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孙树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 父母恩情永难忘

[复制链接]

593

主题

2566

帖子

82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25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5:33:22 | 只看该作者
     此后,队里不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来找我,媳妇们和面、擀面,我来犁面,又匀又细,挂面一样。还要蒸馒头,那我表演的更来劲了,两手搓馒头,又圆又光。那些巧媳妇们都要来拜师了,呵呵,我说冰冻三尺不是一日之寒,要常练习,要有悟性才行,关键是我母亲是万里挑一的巧手,面案上是活儿都是艺术品,过年时制作的面花馒头十二生肖,个个栩栩如生,亲自给我传授的技艺,就说和面,也是能做到三光:和好面要达到手光、面光、盆光。我帮忙的好处自然是吃香的,喝辣的哟!凤翔县自古就有酿酒的传统,东周平王九年(前672),秦“收周余民而有之”,农业生产水平超过了东方诸侯国,粮食自给有余,为酿酒提供了物质基础,以酒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开始出现。雍城遗址出土的大量酒容器证明,秦人造酒、饮酒已相当普遍,佐酒餐也很讲究。民国时就有两家烧锅,一个在城西约二十里地的柳林镇,出产有名的清香型西凤酒,嘉祐七年(1062)苏轼开拓古“饮凤池”,引注凤凰泉水,修成东湖。同年,苏轼向宰相韩琦呈《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建议“以官榷与民”;凤翔官方不再经营酒曲,只收酒税。县城东门外城关镇有个烧锅,出产凤翔大曲酒,当时农村消费水平低,都是喝的散装酒,瓶装酒两块三一瓶,散装酒八九毛一斤,那口感真不错,现在再也喝不到那时的味道了。柳林镇有个凤凰泉,出酒必有好水质,但现在都是靠勾兑,包装上做文章,什么三十年陈酿,十五年,六年西风都一百多的价位,口感却没有那时的好。
   和大多数知青相比,我的境遇当属万里挑一了。经常是隔三差五的有机会吃大席,大小场合见得多,各级领导接触的多,大队书记住在我们对面,有什么大场面就偷偷告诉我,带我去参加,吃香的喝辣的,然后让我露一手,当然是吹拉弹唱那一套啦,从样板戏到中外歌曲,让当地老乡开开眼界哟!文革几年我把八个样板戏的主要唱段都背过了,尤其是“打虎上山”、京剧 《智取威虎山》 李勇奇“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哪个唱段我最得意,几乎和原唱没有区别。还是要感谢我的母亲,就是她的患病才成就了我,我天天在家伺候她,一边干家务活儿,一边跟着广播学样板戏,现在有机会表现了吧,能混吃混喝了吧,呵呵!当然也不能白干,临走总能带些烟酒或熟肉,回来和哥们儿们分享。
    我们队在全大队属于中上水平,劳动价值比较高,第一年分红队长说每个劳动日价值六角一,在全大队排名第三。年底分红时我应该得到几十块钱,可是平时的借款一扣除,账上只剩一分钱了,呵呵,队长说,你还不错,有很多知青还倒欠队上的口粮款。我说我看看这个账怎么回事,按我的计算应该更多一些,怎么回事呀?队长说,你不能按照全劳力计算,你们来的时候队里开过会,说你们什么都不会干,每天只能计八分工,当时农村有个规定,十八岁以上算全劳力,每天记十分公分,十八岁以下是半劳力,男的给八分,女的给六分,妇女标兵给八分,男的标兵给十二分,我一听就炸锅了,我说有什么活儿我干不了呀!明年你把难度最大的活儿派给我,我干不了的话,我一分都不要!我观察了两个月,没看到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我要当标兵,每天要拿十二分!队长笑我年轻,不懂事,说有些活儿你就是干不了。我说咱们打个赌,我干不了你倒扣我工分好吗!队长说,好吧,明年考验你。会后悄悄对我说,有些事你不能当众说,说了大家就会紧盯你不放,标兵是样样活儿都能拿得下,而且能出大气力的,你这么瘦小就别自讨苦吃了吧!呵呵,我说不行,我一定要拿最高工分!
    过年要回家了,队长说我给你磨一袋白面拿回去过年,你能扛的动吗?我说没问题,在城里粮站买粮,都是我往家里扛,我母亲是个小脚女人,我不扛谁扛呀?那时粮站供应的标准粉也叫95粉,一袋50斤,八块二毛钱,我管家的非常熟悉,队长说我给你磨一袋富强粉,也叫85粉,是那个年代高干待遇的特供,我听了非常开心,就扛回去了。家里父母当然高兴了呀,说这小子还不错,自己能混饱肚子,还能往家里扛,也就更放心了。我父亲说,这也是你中学时打工的好处,不怕吃苦,动手能力强,但还要处处留心,明学偷学相结合,成长就快,学到了本事,人家就高看你,就能获得人们的尊敬。技术活儿不能总问人家,要偷学,注意每个细节,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农村那些技术总不会比我们建筑行业还复杂吧,你要虚心,尊敬老农,人家也会乐意教你的,千万不要太自以为是,你太逞能,人家就会反感,吃亏的是还你自己吧。我说我回农村时,你帮老乡买点农村稀缺的物品吧,比如洗衣粉、蜡烛,电池啦等等,我父亲都答应能办到,说人心换人心,人敬你一尺,你要还人一丈,做人要宽厚,我就提前给你准备好,就看你能拿多少了。我说可以找人帮忙呀,我们队六个知青,三男三女,我找个男生帮我拿吧。
    过了年,返回农村时,我带的东西多,下了汽车还有一里多地,我背着、扛着、手里提着很多行李,一进村,娃伙认识我的就满村吆喝:老孙回来了,老孙回来了,一会儿就出来几个壮小伙儿,帮我接行李。说你咋带这么多行李呢?我说你不懂吧,我们家吃了咱乡党的白面,当然不能空手回来哟,你看有些东西是很稀罕的,城里人用香胰子(香皂),农村人用的猪胰子(黑肥皂),我带来洗衣粉,能给每家每户分一点,因为是散装的,你找队长,要一些废报纸,给每家每户包一点。这东西在城里要证券才给供应的,我父亲朋友多,走后门给搞一点,不容易呀!村里有几户是残疾人,我也照样均等给送一份,这也是受我母亲的影响,她遇到讨饭的都给整个馒头,自己吃剩的,碰见残疾人讨饭,往往还多给一些,她的悲悯之心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老孙回来了’,给全村每家每户都有礼物,感谢乡亲们对我的厚爱呀!队上的老人、孩子都把我叫老孙,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大概是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吧,呵呵。
    新年已过,我和队长较真了,每天要求给我安排技术难度大的活儿,比如犁地、打土坯,(盖房子,造土炕的自制建材,劳动强度大,技术性较强)队长说,时机还不到,夏收农忙时才是考验你的机会哟!果然,农村三夏抢种抢收,也叫龙口夺食,一个人恨不得当两个人用,那时刻才能分出谁是强劳力(标兵),每天记十二分工分。首先是割麦子,队里麦子大多数靠得是甘肃的麦客,人家每人一天能割两亩地的麦子,当地的强劳力也只能割一亩半麦子,我说豁出命的玩,脱个光膀子,一定要破纪录!队长看见说你个傻小子,割麦子要穿长袖衣服,因为怕麦芒扎人,我说没事,就甩开膀子干,要争标兵呀!结果前三天输的一塌糊涂,一天勉强能割一亩地。后来我找麦客为师,想学会他们的技巧,他们说割麦子的技术分几种,一种叫走镰,一种叫跑镰,你们当地的只会手抓一把,一下镰刀能割十几棵麦子,我们是左臂压下一片,镰刀连挥三下,左脚往前一踢,又是割倒一片,连续三次就够一捆了,然后打腰子(用一把麦子分成两份,脖子交叉相连一扭两扭铺在地上,把脚下的麦子打成捆),休息时,我给他们发烟,倒水,我说我割麦子,你们看看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那个动作不协调,多提意见哟。经过麦客指点,我基本上学会了跑镰的技术,但是队里大部分麦子已经收割完了。这时我自告奋勇,帮队长收割他们家自留地的麦子,还向他挑战,要比一比看谁来得快,呵呵,我两同时从麦田两头开始,我割到头了,他竟然还差7、8米,他终于认输了。收完麦子,下面就是麦场上的活儿了,收回的麦子要垛起来,摞成麦垛,然后分批摊在麦场上碾打,每天在场上铺一层晒干的麦子,靠牛拉着碌抽(石碾子)碾来碾去,最后把麦草抖落干净收拾处理,傍晚时分靠风力进行扬场,用木锨铲起麦粒抛向空中,让其在空中形成一种美丽的弧线,让风把麦壳吹走,麦粒落成一堆,工具的使用很有技巧,往上一抛手腕在最后一瞬间有个回收的动作,让抛出去的麦粒在空中均匀的散开,风吹走了麦壳,麦粒才能回落成堆,如果不会操作,抛上去是一团,没有散开,风就不会把麦壳全部吹走,又落在麦堆上,就要返工,一堆麦粒上千斤,返工就耽误时间了。所以,我在旁边练习了无数次,才获得窍门。和撒农药、撒化肥的道理一样,都要在空中划一道美丽的弧线,均匀的洒落才有效,而这些事情全是村里资格最老的行家把关的,他们看我练得不错,说你及格了,别再练了,及格了也不敢让你来操作,因为这关系重大,扬场把握不好,给国家交公粮和购粮时,粮站要验等级的,影响等级就会减少收入,影响分红,所以你就别练了。到交公粮的时候才是你大显身手的机会,一麻袋麦子180斤,你背得起吗?还要踩着踏板上粮站的麦山高处(20 米),头一低,把背上麻袋里的麦子全倒出来,两个人一车,平均一人二十袋,回来你就是标兵了。呵呵,我一听就乐了,这没有难度的事情就不用练了,肯出力气就行,呵呵,我胸有成竹啦,果然,麦收后,队里给我评上标兵,一天十二分工分哟!就是说我可以顶两个女知青的劳动价值了。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8
12#
发表于 2016-2-18 08:30:42 | 只看该作者
小伙技能特全面,
吹拉弹唱加犁面,
干活力争成标兵,
回城回来全村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主题

2566

帖子

82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25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21:58:16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2-18 08:30
小伙技能特全面,
吹拉弹唱加犁面,
干活力争成标兵,

谢谢支持,祝你新年好运,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2 21:53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