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二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轨道交通全网总长增至567公里 跃居世界第一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21:35:00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地铁票价2元钱,只要不出站,坐多远都是这个价格。北京低廉的地铁票价一直让全国各大城市居民羡慕。
早晚高峰时段,北京地铁站台内等四五趟车还是挤不上去的“战役”,每天都在上演。地铁客流量大,愈发拥挤,为了保证乘客安全,避免踩踏事故发生,地铁方面采取过很多措施。
高峰时段地铁客流量急剧增加,北京市将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昨天,首都之窗网站公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本市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三大城市地铁建设各有特色,其实都是各自的地理条件制约的,譬如,上海属于长江泥沙沉积的软土层地质,开挖掘进相对容易一些;北京则是岩土地层,只可浅埋,深掘就费时费力,所以怪不得车站空间狭小了。
上海有条黄浦江,这江面比天津的海河大了不知多少倍,而且也深了不知多少倍,所以地铁过江也是技术难题,现在就有2、4、7、8、9、11、12、13等过了江,其中4号线是环行线,两过黄浦江,在施工中还发生江边楼房倒塌事故;正在延伸过江的是10号线。相比之下,天津有两条地铁过了海河,过海河实在算不上什么?
另外就是,上海中心城区楼房密集,特别是高楼大厦,预设的基础桩更是密密麻麻的,很难为地铁建设腾出施工空间。有人这样形容:上海每条马路上都有成排的大楼;北京沿马路走一段路,看见一幢大楼,再走一段路,又看见一幢楼房。意思是说北京的空间很大,发展地铁建设的余地也非常宽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地铁的发展,使“地铁文化”也成为时尚。请看下面报道:



上海地铁的文化风情[组图]

 

image

中山公园地铁站入口,望去犹如三座金字塔。

  不知从何时起,地铁成为人们又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这固然是由于地铁提供了最为便捷的城市交通方式,而围绕地铁形成的文化氛围,却毫
无疑问也是“地铁之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周末的午后,记者走进上海的地铁。无论站台上还是车厢里,都看到很多人在埋头看书看报。地铁里的报刊亭,生意是相当好的。车厢里布置的名人名言,篇幅短小却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

  季风书园是上海最早的地铁书店之一。1997年开店,从书报亭的规模做起,发展到现在有8家连锁店,门面大部分都在地铁站里。开始时,业主仅是考虑到地铁站厅的租金比淮海路上便宜,现在却因此而生意兴隆,成为了上海读书人经常的去处。有人称,“季风”增添了上海“地下”的书香气。

image

地铁站内的书店,给爱书的人带来了方便。

  地铁出口,不时会有“业余演奏家”摆摊,一般是弹吉它,自弹自唱。悠扬的乐曲声在相对封闭的地下空间回旋,煞是好听,别有一番氛围。如有解囊者,他们会报以微笑,而更多的人匆匆走过,他们也决不强求。

image

静安寺地铁站内的壁画,展示了传说 中的“静安八景”。

  上海的地铁车站一般占地面积不大,但每个车站的装饰布置都各有特色。地铁二号线从浦西的中山公园到浦东的张江,七幅主题鲜明的壁画分布其中的七个站点,不但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更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氛围。如静安寺站的《静安八景》,以静安寺历史上传说的八景为主题,用传统单线刻画在形状不同的大理石上,再镶挂在金黄色的毛面花岗岩上,将现代与古朴融为一体。中山公园站的《今日交通》,以金属流线象征现代交通,毛面花岗岩浮雕象征现代大都市,两者有机结合,成为今日上海城市交通的一个缩影,整幅壁画气势宏伟。 

image

  左图:地铁书报摊的生意往往好过别处。

    当然,大都市的时尚气息也渗透在地铁里。穿着时髦的女郎漫步于站台边的大幅时尚创意广告之间,已经成为地铁里的一道靓丽风景。在地铁这一特定空间里,广告橱窗显得格外夺人眼球。于是,大幅广告灯箱的制作尤其注重光鲜精美,格外讲究文化品位。走在科技前沿的数码产品、新奇特的休闲零食、最新款的轿车、堂而皇之的世界名牌,都可能汇聚于此,争奇斗艳,体现出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气魄和新颖时尚的风格。

  去年,《首届上海地铁磁卡暨卡通作品展览》在上海举行,吸引了众多地铁卡收藏者。那张小小磁卡,在实现收藏与使用双重价值的同时,也让上海多了一张文化名片。在那之前,《我们与文明同行———上海地铁漫画展》、《申城舞蛟龙———上海轨道交通美术展》以及上海企业报优秀作品展、上海地铁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等,先后在地铁展出。

image

设在地铁站里的发型屋,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尚气息。

image

“地铁歌手”的琴声、歌声别有一番韵味。

  上海地铁还要不断延伸,地铁文化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image

动漫文化也在“地下”扎下了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07:19 , Processed in 0.22401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