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6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革前在汾阳垣头村插队的知青们1

[复制链接]

49

主题

63

帖子

19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5:2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62年以来,由于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需减少城市人口,知青上山下乡成为城镇就业的一条出路,国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建立了知青管理的专门机构。1964年3月9日,“山西省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组”成立,随后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本省《安置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十五年规划》。1964年8月汾阳县成立了“安置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当年下乡123人。第一批知识青年去了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单位汾阳县贾家庄大队和张家堡公社郝家庄大队。
我的舅舅吕芳1962年秋毕业于汾阳中学初67班。毕业后就打些零工,到公路段当临时工参加太汾公路维修改造,跟着姥爷院里的木匠学习手艺,当学校开学时帮人家把书和学习用具装上小平车从教育局送到山里的学校。
我外公祖上是商人,和很多汾商一样都是走口外到恰克图 、库伦。在祖藉汾阳义安村村里置有几十亩地。因义安村常遭水患,在城里安家,在城里西门街31号典房子住着。我外公跟别人学医,走村串户给人中医针灸,多少弄点菜钱,或得点农家土特产。因为吃着地租,土改时成份定为地主。
山西旧社会公立学校上学不收学费,我母亲和我二姨都能上学,没有钱买书本可以抄别人的。我母亲1948年已经上初中,一解放即参加革命工作,又拉扯妹妹上出学来,考入太原卫校,毕业后分配工作。舅舅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靠父亲行医讨食,两个姐姐工作后能定期接济。
舅舅歌唱的好,我从小听他唱“九九艳阳天” 、“歌唱二郎山”、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歌曲等。舅舅和他的同龄人都是伴随着新中国长大,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他们满脑子都是建设新中国,学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青春献给我的祖国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无私奉献、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代新人。他们经历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和吃食堂国家经济困难时期。
当年,作为安置对象的知青包括两类人,一类是应届毕业的学生,另一类,是社会青年。而无论是哪一类,他们与“文革”时期大批下乡的知青相比,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只是城市青年中的一部分人。在有相当数量的人可以升学,还有一部分人可以留城就业的前提下,下乡知青的大部分,属于被城市“抛弃”的、位于社会底层的青年,与50年代相比,这些年轻人,心头已经平添几分压抑,虽然他们都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却依照出身不同而被划成几等。
1964年9月份县安置办在汾阳县鼓楼西的县招待所集中第2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习,舅舅参加了学习,为期半个月。共青团县委员会书记游汝华亲自主持学习,并讲课。
县团委书记游汝华动员讲话:“希望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青年走革命道路,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事业,把革命进行到底;希望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认清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是革命的潮流,势不可挡,应该下决心从自己改变门风,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一些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背叛剥削阶级,在劳动中锻炼改造自己,是值得赞扬的革命行动。一切拥护社会主义,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都应该为在自己家庭里出现了一代新型劳动者而感到高兴。”
1964年10月3日,汾阳县安置办在汾阳鼓楼东街县工会俱乐部召开欢送知青大会,县领导讲话,各界代表发言,知青代表表态。会后,这批到本县杨家庄公社垣头大队和三泉公社张家堡大队插队的知青40多人,分乘两辆卡车,由工会俱乐部岀发经鼓楼东街、鼓楼底、鼓楼西街、西门街岀汾阳城西门往南经汾阳离石公路到垣头大队和三泉公社张家堡大队。
由于舅舅比在一起下乡的同伴中年令稍大,就和女知青聂建中被指定为垣头知青组组长。姥姥说看到舅舅胸前戴着大红花高举红旗站在卡车上兴奋的样子,心里感到凄凉。但是做为舅舅来说,这大约是他有生以来最心情舒畅的一刻。街道两旁有组织欢送的群众万目仰望,鲜花万丛,锣鼓喧天,军乐嘹亮,彩旗飘扬,西门外县工、青、妇领导亲自送行,今生第一次在全县人民面前如此露脸。
汾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群山西峙,西南部为汾州核桃产区,当年,杨家庄公社核桃产量占汾阳的三分之一,垣头大队是核桃的主要产区。出了汾阳城西门外沿着307国道向西南行走十六公里,在路的西北侧就是垣头村。现在并行着307国道的还有青银高速。垣头村海拔高度1000米,村舍为制高点。立足于此周围5公里左右景物尽收眼底。
垣头村地处黄土丘陵台塬地区,黄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深,且蕴藏量较大。全年干燥期较长,温度和湿度较低,但在核桃挂果后的发育期间雨水却十分充足。宜于林木生长。1963年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对汾阳核桃良种进行鉴定,其中“垣头一号”核桃每斤40个,岀仁率52%,含油率69%,为山西省选用优种。垣头村粮食作物以玉米、高梁、谷子为主。
到垣头大队插队的知青八男八女共十六人,都是家住汾阳县城和城关的城镇青年,年龄在十五六岁到廿岁之间。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六人,小学毕业以上的十人。父辈历史有问题或者家庭岀身不好的有樊继普、郝利元、刘俊青、李果为、武贵贞、郭则林、吕芳等人,贫下中农、城市贫民岀身的有韩景林、聂建中、刘改民等人。
垣头大队对知青们不错,把他们安排住在村里的晋商张家大院一排七、八眼座西朝东围窑中。安排共产党员、在乡老红军任福斋给知青们做饭并言传身教进行传、帮、带。
  知青们来到村里时,正是秋天收获的季节,从山上收回来核桃、槟沙果、红枣等果品,队里给知青们都分了不少。下乡十多天,就临近中秋佳节了。知青们带着分到手的果品,回城里和家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知青们都分到林园队,林木都在山上,村里去林地都是一条条羊肠小道。知青们跟着社员从村里挑上担子把化肥、农药送上山,再把果实或修剪下的树枝等挑下山.山路又陡又窄,挑上担子一路不能停息换肩。开始时,队里安排知青们夹在社员中间上下山,毎个知青前后都是社员,这样万一有事可以互相帮助。半年以后,知青们也都适应劳动生活了。地头休息时,爬在地里,阳光晒在背上暖洋洋的,一会儿就睡着了,那有什么神经衰弱。
垣头村1955年就成立了护林小组,知青们来村后也加入到护林防火的队伍中。在林园队劳动中,他们学习对果木整形剪枝、病虫防治、霜冻预防。1974年初,县上还在他们村召开了防治病虫害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灭虫经验。
核桃树发芽期不可忽视的就是予防霜冻灾害。老乡们说:核桃要丰产,过好霜冻关。在霜冻发生前或发生时进行人工烟熏,这种方法防冻效果最佳。老乡们总结出:当日有雨,雨后起风,风停天晴,可能霜冻。天高无云,睛朗无风,星月皎洁,必有霜冻。当温度下降到三度时,即需发岀霜冻的警报,当温度下降到一度并继续下降时应立即发出点火信号。点火后要求只见浓烟,不见火苗,使浓烟迅速弥漫地面,才能起到良好的防霜冻效果。
秋天从山上收回核桃来,还需进行加工。每年九月中下旬采收核桃,一担担挑回来,选择适宜的地方堆积催熟。经过五到七天后,用木棍轻击青皮,即可离核。脱去青皮后,将湿核桃用清水洗净壳面,然后进行漂白。漂白的方法是把干果放在五至七倍的次氯酸钠温水溶液中,搅拌五到八分钟即可捞出,并立即放入清水中清洗,然后晾干。漂洗容器不能用铁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9 18:40 , Processed in 0.171010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