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共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大飞机运十真相大白于天下》想到的(转)

[复制链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09:57 | 只看该作者
再同运十下马二十多年后,我国重新上马研制大飞机C919相比。据程不时在央视《大家》说的,此次大飞机的研制,“我们现在得到的数字就是前期研制的费用是五百到六百亿的人民币。”如果说,运十当年的研制费用为5.377亿,而现在C919的研制费用500_600亿,按可比价格,已是天渊之别?
可见,运十研制花费5.377亿,不是什么 “花钱很多”,而是“花钱很少”。怎么能主观臆断运十“花钱很多”?如果说运十研制耗资5.377亿是“花钱很多”,“要停下来”,那么现今大飞机C919的研制一花5、6百亿,岂不是根本就不应当上马?
邓小平以“花钱很多”为由处决运十,实乃 “莫须有”罪名呀!
再看所谓“把握不大”。
这是讲运十质量成问题,能不能飞,安不安全,“把握大不大”。应当承认,邓小平作为核心领导人有此种考量,是必要的、可以理解的。
然而,问题在于,运十这类高科技的项目“把握”大小,只能由生产、科学实验来说话,只能以试飞的结果为准。“权力”再大,也算不得数!事实胜于雄辩。
其实,运十“把握”大不大?只要试飞也就清楚。怎能还没有试飞,就断言其“不安全”?为何不等试飞就迫不及待地将其扼杀?而且,运十的“质量”,理所当然地只依参加的研制的科技人员,及其他航空学者、专家依据生产实验、试飞的结果所作的判定为准。邓小平尽管是“总设计师”,似无判定的“资质”。
在这里,不存在“权大就理大”。
所幸的是,1980年4月8日,邓小平宣判运十“死刑”。好在还没有“立即执行”,“死缓”了五年。使运十有五年的试飞“机会”,从而以铁的“事实”洗清了“不白之冤”。如上所述,运十试飞五年,累计试飞130架次,170飞行小时。先后7次飞越世界屋脊,为西藏人民减去救灾物资。整个“试飞没有发生过问题”。试飞雄辩地证明,运十无愧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0:2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运十的质量问题,什么“把握不大”,什么“测绘模仿747”等等,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关于运十研制的总结,作了系统的回答。1988年8月航空航天工业部民机司副司长郑作棣写了题为《一次有意义的攀登──谈运十飞机的研制》的文章。9月7日,航空航天工业部何文治副部长在北京召开运十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主要是运十研制负责人,会议确定以郑作棣起草的文章为基础,请上海的同志进行修改后发表,作为运十的总结。11月28日,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发表了题为《一次有意义的攀登──谈运十飞机研制的经验教训》的文章,以事实为依据,回击了强加在运十头上的不实之词。
这篇文章指出:“运十飞机的研制,对航空工业是很大的促进,在技术上有以下十项突破:1. 国内首次采用美英民机设计规范,突破了过去一直沿用苏联规范的局面;2. 国内首次采用尖峰式高亚音速翼型;3. 国内首次采用“破损安全”、“安全寿命”概念设计飞机结构;4. 国内首次采用全翼展整体油箱,最大装油量达51吨;首次研制出机身大气密客舱,最大容积达318.85立方米;5. 首次采用机翼下吊发动机的总体气动布局;6. 首次采用由调整片带动操纵面的气动助力操纵形式,省去了液压助力装置;7. 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全机各系统地面模拟试验,进行了自由飞模型试验,共完成全机各种试验163项;8. 全机选用材料415项,其中新材料76项,占18%;选用标准955项,其中新标准164项,占17%;选用配套成品435项,其中新成品305项,占70%;选用轴承185项。9. 国内首次将电子计算机用于飞机型号设计,编写了计算程序138项;10. 国内首次组织了大型客机的研制试飞。运十飞机虽然最终没有投入航线使用,但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就,对研制运十飞机的历史功绩是不能低估的。
凭什么还未能试飞就以“把握不大”勒令下马?又为什么说它是“测绘模仿747”?
正是80年国内的洋奴派妄自菲薄,对运十的百般毁谤,引来了美国驻华使馆空军武官和波音公司的副总裁的关注。他们亲自登机,考察究竟。那位美国驻华使馆的空军武官,曾经是波音707的飞行员,有数千小时波音707的飞行经验,武官一登上舷梯,到机舱门口回头一望,就断言“这架飞机与波音707完全不同,因为我太熟悉波音707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0:57 | 只看该作者
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事关知识产权和技术竞争,那位波音的副总裁对运十进行了仔细考察,他也不得不得出客观的结论:“这是中国人在这个领域的一次完完全全自主的实践。”
不仅如此,波音副总裁斯坦因纳於《航空周刊》着文称:“运十不是波音707的翻版,更确切地说,它是该国发展其设计制造运输机能力十年之久的锻炼。”
同是运十,国内、国际的两种评价,形成多么尖锐的对比,多么强烈的反差! 这究竟凸显了什么?
当然,这不是说运十的质量就已完美无缺。如同其他新产品一样,它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乃至比较重大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甚至必然的。任何一种新产品的研制,都不可能一蹴而成。其产品质量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产品技术有一个从粗到精的提高过程。即使科技含量较小的新产品,也尚且如此,运十大飞机当然更是这样。怎能借口运十“质量问题”、“把握不大”,还没能试飞就令其下马?这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颠倒”。照此方针,共和国的前三十年的“两弹一星” 一开始也不是完美无缺,岂不早就应当停试下马?中国的现代化的任何新产品的研制,岂不通通成了多余?
还须指出,1970年毛泽东提出研制大飞机同时立项的,一共是“四个大项目”:代号“708工程”的运十客机;代号“701”工程的长征4号火箭基础;代号为“718”的远望号导弹卫星发射测量船;以及代号为“728”的秦山核电站工程。毫无疑问,除运十外的其他三项工程在质量上同样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照此逻辑,岂不都该统统下马?邓小平为何“斩一留三”?能说是其他三项“花钱很少”、“把握较大”、“办法很对”吗?
至于所谓运十受“‘四人帮’干扰破坏”就得下马,那就更站不住脚了。
所谓“‘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理应就事论事,不能诛连无辜。 关键在于这种 “干扰破坏”究竟是些什么?是大大拖延了研制时间,还是大量挥霍了研制钱财,甚至严重危及了大飞机的质量?正确的态度,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此种“干扰破坏”在运十身上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决不应当“推倒重来”。实际上,国家只花5.377亿,不到十年,运十研制圆满成功,试飞能“在蓝天上自由翱翔”,并未出什么问题,怎能以什么“四人帮”干扰破坏而将运十处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1:3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记得,邓小平复出后,有一个喊得震天价响的口号,就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既然如此,运十是文化大革命中研制的重大成果,又还是在上海研制的,“受‘四人帮’干扰破坏”,那自然也属“彻底否定”之列。
运十之殇是受“彻底否定文革”、审判“四人帮”之诛连。悲乎!壮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2:04 | 只看该作者

(三)、关键出在两条不同的现代化建设路线。  邓小平下令三机部要把运十“停下来”的第4条理由,即所谓“办法不对。”在邓小平看来,自主研制运十,发展中国的航空产业,此“办法不对”。
试问,这种“办法”又错在哪里?他所谓新的、正确“办法”又是什么
?
这里所谓“办法”,即实则是“路线”。邓小平认为,运十的研制遵循的是毛泽东的现代化建设路线,应予否定。
程不时老教授说得好:运十下马,关键是发展的路线。
可见,邓小平扼死运十,以极大的鲜明性和尖锐性凸显了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两种“办法”、两条“路线”的对立,即独立自主现代化路线和对外依附现代化路线的对立。
在共和国的前三十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线,就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路线。他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令人振聋发聩地“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文集》第7卷,第41页)
其后,总结了
“一五”建设经验,就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路线。这就是1958年6月8日毛泽东说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要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路线。”(《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80页)当“大跃进”中出现关门主义倾向时,毛泽东斩钉截铁地指出:“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在与自然作斗争方面,我们的第一个先生是苏联,我们首先要学习苏联,但是美国也是我们的先生。美国炼的钢含硫量是百分之零点零四,我们只有个别地方炼的钢含硫量达到百分之零点零三七,大部分地方炼的钢质量不好。这是新问题,不能调皮,要老老实实学习。如果粗心大意、调皮、充好汉,一定会跌跤子的。”(《文集》第8卷,第71、72页)但毛泽东深知,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是引进不到的,对此不能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像大飞机这种民军两用的高科技尖端战略项目,更只能靠自己自主研制。他始终坚信中国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以至整个中华民族有自力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能力,“西方资产阶级能做到的,东方的无产阶级也一定能做到。”
所以,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就成了毛泽东的建设路线的立足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2:53 | 只看该作者
正是遵循这样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路线,毛泽东果断决策自主研制大飞机,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夺取了圆满的成功。五千多年来,中国自己的大飞机终于第一次“在蓝天上自由翱翔”了。实践标准已经判明毛泽东现代化建设的“办法”、“路线的正确性。所谓”办法不对”纯系主观臆断!
邓小平的“特色”建设路线正好反是。这是大家看在眼里的。邓小平为何断言,中国自主研制大飞机“办法不对”,路线“不对”?这同他反复毛泽东关起门搞建设,“闭关锁国”斥责是分不开的。然而,这是“莫须有“的罪名。本人04年曾发过专论,以充分的事实,恢复了共和国前三十年的本来面目,无庸赘述。
在他看来,毛泽东不切实际地自主研制大飞机,不同外国 “合作”,这种“办法”、“路线”当然“不对”。就算运十研制成功,飞上了天,也不能算数。他主张换“办法”,走“新路”。这就是同美国 “合作”,“在国内生产”,花钱很少,发展又快。这样一来,就把毛泽东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路线,变成依附美欧“合作生产”为主的路线。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而要实现中美“合作生产”大飞机,运十也就成了“难路虎”。“不扳倒运十,美国飞机怎能进来?”如果美国大老板不开心,怎肯同是中国“合作”,“在国内生产”大飞机呢?
所以,运十下马是中美合作、联手出击的恶果。
有如上述,邓小平下令三机部运十“要停下来”,是在同美国飞机公司老扳会谈后随即发出的。那天,他会见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总裁桑福德·诺伊斯·麦克唐纳,“详细询问三机部同道格拉斯公司合作事宜”,指出:“我们双方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合作,要从战略上加以考虑,不仅是做生意。”这是什么意思?中美“双方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合作”,原本就是“做生意”,所谓“不仅是做生意,要从战略上加以考虑”,究竟怎么“战略考虑”法?这是“绝密”,旁人不得而知。就在他们会谈结束后,对陪同会见外宾的段子俊下令:运十“要停下来”。
这就“开创”了航空工业的逻辑颠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3:23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麦道公司在西方《财富》杂志上吹嘘自己是怎么做成10亿美元的生意时,坦承“因为上海搞过运十,我们才与上海合作,如果不扳倒运十,美国飞机就不好打进中国”。这真是点睛之笔,一语露天机!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扳运十”,邓小平中美“合作”路线 ,经过三十来年的实践结果又如何呢?
(四)、黃樑美梦一场空  路线正确与否,确是决定一切的。邓小平的现代化发展路线,经过实践结果,落得“竹蓝子打水一场空”。依据有三:
第一、中外“合作”“在国内生产”大飞机成了“梦里吃仙桃”。
邓小平对中外“合作”充满幻想,天真得可爱。他竟敢扼死运十,恭迎外宾“合作”生产大飞机。满不为照此“好办法”、“新路线”,中国航空工业就会一步登天。殊不知,这是“缘木求鱼”!
1985年2月运十停飞下马,翌年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另起炉灶,“重新研制国内干线大型飞机”。于是乎,开始了飞机选型、总设计单位定点、选择国外合作对象、编制可行性报告。这个可行性报告一直搞了6年,直到1992年初才上报,研制项目也演变成了中美合作生产MD90。
1992年11月,国务院下发文件,下决心研制150座以上的“干线飞机”,最后落实的还是与国外合作研制100座的大支线飞机AE100。
其后,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把邓小平中外“合作生产”大飞机美梦具体化"三步走"的路线图:第一步,中美合作制造装配MD80/90;第二步,中外合作研制AE100,约在13年后的2005年服役;第三步,自行设计制造180座飞机。
然而,形势比人强,规律不饶人。人们的思想、计划只有合乎外界的规律性,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邓小平的此种黄粱美梦会落得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步,因麦道被波音兼并,上海的麦道装配线也跟着“陪葬”了!第二步,欧洲空中客车单方面毁约,中国被人家耍了一顿还不敢作声!至一九九八年,这“三步走计划”完全落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3:54 |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梦里吃仙桃”,倒是美滋滋,可惜仅只在梦中!剩下来的,还是毛泽东时代研制成功、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已被拆去许多重要部件、孤零零地停放在厂房里的运十!
第二、扮倒运十,美欧飞机进来了,中国劳动人民以血汗创造出来的白花花的银子哗啦啦地流进美欧航空巨头的金库。外国的大老板如愿以偿,举杯欢庆。
据中国民航局在其官网披露,截至2012年底,中国自美国进口(含购买和租赁)波音飞机共1245架,估算贸易金额约1056.1亿美元。
除了波音还有空客。到2011年的二十年来时里,中国先后进口空客717架。再加上2013 年奥朗德访华,中国一口答应进口空客100架,以及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访法,一下签订进口空客150 架,中国购买空客总数应在1000架以上。这又要多少黄金白银?
总括起来,二十多年来,中国进口这么多波音、空客究竟共花了多少人民的血汗钱? 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的讲法,现在“每年花几百上千亿进口飞机”,那么,改开以来,总共岂不花了三十来个“几百上千亿”呀!
邓小平所谓运十的研制用去5、3亿是“花钱很多”,真不知,扼杀运十后,花上几十个“几百上千亿”进口飞机,又该怎么看呢? 实践证明,此种“中美合作”损中肥美,害中利美!哪里是什么“合作共赢”?是彻底的“美欧独赢”!这是殖民地性质的对外开放的恶果!
老实说 ,如果不是邓小平背离毛泽东的建设路线,无此心甘情愿被殖民的“设计”,继续支持、发展自主研制的运十,只要满足运十要求,投资1.7亿元,拨流动资金1.6亿元,到1990年可交付16架运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大生产。中国的运十定将争得同波音、空客“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与运十同时立项的“长征火箭”如今“辉煌世界”,就是铁的佐证。
果真如此,也就可以把这些年进口飞机花去几十个“几百上千亿”,用之于改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呀,那岂不是中国人民的大幸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6:18 | 只看该作者
再次、运十遭劫,不只是运十。由全国选出的优秀科技人员,经历十多年的研制磨炼而结成的研制团队彻底散了,有着完全知识产权的技术完全丢了,研制生产大飞机的基地已经铲除了,至于那个被称是“花钱很多”5.3亿,更是被倒掉太平洋去了!这也算得上邓小平口口声声的所谓“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一“范例”!
说到这里,不能不读一下程不时副总设计师回答央视记者关
于运十停飞后,技术人员干啥的提问时是怎么说的。他说:
大家都结束个人的工作,其中有一些人实在没有事了。他
们就只好去编上海的“交通手册”,你到哪里去要坐几路公共汽车,就是编这个手册。编完手册没有发行的渠道,就“派他们到大街上去卖。飞机设计人员跑到大街上卖自编的上海交通手册”。这是一部分人。另外当然还有一些年轻的,有单独的科技任务,但是科技任务没有一个型号在那儿牵引的话,都是支离破碎的,不堪一击的。
程不时副总设计师在谈到他自己时说:我不干运十以后,也写了很多文章,我也做了很多计算,我编了计算机的程序,都是“小打小闹”。这位新中国航空事业的第一批开拓者者,作为我国第一架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的设计,运十的副总设计师,竟在“科学的春天”里被提前4年退休。
“改开”后到处高喊“时间就是金钱”,而邓小平扼杀十,热衷于外资“合作”,使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白白“担误”了三十年。中国大飞机的研制返回到1970年原点。
真是路线决定一切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主题

6万

帖子

9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0816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4:16:48 | 只看该作者
碰到南墻终得回头。中外“合作”生产大飞机彻底梦断,中国只好重新自主研制大飞机,非返回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大道不行!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中,把大型飞机确定为“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继而经“专家论证委员会”长达 6 个月的“独立开展论证”,2007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这就是中国商飞C919。
此次研制经费,据说高达5-600亿元。
按原定的路线图,2014年首飞,2016交付使用。
对此,美欧飞机巨头深感不安。早在2007年在美国凤凰城举行的美国航空运输贸易协会年度讨论会上,国际金融租赁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就强调波音与空客要联手对付“中国的挑战”,“共同揭制”中国研制大飞机。他们提出“两种对策:一种是防御性的,另一种则是进攻性的。” 这也又一次宣告对外依附的“办法”、“路线”的彻底破产!
我衷心祝愿C919研制取得圆满成功,早日“在蓝天上自由翱翔”,并在同波音与空客的博斗中茁壮成长!
从70年运十立项,弹指45年。回顾中国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巨大曲折历程,令人喜悲交加,感慨万千。
程不时老教授说得好:
这段历史你怎么向后代交代?再过二、三十年,出来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后几代的人,“他们觉得历史上会很奇怪,为什么会这些爷爷们,干的东西就要被无故扔掉,然后另一些爷爷们要重新干起,到底什么原因,你能讲得清楚吗?”
中华民族真是“多灾多难”呀!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批判俄国党内的马赫主义者巴札罗夫提出“感性表象也就是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 ”这一露骨的主观唯心主义谬论时,曾说:巴札罗夫同志,你应受到表扬呵!我们将在你生前给你修一座纪念牌,一边刻上你的名言,另一边刻上:献给俄国马克思主义中间葬送了马赫主义的俄国马赫主义者!
在邓小平诞生110周年之际,也不妨为他“修一座纪念牌”,左边刻上:中美合作,停下运十;右边刻上:教育后代,永不重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3:41 , Processed in 0.255015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