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48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劲草山丹:忆 草 (17)

[复制链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08:44: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08:55:54 | 只看该作者
忆    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草,草是最平凡的一种植物,在崇山峻岭,在平原沟壑,在河畔溪边,到处有它的身影。在这里,我想说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种草。

在陕北农村的时候,我们吃过一种叫扬麦的面粉,这种面比普通的白面黑、还有些粘,蒸馍馍,粘牙不太好吃,老乡一般用烙饼,。我问过老乡,那为什么不多种普通麦子呢?老乡告诉我:“陕北地方穷,土地薄(贫瘠),普通小麦产量低,再加上陕北春寒时间长,麦收时风大,容易倒伏,造成减产,收成就更少了。农科院的专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有一种叫彬草的植物,具有耐严寒抗倒伏的优点,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了新品种——扬麦。在当时,即解决了小麦倒伏问题,又提高了产量,老百姓还能多吃一些细粮,可谓一举三得。”是为陕北人民造福的一个事情。于是,我就想认识认识这种草。

延河流过得地方,会淤积下一块半圆形的土地,陕北人把这种地称为川地,老乡告诉我,彬草就生长在靠河边的地坢上,抱着好奇心,我专门去河边找,它的样子极其普通,但风中,纤细的茎直挺挺的,叶子支楞着,在丛生的杂草中,显得特别精神,挺独特,我弯腰去折它的茎,很柔韧不易断,难怪它具有抗倒伏的力量。平凡而不平庸,看似纤弱却坚强,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它的优点被发现,被利用,就有了自身的价值,是彬草给我的一种启示。我欣赏彬草的坚韧,更佩服发现它的人。

“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棵小草如此,何况人呢?作为知青,和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但是又不能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要利用自身的特长,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平凡的日子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我把自己比作一棵无名的小草,珍惜在农村的每一天,学针灸,学医药知识,为老乡看病拿药。办学校,当老师,把仅有的知识全部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虽然,活得不算轰轰烈烈,但却扎扎实实,这是彬草的精神,亦是我做人的态度。

有一年,我去井冈山,发现了一种草,给我的印象也颇深。初冬的山顶,已是寒风凛冽,电缆上的冰冻得像胳膊那么粗,我们一行人站在山顶,被冻得瑟瑟发抖,眼前是半人高的草丛,冬天的草,失去了绿色,黄灿灿的在风中抖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唱着一首铿锵之歌,气势宏大而壮观。随行的向导指着草,给我讲解道:“这种草叫茅草,别小看这普普通通的草,是为革命立过功的,当年,工农红军利用它们做掩体,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他们也算的上革命功臣了!

”出于好奇,我伸手去摸,不想,竟然划破了手指,鲜血直流。我一边吮吸着手指上的血,一边小心翼翼从根部掐了一根叶,抻开细看,一片叶子,就有一米多长,周围布满锯齿,风干的叶子很脆,难怪如此厉害。向导告诉我们,茅草的根系浓密,而且,能扎得很深,所以在树不能生,花不能开得山巅之上,唯有它们独领风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到春天返青,茅草更是郁郁葱葱,茂盛的地方,有一人多高,难怪可以藏龙卧虎,做隐蔽的掩体。我真为茅草骄傲自豪!这些年,在城市中,越来越盛行种草,人工种的草,平整美观,赏心悦目,但却娇气,侍弄不周,就会枯黄死去。不及彬草和茅草,那么有个性,让我那么难忘,让我打心眼儿里佩服,它们有属于自己的性格,属于自己的故事。

关于草,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往事。我刚到公社工作时,大部分干部都是当地人,有个副书记叫曹金仓,是文革中下放到陕北工作的原西安某单位的干部,关中蒲城人,那时大概也小五十岁了,梳着整齐的偏分头,常穿一身整齐的中山装,说话总是文绉绉笑眯眯的,据说是个文人,笔杆子挺硬。他当时提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很重要的山区农村工作思路,就是在山区“退耕还林,普及种草”我发现,他的思路似乎与其他领导干部格格不入,有点孤立,他的想法被认为是脱离实际,不符合毛主席以粮为纲的精神,反对声一片。

有时真理就在少数人手里,可是人云亦云,往往不能被认识和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政治体的一个弊端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当然整个大的环境不行,没有运作到一定程度,一些好的思路、想法也是难以实施落实,也是客观存在。现在想起来,如果他的倡议在当时得到重视和推广,山里的农民早就富有“金仓”了。

而今,在陕北农村,曹金仓书记的想法、思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在普遍推广,逐年显现成效,陕北的山变绿了,水土保持有了很大的进展,小草功不可没,山里农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我不知曹书记现在哪里?是否还健在?是金子总会发光,他也应感到欣慰。可能记得他的人不多,可我是记住他的人。——因为草而记住他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08:5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08:5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5#
发表于 2020-12-30 16:02:56 | 只看该作者
梁梁写的真好,通过“忆草”以达到托物言志,借物寓意的目的,写出了小草,平凡中孕育著伟大。还真不知道陕北农民的麦子竟然又黑又粘,那是怎样的难吃,却能在饥饿之中填饱肚子,救命之草。还有你自己,下乡的日子里,做出那么些有意义的事。在知青角,你依然有着小草的精神,不声不响做着让所有知青得到快乐的活动,写着鼓舞人们的文字,赞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1 09:17:28 | 只看该作者
围子好,文章作者是劲草山丹同学,延安河庄坪插队,她的文章很多,有时间可以在延河水版块看看。祝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0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485
7#
发表于 2021-1-1 09:23:16 | 只看该作者
当年,延安一些生产队的队干部确实还是不错的,毕竟是老区,有老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8
8#
发表于 2021-1-3 22:25:22 | 只看该作者
红玫瑰. 发表于 2021-1-1 09:23
当年,延安一些生产队的队干部确实还是不错的,毕竟是老区,有老传统。

 现在都变了。过去,干部都参加生产劳动,收入靠工分,当干部是在尽义务,没有报酬。现在,是靠工资以及其他。没有几个干部是靠生产劳动过日子。如果,中国人都不用劳动就可以过上好日子,我更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9#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06:28: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朋友们跟帖关注,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10#
发表于 2021-1-5 20:58: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茅草是南方山区常见的植物,茅草叶子锯齿状的边缘很容易划破手指。当年在闽北山区插队,茅草是喂牛的青饲料。农闲时放牛娃把生产队的几头水牛赶到山上吃草,农忙时这些水牛要犁田耙田,人们要割茅草挑到田间地头喂牛。村民割茅草没人戴手套,也没见到有人手被划破,如果知青割茅草都自备劳保手套。另外耕牛吃茅草时,伸出舌头把茅草卷入口中,茅草锯齿状的边缘对它丝毫没有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20:50 , Processed in 0.267016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