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对贪官的报道中,常见有当事人凿墙打洞藏匿赃款,当然,这些人是做贼心虚。现实生活中,也有普通百姓因藏钱不当破财的故事发生。近日湖北武穴市的一位李女士,把养老和给孩子治病的23万元现金放在一台旧收音机里,谁知竟被粗心的老伴当废品给卖掉,若不是遇上热心民警寻踪查询,李女士这笔巨款早化为乌有了。
藏钱,不但中国人有这样的习惯,外国人也有这样的习惯;发展中国家有这样的习惯,发达国家也有这样的习惯。
“只有现金才是真的”,这句俗语直到现在还在许多欧洲国家流行,也有不少中国同胞认同这一观点,这种情况在德国更为典型。《经济新闻报》称,不少德国人都买了保险柜,为的是藏现金。而且近一半的德国人都将现金藏在家里,藏钱地点也五花八门,首先是冰箱,其次是果酱瓶或沙发垫下,再有就是衣柜或席梦思床。此外,藏钱于厕所水箱、储蓄罐、鞋柜等处的也不少。
在美国,许多富人都认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观点----“一个人到死的时候还是家财万贯,只是一种耻辱”。因为在不少美国人看来,人在世上是作为管家来管理上帝交托给他们的财富,他们不是财富的真正拥有者。所以,去年底,脸书总裁扎克伯格捐出个人百分之99的股票,市值450亿美元;而盖茨在2008年退休时就宣布将自己名下的580亿美元全部捐给慈善基金会。除了文化背景外,制度设计也是重要原因。美国政府早在上世纪初就出台了免税政策鼓励捐赠,甚至鼓励不是很有钱的人,也从工资中捐出钱来免掉自己的所得税,尽管政府并未多得,性质却大不一样。
审视人们对金钱的态度,深刻揭示出社会文明程度,透视出芸芸众生的心理状态。时下,朱镕基同志将自己4000万元稿费全部捐赠给教育基金会,充分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不为稻粱谋的无私境界和家国情怀。无数的爱国同胞、志士仁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在困难学子失学时,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如果说这一切都已将传统的金钱观念彻底冲决的话,那末,越来越不差钱的中国人日益走向文明之舟的时间便指日可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