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屹梁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云发:北京知青来了

[复制链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05:07:03 | 只看该作者
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经济和医疗条件特别差,农民有病都硬扛着,肠胃受凉、感冒、肚子疼基本靠喝热盐水,感冒疼痛基本靠喝生姜、红枣水,掰钵钵(拔火罐)算是很先进的治疗手段了。有的实在没条件就靠蒙着被子发汗,我曾经见过为了发汗,抓一把生小米强行咽下让发汗的。所以好多病都耽误了。

  北京知青破天荒的办起了医疗室,并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主动上门给村里人免费治疗,小病得到了及时治疗,大病、急诊也能及时送到县医院,小孩的生育存活率也大有提高,我们村里有了自己的医疗站。

  北京知青的到来,也给了我们村带来了好多新气象,村容村貌整洁了,妇女开始讲究了,家里收拾得干净了。村里经济得到了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思想也在悄然变化,这些都有北京知青的功劳和汗水。

  年轻人更活跃了,邻里的关系更紧密了,学习识字的积极性也在不断高涨。那时人们对北京的仰慕和向往是由衷的,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别说大人,就连我们这些娃娃也会时不时的“亢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05:0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05:08:38 | 只看该作者
过了几年,知青开始被招工、上大学、返回北京,可他们对于云岩,南窑,甚至陕北的感情,却始终没有淡化。他们“想家了”就会想起陕北漫山遍野的山丹丹花。

  记得有一年放羊的父亲忘了许多山丹丹花的根茎,放在我们家的炕上,准备寄往北京,满足自己的一点“心愿”。第二天早上家里恰好来了一个乞丐,看到后硬说是大蒜要吃,一家人费了好大的劲也不能说服他,只好让他尝口了事。

  知青们陆续走了,村里人很伤感,有些人做事也少了主意和帮衬。在后来的许多年中,大家有事都会写信请教,更让村里人欣喜的是,40多年后,北京知青说起云岩、南窑,依然是“我们村”、“我们村里的事”、“我们村里的人”,让人咋能不激动。

  云岩,南窑是北京知青的第二故乡,北京知青是我们村里人的良师益友,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8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5941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05:1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334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7891
15#
发表于 2019-4-29 15:47:1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我们和村里人永远相亲相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7 09:52 , Processed in 0.173010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