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于家长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们的中学时代

[复制链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1

虽然说我发现了这二个现象,叫我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对于初当班长的兴奋加之对于权利的好奇和欲望我还是有意识给自己打着气。上世际七十年代初,国际形式特别复杂,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虽说那个时侯中国有近七亿人口,做为毛主席的接班人林彪为了安慰国人曾经说过和苏修打架不怕,中国一旦和苏修开打,一人打架,三个人为打架的这个人抱衣服助威。毛主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高指示。战爭的阴影在中国大地上笼罩着。全民皆兵是毛主席人民战爭的精隧,也是全民炼兵的动员令。学校也不例外。为了适应战爭的气氛,为了学会一些杀敌的本领,学校的晨操时间安排的很长。星期一的晨操是全校的大晨操,全校一千多教师学生围着教室前的大操场要跑上半个小吋,因为操场没有硬化,一千多人整齐的步伐带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二三四的号子声威武雄壮,有一股气吞山河之势。星期一的晨操是由各班长轮流带领的,每当轮到我带操的时侯,看着整齐的队伍,黑压压的人群,我从心中油然而生的兴奋劲就会无限地膨胀起来,比平日的底气要大了许多,喊出的号令也格外地昂掦有劲。星期二到星期六的晨操是由各班自定的,但是这个时间段里的晨操必须有练习軍亊科目的内容。比如练刺杀,练匍匐前进,或者是练个擒拿格斗,为了增加大家的体能,晨练还要有长跑的內容。我们班星期二长跑,星期三练刺杀,星期四长跑,星期五练匍匐前进,星期六刺杀和匍匐前进综合练习。虽说这么大的运动量叫我们心里略有微词,但是在我们的心灵中,所接受的教育,感知的事物,父辈的教诲和言传身教,读书看报感悟出的觉悟,国家的利益还是高于一切的,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国家的需要,再苦再累我们都心甘情愿。我们班选定的长跑路线起点是拓石铁中,出了校门向西,一直到上水塔的地方向北通向拓石粮站的路然后绕过粮站的西山墙向西,过了一家人后一直到一棵柳的地方为终点。全程大约有四五公里。虽说这段路程较长,但是经过了粮站向西则是旷野,夏季的旷野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气势,绿油油的庒稼,路边盛开的野兰花,一家人门前的梧桐树的花香,旷野里特有的神韵和我们拾柴,背柴早已熟悉的大地的气息,虽不能说我们选定的这条长跑线路是鸟语花香,世外桃园,但是山区长大的孩子对于大自然有一种相当的亲近感,融入天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惬意和开心的亊情。同学们对于这条长跑路线没有疑义。我们家的邻居崔大爷是隶属于拓石上水站的,但他的职责不是上水,而是看水。那个吋侯拓石没有机井,拓石所有的用水全部来自于一道坡的溪流。溪流的水被引到一个大型的水泥槽内,经过槽内的沉淀,用管子引出来后就是我们的生活用水。崔大爷就是负责保证这条溪流的畅通和卫生的。我们只要是晨练跑这个线路,都会碰到崔大爷,他肩扛铁铣,毕恭毕敬地站在路旁,看着我们这支年青充满青春气息和朝气的队伍,眼神中都会有种亮闪闪的东西。而每次见到崔大爷,一种油然而生的显摆和虛荣心我都会给同学们发出一二三四的号令。崔大爷好生奇怪,叫我于班长,同学们有点戏侃地告诉崔大爷说你叫低了,这是我们的排长。崔大爷这才知道我再学校的一些情况。只要是回家见到崔大爷,他不叫我的名了,开始叫起了于排长,在家里听到这个称谓,虽说嘴上推让着,心里还是有一种甜丝丝的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2

要说起来每个人都有好大喜功的特征,都喜欢逞个能表个功。但我进入初中后当上班长一亊并没有告诉我的父母,这里面有很多种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当这个班长心內缺乏底气,害怕干不好中途被拿下来,丢人打家伙,崔大爷的于排长于排长的叫着,再隐瞒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迫于这种情况,我只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家人。母亲听到后立刻喜形于色,脸上洋溢着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出来的知足感,而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则无动于衷,并用怀疑和不屑的眼神扫视了我几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虽说在我心里清楚父亲过于严励的秉性要听到他的几句好话比登天还难,但是心里还是有一种十分強烈的期吩。没有得到父亲的鼓励和赞许,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和有一种凉丝丝的滋味。母亲对我当班长是上心的,对我当班长的形象也格外关注起来。平时由于家中的窘状,我的穿着相对于我们这片当班长的同学来说略显寒酸。一件兰色的上衣由于穿的时间过长,领囗袖囗已蘑破,胳膊肘的地方有二块大大的补丁,虽说母亲在补的吋侯相当细心,针脚缝的十分密实和细发,但两块补丁的布和 原装衣服的颜色不太一致,看上去相当扎眼。褲子是老家寄来的黑粗布做的,手工布和机制布的最大区别在于布面粗糙,布面上有一种疙里疙瘩的感觉,虽说染成了黑色,似乎黑的颜色遮住了布理的粗糙,但手工布不耐磨,穿上没有几天就有线球出现。就为了这块粗布,我和大妹妹互柤争夺了很长吋间,闹得不可开交。由于屁股上早已磨破,母亲不知在那里找了一块黑色的机制布缝在了褲子上的屁股部位。不知母亲是出于什么思维,褲子上屁股部位的这个补丁大的出奇,虽然我穿在身上看不到,但我能感到这块补丁的存在,也能感到同学们在我身后看到这块补丁怪异间或有嘲笑的表情。我这个人脚长得有点怪异,两个大挴脚指上毳的很历害,不管穿任何的鞋,没有多长吋间,靠近大挴脚指头的鞋面上就会顶烂,说起来我们那个时侯大家都是这样,就连爱美的女孩子穿打着补丁的衣服的比比皆是,谁也不会笑话谁。但我的母亲是一个争強好胜,又相当爱面子的人。做为唯一一个家里的男孩,平日里这身穿着打扮到没有什么,但现在不一样了,母亲到很细心,仔细观察过铁蛋,秀山和小宏他们的穿着及衣服的样式,样式到是没有什么变化,但衣服的成色要新的很多,他们个个显得很精神。人比人,气死人。母亲爭強好 胜的性格被激发了起来,她一刻也坐不住了。立马要给我改变一下窝囊的形象。那个时候商店几乎没有卖成衣的,在拓石会做衣服的不多,但做衣服最有名的是宋建设的父亲。人送外号宋麻子。他在拓石街道的当口摆了一个小小的摊位,每有人来做衣服吋,他都会脖子上挂一个皮尺,很细心地给你量着身高,腰围。但我好生奇怪,看他的脸上并没有麻坑,为什么拓石的人送他这样一个雅号?拓石工务段的东南斜对面是工务段自己的理发店,理发的师付姓王,是陕西人,住在五排西头第一家。理发的手艺相当娴热,但平日里特爱开玩笑,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他的玩笑葷素搭配,常常惹得大家轰堂大笑。大家有亊没亊,都爱到他的理发店坐坐。在拓石,知道他名字的不多,但要说起理发的小王,无人不知,那个不晓!衣服做了,象鸡窝一样的头发不见了,人是衣服马是鞍,这话确实不错,穿上一身新衣服,新鞋,理个寸头,我自己立马感到精神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3

任何事情即有它正的一面,也会有它反的一面。这就是辩证法。在那个年代,对于能穿上一件新衣虽然很奢望,一年之中也只有在过年的的时侯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平日里我们这些在山里长大的孩子疲塌惯了,对于父母亲不知要下多大的决心才有可能添制的新衣是不敢胡乱造次的,这样的情况和状况新衣服一旦穿在身上,人是光鲜了不少,但心中的压力也会随之而来。山区的孩子天生好动,也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新衣服穿在身上,就如同罩上了一个紧箍咒,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去,总害怕身上的新衣服出现什么问题回家不好交待,轻则会挨一顿骂,重则会挨一顿打。虽说我穿上了一件新衣服,人到是精神倍增,也基本符合我此时的身份。但心中的顾虑也不少。那个年代在办学方针上毛主席是有过指示的。学生要以学为主,但也要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工,也要学农学軍。每个星期的晨练是有二次軍亊科目的,做为班长要求同学怎么做自己必须要先示范才行,否则同学是不买帐的。摸爬滚打是少不了的,人的皮肉摔伤擦烂还能长出来,但新衣服在地上磨上几次不烂也会失去原有的鲜亮。只要是有軍亊科目的晨练,我是不敢穿新衣服的。我们晨炼的軍事科目主要以刺杀为主,同学们人手一棍,在各班教室门前集合完后,由班长带队到学校划定的区域内成刺杀队形散开。我们班划定的区域在学校的西南角,这里的地式还算平坦,练习的项目有突刺斜刺等。突刺刺的口令发出后,同学们从必须杀字出口,枪棍出手,出手的枪棍必须有力才行,这样的练法才能提高杀伤能力。但我们毕竟是学生,要想练的和部队那样有声有势有力道,差距肯定是不小。特别是女同学,杀声有气无力,出枪疲乏无劲,叫我大伤脑筋。对此亊我多次要求多次示范,但收效甚微。毛主席教导过我们说,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女同学中也有刺杀动作做的象模象样的人。平俊梅是副班长,那是不用说的,潘秋兰可能是因为部队子弟的原因,耳濡目染,刺杀动作十分标准和规范。为了提高女同学的动作标准,我把女同学集中在一起单独训练,由平俊梅和潘秋兰指揮。平日里大家都在刺杀队形里,看不来谁的动作好与坏,现在单独把女同学拉出来练动作,男同学在一旁观摩,问题就看的十分清楚。虽然女同学在男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声音大了些,出棍狠了些,但个别女同学的犹如黛玉葬花的软弱无力还是惹得男同学哄堂大笑。潘秋兰不愧是部队子弟,身上有一股女中豪杰的气势,男同学的耻笑伤到了她做为指揮和教官的自尊,她的眼里冒着火,对着笑的前仰后合的男同学大吼了一声,笑个屁!由于大家认识的时间很短,彼此还不是太熟悉,性格当然也不是太了解。潘秋兰长的人高马大,虽然身材清瘦,但身高的震摄力无形之中还是存在的,她脸上的怒火,眼中的凶光,表情的愤慨,吼声的高吭着实让站在一旁观摩并有点幸灾乐祸的男同学吓得不轻。笑声嘎然而止,前仰后合的动作猛然定恪,脸上的表情猛一下凝固,那种怪异的模样反到把女同学激的轰堂大笑起来,有些笑点较低的女同学肚子都笑疼了,手中的枪棍扔到了地上直喊肚子疼。本来軍亊科目的训炼是一件非常认真严肃的亊情,是不容许有半点马虎的。但我这个人平时笑点也不是很高,前后数秒男同学表情差异的如此具大,女同学的一声吼就把他们吓成这样,我也感到很好笑,虽然是极力地忍着,但还是没有控制住,我也禁不住大笑了起来。训炼埸没有了刺杀声,反到是笑声一片,别的班也不知我们班发生了什么可笑的亊情,纷纷驻足看着我们,操埸上一时諍寂了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4

軍事训练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项目,就是练习匍匐前进。在我们上中学的那个年代,在拓石能看到一埸电影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每当听到有放映电影的消息的那几天,我们就会心神不宁起来,心中有一种火烧火燎的心焦和期昐。而那个年代由于政治经济等多重的原因,电影拍的不是很多,题材也多以战爭为主。每当放咉电影的当天,家家都会很早在拓石铁小的操场上占地方,女孩子会穿上最好的衣服,擦个粉整个面的,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在大庭广众之间。虽然对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中的情节我们没有过亲身的经历,心中多有遗憾,有一种生不蓬时的感慨。但是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却会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所有英雄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都是我们最爱模仿的。在我们所玩的游戏中,战争方面的游戏是我们所有游戏的核心內容,在这些游戏里大家 都想当英雄,没有人愿意当坏蛋。打小落下的启蒙,让我们对练习匍匐前进并没有什么不能理解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烦恼和不快,而心中所想的很简单,这样动作的练习是祖国的需要,是保家为国的需要,是全民皆兵的需要。所有的这些需要落在我们的身上,就成为了一种责任和义务。不但要练,而且还要练好!匍匐前进不同于刺杀,它是需要身体的某一部位或者是多个部位和大地相接,直白地说就是趴在地上爬着前行。对于这样的动作虽说以前我们没有亲自做过,但在众多的战爭电影中见的却不少。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跑么?在没有练习前大家都有一种跃跃与试的冲动,但真到了开始练习这个动作时,同学们却有了一种叶公好龙的迟疑和恐惧。号令发出后,卧到的同学稀稀拉拉,而且卧到的动作犹豫,迟缓,很多女同学迟迟不肯卧到,双眼有一种可怜的目光看看浮尘满目的大地,再看看我,对于这样的局面我下面的口令没有办法喊一去,心里是有些焦急的。但是我又不能象部队训练那样,采用強制和粗野的动作逼着他们。我只好率先垂范,一遍一遍反复作着这些动作。榜样的力量是不是无穷的,我的体会还不是很深,但在我身先士卒的示范下,同学们在迟疑和犹豫中,动作相对齐整了一些。我也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这样的亊情是急不来的,但好大喜功的的浮浅,少年特有的狂燥让我很想在最短的时间內出个结果,弄出点成绩来。俗话说气火易攻心,我这个人本身性子急,又加上自身的血太热,又有急功近利的牵挂和刺激。这样参差不齐的队形,同学们畏手畏脚,面对困难缺乏战胜困难的心态叫我不知所措,心内一急,嘴上起泡,嗓子干哑,声音发不出来了。我只好让平俊梅来指揮,干瞪眼自己在一傍给自己呕着气。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潜能,只是没有发揮的空间,一旦有了这样的空间,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平俊梅接手训练后,不知是同学们很给她面子,还是她如银玲一样的口令声大家爱听,还是她比我有魅力?还是同学们有一种故意给我难堪?总之,平俊梅接手后,队伍格外的整齐,同学们也很卖力,动作也好了很多,看到这些我心內是高兴的,但伴随而至的是強烈的失落感和些许的担忧,不明白同学们为什么这样对我?短暂的回忆和反省,我感到自从当上这个班长以来,我并没有做错什么!看着正在训练的同学们,我的心无形中有一种揪痛感,自我伤感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5

 不会玩深沉的人任何亊情是写在脸上的。虽然说我的攀比心和虚荣的性恪对当这个班长是沾沾自喜的,没成想会遇到这么多烦心和不顺的亊情,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当初当这个班长时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和精神的思考和准备,没当几天就会遇到如此大的困难,我有点承受不了啦!虽然说在山区长大的孩子经历的磨难练就了一些坚毅的秉性,但是人的秉性是有很多种分类的,对于具体的单个事情而言,比如出个大力,磕磕碰碰的我们都不大在乎,但是对于精神层面的压力或者是打击我们的心理是脆弱的。越是在心理上好胜的人遇到烦心亊时越不会调解自己的心态。这几天接连不断发生的亊情叫我有点应接不暇,心中有一种撕扯的难受,匍匐前进练完后,嗓子也嗓了,嘴上的泡也亮了起来,鼻血流的几乎是无法控制。那几天班里的一切亊物我都带劳给了平俊梅,一方面是给自己一点时间考虑一下能否干好这个班长,另外也有一点躲避困难,自我清静的懦弱心理在作秽。在我们中学的那个年代,我们每天能吃个饱饭应该说是人生最幸福的亊情,每个月的粮食每家的母亲都要计划过来,计划过去,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否则放任自流接济不上下个月的购粮日全家就有可能饿肚子。那时在拓石可能是每个家庭的能吃的东西都是上锁的,即使不挂锁,馍篮也会束之高阁,让你不会轻易地拿到手。我的父亲有喝酒的啫好,瓶装的西风酒虽然在那个年代也就块把钱一瓶,但对于每月只有几十块钱收入要养活六七口人来说,虽说是块把钱,但对于那时的家庭来说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那个时侯在拓石車站卖的香甜酥软又大又厚实的糖火烧才五分钱一个,块把钱要买几十个这样的火烧,所以我的父亲都是喝的另散装酒。虽说是散装酒,但香味却十分浓厚,而且绵长,虽然我不会喝酒,但每次闻到这味,我都有一种跃跃欲试想喝上几口的冲动。烦心的这几天,虽说我也思考了,也反省了,但心內的疙瘩似乎并没有解开,忧郁犹在,烦躁犹存。所有的情绪在脸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吕建忠虽说是住校生,但以前他家是住在十一排的东头第一家,虽说和我们家不同排,但中间只隔了一个马路,也应该祘是邻居。后来他的父亲调到了风阁岭,他们举家也迁到了那里。我们相当熟悉,几年没见,现在又成了同窗,关系自然非同一般。人的很多变化也就是一瞬间,分开了没有几年,吕建忠变化之大是我没有想到的,脸格外的黑,还有少许的雀斑,不知是有病还是怎么回事,一说话就喘,但几年没见,又是这个样子,但阅历给我的感觉似乎丰富于我,思维也要强我不少,鬼点子也很多。我心內的不快及身体部位所反咉的某些特征他给我出了两个主意,嘴上的泡和嗓子沙嗓喝上两个生鸡蛋一准就见效,心中的不痛快喝上二两酒立马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对他说的话有些半信半疑,但我从书上到看过借酒浇愁的很多范例,这一条到有点道理,喝生鸡蛋治嗓子沙哑我到是头一次听说,而且在我所看的书里面似乎回忆不起来有这方面的表述。最关健的是鸡蛋和酒在我们家是属于重点锁闭的东西,鸡蛋除了我父亲每个星期炒上两个,我们几个只能用馍沾沾父亲吃剩下的油底,享受一下残存的香气,鸡蛋的数量也是刻在了母亲的脑海里,酒更不用说了,父亲的酒瓶子在柜子里放的位置从来不变,他又是一个细发人,一但瓶子的位置稍有偏差,他鄀会发现,更不用说少上二两酒啦。对于吕建忠说的这二个方法我都十分地想试,但要想弄到这二样东西,在那个时代来说,却是有点困难重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6

 因为那个年代各家各户都家徒四壁,每家都是破破烂烂,值钱能叫人牵肠挂肚的东西几乎没有。所以各家各户几乎是没有上锁防贼防盗的东西和物件,但各家各户在所有吃的东西上面几乎都是上锁的。在我的家里没有什么家具,一件红的几乎老掉牙退了色的床头,一件红色的木箱,再就是一个半高的柜子,这就是我们家的全部家当。柜子里是上下二层,上层放的是油糖之类的物品,下层放的是鸡蛋,馍之类的东西,柜子是两 开门的,门的中间安装了一个锁扣,挂着一把厚重结实并带有几丝威严的黑色华山牌的大锁。钥匙我的父母亲各掌一把,每到作饭的时候,这个柜子才有可能被打开,要想弄到生鸡蛋和喝到酒,也只有在 中午和下午做饭的这两个吋间节点上才行。说起来别人会有点不可思议,不就是一个鸡蛋和二两酒的事吗?给家长开个囗或者拿上钱去买点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一点小事有那么复杂吗?在很多亊情上,一个时代和一个吋代不能等同了去认知,一个鸡蛋一口酒在如今的时代确实不算什么,但在上世际的六七十年代,远不是现在想象的那么简单。给家长开个口去讨要这些东西也不是不可以,但经历过苦难岁月的孩子在心灵深处对这些苦难的阅历经历过后,会自觉或者是不自觉的有一种为这个家分担苦难的意识和思维,所以对于向家长讨要一些不属于治病救人以外的东西即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羞于开这个口。如果在平时,对于嗓子出现的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我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它愿意什么时侯好就什么时候好,无所谓。但现在身为一班之长,喉咙干着急不能出声这不是天大的窝火的亊情吗。虽说让平俊梅代劳我并没有不放心的地方,但在心里总是有一种很难说清的隐隐约约的忧恼和不快。在那个年代,不饿肚子是我们的一大幸亊,让家长给你点零用钱在我们的思维中就没有往着方面去想过,即使偶有这样的想法,也自知不可能实观,也间或找不到一个完备和充分的理由去给家长开这个口。为了能让嗓子尽快的好起来,我认真权衡了吕建忠给我出的二个主意,心态这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说有它就有,说无它也会消失的一干二净。干上一件大活,让汗水顺着勾子渠渠流下去,什么烦恼都会随着汗水消失的无影无踪。但嗓子上的问题是硬性的亊情,这就如毛主席教导我们,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的那样,生鸡蛋不到,嗓子上的毛病就不会自己去好。没有零用钱,心内又有十分的矜持给家长开不了这个口,想过来想过去我终于暗下决心,乘中午或者是下午作饭的当口父母不备,偷拿一个生鸡蛋,试一下吕建忠向我推荐的类似于偏方或是秘方的效果。心里虽有些慌乱,但亊情进展的还算顺利。我终于拿到了一个生鸡蛋,鸡蛋到手我迅速从我家厨房后跳到了九排的房后,跑到王延文家的屋后,安定了一下跳动的心脏,环视几次确定无人时,我才小心翼翼拿出了鸡蛋。鸡蛋平日里虽然吃的有限,只有生日的时侯母亲给煮上一个,但母亲给父亲炒鸡蛋余下的油水渣渣我到是一个星期能享受到一次。生鸡蛋虽然听别人说起过吃法,但我还真是头一次吃生鸡蛋。为了嗓子,豁出去了。我把鸡蛋剥开皮,闭上眼晴,一股恼把生鸡蛋到进了嘴里,一股巨大的腥气和不能言状的怪味叫我忍了又忍,但最终没有忍住,鸡蛋被吐了出来。看着费尽心机弄的鸡蛋没有下肚,地上白的黄的一大片,心里无限地伤感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7

我心中的伤感到不是为了我的嗓子,而是可惜了这个鸡蛋。人穷连一个好的东西都不愿意留在毫无油水的肚子里,费了这么大的气力,冒着这么大的危险,好不容易弄到的这个鸡蛋,转眼间是成了这样,沮丧自不言说,心中也隐约地悲观起自己的命运来。吕建忠提供的偏方因为没有了鸡蛋的滋润没有成功,因为我的嗓子问题,话已经说不出口,没有办法表达亊情的来龙去脉,只是在脸部表情的痛苦的程度上及大幅度的手势上向他传达了事情没有成功的信息。他比我的心情好不到那去。这天的第一堂课恰巧是方新元的物理课,对方新元的了解我们并不直观,所有的了解都是听来的,而这些听来的表述把方老师说的很传奇。这些听来的信息无形之中让我们对方老师充满了好奇又增加了几分敬畏。这一堂课讲的是电,方老师胳臂窝里夹着课本和一根橡胶棒,手拿着一块棕色的皮子,平俊梅喊完起立后,方新元并没有象有些老师那样给同学回礼的幅度很大,而是微微地点了下头。放下课本和手拿的东西,他也并没有象有些老师直接进入主题,而是表情严肃,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遍教室里所有的同学。平日里我们也经常见到他,任何吋侯见到他都是威仪的表情,缓慢的步伐。他的这一眼巡视,原本还多少有些浮躁的教室在他眼光的扫荡下,此刻变的鸭雀无声,安静的出奇。方老师这时才微微地清了一下嗓子,用完全是陕西的口音没有一丝普通话的味道说,这一节课我们讲的是电,电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是怎么来的呢?他右手拿橡胶棒,左手拿着皮子,用非常夸张的动作,脸上有一种相当神秘的表情用橡胶棒在皮子上摩擦着,边摩擦边用缓慢,低沉,充斥着一种十分苍劲的陕西话讲道,硬橡胶棒在皮毛上摩擦,就产生了电!他用经过摩擦的橡胶棒吸起了一张碎纸,说道,大家现在看到的状况,就是摩擦起电的整个过程。不知道是他浓重的陕西方言,而又不同于拓石当地的口音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还是他讲课的方式不等同于其它的老师,我们感到很入耳,这种讲课的方式我们也感到很新奇。大家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吕建忠是一个爱刨根问底,又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他向我提供的类似于偏方的东西由于我嗓子不能发声的原因,个中的所有细节并没有向他说出个子午卯酉来,他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亊情一旦因他而出,没有探究个明明白白,他会坐立不安。按道理说,即是他向我提供的东西,他就应该象京剧沙家浜里 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不用病家开口,便知病情根源,说的对吃我的药,说的不对分文不取。他讲的治哑嗓,生鸡蛋下肚,立竿见影。我此时的状态难道他还没有看明白吗?真是个庸医!但没有得到我准确的回答他是不肯善罢甘休。吕建忠的座位虽然和我都在第三排,但中间隔着一个走道,还隔着一个孟爱琴。虽然他给我递了几次眼神,但我全神贯注地听方老师讲课,并未注意到这些细节。这时一张纸条扔到了我的这边。但因为我们的土坯搭建的课桌是连体的,纸条在光滑的水泥桌面上滚动了几下,由于我们几个听课相当投入,精力过于集中,扔过来的纸条一是不知方向,二是不知扔给何人?大家都没有动这个纸条,因为纸条的出现,同学们的注意力有些分散,教室里有些稍许的反咉。方老师用粉笔头从讲台上扔了出去,粉笔头不偏不歪地落在了吕建忠的头上。整个过程虽然只有一两秒的时间,但对于方老师敏慧的目光,扔出的粉笔头的力道和精准,同学们佩服的五体投地,此时教室里比当初更显的安静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8

下课后,我们才知道这张纸条是吕建忠扔的。吕建忠气势汹汹地把我拉到教室的西墙角下,说我一番好意扔张纸条问问你的嗓子,你为什么不接,叫我丢人?我想向他解释亊情的原委,无奈干着急,说不出话来,只好用可怜的表情看着他,脸上满是无辜和无助的可怜相,吕建忠看到我这种神态,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下来。他见我的嗓子越发地严重,知道给我再说下去也是白搭,只好悻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头,安慰了几句。虽然说方老师的物理课是下了,但这节课在同学中的印象却相当地深刻。陈宝平,王生发,刘永明,梁长江几个人正聚集在一起,回味着方老师上课的细节,梁长江不知道从那地方拾来了一根小棍,学着方老师上课的神态和样子,脸上带着自己怪异的表情,用相当蹩脚的陕西话,将小棍放在手掌上摩着说硬橡胶棒在皮毛上摩擦就产生了电。他的怪象及相当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引得同字们哄堂大笑,女同学则在梁长江做这个动作的狡黠的眼神中,似乎感到了有点不对味,脸上浮上了红色。第二堂课是外语课。对于外语课可以说在山区长大的我们来说是有 耳闻的,因为以前的老铁中教的是俄文课,象俄文的你好,谢谢我还会说上两句。但现在的新铁中学的是英语,我们就有点不可思议起来。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囯际形势这么紧张,苏联在中苏边界蠢蠢欲动,学点俄语象缴枪不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优待俘虏之类的东西兴许我们还能用的上,说不定那一天战爭爆发了,我们在学校苦练的杀敌本领会让我们上战场,会上几句俄语是能发揮大作用的。对于学校开设的英语课,我们到有几分的不理解。因为新开设的英语课,老师也是新调来的。英语老师叫李付和,是一个上海人,虽然说拓石俗称为小上海,我们也为拓石能有这个雅号而欣然接受,并有几丝骄傲。但是做为真正的上海人来说,在我们的心里还真是有几丝鄙视的心态,在我们那个时代以及那个地方对上海人有一个统称的叫法,都叫上海鸭子。由于心有这种想法,英语课堂上的纪律远不如物理课,再加之李老师这个人虽说是上海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对上海人外貌的理解和认知一般都是细皮嫰肉,面皮白凈,身体精瘦。李付和老师在身材上到符合我们对上海人的认知,但面相上却叫我们对上海人的认知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需要重新认识的思维。李老师脸上的肤色很黑,不知是外语学的时间过长还是天生如此,嘴很大,上下嘴形有些外侧翻,面象上看很象我在人民画报上看到的非州人。由于对原有 上海人的认知和固有对上海人的审美被李老师的出现击的粉碎,在很多同学的脑海中对李老师是上海人而是这个样子是半天缓不过神来,特别是女同学对上海人的认知虽然在山区里叫法有些不雅和粗鲁,但对上海人特别是上海女人的一掐一股水的白嫰细发还是向往和推崇的。不能说李老师的外相破坏了她们心中对上海人的形象的固有印记,但这种因素是绝对存在的。就因为这些原因,同学们要急于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要好的人,而对方的心态也是如此,这样教室里交头接耳扔纸条的情况吋有发生,我心里干着急,但嗓子发哑,干急没用。我转过头使劲地向平後梅使眼色,她终于看到了我的眼神,也明白了我的意思,她大吼了一声安静,同学们被着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大跳不说,李老师也被吓的不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29

 不知是平俊梅的一声吼发生了作用,还是大家在良知上有所发现,对待一个新老师,虽说是在外形上有点特殊的新老师,课堂上交头接耳是对老师的不礼貌,这时课堂纪律才稍微好了一些。李付和老师不愧是上海人,对于刚才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他的脸上并没有出现愤怒和憎恶的表情。李老师的眼晴可能是有些近枧,所带的眼晴镜片不薄,他在讲台上用叫我们认为十分深隧的目光扫视了一下教室,用叫我们认为还算标准的普通话讲道,对于同学们的态度我能理解,大家在山里长大,可能有些同学至今还没有走出过大山,去感知一下外面的世界,就是因为这样,大家对学习英语这门课多少有些不理解,我也能认同和理解。但是总有一天,在座的这些同学是要离开拓石,走出这个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的,说不定在座的同学中有可能到美国,英国去当个外交家,如果不掌握英语,怎么去和外国人交流?怎么去向外国人表达你的思维?人的思维瞬间跨越的幅度可以无边无际,毛主席在一首诗中曾经写道,坐地日行九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李老师的这番话不知算是对大家学习英语的一个鼓动词还是动员令,但他短短的几句话却把大家的思绪带出了拓石,带出了中国,带到了在那个年代我们心中臆想的美帝国主义这样的国家,我们用刚刚学会的英语,青筋暴起,眼里冒火,脸上充血,慷慨激昂用英语驳斥着美帝国主义。从李老师的话中引伸出无边无际的思维后而似乎在眼前展示出一个又一个立体的画面叫同学们的脸上湧出了一种似乎是向往又有点憧憬的表情,课堂里安静了下来。李老师对刚才他的一番鼓动出现的这种效果是满意的,他的嘴里长出了一口气,开始进入了英语课的正题。他讲道,学习英语必须先从英语字母学起,然后是英语单词。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念英文字母。ABcDEF。对于我们在大山里长大的人来说,整天与大山为午,出门就见山,每天都可以说走的是山路,喝的是山泉水,唱的是山曲野调。我们所接触到的语言或者说是听到的所有语言是在母语的基础上,除了带有地方色彩和风味外,但基础和根基是不会动摇的。拓石虽然不大,但东西南北中,五湖四海聚到这里全国各地的人却不少,各种方言我们似乎都听到过。张苟大粗圹而尾音绵长叫建金建英的上海喊人的声音,五段先叫人名后面加上个龟儿子结实厚重不拖泥带水的四川喊人的韵味我们都领教过,模仿是我们这个年令段人的天性,只要是在拓石出现过而我们能听到的方言,不论是我们学的地道与否,但都能会造上这么几句。英语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听到的一种语言,从心里感到英语的发音即有些神秘又有一些怪异。加之李老师厚重外翻的嘴形念英语单词的另类,而每次念到英文字母B时,他总是要走到女同学面前重重地点下头,并连续念上两遍。要说起来山区长大的孩子心灵应该是淳淨的象一股山泉一样纯洁清亮,但我却没有想到远不是这样,每次念到英文字母B时,梁长江,陈宝平几个同学总会用山区味的发音念的平调直白,发音中还有一种流里流气的成分和色彩,并且有意识地提高了音调,还向后扭着头做着怪象发着声,犹如在表演相声一样。大家看着他们的怪样,实在是忍俊不住,所念的英语字母的发音中有着明显的笑音,念了不大一会,梁长江更加怪异的发音和动作终于让同学们的笑声爆发了出来,教室里笑声一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06

帖子

98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80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时代 030

 山里的人不知是见识少,还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象李付和这类的人,或者说是没有接触过象李付和讲课时这样的发音和神态,不象大城市里的人经的多,见识广,在很多事情和人面上见怪不怪,表现的很淡定。而对于我们这些山里的学生来说,眼前就巴掌大点天,虽说拓石的人口不少,但都是吃糠咽菜长大的人,再说天天都是这样的面孔,没有什么新鲜的色彩,由于山区桎梏的环境,养成或是造就了我们见怪就怪的品性,遇亊好凑个热闹和发笑的状态。所以在李付和老师的英语课上出现这样的状况也属正常。再加之有这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好好学老师,而别出新裁地耍个怪,使个坏,哄堂大笑也在预料的范畴之內。我虽然身为一班之长,但平日里笑点不高。虽说自装出的干练和威严叫我的面部表情和没有当班长时大不一样,但今天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叫我也难以忍俊的住。也跟着发笑了起来。无奈嗓子发哑,笑容在脸上带了出来,笑口也开的很大,只是发不出声音而已。李付和老师不知是初次讲课,对于应付突发的课堂亊件没有经验,还是从太大的城市猛然走进了大山里来,从来没有接触过山里人。面对于课堂上发出的冲天的笑声,前仰后合的身影他一时难以适应,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叫同学们瞬间个个如吃了疯药一样,面部表情走了形,喉咙里发出的声音走了样,突如其来的状况一吋叫他有点手足无措,脸上的表情仿佛凝固了一般。他下意识地低头扫枧了一下自己的衣着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引发了学生的笑声?结果是一切正常,他对学生发出的笑声感到不可思议起来。更不知我们这些学生因何而笑。他只在心中有可能暗想,上个英语课有什么好笑的?假设侯宝林,郭学儒这样的相声大师来给你们上堂课,小了说你们会笑的岔了气,大了说你们会笑的丢了命。李老师略显发呆的表情和苦于思考的神态,是我们在山区长大的孩子头一次领略到人的的表情竞会如此的别样和与众不同。人就怕联想,而且是关联串并起来的联想,想一想李老师英文字母B的发音,再想一想梁长江几个怪异的夸张的模仿,再看一看李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态,几者关联后的结合,叫同学们的笑声及感到发笑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一样,怎么也控制不住,千人千种面孔,万人万种笑声。由于大家彼此接触的时间不长,真实的自我并没有表规出来,而对于今天这样的场面,犹如纸里包不住火一样,在笑意的感染下,每个人真实的自我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狂笑的,有大笑的,有強忍不笑而脸蹩的通红的,女同学的笑更是神态各异,笑态可爱又可掬,本身发自于李老师讲课的另类而引起的笑意,经过这样的演变,发笑的矛头转移了,四十八个同学笑声的发音,笑态的各异,使大家彼此感到心中无形中升腾出一种新的发笑的爆点,更狂爆的笑声在教室里弥漫了起来。我笑过以后,突然意识到班长的身份,无意识地喊了一声,相当沙哑的嗓声在狂热的笑声中犹如石沉大海,无纹无波。我回头扫视了一眼平俊梅,见她笑意正浓,脸上如开了花一样,我的心一急,嗓子竞然发起疼来,我试着喊了一下,坏了,嗓子完全失声,看着教室里混乱的埸面,我也无可奈何了起来,只好长长地叹起气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14:04 , Processed in 0.32801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