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思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红柳老师原创】 唔呶老家春花烂漫

[复制链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06:00 | 只看该作者
     这回唔呶喔哩要修房,父亲拿出土地证,发现是初解 放时发的,土地证是“娄县”县政府颁发的。过去秦始皇起名“海盐县”那是为了“盐”!那是国家统治中最重要环节,炎黄二帝为“盐”发起“板泉战役”,之后炎黄又为“盐”与蚩尤“逐鹿中原”。在宋朝之前,这里没有农民,只有盐丁!宋朝开始,一来奉贤、南汇围海造盐田,金山才开始步入农耕社会,宋朝由于失去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与八百里秦川,宋朝也必须扩大农耕,老家这块盐碱地种粮食,谈何容易?老家先民们总说起“海溢灾难”。明朝皇帝才发誓要改造河道,这就是著名的“黄浦夺淞”的水利战役。那么这个“娄”讲得是地质“空”的特征,这个大陆架与来势凶猛“钱塘潮”演绎了万年的“磨合期”,所以地质上的“沉沦”与“海溢”灾难练就先民顽强与抗争。而这个“沉沦”包括了“沦海”与“沦湖”两大灾难。

  

   柘山沦到柘湖,只剩一块“大石头”,大跃进把这块“大石头”给土地“平整”了。所以老家六山变五山了,三座山还在海里呆着。老家不仅有四大溪,还有十八堰。而这“十八堰”现在唯有一堰,那就是“张堰”也是“留溪”。自从秦始皇登秦山之后,张良(张子房)观“留溪”,后来干脆入住秦山的山洞修炼与反省?张堰就是张良修行之后,留溪镇改名为张堰镇。读懂浦南重镇张堰,也就读懂半个上海的历史。一是张堰(甪里)就是最早的海盐县址,在现在张堰镇南面一公里处,秦望山也在张堰镇境内,西偏南一公里处,这个蟠桃之乡在张堰镇西北两公里处的“干溪”,古代就是“桃花溪”,在胥浦塘的北侧,而月亮湾在胥浦塘南面那个河塘叫“山塘”,因为它往东就到秦往山脚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唔呶原本就是这里的“老土”,如此“踏青”算得上是波澜壮阔的。假如再去“珠溪”、“璜溪”与“胥浦塘”、“后港”、“枫泾”、“金山卫海塘”,这就走遍整个金山了。唔呶拖着这未痊愈脚板,点击着手机中相机,拍摄下这老家春花烂漫之景。

  

   月亮湾还是要去一下的,再沿着廊漕公路向东就是秦望山,这回要走近秦望山,可是进不去。“储备为了战备”,做一回“张子房”进山洞看来是不现实的,问秦山村村民,他们说现在管得比过去还严格。记得五十年前扫烈士墓进来过,也还到过山洞口,洞口还摆着乒乓桌供部队战士用得,现在干脆围了个严严实实。听老辈讲,山洞不较大,还有名人墨客留下的石刻。还据说张良与赤松子住了很长时间的,还相传这个山洞通杭州北高峰。唔呶倒是怀疑是不是在挖矿。说上海唯一矿山资源就在此山,据报道上海有个中型铜矿,就与秦望山山根关联的,有铜就有金。要不说取名“金山”呢?哈哈,这“娄县”与“金山县”可是“南辕北辙”啊!

  

   记得上山下乡那会儿回家探亲,来秦望山一次,那会儿山不封,就封山洞口,还幌到在山脚边的一个地质队打井工地,那时初步结论有铜矿。唔呶戏言,千万别挖,这一挖可真是“镂空”了,整个上海都要“下海”了……

  

   也许是,这个铜(金)矿太“沉”了,才演绎“沦海”与“沦湖”的历史事件。唔呶对上海地方志很有意见,总以为上海是“新”的,有其是现在编著的,大片幅的“新”,还有就是地域地名重组,此类重组将丢失了上海的历史。上海两个最重要历史被淡化了,一个就是“煮海为盐”的历史,还有一个就是“水利”发展历史,而这个历史又与盐相关,这就是“盐船古道”。比如,周康王为何在金山建康王城?秦始皇为何置海盐县?张良莫名其妙跑“留溪”来究竟干什么?唐朝的“盐粜官”设在张堰?宋朝为何改盐田为农田遭到重创?元朝为何重启国家盐业基地?还是朱自清从中发掘“熬波图”(元代)的历史价值?联想那是的浦东地名,这个“团”、那个“团”的,多少多少“灶”之类的地名,为的是“盐”,从朱元璋发誓到朱棣干成“黄浦夺淞”,不就是“海溢一次淹死几万盐丁”才发的毒誓?然而也是“盐船古道”的完备化的举措!实际上翻开上海历史,在一个“新”字中多少带着“从洋媚外”的。

  

   宋朝在上海地区战略性失败也在这里。从《盐铁论》角度看,南宋连长江天险都守不住,即没有多少的“铁马”,又放弃上海的“盐控”,细读历史就会发现,军饷以“盐”代之,甚至以盐官的“慷慨解囊”来维系?宋朝算是纸币铺地的,为何用“盐与粮”来度衡?又怎样抗衡蒙古商人的黄金?同样读懂长三角与沿海贸易,也就懂得南宋离彻底崩溃(实际上是泡沫经济崩溃在先)为期不远了……南宋最后的日子,大量从杭州湾与浙江沿海撤离,少量翻南岭撤离,在海上南宋组建了两年海上行宫漂往海南岛附近的南海海域。靠丝绸、瓷器、茶叶之类贸易与房地产是不能作为一个大国的基本国策的。

  

   说起“踏春”,总要看看现在的地方政府怎么“打扮”上海?唔呶与蟠桃之乡工地上一个小头头聊天,就在金山农民墙画前,希望金山打扮的“土一点”越土越好!崇明的四星级生态园搬来许多“洋货”,唔呶觉得这就很失败。浦东建“迪斯迷乐园”还不如建一个“煮海为盐”的博物馆或“盐船古道”的游乐馆。问题是上海郊区的“土著人”越来越少了,多一半是“淮北人”,所以现在郊游通用语,自然是“开国语”了。“唔呶”(“我”的金山方言)一词在这也只能算是一种“留恋”而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17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128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22:05 , Processed in 0.478028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