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121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看越有气

[复制链接]

700

主题

1661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00: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主题

1661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5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00:26: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板凳
发表于 2014-1-5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老王:别气!静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主题

1661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5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5:14: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70
5#
发表于 2014-1-6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穷好像不是就一定要低三下四,落后也不一定就要挨打。一个国家,无论穷富,一定要有一个坚强的国家意志,要有敢于使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决心,要有与敢于侵犯自己国家的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气概。否则,无论所谓经济上多么的强大,都不过是人家眼里的一只肥羊。

 

想想当年老萨,为了表示自己没有所谓的大杀器,打开国门让米国查了个底掉。当米国确实知道老萨没有大杀器之后,老萨就垮台了。再看看同一个时期,小金面临着老米同样的指控,人家小金一口承认。为了怕老米不相信,时不时的还放几个大炮仗让老米听听响。结果呢,人家小金好好的活到善终,强大的米国至今没敢动朝鲜一草一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5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1
6#
发表于 2014-1-6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小金不能同老萨相比吧?
对美国来说,对付老萨比对付小金容易得多。
难点就在于,小金在“敏感”地区,老萨在“动乱”地区;
动小金,就等于动中国和俄罗斯,可谓“投鼠忌器”;
动老萨,随便打到什么程度,没人敢管,可以“为所欲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主题

1661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51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10:1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70
8#
发表于 2014-1-6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美国不敢动小金,只怕还是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余威尚在,使美国心有余悸。从中国参与执行制裁朝鲜的联合国决议来说,如果美国真的又一次要在联合国的旗号下武装侵略朝鲜,不知中国会不会投反对票。特别是现在中国和朝鲜好像已经不是唇齿相依,用鲜血染红的兄弟友谊和战略关系,而中国和美国却从敌对变成利益攸关的夫妻关系。

 

当年抗美援朝交战的中,美和南北朝鲜四方,只有中方的立场有了巨大的变化,其余三方立场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美国动老萨,没人敢管,为什么?这是百度百科有关58年伊拉克和金门关系的描述:

 

http://bike.baidu.com/view/90170.htm

 

1958年7月13日伊拉克人民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宣布退出由美英组织的巴格达条约组织,退出由英国一手炮制的伊拉克—约旦联邦。伊拉克革命政府同时宣布承认由纳赛尔总统组织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58年7月15日,美国调动第六舰队运送美军在黎巴嫩登陆入侵,开始是2000人,后增至48000人。7月17日,英国出兵入侵约旦。英美两国军队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8月上旬,台湾海峡又出现紧张局势:一方面,国民党调兵遣将,增加金门驻军;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就台海局势大肆叫嚷,加剧紧张局面。1958年8月8日,美国海军参谋长帕克称,美军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在台湾海峡登陆作战(这句话可能至今还对某些人的胃口)。
 
8月中旬,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确定:为了打击国民党军队和牵制美国在中东的军事行为,决定炮打金门、马祖。
 
1958年8月21日,联合国召开大会。会上通过了以第三世界为主的大多数国家要求美英两国从黎巴嫩和约旦撤兵的决议。美军最终于1958年10月25日撤出黎巴嫩。
 

 战略意义

 

1、为解放台湾做好了准备。在炮打金门的前提下,人民解放军可以进行任何规模的前线集结而不引起很多怀疑。可以说,炮打金门是解放台湾做的战术准备。
 
2、宣布两岸仍处于内战状态。在炮打金门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借此可证明两岸仍处于内战状态。同时,中国政府可以保留宣称“援台即是与我国进行战争状态”的权力,以待日后以战争外交断台外援。
 
3 到了炮打金门后期,美军为实现其固守台湾、确保亚洲防线的战略目的,要求国民党当局放弃外岛、退守台湾,并提出“两个中国”的观点。遭到蒋介石断然拒绝后,美国政府开始在岛内培养和扶植以孙立人为代表的亲美势力,颠覆蒋介石集团。为保证台湾不落外人之手,中共中央决定将炮打金门作为政治手段使用,证明国共双方处于内战状况,为蒋介石集团清除“台独”、实行党禁提供客观条件。毛泽东将之称为“联蒋抗美”。
 
4、与美帝国主义展开了对边缘地区的争夺。美军为实现其封锁和扼杀包括新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战略,自二战以后逐步形成以夏威夷、太平洋诸岛为支点的,以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为依托的海岸封锁线。通过对朝鲜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帝汶海的控制,逐步形成以美国本土为三线,夏威夷、太平洋诸岛为二线,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为一线(韩国是一线的突前位置)的东方防线。一线又被称为亚洲防御圈,处于两股势力交界的边缘。炮打金门标志着展开了对这一边缘地区的正面争夺,目的是以台湾为突破口、瓦解整个防线。

 

历史作用

 

1958年8月23日(即联合国通过撤军决议后第三天),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开始炮打金门、马祖。第一天我军共发射19000发炮弹,击毙国民党军中将副司令三名、毙伤少将参谋长以下官兵600余名、击伤运输舰一艘、击毁工事、设施不计其数,台湾当局“国防部长”俞大维也因此受伤。
 
为防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军赶紧将第七舰队的大部分兵舰,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集中在台湾海峡;同时还把在黎巴嫩附近支援美军登陆的第六舰队的部分舰只,从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红海调到印度洋;又从印度洋的舰队中调出一个航空母舰编队开到新加坡。
 
事实证明:1、炮打金门极大程度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当时蒋介石急于搬家,台湾当局“行政院长”陈诚开会时要求“政府”部门统统搬到乡下去。2、炮打金门极大程度地调动了美国侵略军。当时美军共有大型航母12艘,因炮打金门调到台湾海峡附近的就有6艘,集中了一半的航母。这是美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军集中,目的是为了防止人民解放军解放金门、马祖和台湾。3、炮打金门极大程度地减轻了约旦和黎巴嫩人民的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主题

1661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51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 15:58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