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9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除“圈子”文化

[复制链接]

1611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13:4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圈子有多远,你才能走多远”。这些年有人在官场中明目张胆地经营圈子,进而衍生出“圈子文化”。第二轮中央巡视组情况通报,“广西、四川、江苏、河北存在官场‘圈子文化’”,迅速“点燃”了网络舆论。
   官场“圈子文化”就是一些官员结党营私,为一己私利编织利益同盟。或是“官官相护”,或是“山头主义”,或是“官商勾结”,经营方式虽然各异,但是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是其共同本质。
   正常的人请交往未尝不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也是社会人的基本诉求。然而,以暗中勾结为手段,以私人利益为目的,不仅让正常交往变了味,也让党风政风变了质。官官相护的逻辑之下,任人唯亲、近亲繁殖、带病提拔势必蔚然成风;官商勾结的规则之下,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寻租腐败定然禁而难绝;山头主义的庇护之下,党同伐异、相互倾扎、朋党恶斗也将潜滋暗长。为了小圈子利益而出卖公共利益,这正是“圈子文化”的危害所在。
   在圈子中寻求政治庇护、利益同盟与合作伙伴,有事可以共担风险,无事可以谋取利益,这种合纵连横、攻守同盟之术,恰是很多官员深藏心底的“官场秘籍”。但宋代欧阳修说过,“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圈子文化”看似平安,但和一帮各怀鬼胎的“朋友”为伍,岂能善终?刘志军与丁书苗,还有罩着神秘色彩的“石油帮”,哪一个有好下场?苦心经营的小圈子,到头来还不是养虎自噬。
   在中国历史上,“朋党”兴起往往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晚期牛僧孺与李德裕的“牛李党争”,便加速了唐朝衰落。以古鉴今,我们应该拿出雷霆手段,清除党内任何形式的“圈子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沙发
发表于 2014-11-25 20:44:16 | 只看该作者
岂止是圈子,不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山头主义么,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应该打击清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6
板凳
发表于 2014-11-26 08:52:03 | 只看该作者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确实如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1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2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1:27:06 | 只看该作者
        闲人一个版主所言极是,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1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24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1:29:0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龙行天下版主,祝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3 07:42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