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事漫忆》选

[复制链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70
51#
发表于 2017-9-24 18:10:54 | 只看该作者
燕津 发表于 2017-9-23 19:11
砸钉子
    这里所说的砸钉子,是一种在自己家里为贴补生活而创收的劳动 ...

为了家中稍富裕,
兄弟砸钉攒钱聚,
劳动成果真喜人,
妈妈给儿专存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23:25:08 | 只看该作者

《往事漫忆》选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4 23:36 编辑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4 09:23
从小砸钉子为家庭分忧,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在还清楚记得,我们学校正式停课是1966年6月1日,即《横 ...

文革初期各学校都是从整老师开始的。后来我当中学老师的时候,每当想起当年班主任挨整时的表情,心里总不是滋味。谢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23:30:35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4 18:09
文革初起大混乱,
去把教室来抢占,
连续搬过几处地,


那时对政治懵懵懂懂,又有孩子的冲动热情和率真,新鲜好奇和孩子的贪玩掺杂在政治运动中。谢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4#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23:33:55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4 18:10
为了家中稍富裕,
兄弟砸钉攒钱聚,
劳动成果真喜人,


年幼时家境的不宽裕奠定了我一生勤俭的好习惯,使我受益一生。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5#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23:4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4 23:55 编辑

             不该遗失的东西
    许多人有着自己特有的珍藏品,对旁人无足轻重的东西,往往是自己的敝帚自珍。
    同样,我也收藏了一些:下乡前从家中带走的生活用品、学生时代用过的课本、50年前抄写的歌曲、有着各个时期特色的获奖证书等等。
    但有两样东西本是弥足珍贵,可我却在不当心中让它失却了,每每想起,心中总是隐隐作痛,而这两件物品的背景故事,也永远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一件是用一块碎布缝制的笛套。
    下乡临走前,爸爸和哥哥帮我收拾所要带走的东西,我最喜欢的那支哥哥给买的笛子肯定是要随我远行的。
    重病缠身的妈妈,白天常常呆坐在床上望着忙碌的我们,看到我不停地把玩那支笛子,突然让我去找块布,说是给我缝个笛套儿。
    我坐在妈妈身边,全神贯注地望着妈妈缝制的过程。碎布不够长,中间有接头;针脚相挨,密密麻麻;与笛子直径吻合,笛套的一头还缝上一根线绳,既有松紧作用,还有提手作用。
    妈妈缝制期间,有些累,停歇了几次。一绺灰白的头发也不时垂下来挡住妈妈的视线,我也就一次次帮妈妈梳理着有些凌乱的头发。
    这支在妈妈重病时一针一线缝制的笛套,装着我心爱的笛子,陪我走进了那遥远的山村。
    半年后,妈妈去世了,这支妈妈留给我的遗物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笛套儿装着我的笛子,陪我度过三年的插队岁月,又和我一起走进工厂,走进新的生活。
    但我却把这无比珍贵的物品,连同我心爱的笛子一起,丢失了。
    进厂不久,工厂民兵团搞军事化野营拉练。一天夜里,吹响了紧急集合号,我们睡眼惺忪地从被窝里爬出来,摸着黑(所住老乡的村里没有电灯)穿衣服打行李,慌慌张张背着行李卷就去集合,然后队伍就开拔了。当我想起行李中的笛子遗失在老乡家时,队伍已经出村了。
   不顾纪律和别人的劝说,我执拗地跑回老乡家,可惜黑灯瞎火,实在找不到。我惊动了房东,点亮了油灯,打开了手电,还是没有找到。
   心里那个痛啊,那个后悔自责啊,旁人以为我是心疼那支笛子的经济价值,哪知道我心疼的是那个笛套儿,那是给我多少钱也不卖的无价珍品啊。
   另一件,是一小瓶儿土。
   确实是土,平平常常的土。
   也是在下乡临走时,那天,爸爸回来的比平常稍晚了一些,进门掏出一个小瓶递给我。
   爸爸说,听说远离家乡的人容易水土不服,家乡的土可以治水土不服,下了班后就去郊区找一块黄土地,装了一小瓶土面回来。爸爸叮嘱我说,吃不服农村的饭,就捏一小捏土面用水服下去,可能就好一些。
   望着父亲风尘仆仆的样子,眼睛突然湿润了,转身趁着往旅行包里塞小瓶儿的时候,我悄悄抹了把眼睛。
   下乡半年的时候,我还真服用了一次土面。那次不知什么原因,头昏昏发烧,一点食欲也没有,只是想呕吐,整整一天滴米未进。
   突然想起家乡的土,捏了一小捏放进嘴里,用瓢舀了清水,咕咚咕咚灌了进去。
谁说心理作用不管事?第二天就觉得好多了,起码有些食欲了。
   选调进厂后,同宿舍的一个天津老乡那次反胃无食欲,竟然也吃了一点我带的家乡土。
   从此后,这个盛着家乡土的小瓶子一直就在我的箱子里睡觉。以后的工作生活,匆匆碌碌,俗事缠身,渐渐地,我再也没有用过这个小瓶子。
   几十年过去了,我总以为小瓶子在我的某一个箱箱柜柜中睡觉,其中我又搬了三次家,杂物较多,也就没再注意小瓶子的所在。
   直到承德知青网和天津博物馆先后征集知青用品,我才翻箱倒柜地找。找啊找啊,都翻遍了,也没找到。
   土就是普通的黄土,瓶儿就是普通的药瓶儿。
   但这土、这瓶儿是根本不能更换和替代的,虽然说在作假猖獗的如今,用一个瓶子随便装点土面充做知青文物,谁也不会看出,但那充满关爱的无价亲情,能允许虚伪的造作亵渎吗?
   无论如何,失却的这两件珍宝级的物品,是我的一个重大损失。
   失却的,已经失却,不可能再生。
   唯一能做的,是把这充满亲情的故事,牢牢记在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70
56#
发表于 2017-9-25 10:44:15 | 只看该作者
燕津 发表于 2017-9-24 23:42
不该遗失的东西    许多人有着自己特有的珍藏品,对旁人无足轻重的东西,往往是自己的敝帚自 ...

珍贵物品父母情,
心血汗水凝聚定,
可惜经历奔波频,
如此遗憾无言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53
57#
发表于 2017-9-25 11:09:19 | 只看该作者
物品虽失,父母的恩情铭刻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8#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15:43:2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5 10:44
珍贵物品父母情,
心血汗水凝聚定,
可惜经历奔波频,

我的好几件知青物品,分别放进了天津和承德知青博物馆,包括工分本儿、盖有知青办图章的主席著作和自己的原始日记等,我觉得在那里的价值比自己收藏更好些。谢谢龙行天下的一直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15:49:13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5 11:09
物品虽失,父母的恩情铭刻心中。


的确,失去的物质再也回不来了,但父母之恩永远难忘!谢谢麻沙老农的多次关注跟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6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16:06:13 | 只看该作者

                 手抄本
    手抄本,一个特定时期、特定人群所写的特定“书籍” ,在特定的群体里传播,在当时有着特殊的兴奋和神秘的感觉,现在仍对它有着特殊的怀念。
    那个时期,文化生活枯燥得要命,耳朵里天天飘着八个样板戏的声音,连唱腔带道白耳熟能详,几乎整场戏都能背下来。突然出现的手抄本,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极大的吸引力和新鲜的刺激感。
    手抄本的作者无从考察和寻觅,其内容现在看起来也很平常,但在当时,却令我们读起来如饥似渴,兴奋异常。

    我们看到的第一本手抄本是《第二次握手》(现在已经知道作者是张扬,其书早已名正言顺地摆在各新华书店出售了)。一群年轻人,争抢着先看,每个人还要自己抄写一本,于是第一本手抄本便被撕成零页,注上页数,轮流互相抄起来。

    下班后的男青年宿舍,原来是嬉闹声不断,那几天静得很,都像小学生写作业似的那么用功。每一页都有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抄,还有等不急的,先抄后,再抄前,弄得笔记本里接不好段落:或一大段空白,或写不开而加副页。

    没等抄完,又一本手抄本出现了,于是缓解了同抄一本的紧张程度,也延长了我们的兴奋感觉。

    那时候,政治的敏感度依然很强,抄这些东西是犯忌的,但在我们这一群年轻人中,好象没人感觉到这一点。尽管班前班后的天天学习里,照样读那些枯燥冗长的
“梁效”一类的文章,或发表一些说完就忘的时髦言论,但一回到宿舍,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真正的“学习”
之中,有的还借此练出了一笔工整的字。
    手抄本经多人的传抄,出现许多错字、别字,许多标点也不准确,一些段落也划分得不对,甚至里面故事的内容也有的不完整,情节和逻辑都有问题。

    《一只绣花鞋》有许多版本,我们所抄的那个版本虽然故事性很强,特有吸引力,但是上面说的问题几乎都有。我在手抄之前先看了一遍,抄写时边抄边改错字标点,把每个章节的段落又划分细一些。最让我们头疼的是有些情节前后无照应、无衔接,非常杂乱。在
“抄友”的鼓励“怂恿”下,我给大刀阔斧地加工,或重新“编辑”,或“添油加醋”,书写量虽然剧增,但有一种特殊的创作感和兴奋感。

    使我颇有成就感的是,以后在别人的手抄本里,看到自己心血的大量
“痕迹”,
感觉特别熟悉和亲切,美了我好几天
    特定时期的手抄本是珍贵的,可惜我抄写的几本一本也没留住,被亲戚和好友瓜分了。虽然心疼,表面还装作大度,人家说看完就还,可没有一个还的,一问,说是又被别人借走了,这也说明了手抄本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直到现在,我还经常想我抄的那几本,也不知飘落了多少家,恐怕早已
“粉身碎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9 06:09 , Processed in 0.114006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