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晋阳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晋阳秋的博客

[复制链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09: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帆过 发表于 2015-3-11 22:27
晋阳秋盖了一座很有特点的楼,由杂文构成。既是杂文,肯定是包罗范围很广,有些探讨也很正常。晋阳秋 ...


谢谢超版理解和鼓励。

我们这些人大多数都经历了油灯蜡烛、粗粮定量、牛耕雨灌等等落后的农业生产和贫困的农村生活。这与我们去以前、走以后的日子无法比拟,在我们心中恒久存留挥之不去。

这经历使我们惊醒,随后是想解决之策。当时一部分同学是站在广大农民的角度想,想变革一下农村当时的现状;也有一部分同学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想改变一下自己当时的现状;另一部分同学(大多数,初中同学为多)是既来之则安之紧跟形势的。

下来我想介绍两位校友、学长,为农村支招,为农民呐喊的事迹。我们都经历了或至少看见了一些不理解的现象,比如斗地主与斗黑帮、自留地与大田、情哥哥与八个戏、大寨工与包工活等等。面对思想、文件、社论等等,我无能为力,也没有胆量,彰显个人的渺小、无知、懦弱,至今惭愧。
再次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09: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木生的实践

       插队知青在农村那会儿,遇到了许多新问题。装束打扮可以模仿老乡,生活习惯可以学习老乡,生产知识可以请教老乡,唯独政治问题无处倾诉。所谓政治问题,即老乡不注重学习,不关心政治,不热爱劳动,不关心集体。因为是老乡身上的毛病,所以老乡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老乡的毛病是……产生的,我们只好学马列,学毛著,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慢慢的逐渐的得到一些结论,当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般知青遇到理论教育不了群众,口号激发不了热情——纳闷、疑虑、彷徨、学习、不解,嗨,随他去吧。不要怀疑,这是插队知青在进村头一年或整个下乡时期的普遍想法,大家都会有这么个过程。

       我想说一个老插,65年的老插——张木生的事迹,他认识这些问题要早一些。
       张木生是我的校友,是学长, 1965年自觉到内蒙插队。他的动机、目的是什么,您听他自己说。
       “那个时候,……可能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威力吧,大家都以天下为己任的那个劲特别足。尤其在海淀的这些干部子弟比较集中的这些中学里头,都传播着毛主席和毛远新的谈话,毛主席和王海容的谈话,那时候虽然不太看得懂,但是他所提出来的学生应该造反,应该造老师的反。他提出来一个口号叫做60分万岁。说这个王海容他们班有一个学生,每天看各种杂书,就是不好好读课本上的东西,考试的时候抄别人的卷子,以能得60分就满足,主席批评他说你看你多没出息,你看人家那个学生才是将来是有出息的学生。”
       毛泽东的这番话对张木生影响较大。他对上课不再感兴趣,一心想效法青年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去改造农村,改造世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同学,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邀请他一起下乡插队。

       那时董加耕、邢燕子等人的宣传报道非常多。到农村去改天换地,这种心情作为年轻人肯定是有的。所以一提去内蒙,他非常高兴,不像大批知青下乡的时候还要动员,张木生自己拿着户口本就把户口销了。
       张木生他们坐上火车,前往他插队的地方——内蒙古临河县狼山公社。抱着让农村改天换地,让自己脱胎换骨的想法,张木生和陈晓农们到了农村后真的是苦学苦干,不管什么脏活、累活都抢在前面。不到半年时间,张木生已经成为村里男劳力中的强劳力。但是很快,张木生改造世界的雄心,碰上了坚硬的现实。他发现,农民们对于干活的热情,与自己的理想相比要黯淡的多。张木生看到应该依靠的贫下中农,出工是摇,干活是聊,收工是逃,开始疑惑。
       在内蒙古临河插队的头几个月,张木生的生活简单而充实。他入了团,而且很快成了知青的头头。但是拼命干了一年的时间,结果当地的粮食产量没有多大提高,他们所在大队的工分反而更低了,这让张木生感到很是惭愧。他发现,自己别说是无力补天,就连补个小队也补不好。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很多的矛盾,打了很多的问号,只是不敢再往下想。

       1967年冬,他和一起插队的吕秋梦去了趟大寨。他俩想看看自己插队的农村和大寨的差距到底有多远,能不能从大寨那里学到点儿经验。他们见到了战天斗地的大寨人,也见到了后边跟着警卫员的陈永贵。大寨的社员数九寒天还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去吃饭,啃的是冻成冰坨子的窝头。张木生和吕秋梦看了,心里挺不是滋味。
       第二年回内蒙,吕秋梦回生产队自荐当上了队长,并试着推行小包干、增加自留地、办副业,没想到竟使生产队增产十几万斤粮食。同时,他又组织泥瓦匠、皮匠、鞋匠、画匠出去搞副业,队里又办了磨坊、油坊,利用市场,队里的工分值提高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措施,并不费力,只要 不被当成资本主义批判就是如此管用。”张木生说:“这事对我教育挺深。大家似乎明白了,老百姓不是不能干,政策稍微改一改就能这么好。”
       张木生就是普通插队知青,他有许多想不通的问题, “不仅仅是农村,整个‘文革’都有那么多想不通的问题。比如说苏联修了,只有中国、阿尔巴尼亚不修,可是我们这是干什么呢?生产搞成这样?抓了革命总得促生产啊?促生产总得解决动力问题,老百姓的动力在哪儿呢?无论什么东西,无论叫得多响,到了基层,老百姓都不接受。除了评工分,你说啥就是啥,爱说啥就说啥。到了基层一切都烟消云散。”
       张木生发现这里的农民,除了工分,对政治和种种说教一概不感兴趣,大大不同于陈永贵的农民。吕秋梦的实验对张木生刺激很大,于是后来有了《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关于中国体制问题的研究》。在《中国农民问题学习》里面,有些不合时宜的观点,那时候……没人敢说那种话。
       那是约5万字的文章……很快就变成一个手抄本,在知青中到处传。张木生说:“当时胡耀邦把我找去,说我写得好。那个东西其实没有什么我的话,都是书里面读来的。比如托洛茨基怎么驳斯大林,斯大林又怎么回答托洛茨基,斯大林和布哈林的争论,他们争论的焦点,列宁是怎么讲的,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又是怎么讲的。我在《中国农民问题学习》里面把这些历史现象一个一个讲出来,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包产到户确实可以增产。”
       张木生1972年在呼和浩特进了监狱,就是因为这个。周总理知道后说,有一些插队的年轻人,他们去探讨一些过去不认识的世界,不要轻易就去扣什么反革命的帽子。胡耀邦也找人保护他。
北京知青中刮起一阵“张木生旋风”,当然 反对者也不少。
       1969、1970年间,知青“扎根派”和“不相信派”之间的论争愈演愈烈。“不相信派”是以进行了农村考察的张木生为代表,“扎根派”则对“张木生之流”进行了连续的激烈的批判,指出他们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是布哈林、赫鲁晓夫、刘少奇、彭德怀的徒子徒孙。……驳斥张木生等人的“农村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要让农民过好日子”、“思想革命化必须要有物质基础,在目前这种基础上要想培养出一心为公的人是妄想”等言论。……

       现在当然不用再争辩什么了,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烛光大哥和天蓝版主,陈年旧事只为纾解我曾经的压抑,梳理我逐步认知的过程。不当之处还望指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08: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时候听到看到的英雄是至死不渝视死如归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是不平则鸣坚持真理的。记得我们学校东面,北大附中南面是一片庄稼地,学校组织拾麦穗。我们拾的堆了一小堆,一个老乡与我们在一个地里拾,也拾了一小把。后来她走时把我们拾的一部分也装在她的篮子里带走了。同学赶紧告诉老师,并且组织同学准备拦截,要像刘文学一样保护集体财产。老师当然制止了我们的胡闹,理由牵强附会。还有一次我们帮厨,在厨房外面择菜(择zhái),一个大师傅一手拿着抹了酱的馒头,一手抓起我们剥好的大葱,咬掉葱根就大嚼起来,可以想到我们又找老师告状了,依然不了了之。
       运动了,初中学生哪就懂得多少道理,偏偏就要关心国家大事。初期敢讲话的同学可能会被工作组批评,我这个高中生学长就被批评了,好像无奈的认错了。大字报满天飞时,有一篇讲外地一个同学不承认什么错误,于是不能参与革命,不能佩戴像章,她只能把像章别在胸前的肉上,挺感人。我转抄了一下,还顺带说我们学长不如她.这在校内小小的轰动了几天。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学长的那件事情的真相,只为派性使然。当然学长不会受我的无聊的大字报之影响,他是中学红代会的负责人之一,后来属于四三派吧。
       我们下乡的地方原属于晋中,和昔阳是一个地区,学大寨也最彻底。我们下乡的村子为了修大寨田,把成年的果树埋成了灌木丛。县里收回了社员的自留地,限制鸡猪羊的户养数量,集市查的很严使我们知道了“投机倒把”这个词。
       每到庄稼快熟了,就有人来估产,往往就把这当做真的,最后报的只高不低。可想而知多报了产量就要多交公粮,社员就要饿肚子。更有甚者,“汾阳学昔阳,公粮交细粮”,哇,您说谁不反感,可谁又敢说。我们的学长说了,反映了老乡的心声。学长为此进了汾阳监狱(山西省二监)。不说了,我至今惭愧,好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3: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烛光 发表于 2015-3-20 21:53
你的文风与邓贤文集,中国知青梦有些相似之处,但是又有些不同之处,中国知青梦里边的内容真实的记录了知青 ...

       大哥又在鼓励我,谢谢。

       真的,那时上面下达点指标,下面也顶不住,社员辛苦一年白受苦,缺吃少用,根本没有劳动积极性。我们相邻村里的同学写过一文,摘几句。
      
       “71年秋后,汾阳召开四级干部会(县、公社、大队、小队),我作为知青代表也有幸参加。……会议要求上报今年粮食产量,必须都要‘过黄河’(即达到亩产400斤)。我大队1400亩地,‘过黄河’要56万斤,而实际只生产了28万斤,相差甚远呀。阶级斗争号角震天响,学习大寨的雄心高万丈。汾阳中学大门一关,过不了黄河就不许回家。……一咬牙,就按66万斤瞎报吧。……”

       您看鲁天龙写的这段,现在是苦笑一下了之,当时可按66万斤交公粮呀。我高中的学长对此作假之举仗义执言,连带喊出“农民就不能就不该吃细粮吗?”结局也是可悲的,的确是时代特色。

       我看了您刚刚回复北山峰大哥的那段,真的,千万不能开倒车,走回头路,这也是我实在忍不住回复了那篇文章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00: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蓝 发表于 2015-3-21 18:52
最近看了北京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说的就是那时候的老百姓,非常苦就是吃不饱 ...

谢谢您支持,我们从少年先锋队树立了那么点理想,遵循着新社会的行为规范,幸福的憧憬未来,幻想着社会主义好社会。一场运动,一次下乡,一切粉碎,一时倒退。当时竟常做吃饱饭的梦,哪敢想现在的生活呀。
好政策不要变了,谢谢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7#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1: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5-3-23 21:51 编辑

就是天蓝版主说的,有的政策能让老百姓富裕,有的就不行。我们插队时的一些做法就太极端了,不只山西,全国都惨。

我在别处引过一段,如下:
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利,自古就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初,正定是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最早“上纲要”(亩产400斤)、“过黄河”(亩产500斤)、“跨长江”(亩产800斤)的县,曾以我国北方粮食高产县而名噪一时。同时,由于40万正定人民每年要上交7600万斤粮食,头戴高产的帽子,其实很多人家连温饱都没有解决。
上世纪80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正定却还在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卖毛线的被视为投机倒把,拉沙子、摆小摊的被批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凤阳花鼓”还没有传到这里,人们依旧习惯于敲钟下田、吹哨上班,成了远近闻名的“高产穷县”。
渴望改变、渴望富裕成为正定人民的共同心声。
…………
就在此时,习近平同志来到了正定。
1981年底,正定的工农业总产值20673万元,人均年收入仅148元,每天只有4角钱。“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的锦旗高悬在县委的会议室里,而老百姓却不得温饱。面对这个“高产穷县”,习近平同志的心情十分沉重。
“吃饭问题是解决正定问题的当务之急”,习近平同志认为,高征购造成了正定农业结构比例失调,必须及时纠正。这很快成为县委一班人的共识。是坐等中央调整政策,还是主动地向上反映问题,大家却有不同意见。
习近平同志和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吕玉兰主张立即向上汇报,请求把粮食征购基数降下来,并主动请缨,处理此事。当时县委书记冯国强、县长程宝怀考虑到习近平同志刚到正定工作,不愿意让他出面,怕对他造成不好影响。习近平同志说:“实事求是向上级反映问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你们不用担心。”于是,他和吕玉兰一起跑省进京,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正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1982年初夏,国务院派出调查组和省委、地委一起对正定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后认为,正定反映的问题是真实的,要求是合理的。上级决定把正定粮食征购任务减少2800万斤,初步缓解了正定农民口粮紧张问题。程宝怀高兴地对习近平同志说:“你为正定人民立了一大功。”

您看,连丰收的都穷,其他人不饿肚子才怪。所以我认为真理讨论改革开放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开端,是希望。
谢谢您一直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8#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5: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养花说起

        我们曾经都是“花朵”,记得吗?老师是培育我们的园丁。大约不少同学持不同意见,不愿意做温室里的花朵。况且我们还是到野外山乡和与庄稼杂草厮混了一些日子。不怕,谁也没说花一定只有红色一种,也不是家养的才叫花,漫山遍野哪里都有花,人们常说山花烂漫,野花也很招人喜爱。但是人工养育繁殖的花确实比较可人,或美或香皆随了人意。
        我在文革前是没有养花经历的,看养花的机会也没有。那时好像已经以粮为纲了,定量、瓜菜代、议价粮等等都实行了。田边路旁房前屋后都是一些蓖麻、豆类和速生菜,没有什么绿化带、花池什么的。学校里有大花园,赏花是不难的,况且北京的公园也多。不过好像当时流行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养花也是其一。加上学习比较紧,不大注意花。
        真正留意“养花”是中学语文一篇题为“养花”的课文,是那个单元的重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手法和作者简介,都要熟记,还要背诵一些段落,著名作家的作品嘛。
        也是因为这篇文字,“左派文字狱”把养花和种粮拉到一起比较,当然种粮比较重要,养花又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了。你调剂工作休息,活动活动,就腰酸腿疼,那农民伯伯整年的在田地里劳作,还活不活了?你养花是为了自己,顶多有邮递员闻闻香,吹嘘什么,农民伯伯种粮可是养活了全国人民,也养活了你!
        一篇文章,两种结论,观点截然相反。我们当时一般跟不上形势,明辨是非的能力几乎为零,谁说的好像都对。不过,总觉得不至于因此而……,逝者安息。
        养花、种粮都是侍候植物,按说大同小异,都是农业,现在有专业的花农嘛。我们到农村插队,以后回城,多少都有些农业知识,养花应该不成问题,是吧。其实不然,我竟然养花养的不如街坊好,街坊没有农村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49#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5-4-7 11:49 编辑

知音、知心,大哥解得彻。回想那时的形式主义,穿的洋气一点,梳妆洋气一点,都与小资挂钩。到了运动开始,竟容不得了。那时盛传北海遛鸟的老头,因为心爱的鸟被人掐死,自己也一命呜呼。何为百花齐放,何为万紫千红,一身绿蓝黑,齐齐的短发,褪色补丁露棉花的袄,中间勒根草绳••••••
谢谢您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50#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1: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努力工作与培养孩子,与当时的青年人相较相争,小胜之时已然身心俱疲,确实很累,几乎没有闲暇再想其它事。何故养起花来?想到哪说哪,养花纯属偶然。
      我爱人与我同届,只不过是在县城中学读的书。大规模武斗结束后,这些学校同学的户口就从中学所在城镇迁回各自的公社生产队,都务农挣工分去了。某年师范招生,全村属她(曾经)学习成绩好,于是大队革委会和大队贫协就推荐了她。毕业后先教带帽中学,后来学校摘帽,就教了小学。她们小学离公园近,有学生家长在那里养花,不时送些淘汰的小苗或形状不太美的弱花给老师。如前所述,我们对养花没有兴趣,一直是拒绝的。架不住大多数老师都收下了花,我们不收倒显得是嫌弃花不好、看不上小苗似得,于是就收下了一株茉莉。这株茉莉原来放在办公室,花是主枝朝一个方向分了俩杈,就像是歪着头,或像是弓着腰。三条枝上都带着白白的骨朵,含苞欲放。
      其实,收这第一株茉莉也是一件趣事引起。我的孩子就在这个小学上课,他的班主任也收了一株类似的茉莉,放在教室还没有拿家走。我的孩子进教室时,闻到了茉莉花香,竟然马上顺口大声说出一句:“哇!茶叶味儿!”当然是哄堂大笑,同学们都猜到我家平时喝茉莉花茶。后来办公室教研室里也都传开了,于是我爱人所在的高年级数学办公室的这盆较大一点的茉莉,就送给了我的孩子。
      “茶叶味儿!”哈,源于我一直喜欢喝稍浓的茉莉花茶,虽然品过毛尖龙井铁观音,还是习惯茉莉花茶。谁让咱曾经买的最多的是花茶“高末”,习惯了呗。就像插队回来,喜欢面食和醋,哪怕是掺了杂粮的面条呢。直到现在,家里有人去北京,还经常捎回一些“张一元”,就要茉莉花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7:47 , Processed in 0.217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