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498|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卷

[复制链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1:13: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党项人 于 2016-9-5 13:31 编辑

花卷,我国北方大众常吃的面食!笔者当初在林场工作期间,我曾受组织委派到食堂担任炊事员,主要从事“白案”即主食的制作工作。

当时的供应粮以玉米面为主,白面少,大米更少。为了改善职工生活,我想方设法搞些花样以增加大伙的食欲。由于白面少,我就在白面中掺些玉米面,结果不错,蒸出的两面花卷很好吃,职工们非常欢迎。所以制作花卷就是我经常做的事。当然玉米面不能掺多了,多了花卷揉不成型了。

制作花卷需要把面提前发酵好,然后使劲地揉,揉到了才好吃。当然揉面是个苦工,需要使大劲才能够揉到!我呢,身体好有力气就使呗。所以不怕揉面,多揉几次。把面揉好先饧一饧,然后用一根长1米的擀面杖把面擀开铺满了案板。林业职工就有这个方便,我们的案板是杜梨树的,板面平整光滑不说材质非常硬不掉渣,而且大!长3米宽2米。如果作床睡个2人、3人的没有问题!

把面擀开后,先抹上一层油,我是把油先烧热直到油烟冒尽才抹在面皮上所以油香浓烈。然后在撒上花椒粉、盐面,把整个面皮裹起来,切成一个个约两重的剂子,把两个剂子重叠在一起反向一拧底部在案板上一墩一个花卷就成了。

当时制作花卷我发愁的是盐!因为盐都是大粒盐,不像现在人家把盐加工的细如面粉。我曾经使用擀面杖把盐碾碎,但怎么也做不到细如面粉,所以抹在擀开的面皮上,有个把花卷就带有较大的盐粒,人家一吃满嘴咸苦咸苦就嚷嚷开了。后来我发明了个办法,把盐化成水,和面时揉进去就不会出现吃盐粒的问题了。当然要把握住化多少盐的问题,否则蒸出来的花卷就整批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严重的连面也起不了了,到那时职工们该群起叫喊了,用当今的时髦话来说,就该是影响稳定大局的大事了。所以我在配盐水时多次品尝以取得真经!

花卷有故事!严打那年,我们从下午就全部集中在局院里待命,局大门紧紧闭住谁都不能离开。晚饭时局政委高喊慰问大家,晚饭吃花卷喝蛋汤,不要粮票不要钱放开吃。众人欢呼政委万岁!开饭时同志们一拥而上就吃吧喝吧。不料某派出所因路远车坏赶到局里饭刚开过,大家都在院子里或蹲或坐吃着呢。人多卷少,花卷吃的也没有剩几个。炊事员看见这帮人进来,赶忙把剩下的几个花卷从笸箩中捡出来给政委。政委还没有吃嘛。紧接着炊事员从食堂中拿出一些不知什么时间剩下的馒头让某派出所的民警们吃,嘴里还说谁让你们来晚了。某派出所的民警们满脸不高兴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所长当然也不满意但也不好说什么,自己来晚了嘛。这时所长看见旁边站着平时很熟悉也爱开玩笑的一个女民警,于是一脸坏笑的说道“哎呀,某某的×愣子呀就像花卷一样……。”一句话逗得全院的民警大笑不已。政委正举着花卷往嘴里送,听见后气得骂到“×你妈的,还让老爷吃不吃了!”把剩下的几个花卷往所长的饭碗里一扔自己拿了一个馒头一边啃上了。

花卷有故事!笔者就赶上了一回。某单位把一名被除名的人给弄进来引起群众四处反映。机关派我随同副书记去了解情况。接待我们的某负责人是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所以非常不满意我们的到来。特别是我们坚持正气,无论他们怎么解释还是决定把此人清理出队伍。结果到了中午该负责人神秘的说,我们单位刚定了条制度,规定所有来办事的人必须到单位食堂就餐。书记当时就表示这样非常好,符合上级精神!咱们就在食堂就餐。而且书记还说,本来不准备在该单位吃饭了,但是你们制定了这么一条规矩很好,我们就实践实践。所以书记和我两人那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就餐。非常凑巧的是主食就是花卷,而且喝的也是蛋汤!这件事在该单位留下很深印象!过了若干年该单位还有人记得这件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沙发
发表于 2016-9-5 15:07:00 | 只看该作者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粗粮细做,改善职工的生活,是最受欢迎的。
       说起那阵延安白面少,在那里生活过都知道,但是还得吃。找熟人帮忙买。我突然想起来,在延安工作时,因为细粮少,我让怀清给我买过整袋面粉。还是刘德璋骑车给我捎过来。不知刘局长是否健在?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说起来,不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5:19: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9-5 15:07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粗粮细做,改善职工的生活,是最受欢迎的。
       说起那阵延安白面少,在那里生活 ...

刘局长去世几年了。他还算个好官。那年他与老伴到北京来,我特地去雅宝路空军招待所看望了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5:23: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9-5 15:07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粗粮细做,改善职工的生活,是最受欢迎的。
       说起那阵延安白面少,在那里生活 ...

您说起买细粮。我1976年调回延安,人不熟买不来细粮,一段时间细粮百分之四十,我们就把玉米面与白面掺和一块擀面,掺的多了就煮成糊糊了。以后我在李渠下乡因工作努力,公社为表示谢意,要周家湾粮站给我卖了一袋白面。还是李兆瑞书记写的条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5#
发表于 2016-9-5 15:45:32 | 只看该作者
  我77年买粮在七里铺粮站,过年供应两斤大米,我没及时买。同事的婆姨给买走了,事后对我说:粮站的人讲,到月底不买就作废了。我私自给买了,你不要生气,我说没事儿。因我几个月才买一次粮,大米回京带一些回来基本够吃。那婆姨觉得不好意思,请我吃饭,还要给钱,我实在不好意思。告诉她你不要太多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6#
发表于 2016-9-8 06:50:10 | 只看该作者
咱们这代人都经过粮食配给的时代,有一阵俺的定量才三十几斤,标准粉是百分之二十的比例,有毛头小伙子的家庭一般都不够吃,而且白面太少了,解不了馋啊。两面花卷(一层白面一层玉米面))是既解馋又实惠的家庭主食,记得还抹些花椒芽,现在想起来那段生活很温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07:24: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9-5 15:45
我77年买粮在七里铺粮站,过年供应两斤大米,我没及时买。同事的婆姨给买走了,事后对我说:粮站的人讲, ...

我刚到延安市工作时,粮食关系在市委机关灶,老伴在她们厂,所以极少去粮站买粮。直到有了孩子后才开始买粮。说起来可笑的很,当时孩子每月五斤粮,南关粮站的人不错,如果我去买孩子的五斤,就给五斤大米或小米。那时,大米算奢侈品呢。有了孩子后,我岳父从北京托人带到西安二十斤大米,我还连夜下去拿了一回。值得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8

主题

624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214
8#
发表于 2016-9-8 13:34:5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值得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9#
发表于 2016-9-8 15:11:57 | 只看该作者
  去西安拿一趟非常值得。那年代延安细粮缺得很,娃小,为娃娃能吃上大米增加营养,再远也得去。
        高世民老局长的老伴在南关粮站工作多年,不知你认得嘛?是个为人善良,爱帮助人的好阿姨。
         我的一个同学,住南关食品厂。因生娃没有白面和大米,找到她把情况一说,很痛快的给几斤大米和白面,解决燃眉之急。其实她们根本不认识。是个好人。我回延安,还跑到七里铺白坪山上看望高世民夫妇。(那是95年)后来在回去他已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18:19: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9-8 15:11
去西安拿一趟非常值得。那年代延安细粮缺得很,娃小,为娃娃能吃上大米增加营养,再远也得去。
         ...

认识。不过我从来没有找她办过事。给人家添麻烦我也不好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7 17:58 , Processed in 0.23801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