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917|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会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9:46: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聚会
北京干部和知青的握手
四月的北京风和日丽,迷人的春风(干燥的北京特有的春风)在早晨就奇迹般的停下了,我和原在直罗安家川插队的知青康国英一同来到了知青文化工作站的工作室来参加一个跨世纪的聚会。
北京干部的手和我们知青的手在相隔了近五十年的时间再次的紧紧的握在了一起,记得当年是在欢迎北京干部的到来时我们握过手,那时我们是不到二十岁的莽撞青年,他们是三十多岁的正当年,他们也是告别娇妻,父母和孩子来到了黄土高原,和我们一样来到了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来到了生活条件十分恶略的直罗公社。我们一同经历了那个难忘的岁月。
在丝路驿站的门口当年直罗公社的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干部李友堂先生仔细的端详着我们每一个知青的脸庞,他在寻找着当年我们在直罗时的影子,老人的手不住的在晃动着我们的手,老人内心的激动已经充分地表达在他那双老道苍劲的手上。
目光炯炯的秦家祥老师紧跟在李有堂老师的身后,这位功勋卓著的射击教练依旧是那样精神矍铄,身材是依旧的那样康健,他拉着安家川知青康国英说起了当年在一起的日子。
袁家骢老师依然是那样的慈眉善目,他那永远笑眯眯的样子又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周发增老师依旧是那样的稳重和蔼可亲。
陈通鑫老师满脸笑容的和我们知青逐一的握手,他那双手还是那样的温暖。
最后到来的是温文尔雅的李中贵老师,满头白发的李中贵老师一显大师的风范。
久别再见的激动迅速的感染了来参加聚会的所有人员,就连驿站的服务人员都被我们的情绪所感染,我们这些知青相拥着那些曾在艰苦岁月给予我们帮助过的北京干部走进了典雅的丝路驿站,我们围坐在硕大的餐桌前,诉说着几十年后相聚的友情,相熟的干部和知青在诉说着当年的一,二,三的往事,不时地在他们中爆发出欢快的笑声,一个个的回忆在我们这人中间散发开来,北京干部帮助我们担水劈柴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我们和北京干部围坐在灶房前一块啃食贴饼子的是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欢乐的情绪在我们中间在蔓延。
知青文化工作站的刘老师抓紧时机把他们前几天去陕北采风的素材片在餐厅的电视上进行了播放,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就被采风的素材片所吸引,鄜州情深,一组组的镜头把一个漂亮的新的富县县城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当年的低矮的土房子都变成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夏,在这个五山交汇的交通要道上一条高速铁路穿过了富县全城,两条高速由这里经过,一条国道蜿蜒的通过了这里。原来屹立在西山的开元寺宝塔已经是在楼群中不那么显眼了,满山坡的山桃花点染着美丽的富县县城,大家为富县的飞速发展感到骄傲,这里曾是我们工作过的第二故乡啊。
富县悠久的历史也在我们的采风片中得到了粗粗的简介,飘逸秀撒的太和山的美景令我们是目不暇接,三教合一的道观金碧辉煌,天真烂漫的学子们在寺观里学习着历史,原文化局长富县史学家张选民先生再给我们讲解着富县悠久的人文历史,让世界震惊的秦直道令人震撼,在子午岭上笔直的贯穿在山巅之上,宽阔和平坦令我们目瞪口呆。
我们来到了曾经养育过几千位知青的直罗镇,来到了曾经知青住过的土窑洞,几十年再来亲亲我那可爱的小土窑,抓起一把黄土紧紧的贴在了心窝窝,我仔细的修真阿黄土的芬芳。这里是我们留洒过青春汗水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的到了陕北乡亲和北京干部的真诚的帮助,是我们在那个年代的艰辛中得到了锻炼,在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汲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我们从北京干部的身上体味到了人性的温暖,就像李友堂老师在聚会时所说的:北京干部一直把你们当孩子和朋友!
我们在直罗这块宝地上通过了上山下乡的磨砺,我们在这里练就了一生不再改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懂得了衣食之难和稼穑之苦,我们在直罗喝下了下了下乡这杯老酒,从此在我们知青面前就没有了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们向与会的北京干部和知青汇报了我们的工作计划,并向与会的老师和同学赠送了【信仰与责任】这本思想教育工具书。
李友堂老师代表北京干部作了一个极为精彩的发言,他把那段苦涩的历史中和我们知青结下的友谊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他的真情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掌声,到会的知青也都真诚的感谢了在那个年月里给了我们最大关怀的北京干部,事隔四十多年了我们的心又一次的紧紧地贴在了一起,我们共同回忆起在黄土高原的岁月。
知青赵怀军向他们曾经的老师汇报了他们现在的工作情况,作为一名老知青他说:知青没有必要在沉浸再有悔无悔的纠结中,我们要抓住属于我们有限的好时间,做一些我们喜欢的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繁荣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为圆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去做最后的贡献!他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久别重逢的喜悦一直是这次聚会的主题,欢乐融融的气氛自始至终的在大家之间传递,直罗知青中的老党员刘焦平(1971年的党员)组织我们和北京干部坐在一排了一张全家福,我们代表全体直罗知青祝老干部们身体健康。
老同志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愉快的半天时光。
最后我们在依依不舍的情绪中与这些耄耋的北京干部告别,保重啊!我们从心底向他们发出了我们祝愿。
记一次陕西省富县直罗公社下乡知青代表与全部北京干部的聚会。
下面是参与聚会的北京干部和未能到会的北京干部情况及知青的名单:
经多方联系我们在北京找到了当年支援延安建设的住直罗的北京干部:,
他们是82岁的原住直罗北京干部组组长李友堂先生。(北京教育报刊社党总支书记)
现年83岁的周发增先生,当年是住屈家沟的干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常务副总编)
现年80岁的陈通鑫先生,后调到延安北京干部办公室工作。(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主任)
现年78岁的覃家祥先生,当年是住安家川的干部。(四川省射击队总教练)
现年78岁的袁家骢先生,当年是住党家湾的干部。(北京教育学院副局级巡视员)
现年76岁的李中贵先生,当年是住党家湾的干部。后调到延安去做宣传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
原住直罗的北京干部:章健老师(原设计院局级干部2009年去世),冯文林老师(原化工大学党委书记)2003年去世)已驾鹤西去。
原住直罗的北京干部:李凤明老师,(高法正处级调研员)白晓亭老师(门头沟档案局局长)因病不能前来。
韩维森老师已调往河南。(河南南乐政协主席)
参与聚会的直罗下乡的北京知青:
直罗街的知青雷浩,
屈家沟的知青王继泓(女)
新寨子的知青张国勤(女)
安家川的知青康国英,刘焦平。
党家湾的知青张九和,王志强,赵怀军。
知青文化工作站的其他知青五人。
信仰与责任主编直罗镇人缑君安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29
沙发
发表于 2015-4-15 21:32:19 | 只看该作者
昔日患难与共留真情,今时欢聚一堂叙友谊。相识是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0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907
板凳
发表于 2015-4-16 08:3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0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907
地板
发表于 2015-4-16 08:3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0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907
5#
发表于 2015-4-16 08:3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0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907
6#
发表于 2015-4-16 08:3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0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907
7#
发表于 2015-4-16 08:4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0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907
8#
发表于 2015-4-16 08:4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0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907
9#
发表于 2015-4-16 08:4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290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907
10#
发表于 2015-4-16 08:4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6 19:24 , Processed in 0.238014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