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自强不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订重发】足迹——知青长篇回忆录(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3

主题

1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27
441#
发表于 2014-5-1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当年的乡村露天电影虽然没有好莱坞大片,却能给全村乡亲带来两天兴奋。第一天翘首以待电影放映,第二天在田间地头对电影情节各抒己见。记得有一次放映的《新闻简报》中有日本相扑比赛,这两个半裸的东洋大胖子,令村民大开眼界。第二天热烈讨论选手的性别,有人认为是女人,因为看上去挺胸凸肚、头梳发髻。有人反对,理由是只有男人才能上身赤裸。最终第一种意见获得大多数认同,毕竟村民讲究眼见为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4
442#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4/30 8:00:00的发言:

山乡电影放映难,

不由想起幼时玩,

慈母支持看电影,

不少记忆仍新鲜。


龙版您辛苦啦!谢谢您!祝您节日快乐!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4
443#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17: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麻沙老农在2014/5/1 15:50:00的发言:
        当年的乡村露天电影虽然没有好莱坞大片,却能给全村乡亲带来两天兴奋。第一天翘首以待电影放映,第二天在田间地头对电影情节各抒己见。记得有一次放映的《新闻简报》中有日本相扑比赛,这两个半裸的东洋大胖子,令村民大开眼界。第二天热烈讨论选手的性别,有人认为是女人,因为看上去挺胸凸肚、头梳发髻。有人反对,理由是只有男人才能上身赤裸。最终第一种意见获得大多数认同,毕竟村民讲究眼见为实。
      老农老友的点评恰如其分,活生生再现了当年农村的状况和乡亲们让人忍俊不禁的争论。谢谢您,我的老朋友!祝您和您的家人幸福安康!节日快乐!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4
444#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八十二秋收轶事

        下乡前我对秋收并不陌生。从读初一开始,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我们到城郊的公社参加生产劳动,支援三秋生产。

    不过那时吸引我们的,更多的是能够暂时放下课本,脱离家长的视线到郊外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和快乐。

    至于生产劳动,没有任务没有压力,老师只求安全不要出事,老乡但求不要帮倒忙(比如拔掉稻子漏掉稗子),不要用脱粒机脱粒时把谷子掉到田里就阿弥陀佛了。直到初三,也是如此,白天疯疯癫癫玩玩耍耍,真正帮社员干了多少活只有天晓得。

    夜晚在老乡楼上,男同学们挤在一起听我神侃,在添油加醋地复述小说的同时,我的虚荣心获得了极大满足。

    津津乐道的我和欲罢不能的同学们全然忘记了时间,吵吵闹闹直到深夜,惊动了与女同学住在另一户人家楼上的班主任并受到她的严厉呵斥,大家才作鸟兽散悄悄入睡。

    次日田间休息,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出我的洋相:“王某某,听说你说书厉害,说一段给大家听听!”霎时间全班同学的眼光集中到我的脸上,男同学开始起哄。那一刻我羞得满面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暗暗纳闷,不晓得是哪个耳报神点的水。(点水:告密;打小报告。贵阳俗语——笔者注)

 

    真正懂得秋收,懂得农民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则是成为职业农民——知青之后。

    第一年,我大大咧咧参加打谷子,自以为学生时代操练过,全然没了往日的谦虚。桂花佬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及至我自己发现割稻不及他们快,割下的稻禾参差不齐求教老人时,他才告诉我割稻谷的要领,从手式到身姿逐一指点。

    打谷子时我接受了此前的教训,老老实实学着桂花佬的样子干,两手紧紧握住稻禾根部将其高高扬起,使劲往富桶(富桶:当地对谷桶的俗称——笔者注)壁上咂,谷穗上的谷子便窸窸窣窣掉进富桶里。再次扬起稻禾,谷子却撒出富桶外落了一地。桂花佬立刻教我,谷穗砸到桶壁后不要急于扬起来,应该两手将稻禾稍稍分开顺势轻轻抖动,将已经脱粒的谷子尽量抖进富桶里。这样再次扬起来谷子就不会掉到富桶外了。末了,老人总结道:“颗粒归仓,好说不好做啊!”

    是啊,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不就盼着这点收成么?我突然明白了“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中把浪费等同贪污的含义,并为自己之前的轻率和莽撞暗自羞愧不已。

    五年后,为了抢收,队里实行小包工,基本上以家庭为分包单位,分片抢收稻田里的稻谷。此时其他同学早已陆续返城,知青点只剩我一人。由于队里劳动力奇缺,我竟然成了乡亲们争抢的香饽饽,这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队里经过考虑,决定让我和世黄夫妇一组。世黄的农艺和力气都是全队拔尖的,能入他的法眼,我自然暗暗高兴。

    紧张的秋收开始了。有了我的加盟,前三天我们入仓的稻谷产量遥遥领先,世黄和自秀嫂整天乐呵呵地非常高兴。

    第四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在割稻子时只顾抢速度,不提防禾镰(禾镰:湖南特产割稻子专用的镰刀,刀口呈锯子状——笔者注)碰到斜插在田里的一根小木棍,禾镰顺着木棍一下子滑到左手的小指头上锯开个大口子,霎时血流如注疼痛难忍。世黄见状赶紧到田边找来草药嚼碎为我敷上,血立刻止住了。

    因为左手指护痛,我割稻子的速度明显降下来。笑容从世黄夫妇的脸上消失了,我心中懊恼不已,却也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熬到吃午饭,赶紧回去把不慎受伤的情况向队长报告。

    “关系,”队长安慰我说,“下午你去和世枚翻仓。”

    没有半点责怪,队长轻声细语的安慰使我非常感动。

    离开农村后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这些善良的乡亲们关照和帮助,我真不知道怎样熬过那漫长的知青岁月。

 

    翻仓,顾名思义就是翻动仓里的稻谷以免霉变,同时还得将新入粮仓的稻谷挑出来晾晒。相对来说,这是秋收中较轻的农活。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我和世枚每天早上将两千来斤谷子挑到谷仓附近较大的几丘田里,打开卷成筒的一床床竹晒席,将谷子倒在上面用木耙将谷子摊匀晾晒。然后俩人坐下来休息聊天,胡吹乱侃些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时不时地起身翻动晒席上的稻谷,赶一赶企图逼近偷食的鸟雀,时间倒也过得飞快。

    我的另一项任务是协助世枚收粮入仓。过称,登记入账,好在都是用右手完成。

    禾镰割伤的伤口愈合很慢,待到痊愈,队里的稻谷早已打完,而这年秋收的情景,从此便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445#
发表于 2014-5-2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秋收也要讲技巧,

粗心大意可不妙,

某年成了壮劳力,

手指受伤不易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27
446#
发表于 2014-5-2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秋收轶事》,当年收割水稻的情景历历在目,所使用的农具也完全相同。镰刀是锯齿状的,用谷桶打稻,用竹篾编成的谷席晒稻谷。最初的谷桶完全靠人力摔打,后来有了改进型的谷桶,谷桶边上装了脚踏的滚筒,通过齿轮传动,滚筒旋转,打下的谷粒不容易飞到桶外,也算农业机械化之一。其实还是完全靠人力,只不过手酸变成脚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4
447#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5/2 8:12:00的发言:

秋收也要讲技巧,

粗心大意可不妙,

某年成了壮劳力,

手指受伤不易好。


龙版节日不休息,

辛苦审稿细点评,

自强隔屛深鞠躬,

祝兄万事都如意!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4
448#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麻沙老农在2014/5/2 9:22:00的发言:
      看了《秋收轶事》,当年收割水稻的情景历历在目,所使用的农具也完全相同。镰刀是锯齿状的,用谷桶打稻,用竹篾编成的谷席晒稻谷。最初的谷桶完全靠人力摔打,后来有了改进型的谷桶,谷桶边上装了脚踏的滚筒,通过齿轮传动,滚筒旋转,打下的谷粒不容易飞到桶外,也算农业机械化之一。其实还是完全靠人力,只不过手酸变成脚酸。
      老农老友早上好!谢谢您!南方农村的生产生活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每次看到您仔细的点评我都倍感亲切。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仿佛是交往多年的知音。衷心感谢您!祝您健康长寿!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449#
发表于 2014-5-3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自强朋友:你才是真正辛苦的人!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4
450#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八十三、光明

    白市樟木林场的老职工杨光明是我和挚友小孔知青时代的的好朋友。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为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再苦再累,笑容总是挂在他那张娃娃脸上,仿佛从不知道疲倦和忧愁,成天乐呵呵地时刻对人笑脸相迎。用现在最时髦的话说,简直就是个阳光男孩。

    咋一看光明与我们年龄差不多,甚至比有些同学还小。事实上他比我们中年长的人还要大两三岁,我们相识时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当年土改,他父亲被划为地主时他不过两三岁,“剥削饭”没吃两天,“地主崽”的罪却没少受,从小饱受歧视和欺凌。逆境中长大的他凭着勤劳善良和聪明才智,最终赢得了乡亲们和社会的认可,得以调进樟木林场当上了农林工人。这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路线肆虐的特殊年代,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虽然身为黑五类子女,光明从不自怨自艾,也不怨天尤人,更不自轻自贱,只是默默执着地与命运抗争!这是我们与他的友情迅速升温的重要原因之一。

    樟木林场是特殊年代的产物,虽名为国营林场,职工却没有工资,也没有粮食供应。说白了,不过是个大的生产队而已。职工除了种植和护理林木,还必须料理田土,确保生活自给自足,分配完全按照生产队的模式。与生产队不同的是不用上交公粮和余粮,也没有闲杂人口(家属)参加分配口粮。

    林场的老职工都是附近的村民,林场只提供单身宿舍。家属各自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还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抢工分。因此,只要有空,职工们都会回家为妻子分忧。

    光明当然也不例外,真不晓得他哪儿来那么旺盛的精力,公私兼顾的同时,还常常对别人伸出援手,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使他远近闻名有口皆碑。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老孔妈对他更是赞赏有加。

    与其他乡亲不同的是,除了精通农林工作,光明还有漂亮的木匠手艺。此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酷爱画画,竟然无师自通地学会画肖像,亦能画花卉虫鸟,让知青们刮目相看。

    而他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更令人叹为观止!

    樟木林场的劳动量之大同学们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大家收工回来就餐后草草洗漱倒到床上,浑身的骨头就像散了架,一点不想动弹。

    好光明!即使累到这种地步也不肯放弃绘画。聪明的他为了利用休息时作画,设计制作了一个特殊的床上画架。他用两片二指宽的长篾条,将一端平行地绑在床档头,另一端固定自制的白果木画夹。休息时背靠床头,将篾条和画夹弯到胸前作画。无论酷暑难熬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从不间断。

 

    当年樟木林场的同学和小孔母子返城后,我到白市无落脚之处,得到光明一次又一次热情的款待。善解人意的他话虽不多,却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抚慰逆境中几近绝望的我。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那寒冷的冬夜,他将我的脚紧紧抱在胸前,温暖我冻僵的双足,更温暖我举目无亲的凄凉。

 

    光明,我的朋友,我的兄长,你还好吗?一别三十多年,我们分别得太久太久了!

 

    2011年国庆期间,挚友小孔和我返回第二故乡天柱县探望乡亲们,寻觅当年的足迹,日程中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寻访我俩当年的好朋友——白市樟木林场的老职工杨光明。

    我们有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找到他,哥儿仨痛痛快快喝酒聊天,追忆共同患难的艰苦岁月中结下的珍贵友谊。

    十月五日下午,告别了大塘的乡亲们,我们驱车回到白市寻找光明。

    阔别三十多年,白市镇除了那条靠江的老街及江边的吊脚楼还有一些当年的痕迹外,整个小镇已经焕然一新。老街傍山的建筑物后劈出了一条新街,新街路面平直宽敞。两边砌筑的房屋尽管只有两三层高,虽不富丽堂皇,却也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新街往县城方向延伸了近一公里。全镇面积比当年扩大了两三倍。

 

    越是靠近杨家寨,越是激动不已,我一遍又一遍设想与光明重逢的种种情景。小孔一边开车,一边向两位女士(他夫人和我老伴)诉说光明怎样在林场半夜失火没有退路的危险时刻急中生智,裹着棉被从二楼跳出火海侥幸生还的奇迹;诉说老母亲生前怎样念叨他的孝顺,诉说我们仨怎样亲如兄弟。

    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还未到达村寨,我们在半道上问路时邂逅他的堂弟,竟然闻知他已经去世多年的不幸消息。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我们悲痛不已,我们来晚了呀,光明!你怎么就忍心早早抛妻别子匆匆离我们而去?

    阴沉的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也在为光明的离去哀泣……

 

    一九七九年秋,我已经抽调到县建筑公司当了一名工人。光明到县里找我。他告诉我林场已经解散,他回到村里,业余时间主要做木工,而且开始学习雕刻技术,并悄悄为村民雕刻菩萨塑像,生活基本无虞。但是他最大的愿望还是进入正规学校学习,准备去报考贵阳艺校。

    我告诉他小孔的详细地址,并给他画了一张路线示意图。望着他踌躇满志踏上征途,我默默祝福他考试成功。

    想不到这次会面竟成永诀!

 

    至今我依然珍藏着光明当年为我制作的白果木画夹。睹物思人,每次看到画夹,光明的音容笑貌就会在眼前出现,对他的思念总会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我的朋友,愿你在天堂安息!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7 02:26 , Processed in 1.31040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