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津 .咬文嚼字》

[复制链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21:36:54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之二十七:

             魔高还是道高?

       有一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有一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两句话,有时用起来比较含混,“魔”与“道”,到底是谁高一尺谁高一丈?两个句子之间的“斗法”,好像至今难解难分。

      要想裁判,得先了解这两个“斗法者”。

     “魔”,梵文“摩罗”略称,古从“石”作“磨”,后改“鬼”作“魔”,意为扰乱、破坏、障碍等意,佛教认为是扰乱身心、破坏好事、障碍善法的邪恶势力;

      “道”,原义指道路,后引申为道理,表达事物的规律性,也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以“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

       先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说法,这是宗教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的诱惑或邪恶势力,不可低估(取得成绩后)将面临的更大困难。

     《西游记》第50回中,“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

      按理说,这是正宗。

      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似乎更常用。在人们心中,代表正义力量的“道”一定会战胜代表邪恶势力的“魔”。例如新华社评论员在发表有关扫黄打非时,用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标题,借以表明正义战胜邪恶的意思。

      但也不尽然,有时“魔”也象征反抗封建顽疾、摆脱束缚禁锢的进步力量,而“道”却代表腐朽陈旧的黑暗势力。

      我觉得,汉语言充满活力,有着丰富的表现,这两句话意思相反却相辅相成, 彼涨我消,彼消我涨,体现着“魔”与“道”辩证关系,都可运用。

      但两句话的运用要注意语言环境。

      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与鸠山对话,最初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句子,显然不太合适,后来改过来了,改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更能体现革命者推翻反动势力的豪迈精神。

      前几天,电视某频道中,看到一位警察在谈公安机关打击黑恶势力的活动,用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句子来表现警察除恶的决心,在当代中国说警匪关系,警为魔黑为道显然是不合适的。

     也就是听了这句话,才萌生了写此文的念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32#
发表于 2017-12-21 08:01:57 | 只看该作者
道与魔间谁为高,
需要随时作微调,
不能木然随便用,
否则感觉定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133#
发表于 2017-12-21 09:49: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两种说法,最初也是观看《红灯记》了解到的。当年文艺舞台只有几部样板戏,因此对其中的台词都耳熟能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9:2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21 19:26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21 08:01
道与魔间谁为高,
需要随时作微调,
不能木然随便用,

确实,两个句子都可以用,得看用在哪里,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安排“魔”与“道”的位置。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9:22:59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21 08:01
道与魔间谁为高,
需要随时作微调,
不能木然随便用,

确实,两个句子都可以用,得看用在哪里,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安排“魔”与“道”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9:25:08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21 09:49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两种说法,最初也是观看《红灯记》了解到的。当年文艺舞台 ...


我也对《红灯记》中这句台词前后的变化记忆尤深。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9:29:47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之二十八:

            你“hold”住“ hold”吗?



    怎么样? 看这句中文夹杂英文的标题,别扭吧。

    其实我更别扭这类中不中、洋不洋的句子,第一个hold,有若干个词语翻译,不知哪个最精当,第二个hold,中文又不可替代,因此我凑乎写,您凑乎看。

    虽然是老头子了,有时也挺爱看年轻人的节目,江苏台的“非诚勿扰”是档找对象的节目,我也挺爱看的,每期不落。

    从节目的男女青年对话中,常听到一个词:“hold住”或“hold不住”。( hold读hou de音)听得次数多了,根据说话前后内容,觉得应该是把握、掌控的意思,但不知是哪个汉字。

    于是查找,查找不到。再一留心,结果发现hold这个舶来品暂时还没有中文替代,所看到报刊的文字、荧屏的字幕一概用原词hold。

    据说,“hold一词来源于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在201189日的《大学生了没》中,一位名叫miss lin的网友以夸张另类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语、扭捏妖娆的姿态和其极度夸张搞笑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观众,miss lin的口头禅是整个场面我要Hold
   
   英语词典里说,Hold的意思,一般作动词,在不同的语句里,有抓住、支撑、约束、制约、扣留、占据、甚至包容、储藏、召集、拥有等等意思。
   
   就Hold这个词,我问过身边的一年轻人,人家乐了,说老师你out了。
         
       Out?又一个混入中文的“洋码子”词,再问,out 是落伍的意思。
   
   看来,咱真的落伍了。   
   
  其实,世界各国的文化总有相通之处,各国的文字也常有互相融合的词汇。中文里的坦克、吉普、沙发等众多词汇就是根据舶来词汇的发音引入的。

   这hold没有直接语音的中文对应只是暂时的,如果广泛流通起来,依咱汉语言的威力,我想是不会让“洋码子”长期在方块字里“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38#
发表于 2017-12-22 08:21:12 | 只看该作者
洋为中用寻常事,
词语借鉴也时时,
今天还在用洋文,
明天估计中文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139#
发表于 2017-12-22 09:59: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外企员工不少人喜欢中英文夹杂,并自我感觉良好。钱钟书在《围城》中用幽默的笔调描写的张买办,说话就是这种风格。他在上海滩的美国洋行当买办,以说这种话为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8:03:0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22 08:21
洋为中用寻常事,
词语借鉴也时时,
今天还在用洋文,


确实,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今,各国语言互相交流的现象日益普遍。国家相应文字部门应尽快加以整理和规范,既要与时俱进又要遵从传统文化。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18:29 , Processed in 0.21901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