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699|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烧 柴

[复制链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4:2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党项人 于 2016-4-23 07:51 编辑

    那是几十年前的事啰!卷入上山下乡插队洪流中的我,从天府之国来到了当年中央红军落脚的黄土高坡过了近三年的“耕牧”生活。
    我所在的生产队叫胡兴庄。这是在一条条山沟里又拐了好几个岔岔的一个小山村,不通电,不通汽车,不通邮。由于我的父亲,一个脾气倔强的老红军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多年,他坚持我到这里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小山村实在是太荒凉,太贫苦了。放眼望去,布满了黄土的一个个山头就像不长头发的大脑袋,光秃秃的。农民辛苦一年,好的年成也只能分得二三百斤粗粮,加上糠和野菜才能勉强过日子。   
    那时天天困扰人们的就是烧柴。人们把一尺来高的蒿草都刨下来晒干当柴烧,偶尔能砍上一丛小荆条、小酸刺类灌木的,那就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了。因此,如何找到烧柴就成了我每天的首要“工作”。每天劳动一休息,我就提把小镢头,和当地人一起赶快跑到地边崖畔寻找那“人见人爱”的蒿草,刨下来平铺在地上,晚上收工时再背回去。为了多搞点柴,还常耍点小手腕,故意把刨下的柴与老百姓刨的紧挨在一块,下工时顺手把人家的拨弄过来些。后来,我当了牧羊人,在山里活动的范围大了,搞柴的本事也大了点。我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攀登陡崖去砍长在山崖陡壁处的柴禾,有好几次摔下来。好在陕北的黄土绵软,只是皮破肉伤,未动筋骨。
   一天,我赶上羊出了村,仿佛着了魔似地就上了村东南那座又高又陡的坟山。当我气喘嘘嘘地翻过山顶往那被当地人称之为但很少有人去的石攀沟一瞧,大吃一惊,啊,沟里绿茵茵的树木不少呢!我可没有想到就在光秃秃的黄土山间竟然还有这样一片“绿洲”。自打我到农村后,天天眼里见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地,突然见到这久违了的绿色世界,真是幸福至极啊!我连羊也不顾了,连蹦带跳地冲下沟里。沟底宽约二百多米平展展的。一行行的柳树望不到头,大的树胸径竟有六十多厘米,小的树也有二三十厘米粗。地面长着绿茵茵的草,开着朵朵淡蓝的、浅黄的、粉红的小花。沟中的小溪流着潺潺的水,清澈透底。我大叫一声:“安逸”(四川话,舒服的意思),一个后仰就面朝天地躺在那草地上,任太阳晒在我的身上,任轻风拂在我的脸上,四周安静极了。真像天堂,不,就是天堂。过了一会,我起来后,才看见那树下林间生长着一丛丛稠密的灌木,地上四处是枯枝枯杈。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这么多的柴啊”!我这高兴哟!但兴奋之余也奇怪:这里的植被怎么没有遭到人们的破坏?先不管它,拣柴要紧。那天,我拣了满满一背干干的柳枝,回了村。由于那山太高了,路十分难走,再加上柴又重,我真是走一步摇两摇、气喘如牛,但心里是非常高兴的。那一段时间,我只要有空,天天去那山、去那沟里放羊,除捡柴外,那里的风景非常令我陶醉。也只有到那里,我才能暂时忘却那困苦的插队生活。
    过了十几天,一个上午,我仍像往常一样,把羊赶到山坡上,就下到沟底捡柴。忽然,听见有刷刷的声音。我当时的反应是有狼来了,吓得连忙直起腰来,手里攥紧镢头,抬头一看,呀,不是狼,是人,是个女人。她从后沟掌走上来,上身穿件蓝地白点的中式上衣,裤子是黑灰色的,头上蒙块白毛巾,手里提个篮子,走得很快。我心想这是谁家的婆姨?一个人走在这旷野也不怕。第二天,当我又去到那条沟里捡柴时又听到刷刷的声音。我抬头一看,怪了,怎么还是昨天那个女人?她长的很漂亮,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这女人从哪里来的呢,我没有听人说这沟里住有人家啊?难道她是鬼?想到这,我害怕了,连柴也顾不上捡了,就赶着羊出了山。见到一早就在山外路口放牛的两个小后生,我问他们刚出来的那个女人是谁,他们笑着说今天除了你,哪还有人出来过。我听了后,更加害怕。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老想是怎么回事。   
  “不行,我—定得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天一亮,我就放羊上了坟山。到了沟里,只见满沟上上下下都长满非常茂盛的灌木、杂草。我往沟掌里走去,一直走到垂直的陡崖处,才见在紧贴山崖的地方,有间小房。“汪汪”一条大狗直冲着我叫,这时从屋里出来一个人,吓了我一跳。他满脸的伤疤,样子很怕人。他喝住了狗,问我是谁,来这干什么?我自我介绍后,他又提起我父亲的名字问我:“他是你大?”我学着电影《小兵张嘎》罗金保的派头说:“这还有假?”他没理我就进屋了。这时,我前两天见到的那个小媳妇出来了,说你以后别在这条沟捡柴了,这是队上的封山区,谁也不让捡柴的。说罢也进屋了。他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住在这深山沟里呢?带着这不解的谜,我回村到八十多岁的老祖母那里去请教。她“嗨”了一声,说了句你怎么上那里去砍柴。我说为什么不能去?老人家又“嘿”了一声,说道那树是你大(我父亲)年轻时栽的,后来归队上了。一来是你大当了红军,为老百姓出力不少,大家敬重他,都不去砍树捡柴。二是那后沟掌住的是位英雄人物。你见的那男的是47年跟着你大当游击队以后在朝鲜负伤后残废了就回庄了。他干不了体力活性情也孤僻,队里就让他上那沟里看林子去了。他对这树就像对他的亲人一样,非常爱护,任谁也不让进去。那小媳妇是3年闹灾荒时讨饭来的,他们成了亲,还就住在那沟里看树。过去村里有的年轻人也有去那砍柴的,结果让那男的用木杠差点给打断了腿,加上队上封山制度也非常严,因此人们也不敢去那条沟砍柴。就这么两个原因保住了那满沟的树木美景。
     这以后当我实在捡不到柴时,我也到那沟里去捡点枯落的柳枝以解燃眉之急。就这样,我的烧柴问题才有些缓解。奇怪的是,那两口子一直不管我。看见了也装作没有看见。直到我告别插队生活离开小山村时,那男的才找到我,给我说了句令我震动肺腑的话:“你捡柴我不管你,那树是你大栽的,你可以捡。你大不仅养了你,连你受苦的日子里会有难处都给你想到了。所以,他留下这一沟树,不然,这几年你烧神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沙发
发表于 2016-4-21 15:4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杏儿 于 2016-4-21 15:55 编辑

   老高我把字放大了,便于大家看得清楚.
        父亲栽树,儿子享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7:26: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4-21 15:43
老高我把字放大了,便于大家看得清楚.
        父亲栽树,儿子享用.

谢谢啦!我还担心字大了呢。特地改小呢。以后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916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579
地板
发表于 2016-4-22 18:59: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您实话实说的回忆父亲的好文字!问候同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5#
发表于 2016-4-23 05:51:46 | 只看该作者
乡亲们没忘记老红军啊!咱那搭儿烧柴确实不容易,我们队的哥几个也常常因烧柴问题发愁。树太少了,有时遇上个树根就想法刨回来,那叫树疙瘩,晒干劈开能多烧些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主题

4041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933
QQ
6#
发表于 2016-4-23 07:1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凌云志 于 2016-4-23 07:17 编辑

见到一早就在山外路口放牛的两个小后因残废了,就回村了,又干不了体力活,性情也孤僻,队里就让他上那沟里看林子去了。
这搭有点害不哈,两个小后是个甚?是后生?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07:42:43 | 只看该作者
屹梁梁 发表于 2016-4-23 05:51
乡亲们没忘记老红军啊!咱那搭儿烧柴确实不容易,我们队的哥几个也常常因烧柴问题发愁。树太少了,有时遇上 ...

遇到树根那是幸福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07:43:19 | 只看该作者
林逸 发表于 2016-4-22 18:59
欣赏您实话实说的回忆父亲的好文字!问候同龄人!

谢谢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07:51:54 | 只看该作者
屹梁梁 发表于 2016-4-23 05:51
乡亲们没忘记老红军啊!咱那搭儿烧柴确实不容易,我们队的哥几个也常常因烧柴问题发愁。树太少了,有时遇上 ...

树疙瘩就是硬柴,那可是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07:52:40 | 只看该作者
凌云志 发表于 2016-4-23 07:15
见到一早就在山外路口放牛的两个小后因残废了,就回村了,又干不了体力活,性情也孤僻,队里就让他上那沟里 ...

惭愧惭愧,排版乱咧!我给改过来咧!请斧正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16:10 , Processed in 0.26501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