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事如歌(转载)————高慧丽

[复制链接]

96

主题

99

帖子

5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10: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知青三十五周年回访,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波澜,至少是南北两地知青的心灵震憾。面对那一幕幕,有谁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呢?其实这也是圆了我的一个梦,这许多年来,一直未断了回家看看的念头。因为那里有留下我们金子般年华的热土,有朝夕相处的老乡和战友,回访实录,再现了那情那景……

    我在农场先后到过三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是因为我是后去的,先前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晓,就连最初下乡那一刻也没赶上,当时正在沈阳的姥姥家。至少是那锣鼓喧天,轰轰烈烈的场面我没见到,因此有人说我是慢半拍。

   一个月后,在爸妈的护送下,去农场报到。面对这陌生而又新鲜的环境,我感到异常兴奋。当爸妈再次找到我去面见领导的时候,我早已是忙得不亦乐乎。从来没见过这么长的大炕,下面好多洞眼,值日生正在往洞眼里添柴草(麦秸),于是我从这屋忙活到那屋。接见我的是一个姓何的排长,三十多岁,退伍军人,面善,寒暄过后,爸妈打道回府,从此把我留在了这块土地上。

   没有多久,妹妹和邻居玩伴一行人,来农场看我,送她们回去的路上,玩了一路,笑了一路,边走边采摘路边的野花野草。当走到场部卫生院的时候,发现院内有山丁子树,红红的果实怎么没人摘呀?带着疑惑我爬上了树------那一年,我刚满十七岁,还没来得及想,这地方对我意味着什么。

   因为晚来了一个多月,还什么都不会干,领导照顾我不拿苗眼。正是割麦的季节。我跟在别人后面打零,没什么压力。那天早晨被起床的哨声吵醒,睁眼一看,大家正忙着穿衣,起床,可我实在太困了,睁不开眼,迷迷糊糊的又睡过去。等我再次醒来宿舍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响声。我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想了一想,还是去割麦吧。事后张连长找我谈话,是碾子山来的知青叫张桂兰,那和蔼可亲的面容,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虽然是位大姐,其实她只比我大一岁。

   后来生活上遇到了麻烦,拆下来的被子洗了,干了,可是缝不上。又是碾子山的姐姐来帮忙了,她叫谷友芹,同样比我大不了的多少。可是那耐心细致一针一线,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此生不忘。

   一九六九年是个灾年,那场雨一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地势低洼的地带都在涨水。(割下的麦子捂到地里,收不回来都长了芽子。那年冬天,我们吃的就是这生了芽子的小麦,蒸出的馒头直沾牙。)

   雨大的那几天,我们刚来不久的知青,都被困在屋里,心情极差,开始想家。角落里传来哭声,郁闷了多日的闸门突然打开,象山洪暴发,宿舍里二十多个人的哭声,夹杂着窗外的雨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是一种肆无忌惮的渲泄。后来渐渐的哭累了,不知谁说了一句:我们逃跑吧,一呼百应,所有的人都开始整理东西,人不知,鬼不觉,消失在茫茫秋雨中……最初几天的兴奋过后,渐渐的有些失落和迷茫,似乎这城、这家没我什么事了,还是归队吧,逃跑事件受到大会的点名批评。

   这是我刚到农场,最初那几个月幼稚可笑的故事,往后的日子,我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逐渐走向成熟。五年后,一分场对知青分流,我随着大部队到了水库。在水库那两年半的时间里,也使我终身难忘,因为那里有一架手风琴,是我之所爱,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伴着手风琴度过的,这对我日后在托儿所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变动,我被调到窑地,跟砖呀,坯呀,打了两年多的交道。这许多年来,种过玉米,积过肥,锄过草、割过地、脱过谷、砌过墙、喂过猪、倒过坯。其实更重要的是患难与共,心与心的交融。南北两地知青,已经没有地域之分,朝夕相处,不分彼此,那一年,一个姓欧阳的上海知青,春节没有回去探亲。等我们回来的时候,亲手为我们十来个北安知青做了一桌上海菜肴,几乎都是甜的,从中让我感受到那句,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蕴涵。我更喜欢的是她们用上海话跟我们交流,分明是一种享受。以至在后来分开的日子里,至少有两年的时间,因听不到上海话而失落。因为她们带给我们的不光是这些,还有地域以外的先进思想和文化。

   时光带走了我们的苦乐年华,却带不走我们永恒的记忆。一分场的老乡中,有两位被我称作魏姐和张姐的,我们彼此姐妹般相处了五年。她们大人孩子穿的毛衣,都是我亲手织的。她们对我也是关怀有加。在我们分开五年以后,当我结婚的时候,还托人捎来了床单和被单,她们在我心中永远有一方之地。

   随着知青的大批返城,知青时代的帷幕也已落下。细细想来,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毕竟我是听从党的召唤,投身到这场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去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凡事总得有人去做,况且磨炼了意志,强健了筋骨。

   往事如歌,青春无悔。

                                一分场、水库、窖地、北安知青高慧丽
                                                    2006年3月于威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6-30 15:39:2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啊,纯真朴实,回忆当年,苦乐年华,经受磨练,坚强意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21:00 , Processed in 0.16400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