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大乌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大学?前传——烛照的光焰(作者:谢鲁渤)

[复制链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编后语】

在编辑这段后记时,我去到了根据作者文中所提到的杭州上城区大学路场官弄郁达夫的“风雨茅庐”。这是一幢重新翻造,大门紧闭,空置了的建筑,如果没有那块“郁达夫故居”石碑,想必谁也不会知道她的故事的。同样,我也赶到离杭州30多公里外的富阳,探访郁达夫出生地“夕阳楼”。

而去南山公墓寻找王映霞的墓地时,公墓办公室的电脑中竟没她的记录。

 

附:61


王映霞(1908-2000年),杭州人,当年有杭州第一美人 之美誉。王映霞不姓王,她本姓金,小名金锁,学名金宝琴。王映霞一生中的两次婚事都轰动全城。19282月,她与郁达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那一年,她20岁,郁达夫32岁,1940年离婚。1942时任重庆华中航运局经理钟贤道在重庆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王映霞晚年回忆: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编者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9:51:00 | 只看该作者

(新浙大紫金满港校园内的“浙江大学”石碑。 编者拍摄)

 

 

全书连载完毕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1

主题

4132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287
83#
发表于 2014-3-5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乌珠的辛苦付出,你让我们知道了有东方剑桥美誉的浙江大学的沿革,让我们知道了那个时代的一代知识精英,让我们看到了风景旖旎的浙大校容。我们是不可能进入浙大做学生了,但我们衷心祝愿浙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知识精英、学问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4#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8:36:00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

 

《浙江大学·前传——烛照的光焰》以大科学家竺可桢执掌浙大的13年为核心,描述了中国一流学府浙江大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与情操,尤其是在抗战爆发后负笈流亡,先浙江建德,继而江西泰和、吉安,及至广西宜山、贵州黔北,于艰难跋涉中崛起而谓之东方剑桥的西迁岁月,突出展现了诸如竺可桢、胡刚复、苏步青、王淦昌、束星北、谈家桢、贝时璋、罗宗洛,以及马一浮、丰子恺等一大批科学与文化精英的生活、学术风貌,同时辅以1897年杭州求是书院成立至1927年国立浙江大学正式挂牌的历史经脉,《浙江大学前传——烛照的光焰》是一部随笔形态书写的浙大前传,文字凝炼、疏密有致。

本书原名叫《筚路蓝缕》,借用了《左传》中的一句话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伟大山林,没有艰难中孕育而成的优秀教育,又何以建树!

多年来,浙大一直位居国内各种高校排行榜前三,(另两名为北大与清华,均在首都)尽管我们对排名的依据与意义可以质疑,此种现象仍显示了西子湖畔这所大学的成就与地位。

浙大何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别的学校却做不到?

种种原因之外,不能不从历史和传统中去找根据。谢鲁渤新著《浙江大学前传——烛照的光焰》,便是此种努力结出的鲜亮果实。与北大与清华长期以来都是人文学者执掌不同,多年主持浙大的竺可桢是自然科学家,他对大学培养人才有自己的标准,概括起来,是如下四条:

肯牺牲自己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和深思熟虑、不肯盲从的习惯;明辨是非而不循厉害的气概;健全的体格。

即看通常比较容易忽略的最后一条,就决不苟且,规定体育课不及格不得毕业,纵然战时,撤退至广西宜山后,部分四年级学生以时局动荡为由要求不上体育课,竺便坚定地表示:如全体不上体育课,则全体学生停学亦在所不惜。

其他几条涉及的分别是德与智,但后来我们教育强调的还是有很大不同,更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和不屈从强权的品质,着重于健全人格的塑造。

而它得以产生,和新文化运动后到来的那个时代显然关系重大,世风也允许其播行与实施。譬如1935年,受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影响与波及,浙大也有过一个驱郭运动。此前理工学院教授束星北就因不满校方挪用中华基金会拨给物理系实验设备专款的做法径直闯进郭任远校长正在宴客的酒店,边说: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这里交杯换盏!边当场掀翻桌子,弄得杯盘酒菜撒了一地。随后学生运动风生水起,大家上街游行示威,乃至因为赴宁请愿遇阻而列队堵在铁轨上,一直惊动了蒋委员长,亲临杭州先后三次分别对浙大教师、学生会负责人、全体同学训话,即使如此,仍无效果,直到蒋离开,罢课仍在继续,学生毫不动摇,坚持斗争到底,最终以行政院免去郭的校长职务而告终。

竺可桢也正是在此种背景下,由蒋亲自决断继任校长的。

读到书中的这些往事,不免令人唏嘘。

即使以后时代有了不可逆转的改变,此种精神无疑已深埋于传统之中。它对造就今天的浙江大学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竺可桢治下的浙大,长的是自然科学。即使在战乱中,仍聚集了束星北、王淦昌这样的大物理学家(皆当时国际核物理学界顶级人才,后来获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吴健雄均为其学生)陈建功、苏步青这样的大数学家(当时的陈、苏创立的微分几何学派与美国芝加哥学派与意大利罗马学派在国际数学界成三足鼎立之势;谈家桢、贝时樟、罗宗洛这样的大生物学家(都有国际影响)……

如此星汉灿烂的气象,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今天浙大在硬件建设上是当年根本无法相比的,但大学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什么时候再出几个李政道、吴健雄这样的后继者?届时我们才能无愧地面对先人。

 

                                      ·赵健雄·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5#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杭州市文联在聘请谢鲁渤撰写《浙江大学·前传——烛照的光焰》的同时,还邀请了孙昌建撰写《浙江一师·别传——书生意气》和赵健雄撰写《中国美院·外传——时代的颜色》二书。

 

《浙江一师》讲述的浙江一师,海归鲁迅的第一桶金;李叔同在这里首开人体模特写生课;国民党元老经亨颐苦心经营10年;国文老师陈望道辞职之后才有《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问世;中国第一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俞秀松是该校学生;还有刘大白、夏丐尊、丰子恺、曹聚仁、施存统、宣中华、叶天底、汪静之、冯雪峰……《浙江一师别传——书生意气》所记录的一半是艺术家,一半是革命家,艺术和革命同行,革命和牺牲同义。

孙昌建,文字工作者,半职业写作者。出版个人诗集、随笔、评论、长篇小说共18部,另策划主编多部出版物和影视作品等。现供职于杭州《都市快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院》主要内容简介: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当年成立时叫国立艺术院,是民国最高艺术学府,后来随时代风云几经变迁,先后改称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华东分校、浙江美院……因为聚集了一批顶级教育家与艺术家,它的历史几乎就是20世纪中国艺术教育史与半部艺术史。

《中国美院》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其精彩曲折与意味深长,远远超出人们想像;书中艺术家们在困厄与创造中展现出来的人格,甚至称得上伟大。

赵建雄,文化学者,著有《中国传统石雕》、《金匮问道》、《当代流行语》、《浊世清心——晋书随笔》、《吃相》、《姑妄言之》等近20种。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

帖子

277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73
86#
发表于 2014-3-8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此书转载了快一年的时间了。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禧在2014-3-8 17:39:00的发言:
辛苦,此书转载了快一年的时间了。致敬!

  感谢龙禧老兄一直来的支持!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8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14-3-5 20:48:00的发言:
    谢谢大乌珠的辛苦付出,你让我们知道了有东方剑桥美誉的浙江大学的沿革,让我们知道了那个时代的一代知识精英,让我们看到了风景旖旎的浙大校容。我们是不可能进入浙大做学生了,但我们衷心祝愿浙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知识精英、学问大家。

                感谢阅读。问好!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91
89#
发表于 2015-8-15 15:11:07 | 只看该作者

论坛有您真精彩.gif (92.88 KB, 下载次数: 3)

论坛有您真精彩.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21:19 , Processed in 0.24101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