11-21 11:34
喜欢看忆水澜亭轻松幽默的文笔,继续倾听老哥哥描述过去的故事!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1 12:23
稍纵即逝 好!很高兴又在这里见面了。
你的摄影作品非常好,我爱看。我的知青生活就3年,知青情结有,但不可能是全部。所以,我想有时间的话,写点别的对我来说属难忘的人和事。

作者: 艺海    时间: 2013-11-21 13:18

忆水澜亭编的好,越江唱得嘹!


作者: 艺海    时间: 2013-11-21 13:21

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3-11-21 13:30
以下是引用忆水澜亭在2013-11-21 11:07:00的发言:
先乡后城:您好!
您多次在这里发言挺我,我好感动。您说延安知青的特点就更明显。叫我说的话,我说我们当年的西安娃娃插队到秦岭知青特点也显著,哈哈,这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缘故吧。知青是时代产物,各地知青汇合成知青历史,铸造出知青精神。愿我们在中国知青网再续知青友谊,焕发知青风貌,唱新知青精神,滋润知青后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2:09:58编辑过]

      “ 秦岭知青”这名称我喜欢。不知道您是在秦岭南坡还是北坡,不知道是在小秦岭还是大秦岭,我原来有个笔名“秦岭风”,人家说秦岭没“疯”,只好改成“山风”,人家又说这是“煽风点火,煽阴风点鬼火”,行,咱自己说自己总可以了吧,可是老有人说我先城后乡,惦记把我整回去,好郁闷啊。您这个好,怎么叫都成。好好好。


作者: 艺海    时间: 2013-11-21 14:34


小柱子问李爷爷好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1 14:42
先乡后城:您好!
您说的小秦岭在河南省西部边陲,豫、秦、晋三省交界的灵宝市境内。我插队在宝成铁路间的秦岭火车站那个秦岭。应该是大秦岭。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1 14:44
哈哈,艺海来啦!把你的墨宝发上来!
作者: 艺海    时间: 2013-11-21 14:48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1 15:24
艺海好!
看到小柱子啦,长得好精神!

作者: 艺海    时间: 2013-11-21 15:53

初次练笔,胆大不怕羞,请众网友多多指教。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1-21 16:25
永哥的名字不绝于耳,这回相见如故,喜欢石头木头,有雅兴,有才气,以后少不了打扰,呵呵。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3-11-21 16:52
以下是引用忆水澜亭在2013-11-21 14:42:00的发言:
先乡后城:您好!
您说的小秦岭在河南省西部边陲,豫、秦、晋三省交界的灵宝市境内。我插队在宝成铁路间的秦岭火车站那个秦岭。应该是大秦岭。

        在秦岭里插队可不好玩,吃苦了。您看人家张艺谋在渭北多滋润啊。我们单位有不少西安知青,后来陆陆续续回去了。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1 19:04
艺海的“虎啸龙吟”写得漂亮!好书法!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1 19:08
双河你好!
能认识你非常高兴!把你的章刻艺术放上来几张么。好想欣赏呢。

作者: 艺海    时间: 2013-11-22 00:28

我是地道的陕北人,68年返乡知青。与这次聚会失之交臂,是因为记错了时间,特向向大哥说一声:不好意思,对不起。来到延河水,听见陕北民歌,勾起我浓浓的思乡情。黄土地养育了我,那片土地上留下了我童年的记忆和梦想。转眼间40年过去了,少年已成暮年郎,两鬓斑白脸发黄,岂能不感伤? 

      怀顾40年,我是平生无建树,唯有心境宽。不争高论低,不牟名贪财。无忧无虑无求,乐呵一天是一天。 

       在此,我向各位仁兄贤弟.靓姐甜妹问好,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家庭幸福!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3-11-22 09:36

“怀顾40年,我是平生无建树,唯有心境宽。不争高论低,不牟名贪财。无忧无虑无求,乐呵一天是一天。”

好心态!


作者: 陕西田野    时间: 2013-11-23 23:06
忆水澜亭,不可貌相,低调啊。隐藏的文化人,酸曲编的美的太。问各位好!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1-26 17:00
认识永哥非常高兴,以后见面机会一定很多。退休后才开始喝茶,写字,学篆刻,还是最差生,技术潮实在拿不出手,有机会一定当请教石头和木头的学问,呵呵。
作者: 盖头坪    时间: 2013-11-26 17:22

这次聚会没能见到延川艺海,遗憾!以后请常到咱延河水溜达溜达,不要再错过“聚”!

双河和延川艺海,你们的字码小了一点点,为了我这老眼窝能看的着,我加大了字号。没意见吧?我可擅自行动了。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27 11:12
以下是引用忆水澜亭在2013-11-20 14:11:00的发言:

昨天上午,俺带媳妇参加了“延河水聚会”。大家入座、相识、聊天。都是知识青年,自然都是知识分子。桌上堆满了友爱、欢笑、文明。一桌人围起来,花衣服组成了一圈彩虹。

这时,一壮汉挤到我们桌前,厚着脸皮,扯着破嗓喊陕北酸曲曲,“拉手手,亲嘴嘴。。。我们桌的花衣服都冲他鼓掌。俺发现,花衣服们思想好宽阔啊。俺不会唱,但俺会写。在这,俺也写首陕北酸曲曲,叫花衣服们看看!

 

         陕北婆姨

 

汉子唱:陕北婆姨是山丹丹,

        盛开在眼前圪梁梁,

        俺不是你夫来你不是俺妻,

        咱拉扯扯到背洼亲嘴嘴。

 

婆姨唱:水船高来水船低,

        水船里坐个白婆姨,

        你不是俺夫来俺不是你妻,

        你嫩嫩叫俺二姐姐。

 

汉子唱:红瓤子西瓜绿皮皮,

        陕北的婆姨人疼你,

婆姨唱:太阳下来照窗窗,

        人爱上人没方方。

 

 两人唱:毒花花太阳烤山梁,

        背洼洼里歇晌晌,

        白生生腿儿泥土土脚,

        蹬出草窝窝羞死个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0 21:51:38编辑过]

    《酸根》

谁言酸曲少文明?

原味原汁最正宗。

虽说后生都会唱,

酸根却在老“澜亭”。

            绍宣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7 18:47
回复绍宣

绍宣寄曲未露容

澜亭携酒屏前迎。

蹩脚酸曲为耍闹,

吾辈做人尚文明。

绍君诗才赢响名,

今日吟罢冰也融。

中知网里来相会,

愿结友缘不了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30 12:17:38编辑过]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27 23:11

 

回复李大哥:

 

愿结友缘不了情——忆水澜亭

难忘网庆晤尊容。

酸曲一支惊陕北,

才情兼具显荧屏。

                 绍宣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8 14:48
接绍宣:
才情兼具显荧屏,
陕北自古育英雄。
暮年汇聚延河水,
闻歌始觉还年轻。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28 20:21

      接澜亭大哥:

    闻歌始觉还年轻,(澜亭)

    战友相知重晚情。

    似水流年去难返,

    心灵仍像月澄莹。

                    绍宣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8 21:10
接绍宣:
心灵仍像月澄莹,绍宣)
碧色映窗寒梅红。
老来自喜常无事,
屏前对友把字耕。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29 00:07

接李大哥:

屏前对友把字耕,(澜亭)

老有所为心不空。

艰苦当年为家国,

平和潇洒对人生。

          绍宣


作者: 小曾    时间: 2013-11-29 10:03

 内蒙板块斑竹同澜亭绍宣等人 恭贺网庆

              绍宣携曲会澜亭,

   击键和诗实动情。

   黄土高坡青草地,
   网坛庆典结佳朋。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9 11:39

接绍宣及小曾:

平和潇洒对人生,(绍宣)
网坛庆典结佳朋。(小曾)
不辩小曾和绍宣,
都怪美女醉眼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9 13:33:28编辑过]

作者: 陕西田野    时间: 2013-11-29 15:44

都怪美女醉眼睛?

棋有对手乐澜亭。

绍宣小曾诗会友,

酒逢知己撒豪情。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29 16:15

酒逢知己撒豪情。(陕西田野)

拜识澜亭做学生。

汉赋唐诗花灿烂,

陕西田野最繁荣。

            绍宣接


作者: 客人    时间: 2013-11-29 17:08

接绍宣:

陕西田野最繁荣

白鹿原上眺古城。

三百唐诗染中国,

满耳雅曲洗心灵。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9 17:12
怎么不显示我的名字了?

接绍宣:
陕西田野最繁荣,
白鹿原上眺古城。
三百唐诗染中国,
满耳雅曲洗心灵。
                     (忆水澜亭)

作者: 直罗老赵    时间: 2013-11-29 18:54

 

俺来段顺口溜:

忆水澜亭起诗社

越江餐桌闹酸歌

词雅曲韵信天游

相聚缘由延水河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9 19:46
接直罗老赵:
相聚缘由延水河,(直罗老赵)
我拎茶壶招待客。
直罗老赵转新韵,
闻歌起舞赶来和。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29 20:00

接李大哥:

满耳雅曲洗心灵,(澜亭)

国学诗词须继承。

盛世欣逢人欲唱,

应随李杜踏歌行。

       绍宣接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29 20:15

接直罗老赵:

相聚缘由延水河,(直罗老赵)

飘然转韵唱新歌。

古今陕北多才俊,

赞罢延安赞直罗。

              绍宣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9 20:36
接绍宣:
应随李杜踏歌行,
老伴拽我到北京。
缺朋少友多烦恼,
眉展有赖延水情。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3-11-29 21:35
呵呵!老几位诗情旺盛,不但使咱的网面热络,也让咱这搭儿老知青的晚年生活更有乐趣。赞一个!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1-29 21:38
嫂拽李哥进京城 木石多多缺友朋 久逢干旱延河水 忆水澜亭结彩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30 10:31:23编辑过]

作者: 直罗老赵    时间: 2013-11-29 21:54

越江撑船过吴江(越江)

山杏花开在山巅(山杏)

忆水澜亭诗翁坐(楼主)

俺是赶紧来搀和(自己)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29 21:54
志丹双河:
亿水澜亭结彩灯,
灯下呡酒蘸大葱。
昨夜感恩谢老伴,
今晚双河寄友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30 12:22:56编辑过]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29 23:07
接李大哥:
眉展有赖延水情,(澜亭)
乡亲毕竟爱澜亭。
携妻北上休惆怅,
异地知青情更浓。
      绍宣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3-11-29 23:42

      延安河水清又清

      欢迎全国老知青

      要说聚会不用请

      万水千山是我情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30 12:07

接先乡后城、绍宣、直罗老赵:

万水千山是我情,(先乡后城)

异地知青情更浓。(绍宣)

俺是赶紧来搀和(直罗老赵 )

珠珠落盘玉音盈。

 


作者: 稍纵即逝    时间: 2013-11-30 15:45
这个楼有意思,一直关注着!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1-30 17:48
深深恬恬延水情
暖暖融融灶火明
酸曲一支阴霾散
故友新朋和澜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30 19:27:30编辑过]

作者: 墨僮    时间: 2013-11-30 18:27
接双河丨 故友新朋和瀾亭, 熟人新面不敢信, 正襟慎言三十载, 酸曲藏心惊人呜。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30 19:21
接墨僮、双河:
酸曲藏心惊人呜,(墨僮)
故友新朋和澜亭。(双河)
不羡豪门绫罗缎,
唯盼草房聚高朋。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1-30 19:27
奇石红木起澜亭
越江杨哥酒胆兴
老赵幼民齐上阵
酸曲吼出陈酿情

作者: 陕西田野    时间: 2013-11-30 20:41

酸曲吼出陈酿情,

往事如烟驻心灵。

相逢何须曾相识,

知青心中自共鸣。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1-30 20:49

接李大哥:

珠珠落盘玉音盈,(澜亭)

都是知青心底情。

尽管当初人散去,

却将纯朴带回城。

               绍宣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30 22:23
接陕西田野、志丹双河:

酸曲吼出陈酿情,(志丹双河)

知青心中自共鸣。(陕西田野)

其实我辈最尚德,

只是红绿骚不同。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1-30 22:51

接绍宣:

却将纯朴带回城,(绍宣)

还有两箱故人情。

今随星移不少年,

满眼秋黄正生风。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1-30 23:10
盖版主,用爱派字就无法大。年纪大看着费劲,改大字当然是求之不得啦。以后额一定少用老美那个劳什子,呵呵。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1-30 23:28
红骚绿骚你我他
白雪巴人共一家
雅俗共赏舒心意
不求仗律韵得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1 8:35:09编辑过]

作者: 绍宣    时间: 2013-12-1 00:43

接李大哥:

满眼秋黄正生风。——澜亭

春华秋实好收成。

人经风雨反多志,

患难之交义气浓。

               绍宣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2-1 14:31
接绍宣、双河:
患难之交义气浓。----(绍宣)
捋袖挥毫坦心胸。
不求仗律韵得押,----(双河)
诗成珠玉镶电屏。

作者: 直罗老赵    时间: 2013-12-1 21:18

诗成珠玉镶翠屏

 

点缀其间意趣浓

 

挥毫泼墨韵在胸

 

得意佳作获好评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2-2 08:00
情出酸曲韵在胸(老赵)
情韵悠悠调侃中
搜肠刮肚寻珠玉(澜亭)
只恨当年没用功

作者: 直罗老赵    时间: 2013-12-2 16:15

情调悠扬双河中

全凭当年童子功

信手拈来出佳句

斜倚澜亭抒情衷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2-2 16:56
接双河、老赵:
只恨当年没用功, (志丹双河)
斜倚澜亭抒情衷。 (直罗老赵)
二老酬诗莫谦逊,
真有绝顶谁能穷?



作者: 盖头坪    时间: 2013-12-2 20:38
以下是引用志丹双河在2013-11-30 23:10:00的发言:
盖版主,用爱派字就无法大。年纪大看着费劲,改大字当然是求之不得啦。以后额一定少用老美那个劳什子,呵呵。

莫事!我也发现这问题了,所以只能是卧位时读爱派,坐位时再换个机型码字了。


作者: 盖头坪    时间: 2013-12-2 20:43
各位都是文人、文化人,我接不上茬儿,但我在认真看!自认为态度还算好。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2-2 22:21
盖斑竹舍得极对,躺着看爱派方便,就是字小对不起大家。
作者: 直罗老赵    时间: 2013-12-3 09:20

澜亭妙笔莫谦逊

俺和双河紧跟着

平平仄仄长跑偏

为的大家一乐呵

 

写的真俗见笑了!


作者: 忆水澜亭    时间: 2013-12-3 15:23
为的大家一乐呵,(直罗老赵)
几头野熊乱吆喝。
只要吼出真性情,
四仰八叉醉山坡。
          ---------------这才叫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3 20:18:02编辑过]

作者: 盖头坪    时间: 2013-12-3 19:10
以下是引用志丹双河在2013-12-2 22:21:00的发言:
盖斑竹舍得极对,躺着看爱派方便,就是字小对不起大家。

我立着改啦。


作者: 直罗老赵    时间: 2013-12-4 22:19

唐诗宋词讲韵律

 

西楼知青唱大戏

 

四仰八叉醉在楼

 

吼出酸曲曲调高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3-12-6 17:46
四仰八叉醉高楼 八百小工秦腔吼 唱的都是当年事 醇香绵厚闷倒牛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