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明代直言敢谏的礼部尚书刘瑞 (澧州明代“五尚书”民间传说故事选篇之三) 导语:明朝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简称“ 湖广行省辖地”澧州,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据近年研究湖湘人才问题的学者统计:有明一代的82场科试中,湖南进士题名者411人,其中澧州籍的达39人。特别是明弘治末至嘉靖初(1502--1530)的约三十年间,先后有五位澧州士子,以其正直、勋功和聪敏才智,晋升孝宗、武宗、文宗三朝的六部尚书,执掌中枢朝政,留下了一段“澧浦才俊福天下”的佳话!
明朝廷自胡惟庸之后,终结了延续1600余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宰相制度,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和御史台左右都御史组成的“七卿”,为国家执行和监督政务的最高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国务大臣。“七卿”们在内阁学士的指导下,代国家治政,对皇帝负责,可说是位高权重,也可说是左右天下的鼎级人物。《明史》特为之增设年表。今天,我们翻开《明史。七卿年表》,即可看到杨一清、李如圭、李充嗣、刘瑞、周叙等澧州士子的大名赫然在列。再查查《明史》、《直隶澧州志》及其它相关史料,即可发现:澧籍五尚书,不仅是当时的名臣栋梁,他们柄政时不畏权贵、以民为重、清廉勤政、献身立言的精神品格及很多影响过国运民风的政绩工程,充分显示了澧浦俊杰的非凡风貌,因而使“明代澧州五尚书”,成了一个澧州人才“于国有功、于民有用”的代名词。 澧州明代直言敢谏的礼部尚书刘瑞;澧州明代礼部尚书刘瑞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