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东省高青县黑里寨镇孟集中心小学开设了“孝敬课”。天津北辰区大张庄镇也曾开展“知理行孝”教育,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编印三字经:“人百行,孝为先。父母恩,大如天。孝父母,学前贤。养老人,度晚年。顺其意,讨心欢。”在全镇中心小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笔者以为,这种活动非常有必要,有两个例子说明:
其一,老友被28岁的孩子暴打一顿,赶出家门,独占了房子。老友现在还住在老年公寓,原因是从小被溺爱的儿子找爸爸要10万元钱搞对象,爸爸说“现实没那么多钱”却被打。邻居帮忙报警求助,民警严厉批评了老友儿子:“打骂爹娘犯法,是不孝行为。”儿子竟理直气壮地反问:“我从小没听说过什么叫孝字。我找他要钱天经地义,犯的什么法?我不找他要,我找谁要去?”
其二,老邻居张奶奶的儿子、儿媳和孙子来看望她,章奶奶特意包了三鲜馅的饺子,煮熟的饺子端上来,孙子不吃,大发脾气,面对墙掉眼泪,说:“我不爱吃饺子!”儿媳心疼地搂着儿子问:“你想吃什么?”孙子说:“我想吃红烧带鱼和米饭。”章奶奶儿子立马说:“好儿子别哭,爸爸下楼给你买带鱼,马上给你做......”章奶奶不解其意,说:“你这样宠孩子没什么好处......”儿媳说:“您孙子立功了,今年考上名牌高中了!”孙子这时也笑着说:“奶奶您不懂,爸爸说,只要学习成绩好,考上名牌高中,就是最好的孝敬。老师也说,我的成绩好分数高,给家长省了很多钱呢!”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家长和学校重智轻德非常严重,导致很多孩子认为,只要自己学习成绩好就是对家长的孝敬,把“孝道”扭曲了。孝道应该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学校和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孩子树立孝敬意识,把应试教育转变成全面的素质教育。试想一下,一个有学问、有才华的人,倘若在家不孝敬父母,翅膀硬了,忘了爹娘,甚至虐待老人,蛮横不讲理,那他的学问有什么用?才华有什么用?这样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尽孝心的人,能为社会做好事吗?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人要从小做起,幼儿好似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育滋养。”每个学校和家长,都应按照以上两个学校的做法,让“孝心”走进校园,让“孝道”一代代传承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