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大乌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返1976 · 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遗言”案 作者:袁敏

[复制链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1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乌珠 于 2014-11-17 08:15 编辑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8:2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乌珠 于 2014-11-19 18:29 编辑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18:5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乌珠 于 2014-11-24 18:57 编辑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08:3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乌珠 于 2014-11-29 08:36 编辑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2:3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乌珠 于 2014-12-1 12:32 编辑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09:3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乌珠 于 2014-12-5 09:37 编辑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24
97#
发表于 2014-12-5 21:36:49 | 只看该作者
    全书只看了一部分,知道基本意思了,不知道说点什么好。有感叹,有商榷,更多的感觉是说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0:42:09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4-12-5 21:36
全书只看了一部分,知道基本意思了,不知道说点什么好。有感叹,有商榷,更多的感觉是说不清楚。 ...

谢谢阅读!知青的后生活虽然变化很大,但中轴的那个线是是一致的,只是早晚的事。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9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0:4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乌珠 于 2014-12-12 10:44 编辑

《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后记
      追忆三十年前的那段历史时,我并没有想到有一天它会以《重返1976》这样一本书的形式留存下来。当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时,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关于三十年的等待和沉默究竟因为什么,我不想再说了,读者看完全书,自然会明了一切,我想说的是,关于这本书的产生我要感谢几个女人。
      首先,我要感谢李小林。可以说,没有小林,就没有这本书。我和小林相识在1976的冬末春初,正是“总理遗言”出笼的前后。可以说,小林见证了当年“总理遗言案”这场劫难发生在我们家的始末。三十年后,小林对我说:《收获》“亲历历史”的栏目应该有“总理遗言案”的真实记录,你是直接当事人,把那段历史写出来吧。于是我写下了《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文章在《收获》刊出时小林建议我将标题改成《我所经历的1976》,小林说,你原来那个题目过于敏感。我也是编辑,我能够理解,但心里还是遗憾。没多久,《收获》“亲历历史”的栏目停了,但小林却让我将这段历史的故事和人继续写下去,并说,你在《收获》开个专栏吧,你自己给专栏起个名字。于是,有了“重返1976”。这个专栏在《收获》断断续续横跨了整整三年有余,由于我自己也主持着一家大型文学刊物,工作很忙,常常到了交稿时间,我却一字未写;还有几次稿子交出去了,却又再三再四地改动,给《收获》增添了不少麻烦。然而,每当这种时候,小林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包容和耐心,让我心生愧疚,只有更努力地去回忆和挖掘这段历史。我想,小林和《收获》之所以执着地将“重返1976”这个栏目坚持下来,不是因为我的文章,而是因为那段历史。
      第二,我要感谢王旭烽。旭烽是学历史的,虽然她身上更多具备一个女作家大多都有的浪漫性情,但她依然不乏一个史学人所拥有的视野、情怀,和气度。她一再对我说,对于“总理遗言”这段历史,最适合将它写出来的就是你了,你是当事人,亲历者,这是抢救历史,不是编造故事,你是有责任的。我和旭烽按北京人的说法就是发小,十七八岁时更是在同一个工厂朝夕相处,我们还共同创作过一个双人舞,我写歌词,她谱曲。我们之间情同姐妹,说话也很随便。但是,关于“总理遗言”,旭烽很严肃,她让我意识到,假如我不把这段尘封三十年的历史写出来,我真是无法面对已经开始一个个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总理遗言案”的当事人。想到日后我们剩下的当事人也会尘飞湮灭,这段历史有可能石沉大海时,我真的涌上一种迫切的使命感。当我“重返1976”的专栏文章写到第三篇时,旭烽居然给我写了一封万字长信,说实话,我看了这封信,想搁笔都不行,我真的觉得自己对书写那段历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我又一篇一篇写了下去。旭烽的信我作为“代跋”附在书后,也是一种纪念。
      第三,我要感谢脚印和方雨辰。“重返1976”的专栏文章在《收获》杂志上陆续发表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我原以为这样一段久远的历史,很难引起当下这个浮躁社会里人们的回望,没想到读者热切的反响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多家报刊网站的纷纷转载和网上许多热情洋溢的跟贴,让我感到了当下的人们对遥远的那拨热血青年的喜爱,对沉重的历史的探究与怀想。于是,我有了将这批文章集中出书的念头。但出乎意料的是,联系的几家出版社都报以长长的沉默。作为一个资深出版人,我当然明白这沉默的意味。庆幸的是我遇上了脚印和方雨辰,她们一个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优秀编辑,一个是热爱做书的图书人,她们因为喜欢我的文章而愿意来出版这部书稿。脚印接受稿子后对我没有任何承诺,但我知道她为此书的送审报批到通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小方则从书的装帧设计到编排校对等等诸多细节上做了大量繁琐的具体工作,我对她们充满了敬意。
     我不知道是不是女人比男人更坚定,更执着,更有韧性,但我知道这本书的问世,恰恰是因为有上述这些优秀的女人。
                                             
                                                                            袁敏
                                                2009、5、28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乌珠 于 2014-12-12 10:47 编辑

《中国,漫长的一年·1976与“总理遗言”案始末》后记

      清明时节,接到凤凰联动电话,让我为《重返1976》修订再版写点文字。
      此书再版时,凤凰联动将书名更改为《中国,漫长的一年》。起初,我并不太认同这个书名,觉得与《重返1976》相比,它显得平淡而缺乏张力。但慢慢地,我读出了这个书名中蕴涵的一种平静下汹涌的历史潜流,一种与国家命运无法分割的血肉相连。
      35年前清明前后发生的北京“天安门事件”,人们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文革”的尾声,也是划过中国遍布阴霾天空的一道明亮的闪电!
      多少年过去,那道闪电的余辉却一直没有消失。无论是在此之前周总理的逝世,还是紧随其后的朱德、毛主席的与世长辞;无论是唐山大地震带来的天灾,还是“四人帮”狗急跳墙造成的人祸,种种重大的历史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都让1976这一年显得格外不同,也显得无比漫长。这本书中写到的故事和人物似乎和“天安门事件”没有直接关系,但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依然让二者具有了无法否认的勾连;尤其是那种青春、热血、精神向度,更是一脉相承。
      这部书稿曾经在有关部门辗转审查了一年半之久,就在我几近绝望,相信这部书稿将会无疾而终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却没有放弃,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使得书稿拨云见日。
      2010年1月该书出版后,先后有数十家报纸、网站连载、评介,当月就上了“新浪好书榜”,读者的热情和对这一段久远历史的关注,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当许多读者来电说买不到书时,此书的盗版却现身全国各大城市。
      就在这时,凤凰联动出现了,表示愿意重出此书。
      我知道凤凰联动出过很多热门的大畅销书,但我觉得《重返1976》这样纪实的回忆文章和采访实录,恐怕不具备畅销元素,我也不希望镌刻在我生命中的那段沉重历史,被包装演绎成秘闻轶事来博取读者眼球。
      然而,与凤凰联动交谈后,我意识到自己遇见的是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出版团队,他们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重大事件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我愿意将修订后的书稿交与凤凰联动再版,并为此次再版增加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我希望此书的再版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出版行为,而是一次共同的重返1976之旅,在穿越那漫长的一年的时空隧道中,不断地挖掘和发现历史对现实的观照。

                                                                                  袁敏
                                                                             2011、4、29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5 04:47 , Processed in 1.2792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