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00泰州知青插队高邮亲历56 知青才露尖尖角(下)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275

帖子

13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22:0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6  知青才露尖尖角(下)
泰州知青人才在高邮农村暂露头角的实在太多。前已介绍不少。承蒙泰州市政府网站《望海楼论坛》<百味人生>和高邮《文游台论坛》<凡人凡事>坛主、版主的厚爱、推荐、点评、;本连载单节。获得平均5000网友的关注、点评;最高单节突破2万人大关。
应版主期约,作者在这里再介绍三个类型的典型知青人才。
类型一:龙逩公社华东大队知青王维,其科学院科研人员的父亲看到儿子插队的乡下如此贫穷,知青们缺菜少油、营养不良,就从研究所带来蘑菇菌种,教会王维组知青们培育蘑菇,改善生活。开始时,怕被公社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王维等知青只能在知青屋角落偷偷试种。知青们品尝种出的蘑菇后,都说味道比味精还鲜美。(当时乡下尚无味精出售)周围队的知青闻讯后纷纷讨教。王维是但凡知青上门,来者不拒。
他详细传授培育蘑菇要领:稻糠、麦麸、草屑碾碎、混合鸡粪、人粪、小苏打等添加剂,制成培养基;撒入菌种,洒水、保持温度、湿度,。不几天就会冒出圆圆的蘑菇。摘下洗净,用水一滚,加点盐就是香味扑鼻的佳肴。知青有求的,王维还慷慨赠送菌种。
后来县城的饭店闻讯上门收购,供不应求,生产队请王维任副业队长,干脆腾出三间一厨的知青屋,上下搭起多层架。专业培育蘑菇。
直到1972年,省外贸部门上门收购,制成罐头,大量出口创外汇。;高邮县革会也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王维的蘑菇培育,才光明正大,上了台盘。
邻近的城乡大队、西楼大队、光荣大队、焦山大队,也纷纷派知青前来学习,各大队建立蘑菇房示范推广,显著提高了生产队收入。
王维本人也作为专门人才,特招进了高邮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听说后来提升科长、副局长。
类型二:口河大队王庄队的知青刘明喜,学历不算高,家住泰州郊区,从小学会网鱼、摸虾、种瓜、做包子、。
刚插队时,他晚上常去水田捉长鱼、网青蛙、改善生活,多余的还卖给社员吃。王支书曾批评他:“白天不干社会主义,晚上专干资本主义。”
刘明喜吃苦耐劳,干农活也样样不差。同组知青回泰州休假,他一人坚持乡下劳动。
1973年,上面政策放宽,号召“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刘明喜被选为副业队长,主抓的副业收入,显著提高。次年新任口河大队书记居有根提名,王庄社员一致选举刘明喜当生产队长。
这个龙逩公社(也许是高邮县)唯一的知青队长,没有让王庄社员失望。他思想开放,购增三头牛干农活,粮食生产过纲要(全年粮食亩产800斤)。又节省下劳力,大抓多种经营,集体致富——
组织队里木匠、瓦匠、、草匠,成立工匠组。队里接活,提取管理费;组织老、弱、残,成立副业组,开发荒丘,种香瓜、南瓜:组织多个组,在田埂边、支渠边、家前、屋后大种黄豆、油菜、向日葵;利用沟头废塘挖池养鱼;黄豆、菜籽、葵花籽榨出的豆油、菜油、葵花籽油分社员,尚有多余出售别队。豆饼、菜籽饼、葵花饼,用来营养三条牛、喂鱼……年终决算,王庄工分值翻了一番,跃居全大队前三甲。
1975年,泰州来高邮大批招知青回城。口河大队就分了4个名额。大队居书记亲自动员刘明喜续任队长一年,承诺次年一定第一个让他招工回泰州。王庄工分值又上了新台阶。

第二年年底,刘明喜招工回泰州,居书记率领口河大队干部和王庄全体社员恋恋不舍,为他送行。
刘明喜回泰州后,在泰州餐饮业名声最大、最老的《富春饭店》先做跑堂,后做白案厨师。退休后多家饭店争相聘用。
2013年,刘明喜获得《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州干丝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证书。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早晨去泰州老街南区的《老大东饭店》品尝他亲自制作的正宗泰州干丝;下早市散后,听他讲知青队长的故事。

如今中央宣传、鼓励全民创业、承包土地、水塘。我想:如果当年执行这个好政策,刘明喜十有八、九会成为农场主,或养殖大户、农民致富带头人。无需回泰州当月工资二、三十元的小工人呀!
类型三:口河大队张庄队的知青组长邰启平,本是美术家料子。文革停止高考,破碎了他的美术家梦。大队让他在六支渠边的社员茅屋顶上、墙上、大树上、到处刷石灰标语;“热烈庆祝‘九大‘胜利闭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无产阶级专政万岁!”.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学大寨、赶河横”(扬州地区学大寨样板、姜堰河横大队)“誓死完成粮食超购任务!”“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我们去大队、公社,总会对邰启平的仿宋大楷和插图欣赏不已。
1971年,高邮县文化馆举办美术摄影展览,他创作了8幅《知识青年在农村》组画,我还配了诗(附录于后)。推荐文化馆参展。县宣传组副组长陆建华参观后还专门询问了这组诗配画的作者情况。后来通知我参加县文艺创作学习班,陆组长还向我问到邰启平,我又一次推荐了他的美术才能。该组诗配画,后来还被选送到扬州地区文化馆展出。
1972年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在高邮选拔学生,县文化馆推荐、通知邰启平参考。考场设在县文化馆,我也去为启平助威。“南艺”请了一个白发飘须的老者做模特,数十位考生当场写生。启平的写生,当场就获招生老师的青睐。遗憾的是:政审时,因她父亲虽是省泰中老教师。但曾在国民党军队当过军需,启平又一次破碎了美术学院深造的梦。
“是金子总会发光”。后来,他考进了位于安徽蚌埠的建材部某研究设计院成了高级模型工艺师。

我残存的《水乡札记》幸运地保存了当年的画配诗稿。特抄录于下,让读者评说那个时代的烙印。
为邰启平同志美术创作《知识青年在农村》组画参展配词
一拖拉机手      二饲养员        三 耕读教师       四扫盲小先生
水乡绘宏图,    汗水冲污垢,    幼芽雨露浇,      扫盲小先生,
铁牛伴青春。    猪场炼红心。    花开朵朵红。      场头做教员。
披星戴月迎朝阳,食桶琼浆连四海,辛勤培育新一代,   胸怀七亿三十亿,
天地广阔任驰骋。映照赤胆为革命。教育革命建奇功!   放眼全球永向前!
五赤脚医生      六大批判会      七 育秧员         八忆苦思甜
足迹遍水乡,    吼声震长夜,    良种绽新芽,      牢记血泪仇,
红医送村户。    怒涛卷鬼魔。    秧苗铺碧辉。      不忘阶级恨。
药草根根凝深情,阴风霾雨不迷航,朝霞映红革命人,  扫尽天下狗老财,
银针闪闪绣新图。明灯一盏照心窝。春风吹绿水乡地。  擎旗自有后来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沙发
发表于 2018-1-29 08:00:58 | 只看该作者
泰州知青在高邮,
创出业绩至今优,
你看老储举三例,
眼前一亮心底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15:23 , Processed in 0.209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