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思成是听说了拆西直门而发现和义门瓮城遗址的情况的,那时他已老弱病疾,风烛残年,行动不便了。他试图嘱咐当时的妻子林洙去到现场拍张照片,但被拒绝了,林洙认为已经是被打倒的知识分子,甚至被扣上“反动权威”帽子的梁思成不应再招惹是非。
我想,如果全北京会有一个人在西直门城楼下哭泣,那人必定是梁思成!他为古城的文明哭,为古城的美丽哭,也为自己引以为豪的古典建筑艺术哭,正如他曾经说过:“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但1969年,他甚至没有哭泣的勇气和力量了。在他生命中最后的三年,西直门已消失无迹,那里空空荡荡,任凭北方朔风呼啸,飞沙走石,涤荡尘埃。西直门内密集成片的低矮房屋结团成块,灰暗呆板,了无生趣,它们失去了守护了这方土地几百年的城门、城墙,落日的余晖可以直接落在它们苍凉的屋顶,但这些居住者举首西向,只是一派西直门外冬日里萧条茫然的景象,也就是传统称呼的“城外”,而西山绵延,突兀地在承接落日。
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修建城市立交桥,该桥是我国第一座三层快慢车分行的环岛互通式立交桥,在当时很时髦,远看飞碟似的。那时候我是每天往返于新街口至颐和园的走读高中生,坐着无轨电车绕过最上一层大圆盘,可以俯瞰下面的下层转盘,也可以抬头看一眼夕阳。尤其冬季的京城,四方灰秃秃一片,夕阳在还盛行烧煤取暖的冬天傍晚,透过薄暮泛着忧郁的红色,那是十几岁的我看到的西直门残阳如血。土“飞碟”立交桥是西直门被拆除10年后的作品,那时候,抛弃毁灭掉自身文化的中国正急切地想学习那曾经被抵制的资本主义的所谓现代化文化,立交桥就是西方的先进交通设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