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魂留在了北大荒 【转帖】

[复制链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08:38:53 | 只看该作者
王震的报告把广大官兵屯垦戍边的热情一下子鼓动起来,大家一致拥护在北大荒屯垦戍边。
    随后,王震赶往哈尔滨会见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谈谈自己的设想。
    欧阳钦不仅支持,而且热情介绍北大荒历史演变情况,甚至风趣地对王震说:“你去的汤原还不是真正的大荒原。真正的大荒原在三江流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形成的冲积平原。那里荒草齐天,渺无人烟。老乡形容那里是‘五十里地做邻居,三十里地南北炕’。光密山县那一带的荒地,就够你开发的了。它相当好几百个南泥湾哩!”
    听欧阳钦这么一说,王震屯垦戍边的劲头更大,决心更强,信心更足了。
    接着,王震又走访黑龙江省农场局,详细了解全省农场的基本情况。并到当时比较先进的九三荣军农场参观考察,为铁道兵进军北大荒建场做准备。
    王震一生带兵打仗、驰骋疆场,但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带兵开荒,他从不鲁莽。尤其对开发北大荒这样的重大决策,他更是慎之又慎,反复调查研究,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08:39:36 | 只看该作者
1954年8月,王震回到北京后,立刻向铁道兵党委如实汇报,并向中央军委、中共中央写报告,建议由铁道兵组织退伍官兵在北大荒屯垦戍边、垦荒建场,为国家提供短缺的粮食。
    国防部长彭德怀和中共中央批准了王震的建议,王震迅即赶回汤原县,着手布置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
    王震要求余友清:“现在,你先带一支精干的先遣队,到密山、虎林一带实地勘察地形,今年冬天部队就进去,明年好开荒生产。记住,你是打头阵的,得搞个好样子,后来的要按你们的脚窝子走下去,要大发展,要‘母鸡下蛋’!”
    余友清马上带领先遣队出发,在完达山和挠力河一带进行实地勘察。发现那里有上千万亩荒地可以开垦。
    王震听到汇报,十分高兴:“好啊,有那么大的荒原,我们有用武之地了!”当即决定先在虎林建立军垦基地,命令余友清负责全面指挥。
    10月14日,余友清带领人马进军密山荒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08:40:46 | 只看该作者
此时,尽管王震已经南下福建,组织指挥铁道兵修建鹰厦铁路,任务紧张繁忙,但他仍念念不忘北大荒的军垦事业,经常在指挥车上给余友清发电报和军函,不断作具体指示。
    按照王震的指示。余友清带领部队在当年日本“开拓团”的废墟里,挖出100多万块砖,还在另一荒谷里找到日军遗留的3000多立方米红松,接着又寻找到日军修建的地下仓库……
    于是,大家在荒野高岗上盖起了小楼。1955年元旦,按照部队番号,他们在场部门口挂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部队农场的牌子。余友清为首任场长。
    铁道兵第一个军垦农场就这样在北大荒诞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08:41:32 | 只看该作者
春节过后,部队3月开始烧荒,4月开荒造田。他们当年开荒14万亩,播种4万亩,收获粮豆3383吨。
    铁道兵第一军垦农场首战告捷,王震深受鼓舞,决心按中央决定,组织九个师的铁道兵转业官兵,分批分期进军北大荒,再建一批军垦农场,并按部队番号取名为八五一农场、八五二农场、八五三农场,直至八五一一农场,形成一个农场群。国务院批准在那里建立铁道兵农垦局。
    从创建八五〇农场开始,王震用两三年时间,就在辽阔的北大荒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垦荒热潮。国营农场很快由15个发展到96个,耕地面积由41万亩发展到457万亩,拖拉机由1.1万马力发展到6.2万马力,年产粮食由2400万斤增加到4.54亿斤。
    王震的方针是: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这是北大荒开发史上最为宏伟壮丽的画卷。它显示了王震的魄力和胆识,也显示了铁道兵的顽强斗志和毅力。
   “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进入和平建设新时期后,部队大量裁减。1958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干部转业复员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3月,中共中央成都会议通过《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指出:“军垦既可解决军队复员就业问题,又可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有些地区还可以增强国防和巩固社会治安。因此,在有大量可垦荒地、当地缺乏劳动力。又有复员部队可调的条件下,应实行军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08:42:22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已经担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立即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系,确定农垦部所属农场可以接收6万名转业军人,包括7个建制预备役师、4个部队医院以及撤销建制集体转业的部队学校,连同家属、非军籍薪金制职工,号称十万大军。中央军委同意了王震的意见。
    从3月到5月,成千上万的转业复员官兵响应号召,从各军区、各兵种、各部队、各院校,纷纷离队北上;从祖国四面八方,乘坐专用列车,向北大荒集中会合;参加北大荒大规模的开发。
    4月12日,开荒战役的总指挥王震,特地从北京赶到北疆边陲密山坐镇指挥。
    密山火车站广场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广场中央临时搭起主席台,上面悬挂着“欢迎参加开垦北大荒的同志们”的巨幅标语。主席台两侧竖立着王震书写的诗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高音喇叭里,不断播放着激昂嘹亮的乐曲。
    那天,王震特意穿上军装,佩戴上将军衔,精神抖擞地登台讲话。他代表解放军总部和农垦部,欢迎广大转业复员官兵参加开垦北大荒大会战,屯垦戍边。
    数万人马在同一时间拥到密山。有关部门始料未及,准备不足,困难很多。王震实事求是,在广场上大声说:“目前有一个困难,就是来到密山的转业军人很多,汽车运不过来。有的同志建议,不坐汽车,走路,走上三四天就到了自己的农场。早走早到,早到早生产。我看这个建议很好,有革命干劲,大家同意不同意?”王震话音刚落,广场上一片欢腾,官兵们齐喊:“同意!”接着,王震下达命令:“同意,明天早晨就出发!”
    第二天早晨,汇集密山的十万转业复员官兵,在同一时间,徒步进军,浩浩荡荡,走向荒原腹地,蔚为壮观!这一雄伟壮举,经新闻单位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巨大震动。著名诗人郭沫若热情写出《向地球开战》的诗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08:43:16 | 只看该作者
十万大军中,有七个预备役师。按照王震的部署,预一师、预七师开发萝北荒原,带队的是红军出身的黄家景师长。他带领部队在松花江畔安营扎寨,筹建中央直属的合江农垦局,管理合江地区的军垦农场。王震担任局长,黄家景为代理局长。
   预四师在副师长华兴带领下挺进七星河、挠力河三角地带,创建军垦农场。为尊重指战员的感情,用部队番号命名为五九七农场。
    预六师的转业复员官兵,在副师长肖天平、马传银、钱光带领下,挺进穆棱河荒原,创建铁道兵八五八农场。预三师、预五师在师领导带领下,进军乌苏里江荒原,创建八五一农场。
    从朝鲜战场回同的志愿军十五军1200名转业复员官兵中,有指挥邱少云连攻占391高地的团参谋长吴品庆、黄继光连的指导员郝信友,他们集体进军铁道兵汤原营地,加入汤原农场。
    在此之前来到北大荒垦区的,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我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其中有将军、司局长、高级科技人员,还有文化艺术界著名作家、诗人、画家、演员,如丁玲、艾青、丁聪、聂绀弩、黄苗子、尹瘦石等。他们是作为“反党集团”、“右派分子”下放劳动,改造思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8:00:34 | 只看该作者
在那个非常时期,王震对他们深表同情。他找到中央有关领导,主动要求把中央机关的“右派分子”交给自己安排到北大荒垦区,有人吓了一跳,好心地说:“这么多‘右派’你怎么能消化得了?吃下去要闹肚子的!”王震风趣地说:“十万大军我都吞下去了,还怕这些‘右派’吗?我不但不怕,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他们改造成有用的人才。”
    中央批准了王震的要求,从1958年3月起。中央党政军机关各部门1000多名被错划为“右派”的干部,陆续来到北大荒垦区。根据王震的指示,他们大都被安置在交通方便、生活条件较好的八五〇、八五三、汤原农场。王震指示农场只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要在各方面给予照顾。
    后来,王震到北大荒考察,还特地到丁玲夫妇、艾青夫妇居住的农场看望慰问。他告诉农场领导:丁玲、艾青是我的好朋友,你们一定要照顾好,发挥其特长,让他们创作。在云山农场,王震让场长把正在水库劳动的画家丁聪找来谈话,不让他挑担挖土,并把丁聪调离工地,让他选调人员、组织班子搞画报编辑。
    统计表明,从1957年到1966年,在王震率领下,经过解放军转业复员官兵和垦区职工共同奋斗,北大荒的农场经济取得了大发展,耕地面积由1956年的457万亩增加到1370万亩。在纵横千里的黑土地上。建起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形成了庞大的农场群。这些农场大部分是以生产粮食和大豆为主的机械化农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荒凉的北大荒,变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8:01:30 | 只看该作者
                            中华大粮仓
    后来,全国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黑龙江垦区先后接收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55万知识青年。
    大批城市知青的到来,不仅给农场增加了劳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给农场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知识、文化、先进思想和各类人才,增加了垦区的朝气、活力和动力。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对国营农场提出明确要求:“努力办好国营农场,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
    长期以来,王震一直情系北大荒。1985年7月26日,他带着赴北京演出的北大荒燕窝岛儿童艺术团的小演员们,从北京乘飞机一起飞往北大荒垦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8:02:22 | 只看该作者
王震在下榻处听到垦区汇报改革开放以来,北大荒农场的农牧业生产、经营和科技化水平都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激动地提笔为垦区题词:“向北大荒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致敬!”
    随后,王震来到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视察农业现代化生产。只见,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庄稼地上,一台自动式大型喷灌机张开巨臂移动。给茁壮的大豆喷水浇灌;空中,一架农用飞机低空飞行,喷洒农药治虫;远处,金色的麦浪滚滚,大马力的巨型联合收割机,正来回驰骋收割麦穗。他目睹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场面后,情不自禁地赞叹:“果然是现代化试点,大农业、大机械、大气派!”
    午间休息时,王震又提笔为北大荒垦区题词:“为给国家提供100亿斤商品粮和肉、奶、糖等多种商品而奋斗!”
    如今,黑龙江垦区不仅已成为共和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已成为可靠的粮食安全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基地。垦区每年生产的粮食,除满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和陆海空三军将士全年的口粮需要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农畜产品和副食品。因此,新闻界称赞垦区是共和国“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109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18:0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7 05:02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