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杜援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援朝盆景艺术作品专栏】几十年来的盆景造型艺术

[复制链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1#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2:1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学艺历程
   记得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学习树桩栽培初学制作树桩盆景时,利用休息天节假日去市郊荒野处挖掘榆树,枸杞等小型树桩,进行育根栽培。在挖回众多的桩头里,好不容易存活的几个树桩上,试探着造型。往往由于“心中无数”的将桩头上刚刚长出的一个枝“扳过来又扭过去”,不知道怎样造型才好。正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从《花木盆景》杂志上看了到风动式丛林盆景作品《秋思》和武汉贺淦荪教授撰写的盆景创作文章,便“如饥似渴”阅读并描摩出造型图画,模仿制作风动式盆景,经过几方周折和认真制作,盆景的雏形虽然做出来了,但是看起来总觉得平平淡淡象差点什么似的,通过多次研读老师的文章和盆景作品,初步发现我缺少的是盆景创作的灵魂__ 艺术修养。当时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老师的盆景理论,模仿老师的盆景作品,临摹老师发表的盆景造型图画。争取在有一天能够面见老师的时候,向老师求教。同时给老师一个“虽然陌生但又熟悉”的印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十年代初,从当时的沙市市园林管理处得知,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举办由老师执教的“盆景艺术培训班”在武汉开办了,经过多方努力,征得企业同意,批准参加“培训班”学习,当天就兴高采烈地收拾好行装直奔武昌省协会所在地报到,心想这下马上就能见到老师了。经打听到本届“培训班”盆景艺术课是由省内的另一位专家讲授时,当时的心情就好象掉进“冰窟窿”那样难受。怎么办?我决定去寻找老师。在诺大的武汉市对初次来这里的我要寻找一个陌生的人,比登天还难。就发动培参加训班学习和我有相同目的的同学们一起寻找。经人指点,知道老师星期天有时会在汉口的盆景市场出现,我们在一连好几个星期天清晨从武昌的卓刀泉搭乘第一班公汽赶到汉口盆景市场去寻找老师,希望能够在盆景市场上遇见老师。由于与老师从未谋面,就是迎面擦身而过彼此都不会认识的。又有人告诉我;老师就住在武胜路汉水桥旁的一座小楼里。我连忙赶往武胜路,希望能够在阳台上发现老师的盆景作品然后再找到老师。
一天早上,上“树木学”课时,郑德湘老师告诉我说;你要寻找贺教授今天来这里参加“省花协”理事会会议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激动,上课的时候眼睛总是望着通往会议室道路的窗口,巴不得马上就能见到老师。下课了,我徘徊在会议室外等候,这时,上课铃又响起,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中午时分,会议终于结束了,“贺教授,这个同学找您”。郑老师说。这时候一位身材伟岸,相貌和蔼,声音宏亮,目光中充满睿智的中年学者出现在我的眼前,当时的我即激动又紧张,一下子竟忘掉了准备很久的话题,不知道怎样说才好。老师看出我很紧张,连声说;“坐一下,慢慢说”,接着给我倒了杯水。渐渐的我的心情恢复了平静,立刻将放在心中多年不解答案的问题,一股脑儿的向老师提出,还拿出描摹老师盆景造型的草图请教图上盆景的比例,透视的关系,老师面含微笑听完我的讲话仔细察看我的草图,逐一解答我提出的问题,拿出笔认真修改草图,深入浅出,结合实际的讲解盆景美学法则,一下子,让我把在课堂上听到的好象在“云雾之中”的盆景“美学知识”课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老师约定在以后召开理事会时再给我讲授《秋思》,《高洁图》,《枫桥夜泊》,《风在吼》等盆景作品的立意和创作。交谈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午饭时间。
学成归来,一边为改变企业环境和美化企业形象努力工作的同时一边认真学习和实践老师的理论,制作出盆景作品《战果辉煌》,《补天之余》(荆门市龙泉公园收藏命名傲骨欺风),《疾风知劲草》(2002年花木盆景杂志社在西安张小斌先生处举办盆景联谊活动中,胡运骅先生幻灯评解这盆盆景。张小斌先生邀请知名摄影师为这盆盆景拍照后放大悬挂在展厅大门上方)。八九年,在“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老师为我制作观果盆景‘火棘’命名为《战果辉煌》,给于“现代的盆景造型,我湖北的地方风格”极高的评价。在次这展览活动中荣获“花果类”一等奖。展览期间我参加了由老师主持的〈第二届中国盆景艺术研究班〉学习,在研究班上还作了题为〈新技术在观果盆景中的应用〉的发言。参加这次展出为企业挣得了荣誉,企业给我记功授奖,经过成人高考选送到大学学习。
企业改时制率先承包为企业分担风险,在保生存求发展的同时继续坚持学习,实践老师的理论先后制作了;三角枫〈阅尽人间春色〉,对节〈绿色的祝福〉,〈虎门硝烟〉等盆景作品,曾在国庆五十周年省盆景展览和省五届展览上获得高奖。自建小型盆景制作场地后,在做好盆景经营的同时,认真研究实践老师提出的盆景理论,选择奇特素材(连根丛林桩等),借鉴其他流派技法为我所用,制作出;《朔风吹》《空林新雨》《童年的回忆》《风的色彩》《洪湖岸边是我家》《江汉风》等一批动势盆景和连根丛林盆景,选送作品参加“第八届亚太盆景”展览,“盆景中国首届网络盆景大赛”,“盆景新天地全国盆景网络评比展览”,“首届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览”,“第五,六,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览活动,屡获得高奖和好评。在国内现有的多家盆景网络论坛上,发表图文广泛宣传动势盆景,为热爱动势盆景的网友答疑帮助和纠正个别对动势盆景有误解的网友,正确理解认识动势盆景。湖北盆景造型风格深受国内外盆景网友们的大力支持,高度关注和好评热爱。重庆网友《盆景造型图解》一书作者;曹明君先生在《盆景艺术在线论坛》网回帖评价湖北盆景造型风格时说;湖北盆景有群体和理论优势,出作品,出理论,出人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第八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筹备期间,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师莅临我的盆景场,手把手地教导我掌握树林在大风中不同的受风面的表现形式和树枝搏击风浪时的力感,对盆景作品《朔风吹》提出了至关重要的修改意见,当我给老师介绍我园最大的对节白蜡丛林连根风动式盆景时,老师叮嘱我一定要将这盆盆景做好,在八月的骄阳下,老师满头大汗,仔细地察看后满意的点头。每当想到这些情景我的心情就会激动不已。这就是我坚持制作风动式盆景力量的源泉。
多年以来,认真学习实践老师提出的盆景理论,在盆景制作上有一定的进步,得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在此我真诚道一声;谢谢您 — 老师!
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老师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谆谆教导永远铭记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2#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2:3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杜援朝 于 2023-7-30 15:47 编辑

上传照片。

mmexport1690678239758.jpg (34.15 KB, 下载次数: 8)

mmexport1690678239758.jpg

mmexport1690678245739.jpg (83.78 KB, 下载次数: 9)

mmexport1690678245739.jpg

Screenshot_20230427_204450_edit_7585769458511.jpg (68.01 KB, 下载次数: 6)

Screenshot_20230427_204450_edit_7585769458511.jpg

微信图片_20230730154542.jpg (305.04 KB, 下载次数: 13)

微信图片_20230730154542.jpg

mmexport1682578409385_edit_1320234555068.jpg (40.47 KB, 下载次数: 8)

mmexport1682578409385_edit_1320234555068.jpg

mmexport1690678257431.jpg (38.93 KB, 下载次数: 7)

mmexport1690678257431.jpg

mmexport1690678254454.jpg (54.14 KB, 下载次数: 9)

mmexport1690678254454.jpg

Screenshot_20230608_102518_edit_7128607913165.jpg (71.94 KB, 下载次数: 9)

Screenshot_20230608_102518_edit_712860791316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3#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2:4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传照片。

Screenshot_20230530_110835_edit_461452125031.jpg (63.55 KB, 下载次数: 9)

Screenshot_20230530_110835_edit_461452125031.jpg

Screenshot_20230530_110823_edit_491165048144.jpg (40.68 KB, 下载次数: 7)

Screenshot_20230530_110823_edit_491165048144.jpg

Screenshot_20230530_110911_edit_422255374212.jpg (43 KB, 下载次数: 8)

Screenshot_20230530_110911_edit_422255374212.jpg

img-169066741925499a676e985c250a2fc15cc6c4cba30e8b812675466df9da37ac5a2a2a8b5f9d6.jpg (74.64 KB, 下载次数: 7)

img-169066741925499a676e985c250a2fc15cc6c4cba30e8b812675466df9da37ac5a2a2a8b5f9d6.jpg

Screenshot_20230428_123630_edit_9980005949368.jpg (60.55 KB, 下载次数: 11)

Screenshot_20230428_123630_edit_9980005949368.jpg

Screenshot_20230428_101529_edit_6792806042198.jpg (39.53 KB, 下载次数: 10)

Screenshot_20230428_101529_edit_6792806042198.jpg

1639870964889_edit_2940128986013.jpg (72.56 KB, 下载次数: 7)

1639870964889_edit_2940128986013.jpg

mmexport1554674786211.jpg (80.64 KB, 下载次数: 9)

mmexport15546747862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4#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5:0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杜也做盆景也观鸟

   我从小喜欢花草树木,小时候居住在沙市商业宿舍,商业宿舍北面是工人文化宫,文化宫继续往北就到了当时的沙市苗圃,时常和小伙伴们去苗圃玩耍,苗圃是繁殖绿化树苗的地方,玩耍中,听苗圃工作人员说树苗的名字,用途和简单的栽培管理方法。

  记得当时楝树,龙柳还是苗圃培养的树苗,还听说楝树根熬水能够治疗蛔虫,龙柳是柳树倒插生长出来的树苗,春天龙柳发芽前,剪条枝插在砂土里,柳枝能够生根发芽。捡刚刚从楝树上落下的果子取出种子用润砂埋着,春天也能够发芽。

  有好奇心的我便悄悄的按照听到的这些方法,插柳种树,播种沙藏的楝树种子。当春天到来以后,播散的种子和小树苗居然长出了新叶。小树苗在春夏季里生长很快,九月初已经长到两尺高了。

  我是下半年出生的,六岁半那年去小学报名,学校规定七岁才能上学。父亲将我送到私塾去读书,私塾西面有个大窗子,阳光晒进教室阳光火辣辣的,刚好我座在阳光里。小雨天气里,我把自己种植的楝树苗挖来一棵种在窗前。几年后这棵楝树长的又高又大,几乎把射进教室阳光遮住了。

   2011年受聘于成都一家公司工作,我居住在公司附近的安德古镇上,成都天亮天黑都比湖北迟,公司作息时间早九晚五,下午下班后,太阳还高高的挂在天上。安德古镇上有个名称奇特的“活水公园”,第一次去公园散步时,就觉得公园名字奇怪,联想起南宋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诗中“问渠那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和常听成都同事们说;安德古镇好,安德古镇上风上水。原来成都的水源地就在这里。

   “活水公园”环境幽静,水清见底,常有白鹭,鷿鹈水鸟活动,公园里鲜花盛开。鲜花丛中,红头长尾山雀,白颊噪鹛等鸟活动频繁。当时我只有一部索尼微单照相机一只55-210毫米,一只18-55毫米变焦镜头,观鸟还马马虎虎,摄鸟就“望尘莫及”了。

  在成都工作期间,去安德场镇上“活水公园”观鸟,是我业余时间主要活动,当时只是觉得鸟儿很可爱,对观的知识知之甚少。

    回荆州期间,与荆州市盆景协会领导同行交流时,协会原秘书长,荆州市湿地管理局宋局长介绍;荆州市成立了观鸟协会。观鸟协会的专家们经常协助湿地局作“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野生鸟类生态保护调查工作。市观鸟协会还不定期作鸟类保护宣传工作,他们走进荆州市县区所在地国家湿地公园,校园,社区,村镇举办各类鸟类图片展览,讲座活动,收到很好的环境保护宣传效果。当时我就请宋局长介绍认识荆州市观鸟协会的专家们,找时间虚心向专家们学习。

   由于工作原因,我又回到成都。但是心中就有了;要观好鸟,必须学习观鸟知识的概念。先后在蜂鸟网论坛,鸟网论坛上学习,观摩,请教论坛高手,同时也知道自己现在手中的设备,距离起码的观鸟设备,相差很远很远。

    几年后,我回到湖北,被襄阳“中华紫薇园”聘为盆景艺术大师,新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性质,繁重的工作任务,让我暂时放下了个人的业余爱好。一心一意去履行职责,为新公司服务,但是业余时间仍然用手中的相机去观察拍摄鸟类。

    三年后,回到荆州,便迫不及待的购买相机,镜头,成天都迷恋在鸟儿的身上,先是拍摄灰喜鹊,接着一连半年时间去拍摄翠鸟,再后来又去拍摄燕子。就这样漫无目的的拍着,高兴着。一天一位摄友和我半开玩笑的说;翠鸟比麻雀还多,你天天拍摄翠鸟累不累?我听后顿时头都大了。其实个人喜好,不一定会赢得朋友的赞赏。

  在观鸟过程中,先后结识了观鸟协会的各位老师,经梁翅老师介绍,加入了观鸟协会,正式成为荆州市观鸟协会会员。入会后虚心向观鸟协会各位老师学习观鸟知识,观鸟技能。曾经参加了“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生态调查活动,松滋洈水国家湿地公园中华秋莎鸭生态调查活动,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青头潜鸭生态调查活动,长江干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活动。活动中,又学到不少新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个人的观察鸟类的能力和拍摄水平。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的降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响应政府号召;居家隔离防止新冠病毒传染。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隔离期间以自家窗台为观察鸟点,先后在窗台上拍摄到;一对飞进荆州城区的山麻雀,蓝鵐鸟。还拍摄到鸟儿的生活场景图片,其中有;白腰文鸟,麻雀,斑鸠求偶交配的珍贵照片。

  解禁后,先后在荆州市远近郊区结合风景拍摄鸟类,来增强摄鸟的兴趣感和新奇感,试想将观鸟摄鸟融入我国古诗词所描述的画面之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景有时飞孤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再现诗词歌赋中的意境画面,丰富摄鸟图片的文化内涵,故事情结。虽说观鸟与盆景制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其理诗情画意是相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5#
 楼主| 发表于 2023-7-30 15:0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6#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2:4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夜赏景观花随记

  一个人有爱好,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件事情,数十年契而不舍的求索,旁及姊妹艺术学习和创新。在获得无穷乐趣的同时,也调养出热爱生活的真性情,再普通的日子,也能过出妙趣横生的诗意。

  来成都两个多月了,十二月初郫都区太平村出现“新冠病毒疫情”病例,为严防“疫情”传播,十二月上旬,做过核酸检测后,移到盆景园居住。
  近期以来,郫都区严防控制“疫情”取得有效成果,昨天傍晚,就近来到人迹稀少的“安龙岛艺术村”工地上散步,见天空上弦月刚刚升起,长焦机中月亮上的环形山清晰可辦。天色渐暗,执手电走在回盆景园路上。
  
  刚进盆景园,突然一股清香随风而至,月光下蜡梅盆景朦朦胧胧的。用手电光向香处照去,只见不远处的一盆蜡梅盆景花初开,在手电光的照射下,初开的蜡梅花形态与白天所见大不一样。金色的的蓓蕾在黑暗中静静的绽放,四溢的清香从花蕊中散出,随风飘出,沁人心脾。
   月光下只能拍摄到模糊的图片,只能借助手电亮光,用手机拍摄下蜡梅花的光影图片。
拍完蜡梅花,手电光柱不经意的射向附近的古桩盆景上。亮光中盆景,那遒劲枝干泛出银白色的反光,手电光将白天杂乱的背景隐藏在黑暗中。白天常见的屈曲如铁般的盆景枝干,此时也披上明亮的光泽,与黑暗的背景对比十分强烈,所见枝干立体感更加明显,是白日里难得见到的另一种盆景局部清晰的不同效果。
  也用手机拍摄几张月光和手电光叠加所见到的盆景轮廓图片。
  我酷爱盆景,同时也爱好摄影。这样在月光下用手电光补充光照,手执手机拍摄夜间景物图片这还是第一次尝试。
  这些多年经过园艺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有机结合,制作而成永远长不大的“小老树”,在夜幕中亮光下,就象一株株参天古木。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里的画图中。
  
月夜赏花在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爱花的文人墨客为此赋诗立说,明代“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就著有赏花专著《瓶史,花道》流传全世界,至今日本花道中的“宏道流”就源于此。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和靖先生”在《山园小梅》诗中写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月夜赏梅花诗句,流传至今。

  回到寝室打开微信朋友圈,得知今天还是“平安夜”。心想能和自己钟爱制作的盆景共渡“疫情”好转后的平安夜,也是一件难得的美事。
(图文写于2020-12-24晚,有册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7#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2:4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8#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2:5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岁月》
    当朝阳从海子湖面升起,越过穿湖大桥,新的一天到来了。今天是我的七十一岁生日,在我生命的年轮里又添上了一轮圈,已经步入了老年序列,无情的岁月让容颜渐老,现在每过一日,都应该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从今天起生命的年轮又开始划第七十二个圈了,也有人说;白发是岁月的冰霜熏染,皱纹由生活的经历镌刻。

  七十一年前的今天我出生在便河西边的晴川书院(原沙市二中隔壁)北面的一处民房里,记得幼年时,奶奶常抱着我在公路边看过往的汽车。那时汽车很少,从长江边的轮船码头开往荆州古城方向,每天只有几班车,等候在路边看汽车的人却很多。那时的汽车噪声很大,很远就听到轰轰的机器响声但行驶速度却很慢,行驶在碎石泥土路上,车驶过去,后面扬起一溜长长的尘土。

年龄稍大后便去读私塾,私塾老师姓姜人称;姜先生,刚进学堂,见身着长衫戴着老花镜的姜先生教读《三字经》,由先生先念读讲解,然后自己用磁笔在磁板上一笔一划学着书写黑板上的课文,嘴里还一边读记书写的文字。磁板磁笔是用不同石料做成的,磁笔能在磁板划出字的痕迹来,也可以用布擦去。

私塾最头痛的是每天下午放学之前,学生一个个要到先生面前去背书的过场,姜先生那双不大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从滑落到鼻尖上老花眼镜架上方空隙处看着你,那怪怪的眼神让人望而生畏。一下子把记得半生不熟的字句都给吓忘了。一次背书成功先生会表扬你,通不过的得下去继续读背课文等候先生点名传唤再上去背诵,三次背诵都通不过就会受先生责罚,甚至用戒尺打手心。戒尺是木质的用生漆漆成枣红色的窄木片,据说是桃木做成的约两尺来长,打在手心上生疼生疼的。被打过的学生都很害怕,也有胆大调皮的学生背地叫姜先生为“姜瞎子”的。在私塾上学时,我曾受到先生的表扬。也为私塾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小学后,还经常来私塾看望姜先生,还有我为学堂栽种的那棵渐渐长大的遮荫楝树。

  一九六八年秋冬季,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展开。当时初中三届已经毕业的同学,在家长单位领导,学校军宣队,贫宣队动员下,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活动,我和几位同学,六八年年底前“义无反顾”的下掉城市户口成为“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奔赴湖北省松滋县西斋区大桥人民公社团山大队插队务农。离开城市当天,送行时场面可谓;声势浩大,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好不热闹。及到登上去农村的小火轮时,天空飘起了雪花而且越飘越大,迎面吹来刺骨的冷风,轮船溯江而上。第二天(元月十日)上午仃靠在枝城码头,下船后换乘由松滋县煤矿拖煤的一主一挂敞篷回程货车去松滋西斋。按公社为单位上车,人坐在主车车厢里,行李堆放在挂车上。拖煤货车翻山越岭冒着纷飞的雪花,迎着刺骨的寒风拉着一车又一车刚转换身份的“知识青年”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翻山越岭驶向接受“再教育”的贫下中农身边去。大约在下午三时许,我们乘坐的煤车开到目的地;西斋区大桥人民公社,敞篷车上被冻得瑟瑟发抖的“知青”们,艰难的爬下煤车,灰尘满面的脸上表露出茫然眼神,眼前老旧的建筑象庙宇又象是地主阶级曾经的住宅。提着行李卷跟随领路人走进不大的会议室,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按预先定好的名单“知青”被各个大队派来人领走。沿着乡间小道在当地迎新长号锁呐乐曲声中,翻过一座又一座丘陵,在弥漫着焚烧“火粪土”浓烈的烟味里,步行前往团山大队方向。此时,山风夹裹着飞雪直往冻疆的颈项里钻,又冷又饿的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了。五公里的路程走了很久很久。

  在大队部进“拦腰一顿”的中晚餐时,大队领导纷纷致欢迎词,用完餐后被各生产队贫协主任领到“接受再教育”的生产队。我们一行八人被送到团山四队一户房屋宽敞的下中农家里,在农家堂屋里临时铺上稻草形成两个地铺,让男女同学分别在地铺上休息。自出生以来这是第一次在农家地铺上睡觉,而且屋外正飞着鹅毛大雪,刮着呼啸的山风。经过一天的长途奔波,冻累饿交加,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打来热水,洗了把脸,各自拉开行李卷钻进薄薄的棉被蒙头便睡。山里的风雪越是到了夜晚就下得越大,农家小屋依山面南而建,后山上栽满成林的松树,雪夜的风吹得松林阵阵涛吼,睡在地铺上的我们早就被冻醒了,及将三更天时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接着近处第二声鸡鸣后,以至远近无数声的鸡鸣此起彼伏。黎明时分,有同学去卫生间,刚进去就被圈里的猪给吓了回来。打开大门瞬间,刺骨寒风扑面而来,将刚起床同学被子一下子吹开,门外白茫茫的雪覆盖所能见到的一切物体,只有屋前水塘是暗灰色的。同学们找来水桶踏着厚厚的积雪,准备去塘中打水回来洗漱,初来乍到怎么也找不到汲水的地方,只能发动大家围着水塘寻。松软的积雪发出“噗噗”的响声,水终于打上来了。住户主人也起来了,忙着烧水做早餐。

    不一会,生产队长一行多人冒雪来到“知青”住处,寒暄过后向我们介绍生产队基本概况,共进完早餐带领我们就近实地观看农田,灌溉渠道,生产工具等,队长叮嘱我们暂时休息两天,等化雪后参加冬季积肥工作。

  雪天易晴,“生产队来的知青今天要出工了”,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大早,上工就引来许多社员围观,年长者嘘寒问暖,同龄人相互问候,我们很快就融入劳动集体中。这里民风淳朴,社员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和蔼可亲。在这样的环境里,同学们很快在心理上就适应了下乡生活,极积参加到“接受再教育”的劳动中去。

     一九六九年春节在二月十七日,是年前立春,正月初二就是“雨水”节气,生产任务要往前赶,加上又是冷冬,晴天少雨雪天多,工作日相对减少。劳动任务重,知青只能从事简单笨重的挑背抬体力活,这样繁重的劳动对初到农村知青是难以胜任的,几天下来,用单肩挑担的男同学们的肩膀又红又肿,肩上落不得扁担,女同学手上都打起了水泡,双手握不得锄头。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了过小年的时候了,社员们在工余时间都在办过年物资。生产队长也看出知青们的心事,经研究后通知我们;腊月廿七给知青放假十天,回家过年去。知青们这下子可高兴了,准备腊月廿七一大早就上西斋搭乘从刘家场开往新江口班车,再转车到松滋口上船回沙市过年。谁知天公不作美,腊月廿六下午突然变天刮起北风,随之气温骤降。入夜下起鹅毛大雪,雪整整下了一夜,廿七日天明后还在继续下着,地面积雪至少有三寸多厚。一大早知青们带好随身行李集体出门,冒雪奔向西斋汽车站。到站后听车站售票人员说;昨夜大雪今天道路湿滑汽车很可能停班了。听到汽车停班的消息大家都不甘心,商量决定在雪地里步行七十八公里到县城新江口再想办法回家。归家心切的我们在溜溜滑滑的雪地里艰难的走着,经过十几个小时雪中步行,晚十点后终于走到松滋县城新江口,找个小旅店对付一宿,天亮后赶到县城汽车站准备购票乘车去沙市。只见售票处写着;各路班车因大雪停班的通知。这时大家进退两难,但是也只能向回家的方向继续步行,走到松滋口再登船回沙市。昨天在雪中走了一天。双脚都是肿的,耳朵,手指,脚跟,脚指等处都被冻伤了,咬咬牙穿上被雪水浸湿的鞋袜,揉一揉痛疼的冻伤,手拄着木棍迈开沉重的脚步,向着四十五公里外被冰雪覆盖,上下起伏的山路艰难的前行。紧赶慢赶终于在轮船到达前十五分钟走到松滋口船码头,购买好船票等在江边候船。江风迎面吹来,不由得打起寒颤,被汗水湿透的内衣贴在身上钻心的寒冷。好心的售票员见状,提来热开水让我们保暖解渴,饥寒交迫的我们顿时感到心里暖暖的。船准点靠岸,登上宜昌开往武汉方向的班船,在轮机舱外找个避风暖和处席地而坐,立刻就进入了梦乡,梦中与家人团聚的温暖场面是那么温馨幸福美好……。

     过完春节及时返回生产队,随即加入修建松宜矿区铁路的民工队伍之中,脚登草鞋身披簑衣头戴斗笠,手推独轮车步行朝着枝城方向进发,沿盘山公路翻过海抜三百多公尺的麻岭坳山顶进入宜昌地区枝城境内,途中借宿一夜第二天到达枝城桥南铁路工地。便开始了修建铁路土方工程,用肩挑,人拉独轮车推运土的施工劳动,长长的运土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一九七O年冬季,又去当阳修建火车站,有了修建松宜铁路经验,在这次土方工程作业中,也学会了肩扛背带双手推动独轮车运土,省力增效的劳动方式。临近春节火车站土方工程完工,民工们就地放假,车站里人山人海,挤满前来购票的返程民工,其中也有不少下乡知青。人多车少争抢购票,一票难求。好不容易买到回家过年的车票,挤出人群后发现棉衣上的钮扣全部都挤没了,衣袖几乎被扯脱下来。

     过完春节又返回农村,跟着有经验的农民学习早稻“催芽育苗”劳动。谷种经水淘洗后,用棉被谷草捂紧放在避风黑暗处,隔二,三天打着手电去观察谷种的变化。当发现大部分谷种胚根萌动时,就将谷种撒播在育秧盘内,然后在种子上覆盖五倍于种子厚度的疏松土壤。再将育秧盘放置塑料拱棚内,然后浇足水封闭好塑料棚。几天后,育秧盘里冒出了一根根幼嫩的小苗。从农业资料上得知;这种育苗方法叫做囤秧育苗法。能有效提高种子出苗率,栽种成活率,缩短稻谷大田生长期,提前收割期。

  学习稻谷育苗后,我对农业生产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跟着有实践经验的老农学习稻田管水,用牛拖田犁地等农活。

     一九七O年春季,松宜铁路,松滋钢铁厂开始在下乡知青中招收工人了,那个年代讲究“出身成分”,“根红苗正”的知青先后被推荐到铁路,工厂招工,成为国企职工。因家庭出身等原因的知青被留在生产队继续接受再教育。七月的一天晌午,正在水田中进行用牛拖田翻土劳动的我,听到田间小路上传来队长的喊声;小杜快上来,你的招工通知来了,今天三点前去区卫生院参加体检。听到队长的话我以为又在和我开玩笑,就装没听见似的,继续驱赶着牛拖动铁犁在田间劳作。队长走到田边,特意将招工通知单拿出来一边摇晃一边说;这次是真的,没骗你。看到队长手中摇晃的纸条,立刻喝停行走的牛,从水田里三步并着两步跳到田坎上,在衣服上擦去手上的稀泥,从队长手中接过招工通知,迅速看完招工通知内容。赤着双脚卷着裤腿,头也不回向两公里外的西斋镇跑去。队长在后面大声喊;别跑了,吃完午饭再去也不迟。此时心情哪顾得吃饭,巴不得一下子飞到区卫生院进行体检。半小时后,汗流夹背卷着裤腿赤着脚,快速跑进卫生院的我,气喘吁吁找到体检医生出示招工通知单并说明来意,医生给我做了视力,身高体重等各项检查,在测量血压时医生说;血压偏高,135/80毫米水银汞柱。听到血压不正常急得我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跑到水井前喝下刚打起来的小半桶凉井水,又用双手抱着井床降温。这时听到一位老医生说;这孩子是跑来的还赤着脚呢,可能是在水田劳动来的。等他静一会再测量一次。等了一刻钟后测量血压基本正常了,那位老医生问道;孩子你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还赤着脚?我如实回答了这位医生的提问,医生说;放心吧,没问题的。你还没吃饭吧?说着随手递过来两个馒头,说;人是铁饭是钢,趁热吃了吧。怀着感激的心情,用双手接过这充满爱心的馒头,向老医生深深的躹了一躬。

     今天又回想起过去难忘的岁月,那些经历和感人的故事,一幕幕清晰的浮现在眼前,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文中图2作者于农历年七十一岁时,用相机快门线自拍图片。
图3.一同下乡的八位同学,图中儿童是同学小妹,1969年摄于照像馆,后排右二为本文作者,时龄19岁。图片由仲文君同学提供。
图4.5摄于建川博物馆知青生活馆。
     写于2021年11月20日

img-1690778830460e88d6ed387b97aa3829bc71eb4c44efa619b6b6b083e4fd9400c0a91f0b7435c.jpg (30.74 KB, 下载次数: 8)

img-1690778830460e88d6ed387b97aa3829bc71eb4c44efa619b6b6b083e4fd9400c0a91f0b7435c.jpg

img-16907788347323345974289a8dd7b75817d91479f24f8eca02cb583441f04e3b680010d032048.jpg (42.91 KB, 下载次数: 11)

img-16907788347323345974289a8dd7b75817d91479f24f8eca02cb583441f04e3b680010d032048.jpg

img-169077883932844112c2ce187aca26631310e475c509079a2ee33e32d79989966439e43f7bdd5.jpg (42.97 KB, 下载次数: 11)

img-169077883932844112c2ce187aca26631310e475c509079a2ee33e32d79989966439e43f7bdd5.jpg

img-16907788434673dfe53531d1bb38e941dd2bf0bef411959d05ee95cbef7231adbe4ea156cb4f6.jpg (45.72 KB, 下载次数: 9)

img-16907788434673dfe53531d1bb38e941dd2bf0bef411959d05ee95cbef7231adbe4ea156cb4f6.jpg

img-169077884784405976f4911838e4e46d00f263b758f7fad797d89d49766e2316c9f468ea9c6e8.jpg (42.48 KB, 下载次数: 9)

img-169077884784405976f4911838e4e46d00f263b758f7fad797d89d49766e2316c9f468ea9c6e8.jpg

img-1690778852173d8a7d67f23894a6788ad782355242224260aaf571d3348fec9fb0937ffe81a9f.jpg (59.6 KB, 下载次数: 9)

img-1690778852173d8a7d67f23894a6788ad782355242224260aaf571d3348fec9fb0937ffe81a9f.jpg

img-16907788725553d9dfe5b18d1fd264d187503efff6249869541bdbcc7bf5c617ea234bf16c48f.jpg (96 KB, 下载次数: 9)

img-16907788725553d9dfe5b18d1fd264d187503efff6249869541bdbcc7bf5c617ea234bf16c48f.jpg

img-16907788687377e80d8c7b3df24e23695ba813422f59b134ef276d335777e038cfe083228e6c6.jpg (62.95 KB, 下载次数: 12)

img-16907788687377e80d8c7b3df24e23695ba813422f59b134ef276d335777e038cfe083228e6c6.jpg

img-169077886463015f92d3974a0a9c15adae35e3bdab1122d13232edc1f2de631503b9f3b60a137.jpg (66.08 KB, 下载次数: 12)

img-169077886463015f92d3974a0a9c15adae35e3bdab1122d13232edc1f2de631503b9f3b60a137.jpg

img-16907788605676d747d0fc56cbccf2e90b281a8852fdfa0b7676acf78eccf9fa5941658d36368.jpg (55.36 KB, 下载次数: 9)

img-16907788605676d747d0fc56cbccf2e90b281a8852fdfa0b7676acf78eccf9fa5941658d36368.jpg

img-169077885643532ca338187052e50729cef3cdc0ab9e6713b9de80ccf3b8012d8608d197b4137.jpg (76.83 KB, 下载次数: 10)

img-169077885643532ca338187052e50729cef3cdc0ab9e6713b9de80ccf3b8012d8608d197b41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09#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5:0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杜画石
   
  画石描树是制作盆景必备的基本功,按《芥子园画传》用毛笔画树石有难度,老杜没事喜欢用铅笔对着电脑上的照片画画,这不是因陋就简,用购买服装包装里的衬白纸壳画老沙市市便河岸边的一块石头了。你知道这块石头的来历吗?你想了解它的故事和传说吗?请看下面的文字和图画。
  就在荆州市沙市区便河东岸水中,有一块外形极象猿猴的石头耸立在这里。我小时候常见来来往往的木船把这块石头作为栓船的“工具”。那时我们放学后也去石头旁河岸边游玩戏耍一会才回去做作业。
  如果不会说沙市话,用普通话念“砂石”或用地道的沙市话说“沙市”,听起来发音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很多人就把便河水中这一块古老的砂石说成是沙市的象征。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沙市之名即因“砂石”而来。实际上,砂石乃清康熙朝中兵部左侍郎张可前私宅园中之物,由云南某县令千里迢迢作为礼物送致沙市张府,而那时的沙市已被称作“沙市”有一千余年了。唐朝诗人元稹有诗云,“阗咽沙头市,玲珑竹岸窗”,宋陆游也有“沙市三日风,万鼓鸣船头”,“萧萧沙市雨,淡淡渚宫花”,清人王百川有诗赞这块石头曰:“嵯峨一石势如猴,百节玲珑好系舟。问尔生前能记否,几时蜕化在山头?”等诗句,这块来自云南的石头可能是火山岩。   张可前告归后,辟“梅园”于沙市今肖家坊,并置来自云南的两块砂石于梅园之中。张母去世后,张可前为表孝思,于是将自己心爱的两块石头移于母亲的墓侧,据说张母葬于便河(东)边的曾家岭。清朝末年,年深月久,墓址凌夷,两块奇石被弃于荒野,其中一块不知去向,剩下的一块被后人移至今址。在便河之中用青石板修筑台座予以放置,成为便河一绝景,四时游人络绎不绝,每每流连忘返。
   伫立在便河水中的一块古老的砂石,它不是显赫的建筑,它没有传奇的故事,只因为“砂石”与“沙市”谐音相似,而每一个沙市人都对“沙市”这两个字有着深深的眷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主题

6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艺圃叟(杜援朝)

Rank: 8Rank: 8

积分
17264
QQ
210#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5:1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传照片。

mmexport1690787250497.jpg (43.48 KB, 下载次数: 9)

mmexport1690787250497.jpg

mmexport1690787244765.jpg (56.85 KB, 下载次数: 12)

mmexport1690787244765.jpg

mmexport1690787346906.jpg (46.42 KB, 下载次数: 11)

mmexport1690787346906.jpg

mmexport1690787336728.jpg (36.74 KB, 下载次数: 13)

mmexport1690787336728.jpg

mmexport1602145624331.jpg (39.3 KB, 下载次数: 12)

mmexport160214562433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6 07:22 , Processed in 0.222013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