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346|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悯农: 吃在陕北

[复制链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0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04:45 | 只看该作者
刚插队那年是最苦的,尽管每人45斤成品粮,可也经不住我们男生拳头大的窝头一顿吃七个!就算干粮也仅有福气晌午吃,每天傍晚收工回来也就能喝上一大碗“钱钱”饭,其实就是杂粮稀粥,里面有些压瘪的玉米粒就是“钱”了吧,用史铁生的话,叫没什么想什么。亏得一开始是老乡帮我们做饭,还知道搀和着麸子吃,那也成天饿得找不到北!经常在田间地头蹭些老乡的糠饼子或豆腐渣饼吃,并且还吃得满香。一边吃还一边调侃:这比在学校吃的忆苦饭好多了,那时肯定是怎么难吃怎么做成心整人!没想到吃过后可就苦得拉不出来了,蹲在那里还琢磨,来之前可净说革命圣地这好那好了,怎么老区人民还吃糠咽菜?再想起兵团战友来信说他们那里用黑豆喂猪,越奇怪新社会怎么还有这么苦的地方,那处于水深火热的第三世界和台湾人民的日子可怎么过!

菜就更没有了,队里给我们送来些头年的洋芋、胡萝卜,没有油,白水煮撒些大盐,没滋没味,也没吃多久。那时除了吃些乡亲们送来的一点腌萝卜丝,最好的下饭调味品就是辣椒。一碗面上如果没有红红一层的辣子,就不够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07:10 | 只看该作者
  “2、3月的小蒜,想死老汉。”农历2、3月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还是上苍可怜这些受苦人,那崖畔上没有耕到的地界里竟稀稀拉拉窜出些细细小嫩草。拔出来方能看到其根部长着小小的“独头蒜”,既有蒜味又有些韭菜味道,还真香!一边吃一边挖,省着点还能带些回去腌着吃。勤快的老乡腰里一年四季别着小镢,除了小蒜,还有野菜和甘草,细细的甘草挖一大堆也卖不了俩钱。我们常常帮助老乡挖,每当挖了一根直径两毫米的甘草,就让我们高兴得不得了,那已是粗的了!

    第一次赶集,一贯勤俭持家的姐姐给我4角钱,只够买两个烧饼。后来“造反”,家里单独给我和姐姐零花钱,就像进入了共产主义。跑了十几里地去公社买了两斤充满煤油味的饼干,一瓶炼乳。坐在供销社门口吃了个精光。记得那一段时间,我特别馋北京的奶油炸糕,饼干蘸炼乳让我些微找到了那种味道。不过,去公社也太远了,只有馋得不行了才偶尔为之。更多是到一个老乡家买蜂蜜,那已经够奢侈了。也就是在经济独立之后,我创造了一连吃12个煮鸡蛋的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12:18 | 只看该作者
熬到了夏,日子就开始好过一点了,除了下来了新麦,也收获了一些青菜。那头一两遍磨出的白面比富强粉还白,蒸出来的馒头又暄又甜。由于男女生轮流做饭,我炼就了一身硬工夫,施碱连闻都不用,基本一次就加得差不多,当揉面刚刚感到不沾手,碱就够了。老乡可舍不得这么吃,总要磨5、6遍搀和在一起当白面,蒸馍时也仅仅在表皮是白面。擀面更是一个手艺活,一米来长的擀面杖把一团面擀得像炕头大锅盖那么大,来回折十好几层,切出来的面又细又长。不过,一般都要掺些豆面和榆树皮面才不容易粘且非常筋道。我到现在也没改掉陕北婆姨拿菜刀的方式,手不攥在到把上,而是攥在刀背上,这样切的更准更细。不过,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赖春家婆姨做的阳春面,那么细,那么薄,那么劲道!简直就是艺术,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那时最高兴的是可以吃瓜了。陕北的土质干旱、疏松,不管什么瓜都香甜,酥脆。那还有个习俗,进了瓜地随便吃,哪怕吃完只买几斤。可是有一样,不能挑了生瓜就扔了,必须吃光。正是这条不成文的规矩,使我今天挑瓜都受益!陕北多种小瓜,也就是北京的香瓜,也要挑蹦筋的,花蕊那头饱满并有些软了的,如能闻到香味更好。那时节,我们不顾路途遥远(来回80里),每集必赶。就是为了去放开肚子吃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1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14:31 | 只看该作者
金秋季节,五谷丰登,百果飘香。除了最让知青爱吃的河畔枣、嫩玉米和红薯。山中的野味也常常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山沟沟里的野山杏,野杜梨陆续成熟了,好心的乡亲常在休息时带我去摘,我就奇怪他们怎么知道附近哪有,哪熟了。其实一棵树也结不了几个山杏,每人分两三个,那吃着也可高兴了,还是年轻不知道累!杜梨倒是能吃过瘾,说是梨,其实比海棠都小,可像海棠一样一柞一柞的,熟透的杜梨一抿就唆进嘴里,酸甜酸甜的非常好吃。我那时好吃,想到吃就像有了奔头,干活也不累了。

    过年了,一年的辛苦熬到了头,那软糜子油糕,硬糜子油胡蓝,是用菜籽油炸的,也就够过年的享用。那白面裹着黑面做成的老虎、兔子等红红绿绿的馍(陕北叫紫槌)更透着过年的喜气,而最让我迷恋的是那陕北的稠酒,这是古代四种酿酒方式中唯一快要失传了的无曲直接发酵而成的黄糜子酒,味道像酸梅汤,醇香飘逸,润而不醉••••••

来源:博客“悯农”,网络配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30 06: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7 08:58 , Processed in 0.196011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