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你需要静静…… 【转帖】

[复制链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1#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3:57:12 | 只看该作者
  小地方给我们的是一个封闭的,老年化的,今天就可以看到退休后自己的人生。
精彩的人生应该是有趣,自由,充满未知的。
    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想法,就是不想做批量生产的人。起码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这种想法是挺强烈的,这就叫少年轻狂。随着岁月的变化,大部分人都被磨平了棱角,呆在小地方就是最容易磨平棱角的方式。
    小地方固然有他自己的美,不过对一个上进的年轻人,更多的是弊病。
    不自由,没有宽容。
    求稳定,封闭,守旧,是小地方的一个玻璃罩,一切都是以面子为最重,表面上的风光,比实际更重要。在小地方,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托关系花钱找人进国企,或者考上了初级公务员,一个月拿着两三千的工资,父母感觉面子上非常荣光,因为孩子有了一个所谓稳定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3:57:59 | 只看该作者
任何的个性都被压制,任何对权威的挑战都被认为是叛逆,即使有叛逆精神创新精神的人,也慢慢的被这种无形的环境消磨。
思想不开放,道德绑架,窥私成风。生活就是一场表演,每个人都是没有作品的演员。
    文化匮乏
    人文精神的缺乏,文化环境的落后,社交圈子的局限。
    以前有一部顾长卫拍的电影《立春》,里面爱唱歌剧的女主角就是最好的力争。
在小县城,看话剧,会有人说你装。因为没有过,所以也就不存在。
    环境变成了一个火锅,慢慢的,下的菜,也给煮成了汤料。
    酱缸文化,在小地方盛行。
    无论能力高低,只看关系。
    不论是非曲直,只看潜规则。
    不分高下,只看你的背景。
    奋斗,除了拼爹就是拼关系,时间浪费在后门里。
    世界是反的。
    反文艺,
    反思想,
    反知识。
    态度好坏,比真相更重要。
    犬儒主义横行,不仅自己不奋斗,反而愿意以过来人的身份嘲讽奋斗者。
产生了一种怪异的审美哲学。以粗鄙不堪为美德,以堕落无底线为常态,以无知为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3:58:40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没有任何质感。
    娱乐生活匮乏,除了麻将,就是喝酒,淘宝和围观大城市人的生活。八卦成性,长舌妇遍地。
    缺乏边界感。
    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啊?怎么还不要孩子?
    你家车啥牌子的?
    你新买的房子多少钱一平,装修花了多少钱?
    有对象了吗?
    平庸小市民心态横行。
    拜金主义,拜权主义。
    不相信梦想,不相信才华
    只相信钱是万能的,永远关注的都是:谁的官更大,谁的钱更多,气人有笑人无。
    以上所有的例子,只要是在小地方生活过的都会心有感触。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的社会关系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在宽容的环境中,任何人都是梦想的实现着。
    在守旧的环境中,任何人都可能慢慢变成梦想的嘲笑者。
    津巴多说情境的力量,就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规则也会随着变化,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跟着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3:59:36 | 只看该作者
莫罗说:“我们都是自身情境的囚徒。”
    如果你不想过一个毫无悬念的人生,不想梦想被磨灭,请不要呆在小城市。
    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那里肯定不都是鲜花,甚至会更加冷漠,更加功利,不过那里有最起码的自由。因为你自由,所以,长出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犯错了,那里有机会重来。
    那里不一定有人会关注你的私生活,因为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奋斗,没空关注别人。
肯定有人会说,小地方也有人才啊,比如湖南湘潭某农民的儿子。可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是很早就走出大山,接受新教育,他的一切价值观人生观都不是在他那个小地方养成的。
   大地方有大地方的弊端,不过我还是认为,年轻人一定不要在小地方,要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生活,我们才能更遵从我们的心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5#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7:43: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6-4-8 17:45 编辑

        北京人那不叫“懒”?那叫懂生活!
    老听别人说北京人“懒”,那其实是你不懂北京人!北京人不是“懒”,而是懂生活!
    不怎么加班:很久之前网上流传这么个段子,说老板都不爱雇北京人。为何北京人有时候不招招聘单位待见?还不是因为北京人上下班那是比鼓楼的钟还准!因为家在北京,所以下班之后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还等着回去伺候呢,哪儿能没黑天没白天的加班呀。
    趿拉板儿走四方:
    生活中,北京人也有可圈可点的“懒”。比如说吧,您看这老大爷的后脚跟子永远趿拉这一双板儿鞋,就不给你提起来,走起路来悠闲的很!!
    热爱慢生活:
    说起北京人,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拎着鸟笼子遛鸟的老大爷们。那悠然自得的“懒散劲儿”,实际是体现了北京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北京人还“懒”在“爱凑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6#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7:4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6-4-8 17:46 编辑

一到夏天,北京人一般都不想动真格儿的做饭了,就“凑合”炸碗黄酱,吃一碗炸酱面,麻利儿躺着眯会儿会周公去了,那叫一个美!
   
北京人“嘴懒”!
    北京人的嘴懒体现在不爱动嘴皮子阿谀奉迎。尤其在单位,你别指望北京人能假兮兮的拍马屁,姆们没那闲工夫。
    还有说北京人懒的,那肯定就是自己的老妈了。
   “瞧你爸,懒的”,这滔滔不绝的念叨保准出自家里皇太后的嘴皮子!念叨完自己孩儿他爹,下一个就得念叨自家闺女选的北京女婿了。
   “慵懒”的生活方式
    有点闲暇时间,北京人喜欢蹲门口儿晒晒太阳,跟隔壁老张下盘棋,抽口烟,特别舒坦!
    北京人的懒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哲学,不是毛病,是骨子里的性情。北京人的懒在于对生活的不过多所求,随遇而安并且自得其乐。什么东西不看重也不蔑视,不过分争抢也不过分舍弃,你说什么我都保持自己的风格和节奏。这是北京人的一种心境,很难得的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7:50:27 | 只看该作者
                    难忘过去的北京胡同
    在北京,我现在找不到六十或三十多年前的故旧容颜了。找不到爸爸背着我去看医生的胡同了。找不到初中时,早上吃一角钱一碗的馄炖馆儿了。找不到白塔寺庙会了。那拉洋片的,卖布头的,练练武功的,摔跤的叫吆喝声也永远听不到了……
    父亲说:“北京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
    自从1950年我到了北京以后,他每天带我出去,总让我记胡同名,记住如何回家。这样三个月的工夫,我知道了不少北京的民俗和这座城市的奥秘。
    那时,我家住在兵马司48号,对门是水大院胡同,往北走是四眼井胡同。后来我发现北京还有很多以井字为尾的胡同名,如二眼井胡同,三眼井胡同,高井胡同,王府井大街,甜水井、苦水井、南井、北井……等等。可见北京自古缺水,市民数百年来依靠地下水,打井取水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7:51:27 | 只看该作者
若北京像天津一样,河流纵横,湖泊交错,也不会有这么多井字胡同了。我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俄国的圣彼得堡,看到河流贯穿城市,纵横交错,我想这两个水城应少有命名为“well”的街和巷的。
    此外,北京还有不少水车胡同,如大水车,小水车,横水车……水车是木制的,里面装满了水,人拉着,摸门挨户送水。夏天还好,顶多弄湿了拉车人的衣服,冬天可艰苦了。我见过冬天拉水车的,迎着寒冽的北风,脚踏溜滑的地面,拉着结满冰的大木车,一步一步蹒跚地走着,那辛苦可想而知。淸末时就连老佛爷吃水也是骡车从香山拉水进宫的。
    提起冬天供水的艰难,自然想起冰和冰窖胡同,北京阜城门近城河有个冰窖,从地表面斜着挖掘一个大窖,纵深有二十多米,寛有十七八米,高一米七左右,专门用于贮存冬天从护城河凿下的冰块,一块冰足有二尺见方。
    1953年夏天,天气燥热,我只穿件背心跑进了冰窖,看到了里面用草和大棉被覆盖的冰块,但身体骤然降温,很不舒服,幸亏一位大爷,拉着我手往外跑,否则要冻坏身体的。那个地方附近就有个冰窖胡同。多年来,一想起这件少年时的趣事,就不由得想到老祖宗够聪明的,明清时代已知储藏冰了!将大冰块运到宫内或富人家里装入大木箱内不就是冰箱吗!看来,祖宗此法不可废,尤其寒冷的北方,可以节约不少能源并減少碳和氟利昂的排放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8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7:52:09 | 只看该作者
写到水,联想到冰,自然想到煤!北京人取暖做饭离不开煤,所以北京有煤厂胡同,煤市口,煤渣胡同。我家对门水大院胡同里就有两个和我一般大的孩子,每天早晨捡煤渣,其中一个高个子名叫小煤子,细长的披散的头发盖着的脸布满了煤灰,倒炉灰的车一到,他们就蜂拥而上,去扒车,扒灰,扒没烧尽的煤球儿。
    小煤子弹玻璃球、拍洋片是高手。我常常将大人丢下的香烟盒给他,有恒大牌的、前门牌的……记得我家搬离兵马司那天,他呆呆望着我,也忘了追赶那倒炉灰的车,我跑了回去,将四个内有花瓣的玻璃球放在他那黑色的小手上,小煤子眼里闪着泪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561
199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07:52:51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尚有以食品命名的胡同或大街,如羊肉胡同,牛街,骡马巿大街,猪(朱)巿大街,鲜鱼口,菜市口,羊市口,米市大街,但没听过狗市口,猫巿口,可见北京自古不食猫狗。他们是看家护院捕鼠的动物。北京是北方城巿,当然找不到竹笋胡同了。有些胡同很小,比如狗尾巴胡同,就在我家东面,连接兵马司和丰盛胡同,胡同内只有两三户人家。后来改成高义伯胡同,改得太蠢。
    类似的小胡同,还有耳朵眼胡同,豆芽菜,针尖胡同等等。如果胡同是斜的,就叫东斜街,西斜街,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枣林斜街,等。有的胡同很短,如半截胡同,可是有条胡同很长叫十八半截胡同,大概是被多条南北向胡同截断的原因,我念小学时常走十八半截胡同去西单商场玩耍,所以至今还有这条街的记亿。
    有些胡同叫里,如义达里在西四,南安里,北安里,崇善里在西单,平安里在西四北,永安里在建国门外,武圣东里在朝阳区。译成上海话或许叫弄,否则人们为何里弄联在一起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5 18:59 , Processed in 1.21680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