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抹不去的记忆……老北京的根与魂 【转帖】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22:28 | 只看该作者
东亚对门是东来顺,丁掌柜从推手车子卖焦羊肉起,能混到盖四层洋楼,柜上用到一百几十号人,自然有其经营之道。后柜有一间茶炉房,是一间大敞 厅,屋里砌着洋灰桌椅,那里水饺卖六分钱十只,三分钱一大碗羊杂汤,确实造福了不少穷苦学生。有人说,丁掌柜跟他的少东永祥对待员工太不够厚道了。
  市场正门右边,火灾之后,也翻盖四层高楼,取名森隆。楼下一层,开了家稻香村,卖的纯粹是苏杭南货,东伙都是苏杭人,除了卖五香黄鱼、素吠 腿、玫瑰瓜子、云片糕、定胜糕、苏糕、白糖梅子、去皮橄榄外,还卖扎蹄、卤鸭翅膀、咸鸭肫、切片熟火腿、家乡肉、整只金华火腿等等,各种南货,无不一备,有时还能买到平湖糟蛋、宁波咸蟹、南翔黄泥螺一类特殊的食品。
  二楼设中餐部,三楼是西餐部,四楼是素食处,有人说:京汉食堂、来今雨轩、撷英是中国式的西餐馆,森隆的西餐,简直就是中菜西吃了。所以东城 各王府或贵族等,都是该处西餐部的常客。素食部的主厨,是香厂六味斋的主厨跳过去的,兰肴玉俎,尤为清绝,所以一到夏天,生意鼎盛,远超中西餐的客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2#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28:06 | 只看该作者
由后门往东直走,就是吉祥茶园了,戏台因为是后盖的,台角两边没有抱柱,在当时除了第一舞台,它算是最时髦的园子了,园子里的总管叫汪侠公, 他出身是涛贝勒府的皇粮庄头,能唱武生学杨小楼,《落马湖?酒楼》一段唱学杨,比名票果仲禹还神似的。有时为了给吉祥园宣传,也写点剧评稿子,都是应节的戏评,年年如此,照抄不误,剧评家景孤血、吴幻荪送了他一个外号叫留声机,可算谑而虐矣。汪侠公跟杨小楼、余叔岩是莫逆之交,跟四大名旦梅、尚、程、苟也都有深厚渊源,照梨园行的规矩,排一出新戏,必定先在喜庆堂会唱一次,才在戏园子里唱,小楼的《夜奔》、《宁武关》,兰芳的《牢狱鸳鸯》、《嫦娥奔月》,慧生的《埋香幻》,都是破例在吉祥园先唱的,那就是私人的交情了。
  吉祥茶园东边有家饭馆叫润明楼,炸酱不出油,打卤不泻是他拿手,鸡丝拉皮削薄剁窄,鸡丝带皮,连东兴楼都自愧不如。
  右首有一家南方小吃馆叫五芳斋(后改大鸿楼),生煎包予、蟹壳烧饼,他家是独家生意,楼上蟹粉面、雪笋肉丝面、熏鱼面、大肉面、脆鳝过桥面,清醇味正,松毛汤包,跟玉华里的淮安汤包又各不同。
  润明楼前有一片空地,小吃摊鳞次栉比,水爆肚、炸灌肠、卖豆汁、黄米面炸糕、山西杠子头、河间府肉包子、肉片豆腐脑、苏造肉、羊双肠,真是甜咸酸辣,要什么有什么。
  靠南边相声场子赵蔼如父子说相声有荤有素,总要逗得听众哈哈大笑,才问大家打钱,假人掼跤,孩子们看完一场还不想走;拉洋篇的“带水箱”、“杀子报”、“刁刘氏”,乡民百看不厌;天气好沈三耍中幡、常宝忠、宝三摔跤常卖大力丸,一天也能赚个百儿八十的辛苦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3#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28:53 | 只看该作者
一进金鱼胡同,后门右首有一家中兴绒线店,除了卖绒线外,其他一切日用杂货美容用品也无不备,市场别家商号说,中兴再卖绸缎呢绒,可以改名绸缎庄了‘。说实在的,中兴的东家傅新斋确实明敏干练,所以他能服众。
  东安市场有“四大贤”,是明明照相馆的张之达、森隆老板辛桂春、庆林春店东林筱泉,和前面提到的傅新斋。他们四位经市场内商贩推举为市场公益组合会理事,凡是场内有关公益,或是有吵闹争论的事,只要他们四位一出面,多麻烦的事,没有摆不平的,所以背后又有人称之为“四大金刚”。
  傅新斋除了原有绒线店外,又把楼上辟建了一家中兴茶楼,有些老先生市场逛累了,到中兴茶楼泡一壶好茶,找朋友杀盘棋,倒也深得闲中之趣。后来 有一些大宅门的太太小姐们,在市场买了若干零碎东西,自己不好拿,就先存在柜土了,只要跟柜上交买卖,大包袱小笼还管您送到家。傅掌柜的有一位把兄弟,原本是哈尔滨中东铁路局西餐部大师傅,钱赚得够份儿了,想起了落叶归根,所以回到北平来养老。闲来没事,就到中兴茶楼坐坐。傅老板认为老把兄闲着也是闲着,何不找一点营生干千,于是中兴添上了卖咖喱鸡饭,鸡嫩汁浓,随之又添上了炸桂鱼、煎牛扒、罗宋汤,简直成了罗宋大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29:37 | 只看该作者
遭遇火灾的丹桂商场重建之后,把丹桂茶园取消,又盖了一座畅观楼,一是正方形,一是长条形。畅观楼中庭大半是旧书摊,有线装古书,也有欧美原 版散文科技名著,此外还有各种陈年杂志和学报。当年林语堂先生就在这些书摊发现有不少珍贵杂志,后来都送给新加坡南洋大学图书馆了呢!  
   丹桂商场中间一条甬路,排满了古董摊,什么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各种在仪器行买不到的新式仪器、光怪陆离的座钟挂表、奇奇怪怪的闷壳表、涂金错银的鼻烟壶、雕镂金饰的香烟盒、海泡石蜜腊雕刻精细的烟斗烟嘴、各国古钱硬币等等,您如果细心观赏,可能发现更多的荆鼎楚彝、通犀翠羽,可遇而不可求的物事呢!
  斜对中兴茶楼,有一家专卖西点的葆荣斋,咖啡桃、气鼓、拿破仑派,虽然手艺都是山东老乡,可是做出来的西点,松软不滞,甜度适中,不让法国面包房专美。
  葆荣斋外面一个摊位,是卖香水香的,除蚊驱秽,俪白妃青,味各不同,芳洌袭人,中人欲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30:22 | 只看该作者
卖香的紧邻,是一家卖梳头篦子、骨头簪子、刨花刷子的,他是一位好话没好说的河北南官人,逛市场的人,都知道他脾气戛古,都不敢招惹他,说不 定他一天能跟顾客吵上三次五次架。恰巧他的芳邻是一位善于排难解纷的老道,提起这位老道,也是东安市扬有名人物,他的卦棚取名“问心处”,老道长得硼中彪外,实大声洪,有人叫他笑老道,有人称他活神仙,他都坦然承受,大家就是问不出他的真实姓名来。他精于子平、卜卦,还通晓紫微斗数,礼金因人而定。每天当门而坐,桌上罗盘飞星,擦得锃光瓦亮,先不谈他算命准不准,就是他那套黄铜工具,足够唬人的了。
   再过去是一个只卖豌豆黄、绿豆黄的老者,人都叫他假太监,据说他在清官点心房当过差,一脸上人见喜的笑容,各府邸的人经过,他会请安打千,他的摊儿每天下午要到三点才摆出来,夹枣泥的豌豆黄,三四十盘子,一抢就光。他跟正街丰盛公奶茶铺,在市场里都是独家生意,他家除了奶饽饽,还有鸳鸯奶卷,最好是奶乌他。门框胡同那家奶茶铺酪是不错,可是吃奶乌他,只有丰盛公了。
  市场横街有一家德昌照相馆,楼下仅容一人坐柜台,一转身就得上楼,楼上玻璃罩棚、大型摄影机,无一不全。别看他家楼下没有门面,可是楼上非常宽敞豁亮,大概东北城大、中、小学毕业照相同学录,十有八九都照顾德昌。
  明明照相馆的张之达说,德昌做生意,真有一套,别家照相馆每天能有德昌十分之一生意,就够嚼谷啦!
  往南花园去,还有一栋木造楼房,进门左右两边都是庆林春,一边卖福建漆盒,嫁女儿总要买两对添添妆,此外各种花茶,也不比东鸿记、张一元差。 有些福州老乡,非喝庆林春茶叶不可,他家的双熏,因为福建茉莉花柔香嵇锌,跟别家确有不同。右边柜台以卖肉松、红糟为主,各式的甜点心如光饼、到口酥、蜂糕生意也不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31: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有一家小食堂,光顾的都是男女大学生,八毛钱一客西餐,尽管放心大嚼,否则来一盘奶油栗子面或是叫杯冰咖啡,足够情侣们泡上半天的。
  楼上坐北朝南有一排房子,有两家画炭画的,还有几家裱画店,其余就是各铺户的堆房了。
  楼上紧邻楼口,是一家大耍货店,掌柜的白云生,自己能设计,还会动手,若干飞禽走兽的标本,都是他的杰作,门面虽然不大,可是屋里堆满各式各样大小玩具,据说他销到欧美的玩具,每年要换得两三百万美金外汇呢!
  出了大楼,就是南花园了,有几家做绒花、鬓花的,每年过年之前,把做好的绒花拿到财神庙、白云观去卖,一年的开销在一个正月就能赚出来了。
  南花园北墙根,有一位卖蝈蝈儿葫芦的老者,他每年夏末秋初卖蟋蟀、蝈蝈儿、金铃子一类草虫,他凭若干年的经验,蟋蟀、蝈蝈儿都能过冬。冬天他 穿着老羊皮袄,向阳一坐,此时秋虫争鸣,非常好玩。他的蝈蝈儿葫芦,都是自己精心培育长成的,有方有圆,能大能小,在葫芦发育时,他用丝绳扎成各种形状,等葫芦固定后就成了。宫中有钱的太监,都是他固定主顾,等秋虫一上市,东北城各王府喜欢养蟋蟀的公子哥儿们,一买就是二三十头。为了让蟋蟀搏斗,一定要“生口”,没有下过圈的。有一年余叔岩在安徽花园挖到一只银头大将军,几次下圈,已经给余老板赢了近千包茶叶;红豆馆主的令兄溥伦买了一只毫不起眼的蟋蟀,结果两虫一对阵,咬了四五嘴,锒头大将军就有怯意,两者一翻身,竟把大将军咬得落了胯。从此葫芦赵的声名大噪,凡是玩秋虫的,只要蛐蛐儿一上市,总要到市场南花园寻摸寻摸,葫芦赵反而成了东安市场一宝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31:51 | 只看该作者
南花园还有一怪,是花儿匠陈笔,在园子正中,搭了一座花棚子,棚子里也没有什么上等鲜花,可是他有一桩不为人知的特长,就是擅做盆景。他在德胜门里积水潭有一片大花圃,里头养了有四五百盆大小盆景,其中有两人合拉不过来的古木枝丫,也有飞瀑流痕的水盘。 当年他曾经给朗贝勒府毓朗做过盆景,一座万木千岩,一座太液春寒,代价是八千块大洋,在当时这个价码,是足以让人咋舌的了。
  花园东边有一排二层楼的集贤球房,窗宽室明,长廊高拱,楼下打地球(现在叫保龄球),共有六条球道,在当时算是最大的球房了。楼上打台球,有二十几架球台,欧式美式球台全有,记分员都是女性。如果您去打球,没有球伴,她们也可以陪您打两盘,如果是熟人,还可以把记分员带出去玩玩,照规矩要把两枝球杆,交叉式放在球台上,带出多久,照钟点计费。当年宾宴华楼球房有一位记分员,不但球艺超群,而且卓荤多姿,善伺人意。后来他们两家因为争夺她,几乎闹出人命,幸亏她被某督军的公子量珠载去,才结束了这桩公案。
   东安市场还有一个特点,是有两家清唱的票房,设在正街楼上的叫舫兴,南花园的叫德昌。舫兴把儿头黄锡五,早年给刘鸿声戏班里充硬里子老生,会 的玩意儿还真多,可惜口齿不太清楚。自刘鸿声去世,他无班可搭,因为人极四海,所以伶票两界认识熟人很多。德昌茶楼是由曹小凤主持,曹原本是相公堂子出身,跟老一辈伶工吴彩霞、芙蓉草、裘桂仙都是好朋2芝,唱青衣有工半调实力,他跟尹小峰、于景枚一出《二进宫》,彼此对啃,能卖满堂。协和医院有一个票房,青衣杨文雏、赵剑禅,须生陶畏初、管绍华,老旦陶善庭,花脸张稔年、费简侯,小丑张泽圃都不时到德昌,加上奚啸伯也时常去捧场,几乎天天客满,到了星期天,名票来得多,居然有人泡一壶茶,在窗外头站着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32:31 | 只看该作者
舫兴那边以陶默厂、杨小云为台柱,再加上邢君明、关丽卿、李香匀、臧岚光、孟广亨、关醉蝉、胡井伯、柏艳冰等老少名票轮流捧场,每天上座,也 是满坑满谷。陶默厂一出《凤还巢》、一出《宇宙锋》是她的绝活儿,有一次梅畹华在森隆吃晚饭,听了陶默厂几句慢板,认为她嗓音清脆能够及远,水音特佳,是个可造之才,可惜身量嫌矮了一点,影响扮相,没有大红大紫。每逢舫兴、德昌两家一唱对台好戏,连吉祥戏院也会受到影响,除了杨小楼、马连良几位超级名角外,如王玉蓉、新艳秋一类坤角,都怕舫兴、德昌两家彼此卯上,影响园子上座。
  我的朋友王献达大学毕业论文,教授指定他写东安市场,后来他那篇论文还译成英文法文在普度大学、巴黎大学发表。当他写论文时节,知道我对东安市场事物比较熟悉,约我帮他采访,所以事隔五十多年,我对东安市场始终留有深刻印象。
    现在北平一切都变了,听最近回过内地的人说,东安市场这个名字,前几年已被取消,改名东风市场,建筑也都改成一块一块昀小屋子,从前好吃好喝、好瞧好玩的物事,也都荡然无存。要不是我脑子里,还存留有若干印象,将来找一位说天宝遗事的白头宫女,恐怕还没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4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34:50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北京!这才是胡同儿!这才是我们院儿!
     当你步行或骑着自行车,悠然穿梭在胡同儿中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望向那一座座亲切地敞开着的院儿门,总会不由自主地希望看到里面透出的别样院景和春色。
    北京离不开胡同,胡同离不开我们的院儿。北京的胡同和我们曾经住过的院子是通着的,连着的,它们相映成趣,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北京的胡同和我们的院子很像是一串大冰糖葫芦,胡同就是中间的那根竹芊子,院子就是穿在竹芊子上饱蘸冰糖、晶莹剔透的各类果品,看着就让你馋涎欲滴,更别说入口的美妙了。当你步行或骑着自行车,悠然穿梭在胡同中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望向那一座座亲切地敞开着的院门儿,总会不由自主地希望看到里面透出的别样院景和春色。
     北京的胡同像网一样连通着京城各地。胡同一般都是横平竖直的,或东西向,或南北向,规规整整。也有斜的,但极少。所以整天穿行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东、南、西、北的方向感特别强,为人指路时,总爱给人指方向,比如告诉您:“您往东走,往南一拐,路西的第二条胡同就是。”结果说得不明方向的外地人晕头转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596
265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15:36:01 | 只看该作者
但对于自小生活在胡同儿院儿里的北京人来说,胡同儿真是有极大的好处。你如果要去一个地方,只要知道方向,你就奔那个方向,在胡同里穿就是了,穿了这条穿那条,只要不走进“此巷不通行”的死胡同儿,就一定能走到。就像鱼儿在水中的石缝中自由自在的游着,真是快哉,快哉!  胡同儿是由一座座毗连在一起的院落组成的,在胡同儿里你会看到一个个的院儿门。有人研究过院儿门的位置,认为院儿门开在院子的东南角,其实并不尽然。如果是坐北朝南的院子,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而对面,门朝北的院儿呢,大门则一般是开在院子的西北角。如果是门朝东的院儿,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而门朝西的呢,大门则一般是开在院子的西北角。据说这规矩是从风水上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31 20:58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