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抹不去的记忆……老北京的根与魂 【转帖】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1#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0:05 | 只看该作者
  烟袋斜街上的歪门斜店:暗收被“顺出”皇宫的国宝(北京史话)
    烟袋斜街的神奇,在于它的名副其实。它不但形似,并且“瓤”也是——在这条短短的斜街上,开着七八家烟袋铺,除了卖各种旱烟、水烟袋,还定做各种烟袋,卖各种烟丝,最有名的是在“烟袋杆”头一家六间门脸的烟袋铺子,正堂玻璃柜中有一根“老烟袋”,蟒皮纹的杆花,黄铜的烟袋锅,青白玉的嘴,下面有一鉴:大清王朝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用的烟袋。称“天下第一烟袋”。
  烟袋斜街专卖它的烟袋,琉璃厂专卖它的古玩,但烟袋斜街当年还开着一家专收古玩的“歪门斜店”。此店在光绪末年开在烟袋斜街烟锅子拐弯处,门脸两间半,青瓦灰砖,枣木窗榆木门,蜡黄木横匾,三个东倒西歪的大字:瞻古阁。知情的行里人都懂,此店系一位琉璃厂的大掌柜开的,三个看起来并不显山露水的字乃清宫内总管崔玉贵的字,可见其背景。但为什么在烟袋斜街的拐角口开这么一个正不正,斜不斜的小店?无人知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0:54 | 只看该作者
真实是可怕的,唯一的原因是离故宫近,其妙处难与君说。故宫内有一个“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书房,匾额也是乾隆皇帝亲题的,据说皇帝写了十几幅,这幅是反复挑选出来的珍品。两侧也有他书写的对子“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三希堂乾隆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134人墨迹340件以及拓本495种,其中最著名是“三希”,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国宝,皆世上绝无仅有的无价之宝,当今这个世界上亲眼见过这三件国宝的人已然凤毛麟角,谁能想到这后两件就是通过烟袋斜街的斜门“瞻古阁”悄然流出皇宫,又神鬼不知地流向民间的。这其中该有多少莫测风云?该有多少惊心动魄?该有多少波谲云诡?
  琉璃厂的大掌柜在烟袋斜街设店铺乃事出有因。因皇宫内的宝物一再流失,流失的方向大都指向琉璃厂,而且绝大部分宝物都是皇宫内的大小太监监守自盗。因此清廷缉查开始把网撒在琉璃厂,也查获了几件大案,最后为破案,甚至把卖宝人抓到衙门剥光衣服查看是否为太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3#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1:49 | 只看该作者
60年代曾经想“拆故宫盖主席府”:建设一个宏大国家中心
    1958年,“改造故宫”的说法出现过若干次,最早在1952年就有把中央人民政府设在故宫内的意见,但既遭到专家反对,也被国家领导人所否定。 1958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草稿)》提出“故宫要着手改建”,当时也有领导人认为可以把党和国家的最高机关从中南海搬到一街之隔的故宫,使其位于北京真正的中心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4#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5#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3:42 | 只看该作者


    上图为1963年北京市规划局草绘的《故宫改建规划全图》,以及根据该图重绘的“天安门故宫改建方案”(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6#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4:25 | 只看该作者
1、拆除天安门,建新检阅台;
2、拆除端门;
3、拆除午门,建党中央大楼正门;
4、拆除前三殿,建党中央办公大楼,楼前为宽大广场;
5、原文华殿、武英殿位置,对称布置两座建筑(有设计者回忆说是中央办公厅和党中央会议堂),分别以原东华门、西华门为正门;
6、拆除乾清宫、坤宁宫,建(国家)主席府;
7、故宫东边的南池子地区改为“中央首长高级居住小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7#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4:58 | 只看该作者
1965年之前,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曾就故宫的去留问题进行过群众采访。学者王军在《城记》一书讲述了当时的群众意见:退休的建筑工人张大爷说 “故宫在我们这些老手艺人看来,也不过拿它当个‘古物’,其实也不怎么样,老式样!……天安门也不过是城楼上加一个殿座。老人谁没见过城门楼?要是新盖一个大楼,比大会堂高出一倍去,可多威望,要比天安门精神!”
    解放军的一位刘同志说故宫“看了之后觉得空空荡荡、松松垮垮,台上放个破椅子,看着腻味!比行军还累!”一位妇女主任也说“皇宫盖的拖拖拉拉,死板,不好看!”群众们对故宫的意见还有“又费工、又费料”,“大木头垛着,人家可以盖五十间,它只能盖一间,也呆不了几个人”,“占那么大的地方,而且还在城中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5:42 | 只看该作者
  除了故宫之外,群众对天安门也提出了批评意见:“现在有了大会堂、博物馆的搭配,从整个广场看,北边显得配不起来”,“天安门是老房子,要能盖一个新的主席台,修得比人大会堂更漂亮,那更好!两边的文化宫和中山公园的大门像庙门,我看得改!”
    前面提到的那位解放军刘同志意见更具体:“四九年进城,我乍一到天安门,首先觉得不舒服:这是国家经济、文化中心,可是气氛不对头。往这边一瞧,是城门楼 ;往那边一瞧是五个黑洞洞;中间连着一条窄路,两旁红墙夹着。东西摆的不少,但用途不大……我觉得这么大的国家,应该有一个好的中心。”
    当时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一位领导说:“为什么不能超过古代?天安门可以拆了建国务院大楼,给封建落后的东西以有力一击!”另一位北京市领导也说:“故宫是给皇帝老子盖的,能否改为中央政府办公楼?你们有没有想过?”之后城市规划局的设计师按照领导的提议,绘制了一张故宫改建草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766
3060#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6:37:19 | 只看该作者
文革初期,北京市规划局的造反派重新翻出了几年前的这个设计草稿,说这是彭真“要给刘少奇盖宫殿”的“罪证”。梁思成在日记中对此事也有所反映,1967年8月16日下午,“市规划局二人来问彭真想拆故宫改建为党中央、以及关于改建(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事”。
    王军先生在90年代初采访了北京市规划局的相关亲历者,对方如此评价这个设计草稿:“这东西不落实……都这么一说,不落实。要把整个故宫改造。市中心嘛,搬到首都中心嘛,不是首都中心找不出地方吗?当时叫我做过方案,我也就瞎画了一下,谁都知道,不可能的事情。我估计他说也是随便一说,不是正式要干。我估计他说也是瞎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6 12:28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