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她的人生像一曲最惊艳的梦境 【转帖】

[复制链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37:34 | 只看该作者
叔祖母去世后,张充和回到了苏州张家,开始与父母姐姐和兄弟们长期一起生活。
大概任何一个在张家成长的女孩子都会成为才女,这不仅因为张家是合肥的名门望族,还因为张冀牖是世界上最会教育女儿的爸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3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39:59 | 只看该作者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张冀牖就有四个小棉袄——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幸福是幸福,可眼看女儿一天天长大,教育就成了大问题。受到五四运动新思想影响的张冀牖,可不满足于只让女儿接受传统的女子教育,那样太过狭隘,会限制女儿们的眼界,怎么办?
    反正家中殷实,干脆自己办个女子中学!
    于是,1921年,张冀牖在九如巷买了块地,盖了上下五间的楼房,乐益女中就这样成立了,随后张家一家人全都搬了进去,四个女儿就在乐益女中就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40:55 | 只看该作者
张家四姐妹合影(前右为大姐元和,前左为二姐允和,后右为三姐兆和,后左为小妹充和)


    在女儿眼中,张冀牖是父亲,也是朋友,没有大家长的威严,反倒是能和女儿们一起读书,分享心得。
    因为喜欢昆曲,他甚至在家里搞了一个戏台,特意请苏州全福班的尤彩云教孩子们唱腔和身段,也因此,四姐妹都爱上了昆曲艺术,那是张充和第一次知道原来《牡丹亭》是可以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41:36 | 只看该作者
少女充和,和三姐一样喜欢穿男装



    1930年,张家姐弟十人自己撰稿编写了一本家庭刊物——《水》,里面全是各种关于家庭琐事的文章、诗词、书法和绘画。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四姐妹是这份刊物年龄最大的撰稿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42:20 | 只看该作者
66年后,由张家姐弟再次复刊后的《水》
         在乐益女中教书的叶圣陶曾说过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5:43:23 | 只看该作者
三姐妹和三连襟
前排元和、顾传玠
后排左起:允和、周有光、沈从文、兆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7:47:05 | 只看该作者
应了叶圣陶的金口玉言,日后大姐张元和与昆曲小生名角顾传玠喜结连理;二姐张允和嫁给了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成了沈从文的夫人。
    1933年,三姐与沈从文结婚时,张充和到北京参加婚礼,之后就一直住在北京。家里人让她考个大学,于是她就去考了北大,那一年张充和21岁,凭借深厚的童子功,她的国学一举得了满分,她写的作文《我的中学生活》文采斐然,令阅卷老师相当惊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7: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201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7:48:38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张充和数学得了零分。当时的北大和今天的北大一样,竞争激烈,数学得零分按理说不可能有进校门的机会,但是当时的校长胡适爱才心切,就暗地里跟数学阅卷老师说能不能给一点分,耿直的老师不肯让步,但胡适还是决定破格录取张充和进入北大国文系读书。
    后来有一次,胡适在校园里遇到张充和,对她说她的数学不太好,要赶快补一补,张充和心想校长你好委婉,自己的数学怎么是不太好,根本就是没学过,连题目都看不懂怎么破!最后还是教务处的人好心宽慰她,说胡校长其实是在打官腔呢,你都进学校了,还补什么呀,这才作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6-29 04:25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