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3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编写的汾阳的“三八八”席

[复制链接]

49

主题

63

帖子

19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亲1950年就到太原工作,现己年届八旬。母亲还有一个心愿,想吃汾阳的“三八八”席。于是我就和汾阳的同学联络,经同学了解,帮我将饭定在了汾阳北门外胜利路的东铭楼。

2010年农历8月12日,我们和父母一块回汾阳。路上父亲告我们上世纪30年代汾阳著名的几个饭店就是萃珍轩、东铭楼、隆记饭庄、汾阳饭店等。东铭楼是光绪年间田屯村绅士秦龙光在鼓楼东县衙东侧开设的饭店,卫璋为其题写“东铭楼”三个大字,后秦龙光亲手操持镌刻嵌于楼额,名店配名匾,光耀夺目,誉满汾州。古汾州文化底蕴深厚,商贾云集,受其影响,东铭楼的饭菜讲究排场,制作精细,很有宫廷宴席的特色与风味,多少人慕名而来,是当时文人骚客汇聚的好去处。        

如今的东铭楼座立在北门外胜利路,经理梁耀奎师从汾阳民间名厨、由老字号东铭楼饭庄走出来的郭守先老师傅学习,又多次赴省城并州饭店等处投师学习。2005年把汾阳百年老字号“东铭楼饭庄”重新开设。

一到东铭楼饭庄,店主早已在门口等候,步入店内,顿感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店铺不大,但陈列着许多字画,店主为我们做了简单的讲解。进入房间,餐桌上餐具也很考究。盘、碗、杯上都是鎏金寿字和龙凤图案。

我们和舅父母全家老少坐了满满两桌,叙述亲情,其乐融融。进入包间落座后,店主梁耀奎先生,对“三八八”宴席做了简单的介绍。

汾州传统宴席分为“四盘八碗”、“八盘八碗”、“八碟八盘八碗”高中低三个档次,高等级的宴为“三八八”席:“四碟四烩,八盘八碗”很是讲究排场。饭庄因客人的需要而定档次,农产品及家畜产品为宴席取料的主要来源。高汤配制是八碗菜肴制作的核心工艺,也即汾州传统宴席的核心手工技艺。宴席的主要内容分为茶点鲜干,压酒冷菜,盘盛炒菜,碗扣蒸菜、馍糕面点。

一般层次的宴席用八盘八碗。开席四盘压酒冷菜,酒过三巡后四盘热菜,其中炒菜、扣菜各置两盘,冷热盘菜共八盘,即“八八”席中第一个“八”。

“八八”之中的第二个“八”,指八碗热菜,这八个碗盛菜肴,荤素搭配,清浑相间,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清爽利口,各具风味,是宴席中最为丰盛夺目的组成部分,最能体现汾州传统宴席的风格,汾州传统宴席与其它最重要的区别也正在这八碗菜中。

八碗菜肴分为两类,第一类型为清汤碗,第二类型为浑汤类碗。八碗菜肴,菜肴实其形,汤料主其味,菜肴与汤类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食之有物,伴之有汤,汤出其味,既有畅润和谐之美感,又具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之品质,而无坚硬空洞之拗口,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受到广大食客特别是婚寿喜庆者的喜爱,在食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东铭楼饭庄在传统宴席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食客的口味要求、理念加以研究、改进。使这传统宴席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在绿色健康,天然营养方面有所创新。

说话间,菜肴逐渐上席,大家推杯换盏,喜气洋洋,享受着美味佳肴,好不舒心。一道道菜上来很有特色,凉菜如羊糊腊、糖沾桃仁,碗类有羊肉酿长山药、酿白菜卷、卤卜肉、酱梅肉等。店家还送了我们一道虾酱炒豆腐,母亲还想吃茄团,梁经理告茄子己过节令,以后来遇上合适时再品尝吧。

主食也很有特色,有蒸饺、 油炸糕 ,特别是脂油桃仁烙饼我是第一次吃,确实久久都留有余香。听说我父母己八十高寿,店家又送了老人们长寿面。

“八八席”毕竟是滋生于汾州大地上一种有着极强存在价值的民间传统技艺,其凭借普通原料,通过精心烹制,打造出精美宴席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当地有广泛的市场潜力,为酒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愿汾州饭菜在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改进并大力推广,保护和传承精华。“聚合南北大菜、彰显汾州特色” 使“三八八”宴席有着更广更大的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19:24 , Processed in 0.18301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