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沈家围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昵称“沈家围子”的由来

[复制链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8
21#
发表于 2015-2-6 07:17:01 | 只看该作者
     沈家围子同学您好:
     您的回忆,认真看了,总体很好,赞誉的话我就不说了。
     提一些不同意见,请您不要见怪。
     地点:我在地图上查了,没有找到沙尔图。大庆市有一个萨尔图,不知道和您说的沙尔图是不是一回事。沈家围子我找到了,在大庆市的西面。
      如果我查的结果正确,我认为:嫩江平原不仅仅是东北最好的平原,也是咱们国家最好的平原之一,距离哈尔滨也比较近,应该说,您去的地方还是不错的。其次,您去的地方不是北大荒,和北大荒完全是两回事。
      时间:您是1968年9月17日出发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个指示应该是1968年12月的事。也就是说,您的出发和毛主席没有什么关系。说老实话,毛主席说的话,您都没说对。
    我在这里给您挑毛病,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希望大家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尽量准确。如果事实都不准确,何谈历史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8
22#
发表于 2015-2-6 07:30: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黑五类,过去我不想说,今天,我也想简单说几句。
     我之所以插队5年,和我父亲有很大关系。插队第三年,我就入团了,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我的意思是说,我表现的还不错。那也走不了,因为我的父亲。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牙齿让人都打断,后来下放到干校4年,他出来,我也出来了。
     我说上述的意思,是说我也有资格说说黑五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8
23#
发表于 2015-2-6 07:3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8
24#
发表于 2015-2-6 07:3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先乡后城 于 2015-2-6 07:59 编辑

     您看到的这些人,都是从血与火的战场上,侥幸活下来的人,其中也有我的父亲。他们在山西的干校劳动,生活。这个干校我去过两次,生活比当时的北京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这么说吧,肉都不爱吃了。
    后面戴帽子的人像不像刘伯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8
25#
发表于 2015-2-6 07:54:3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村有9个同学,都是男生没有女生,其中两个同学的父亲是现行反革命,被关在劳改农场,他们都比我早走1年,他们的父亲都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平反的,其中一个还去的保密工厂。这样说来,我把自己走不了的原因归结到自己父亲身上,是不是很矛盾?如果是,我为什么能入团?不是,为什么又走不了?公社管档案的人,给我看了外调材料,我的头当时就大了,人家厚道,对我说:不是我们不想让你走,你自己说怎么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78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0:16:24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2-6 07:17
沈家围子同学您好:
     您的回忆,认真看了,总体很好,赞誉的话我就不说了。
     提一些不同意见 ...

你好,朋友,沈家围子这个地名,在大庆萨尔图北面,原来是一个自然屯,很多从山东来的过去称为“盲流”没有户口的山东人在这里落户,后来改编红色草原农场,又改编生产建设兵团。这里的人员很复杂,我是九月7号去的,如果没有毛主席的上山下乡指示,怎么会有全国各地农场兵团去哈尔滨各大学校招收学生呢?我记得,毛主席早就有这个指示吧,没事,我这是真实的回忆录,最早上网写的,也有五年了,最初的写作水平很低,后来也没修改,但是,都是真实的,没有编造。谢谢你的留言,交流是正常的,多多提意见,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78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0:26:54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2-6 07:17
沈家围子同学您好:
     您的回忆,认真看了,总体很好,赞誉的话我就不说了。
     提一些不同意见 ...

我这里提到北大荒了吗?离哈尔滨比较近,但是却回不去家,不让回家。后来有了国家文件,逐渐执行了探亲假,可是在70年,我的父亲落段在呼伦贝尔了。落实政策后79年调到河北省卫生厅。大庆这里是盐碱地,那时候低产,全靠国家倒挂,不能自给自足,也没有机械化,全是靠我们的双手,半机械化都谈不上,麦子很少,几乎都是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盐碱地并没有改良的情况下,能丰收吗?能谈到土地肥沃吗?呵呵,朋友,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78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0:41:43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2-6 07:17
沈家围子同学您好:
     您的回忆,认真看了,总体很好,赞誉的话我就不说了。
     提一些不同意见 ...

如果没有毛主席指示上山下乡,那我们才17岁,弟弟15岁,就放弃学业,姐姐可是高材生,就会自愿的离开自己的故乡,离开亲爱的妈妈,到艰苦的农村去工作?我们是疯了?还是无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78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1:24:03 | 只看该作者
烛光 发表于 2015-2-5 20:30
你从寒秋的楼里能真实的了解我,我可以问心无愧的告诉你,我这个人从来都是以我个人的眼光和情感来分辨什么 ...

其实文革中,我们也受到不少好人的偷偷帮助,也就包括你这样正直的好人。我知道,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因此父亲平反后,把落实政策的钱,资助了很多帮助过我们的人们,不会忘记的,感恩必须的,谢谢你,正因为有你这样的好人,才会有更多的感恩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78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1:2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2-6 21:31 编辑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5-1-26 12:15
中知网管理员、各位知青朋友大家好:

我是哈尔滨知青,68年下乡到黑龙江建设兵团独立三团。其实我2012年就 ...

哦,这里提到北大荒,前面加了个我们,是指所有的知青,当然,我下乡的地方算不上北大荒,笔误,改正。但是在我的文章里,并没有北大荒三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6 01:40 , Processed in 1.22562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