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抹不去的记忆……老北京的根与魂 【转帖】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6:57:13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五个神奇的地方,看懂这里的不一定是北京人
    你来北京打拼多久了?你在北京哪里居住?你领会过北京或远郊“睡城”——天通苑、回龙观、亦庄、通州和燕郊的“魅力”吗?你知道那里的人是怎么出行、挤地铁公交的吗?
北京啊北京,爱你真不容易啊。
                       “永睡不醒”城:天通苑
    天通苑被人称为“亚洲最大的社区”,有着30多万固定人口,以及几乎相同数量的流动人口。这个几乎等同于浙江绍兴市或者宁夏银川市区人口的庞大人群,却由一个镇政府来管理。天通苑由于人口多,到了晚上就像座“永睡不醒”城。
    它曾是北京房价最为便宜的经济适用房社区之一,每平方米2650元,面向的人群是拥有北京户口的低收入者,但在小区里,宝马、奥迪这样的高级轿车却随处可见。“交通拥堵、缺乏公立学校、没有大型医院、黑车泛滥、摊贩阻道、时常有盗窃案件发生……”大家在网上咒骂着天通苑的各种让他们感到不爽的问题。
    天通苑的喧嚣,永远是来自住户和中介的战争。幸运的话,你只需要按时上交房租,什么事儿都没有。若是拖欠房租的话,麻烦就全都找上门儿来了。
    一份关于出行方式的调查显示,天通苑约有16.43%的居民是采用自驾车出行。约90万人口的天通苑,机动车保有量有6万辆,每天早晚高峰,与北京城的联络线只有一条立汤路。
如果把天通苑的地面交通比作人体的心血管系统,那么堵塞不畅,是从“毛细血管”开始的。堵车,是从一出家门就开始的。说起来,步行永远比开车快。
                    “早起晚睡”城:回龙观
    北京回龙观30万人口的新城区里很少有就业岗位,大部分人早上涌到老城里来,晚上又涌回新城,造成巨大的钟摆式城市交通,真是“早起晚睡”城啊!
    夜晚的回龙观跟白天不太一样,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下子让这个白天闷声闷气的地方有了生机。“这里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会有这么多人。”
    夜越深,下班的人群四散进各自的屋子,结束一天的奔波,沉沉睡去,回龙观这个庞大社区便归于一片寂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6:58:28 | 只看该作者
                      “昏昏欲睡”城:亦庄
    亦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小区多,人口密集,成为很多外地人聚居之处,更被人封为“昏昏欲睡”城。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根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本市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
    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有1098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1.1%。
                        “睡长梦多”城:通州
    尽管通州作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决策得到确定,但其作为外地人聚居最受欢迎之一的地区的烙印从未失去过。那里的街道总是人山人海,地铁站同样如此。白天热闹,一到晚上,整个通州都一下子都沉寂了,堪称“睡长梦多”城。
    拥堵的背后,其实是“大城市病”。由于国贸一带聚集了大量的写字楼,缺乏合适的疏导,大批车辆从居民区朝商务区汇集拥堵。
    来北京实习的大学生小王刚从单位回到位于通州出租屋,就看到自己隔壁无人居住的那间隔断房被人砸破了墙。透过白色隔墙板上的黑色大洞,这间无窗隔断房的内部设施一览无余:六七平方米的隔断间里,挤着一张双人床、一个衣橱和一张桌子。
    小王被告知,自己所住的这间两室一厅一卫的房子因为存在隔断房被人举报,派出所的人来把7间隔断间中唯一一个没住人的房间给砸了。其他房间由于已有人居住,暂时“幸免于难”。小王对北京群租房禁令心知肚明,但价格过高的租金,让小杨只好选择这样的“鸽子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6:59:37 | 只看该作者
                      “睡生梦死”城:燕郊
    对于北漂们来说,燕郊因相对低廉的房价而成为借以安家的温暖所在,可日复一日的潮汐式生活又让诸多置身其中的人们苦不堪言。燕郊一到晚上,更像是一座“睡生梦死”城。
连接北京城区和燕郊的主要公交线路并不多,每个工作日早高峰,这些公交车都要运送数以万计的上班族去北京不同的城区上班。
    据统计,目前每天约有40万人往返于北京与燕郊,其中30万人采用公共交通,而早高峰成功挤上一辆公交车的时间需要40分钟。
    时至今日,划归北京的传言仍然是影响燕郊楼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5月以来,京津冀规划传出后,燕郊的房价甚至可以用“起飞”来形容。售楼处人满为患,房价上涨,售楼处小姐的态度都高冷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16:02:1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我去后海转了一圈

   是的,昨天傍晚我和朋友绕着什刹海转了一大圈。
   看到了很美的夕阳。
   昨天,我去后海转了一圈。

   我想,这一定所有攻略里面推荐的北京必逛之地。
   的确,北京的魅力在这里尽显无疑。
   我很喜欢这里,
   我喜欢公园里演奏萨克斯的大叔,
   我喜欢广场上专心打太极的大妈,
   我喜欢提着鱼食和鱼竿满嘴京腔的老大爷,
   我喜欢坐在矮矮的石椅上并肩看风景的情侣,
   我喜欢趴在石狮子旁睡着的小狗,
   我喜欢被船和野鸭子划出波纹的水面,
   我喜欢小商店的桌子上一排排喝完的酸奶瓶,
   我喜欢被夕阳和人群占满却依旧洁白的银锭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16:03:21 | 只看该作者
   可是,我相信很多人也发现,
   这里的人越来越多,灯红酒绿,
   从一个酒吧到另一个酒吧,连一首歌都听不完。
   买醉的、卖唱的、跳钢管舞的、
   拉客的、围观的、拍照的……
   随着人群慢慢移动,好想穿越回到那一年的老北京。
   其实关于老北京的电影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部。
   重温这些电影,再去后海转转,一定会别有一番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6#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16:04:11 | 只看该作者
1.《阳光灿烂的日子》
    该片的背景是文革时的北京,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里匿的孩子,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间,渡过自己的青春。意识流的故事里,有爱情和性的冲动,有幼稚和失败的革命精神,也有成长的故事。
昨天,我去后海转了一圈。

    2.《警察有约》
    社区小片警赵六安,因家中又五个姐姐排行第六,被称为六子,并且是家中唯一的男性公民。年届而立的他,工作中一会儿要抓没上证的狗,一会儿又接到报警,影片围绕年轻警察赵六安的工作,生活琐事和爱情车轮大战,通过一连串或令人捧腹或令人感叹的个人际遇,展现了一个鲜活可亲又独具个性的小人物的曲折而浪漫的爱情生涯。
昨天,我去后海转了一圈。

    3.《美丽的家》
    影片是《贫嘴张大民》的电影版,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北京城的小人物张大民的酸甜苦辣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7#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16:04:55 | 只看该作者
4.《顽主》
    影片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于观、杨重和马青三位无业青年,在北京开了一家“三T公司”,专门替人解难、解闷、受过的故事。
昨天,我去后海转了一圈。
    5.《我们俩》
    冬天,在某个四合院孤孤单单生活的老太迎来一个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女孩想租老太离学校很近的房子,但嫌老太要价太高,老太一脸爱住不住的表情坚决不降价,女孩无奈租了下来,两人开始磕磕绊绊争吵不休的主客生活。影片讲述了一个90多岁的老太太和一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之间的一段情感故事。十分感人。
    北京,一个承载太多历史和感情的城市。
    你,和北京有故事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1:48:45 | 只看该作者
                 难得 北京中心城区内还保存着三个半炮楼子
    在北京的二环内有条胡同叫炮局胡同,它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呈东西走向。在清代属镶黄旗所辖,乾隆时此地为炮局,为制造大炮的地方,后改为大炮、军械及废炮的储存所。清末又成为监狱,改称为炮局胡同。炮局胡同的监狱是有历史的,清末、北洋政府、日伪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一直都是监狱。解放后曾是劳改局,是北京第三看守所,后为北京市公共交通分局。但作为监狱的高墙、电网,炮楼至今仍存在。也是京城二环内仅存的三个半炮楼子。这三个半炮楼子保留至今实在难得,也为我们了解老北京的发展和胡同的演变提供了实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1:4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658
262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11:5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2 02:13 , Processed in 1.2480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