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 悟 与 感 恩
一一写在我的知青诗集《淬火青春》付梓之际
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起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形成了一个知青文化热的浓厚氛围。我的这本知青诗集《淬火青春》恰逢其时付梓,也应该算是为这个意义非常的庆典所送上的一份薄礼吧。
我是辽宁475军工厂的子弟,七四年初中毕业后下乡到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县三家子公社青山大队,在乡下渡过了两年零四个月的知青生活后于七六年十二月首批招工回城。我爱好写诗,但真正接触写知青诗还是近一、二年的事。2017年2月10日我第一次叩开了中国知青网论坛的大门,那时还不会熟练地驾驭智能手机,第一篇作品《青山之恋》是女儿在电脑里帮我发出的,沒几天就在中国知青网“知青文化”平台上发表出来,从此一发不可收。在一年多时间里发表的作品总计八十多首(篇),其中五十多首(篇)是专写知青生活的,又加进一部分未发表过的,经过重新加工整理,就成了现在这本书的样子,至此也算是了却了想出一本知青诗集的心愿。
时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热门话题。但我一向不热衷于这种过激的讨论,只是以平和的心态,用诗歌的表现形式,忠实地记录书写那年那月我的知青生活感受。不是我的麻木才极少触碰那根敏感的政治神经,而是觉得那样实在索味也无益。我不屑于那种每每把知青生活的痛苦刻意放大而伴随着的成长经历却往往忽略不计的狭隘偏激,因此时常提醒自己:少些愤世嫉俗和怨天尤人。我修过大寨田和水库、打过大井,遍尝了乡下日子的艰辛。但拍良心说没有怨悔过,至少是我把这些困顿和不堪看作磨刀之石吧,让我整个的身与灵有过双重砥砺。我极不喜欢把自己关在幽暗处舔舐伤口,只记着曾经有过的丽日曛风、锦云彩裳、垅头写意、坝上抒怀种种美好情愫就够了。当然我也无可否认,读者仍可以透过诗行窥测到我心灵的内伤,包括迷茫、困顿甚至暗自啜泣,但这些决然遮掩不住我青春淬火过程中闪烁出的熠熠火花和敲击出的铿锵,并且藉此提纯青春、揩擦心灵蒙垢、不断校正人生。似乎应该这样说,忠勇和坚韧一直佐证和支持了我的“知青观”。
在此,我要特别感恩中国知青网“知青文化”微信平台,感恩众多知青文友丶读者的支持与厚爱,感恩黑土阡陌总编给予的扶植与鼓励,正是这些成全了我的这本《淬火青春》。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诗集中难免有瑕疵与疏漏,恳请读者和知青战友们批评指正。
杜成佐
2018年6月3日于营口鲅鱼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