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滿天流泻的阳光 作者 阳光

2018-10-9 11:57| 发布者: 黑土阡陌| 查看: 2192| 评论: 0

摘要: 滿天流泻的阳光 那年,我出差。 到了上海,甩不掉的乡情让我很想见见阔别多年的战友们。 我1974年年底离开连队,一别十几年,曾经朝夕相处的朋友们,常常在我的脑海中牵绕。 在连里,我是个低调的人。 低调的原因, ...
                                            滿天流泻的阳光

 

       那年,我出差。

        到了上海,甩不掉的乡情让我很想见见阔别多年的战友们。

         我1974年年底离开连队,一别十几年,曾经朝夕相处的朋友们,常常在我的脑海中牵绕。

        在连里,我是个低调的人。

         低调的原因,不是多有修养,不是谦虚,也不是礼貌,而是每张表格上都有的最重要的一栏:家庭出身。

        我很怕填写各式各样的表格,这个无法回避的栏目,让我沮丧和崩溃。在那个疯狂年代,每个人要想发展,家庭政治背景特别重要,它决定你的生活,你的荣辱,你的一切,包括前途和娶妻生子。

        比如,在连里,有人拒绝和你一起劳动。再比如,写了入团申请书若干年,都泥牛入海,从无消息!再再比如,上学招工当兵提干等等,统统与你没什么关系,请你一边凉快着。

        是我工作不努力吗?不是。

        是我道德有瑕疵吗?也不是。

        只因为出身问题,我就变得那么让人厌倦,如同瘟疫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在那个年代,你知道出身意味着什么吗?我给你举二个例子:四师三十五团组织扑灭一场山火,十几个年轻的知青女战士瞬间葬身火海。三天以后,这场火自然熄灭了。我们且不说指挥灭火者草视生命,玩忽职守,单就说在后事的处理上,就让人不寒而栗!

        同是两名殉难者,一名出身贫农的追认为烈士。另一名出身不好的女战士竟无任何封号,草草埋掉了事!

        这残酷的说明了,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不管你如何忠诚不二,那怕用生命作为代价,都不能得到应有的认同与荣耀!

        难道从来就没有人问问:马恩列斯毛都不是无产阶级出身,你为什么还追随他们干革命?不正是这些资产阶级的后代,带领我们走向光明吗!他们能背叛自己的阶级,别人为什么不能?

        思想的畸形与愚蠢是那个时代的思维的特征。它可以轻易毁灭良知和人性,人为编织仇恨,相互残害,让人类文明大步倒退!

        另一个例子是:我离开兵团后,七十年代未一个冬天。我与同事一起去他的家乡河间县某村办理他老婆的农转非事宜。

        在村庄最西边的土路旁,有一间泥土斑驳的低矮土房,它和村里房子都不连接,孤零零的甩在路旁,好像被世界遗忘。

        墙根处,蜷缩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晒太阳取暖。他仰着头,黑红的脸上,深陷的皱纹刀刻般的清晰。他用青筋暴露的手捂住眼晴,花白的头发在冬日的残阳下闪耀。对于路过的车和人,他都无动于衷,任凭刮起的尘土纷纷扬扬落在脸上。

        同事指着他告诉我说:这是我们村地主。土改时,家里有几亩地,在别的村,中农都算不上。可是县里有指标啊,每村必须有一个地主。于是,为了规定,为了县里的指示,他中"标"了,"荣登"地主宝座。

        于他而言,美好与丑恶只有一步之遥。

        现在六十多岁的他,孤身一人,从来没有结过婚。从年轻时起,因为地主的身份,就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我看着眼前这个一动不动,如同雕塑的老人,在生命的暮年里,享受不到人间的絲毫快乐。唯一能够汲取的,只有大自然慷慨给予的最后一点温暖。

         他蹲在那里,好象生命已离他远去。

        我很沉重。想象得出他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和挣扎,也想象得出他现在的心情,必定草木枯稿,心如死灰。

        世界于他已无任何意义!

         多少年来,我的脑海中依然不能忘记那个老人。如果我有罗丹的才能,一定把他塑成雕像,名字就叫《地主》。

        触景生情,我同情他,但无力帮助他!

        他本来应该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有一个儿孙绕膝的幸福家庭。但是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在翻天复地的巨变中,他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与殉道者。

        这让我悲伤。我的家不也遭受过诸多磨难吗,在抗日战争中,我的爷爷经常冒死救助东北抗联战士,为他们捐钱捐粮,送衣送药。这不是爱国吗?

        在解放战争中,在硝烟弥漫的东北战场前线,我的父亲担任前线救护队队长,他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伤员,施行手术,挽救生命,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不是壮举吗?

        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不是以出身来衡量的,他们本来应该是国家的功臣,民族英雄,现在竟被列为人民的罪人!

         这让我纠结,百思不解。产生的后果就是对自己很没信心,甚至自认是无足轻重,多余的人。

        政治歧视,对个体的抽象表现形式,就是在各种人身权力方面的种种限制和精神上的蔑视与悔辱。它毁灭忠诚,对人性绝对是至命的打击。

        那时的我,报国无门,郁郁寡欢,觉得天空从无光彩。没有未来,让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尽管我的肤色与同胞无异,但在某些人眼中,巳然从黄色变成了黑色!

        我终于理解了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对种族歧视的愤怒心态。而他那篇充满激情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居然也成为我的梦想。

        事过多年,经过党中央的拨乱返正,生活已然安定。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我尽力不去回想过去。尽力不去揭开伤疤。

        但在不经意间,总有那些难忘的人和事,如潮水般湧来,每每不能自持。

        痛定思痛,依然是难以忍受的鞭挞!

        在沉溺中挣扎,在黑暗中徘徊,那种令人恍惚的窒息感,常常让我穿越时空,惊出一身冷汗!

        以上之所以说了那么多,真实说明了当时的我是多么压抑和不自信。它让我对未知的人和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与戒备。

        书归正传。再说到了上海,思乡怀人,很想见见曾经患难与共的战友们。

        分开十五六年了,我觉得没有人会记住我。拿起电话来,很怕人家说,你是谁?接下来是长久的沉默。然后,小声说:打错了吧?我不认识你呀!这样的场景,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

        果真如此,被人轻视和遗忘,我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吗?我不确信。

        看似坚强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脆弱的心!在尊严与怀念中犹豫再三,最终,我鼓足勇气,决定试试。

         不战即败,落荒而逃。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的风格!

         那就找几个人,如果他们肯见我,说明人间还有冷暖。如果不见,春风不度玉门关,只能说明世态炎凉,从此看破红尘也不算坏事。

        主意定了,下一步的问题就是:找谁呢?

        我觉得吧,要找就找我认为最具理智的人。此人要有良知,不要偏激,心胸开阔,没有门户之见,还得俱备一定的代表性。

       思来想去,女的我决定先找徐美芬。

        理由很简单,就是我与她曾经有过一面之交。至于见与不见,全在她了。最坏的结果不也就是拒绝吗?原本也没抱什么希望呀!

        徐美芬,上海女知青的杰出代表。

       她最初给我的印象就是:轻盈、窈窕,像鸽子一样清纯美丽。

        在连里,她是许多男生的偶像。每当出现时,总是散发着江南女生特有的婉约与慧质。

         浣溪兰芷,遗世而独立。那种秋水伊人式的女神范,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里!

         很少与她见面。她在农工排,我在机务排,工作中没有交叉,只是偶尔能在路上或食堂里碰到。

        唯一的一次接触,应该是73年冬天吧,连里组识收玉米。机务排每台车组都配备几个农工排的人,派到我们车组的人,其中就有徐美芬。

        大雪刚刚下过不久,北风呼啸,寒冷刺骨。待收玉米全都埋在深深的雪堆里。远远望去,一个个突起的雪堆,好似数不清的坟莹一样漫延开去,一望无际,让人绝望!

        冬天收玉米是个苦活,先要把雪刨开,再拨拉出桔杆,辦下玉米装在筐里,然后倒进康拜因进行脱粒。

         那天,我开着东方红54履带式施拉机做牵引车,后面是笨重的康拜因收割机。每到一处玉米雪堆前,车停好后,再跳下去,同她们一起干活。

        雪里抠玉米棒,真的很难受,扣着扣着,手套就湿了,冻得手跟猫咬了似的疼。

        我见过很多描写下乡知青画作,在这些作品中大都是这样的画面:冰天雪地,红旗猎猎,人欢马叫,机器轰鸣,好一幅雄伟的历史画卷啊!

        但是,且慢,欣赏的重要前提是:你不要置身其中!如果你是画中人物,就没有那么浪漫了。现实很骨感!

       环境恶劣,劳动艰苦累人,每个人都想少受点罪,干完快点回家!抬头擦汗的时候,发现徐美芬站在那里哭了,冻得彤红的脸上沾满泪水。问她,只是婴婴的哭,再问别人才知道,原来是她的手套和口罩都结了冰,冻哭了。

         怜香惜玉,英雄救美的心谁都有(我是狗熊救美)。再说了,脸上沾了水,是极易冻伤的。我父母是医生,我也尝过冻伤的滋味,知道后果的严重性。赶紧回到车上,从书包里撕下一张干净的信纸,再回到她面前,双手捧着那张纸,我说,请把你的口罩放到纸上,我来把它弄弄干。徐美芬泪眼朦胧,很听话的将口罩放在纸上。

       我小心包好口罩,绝无碰触,塞到拖拉机水箱保温套的下面,告诉她很快就会烤好。然后,我请她去驾驶室休息。

        这么冷的天气,冻伤了脸,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后来,我们连那辆叫"罗马"的胶轮拖拉机来了,叮嘱司机带她回连里。

        的确,没有口罩和手套,她什么也干不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那天的事,不过是工作中最普通的场景。

        这很正常,在我们连队,五年时间,和我说过话的女生,不会超过10人。

        如今,时隔多年,要找她,不知道是否还记得人微言轻的我?

        我忐忑地拿起电话,拨出了号码,接着是铃声,找人,等待,那时间过得真慢,短短数分钟,好象有一天那么漫长。

        终于有人接电话了,电话的那头,真的是她,她也立刻听出了我。那种吴侬软语式的普通话热情洋溢,没有絲毫我想象中的轻视和傲慢。

        还记得我!没有掛断电话!

        真让人欣慰!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的不安和恐惧一扫而光。

        放下电活,仰望蔚蓝天空,第一次觉得上海是那么的可爱,就连冰冷的钢筋水泥大厦都散发着从未在其它城市享受到的亲和!

         一座城市,如果你心仪的人们生活在其中,那怕你是初来乍到,都会倍感亲切和愉快,仿佛整个城市瞬间和你有了感情,成为你的朋友!

        后来,更加让我开心的是,她未曾失言,如约而至。

        我看见她在人流中分开芸芸众生,带着春风和笑意,姗姗向我走来。

        那一刻,我觉得异常兴奋!

         事情的结局大大出乎预料。坦率的说,她的出现,有如清风拂面,扫除了我对人性的猜疑。她的人格魅力,让我在以后的数十年里,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

        伊不再是那个冰天雪地里,站在康拜因收割机前哭泣的小女孩了。她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起点。但在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中,还是那么优雅出众,清新无伪,不染铅华。

        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得出幸福与滿足。唯一的改变,就是比起从前的羞涩婉转,显得更加成熟美丽了。

        一句轻轻的问候,总是显得那么珍贵。一次短暂的邂逅,居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怀与格局,让我今生今世,受益非浅,至今对她充滿尊敬与感谢!

        那天,我真的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

        如今,又过了几十年,我们正在渐渐老去。回首往事,漫漫岁月中那一帧帧温馨的画面,愈加浓郁淳厚。

        对于一个曾经自认为看破红尘,对世界充满疑虑的人来说,人性的光辉是伟大的,它开启心智,扫除番篱,驱散迷霾,颇具引导性意义。

        我想,以后的路不管再遇到什么,只要想起那抹清纯的微笑,都会让我勇于面对,在快乐与感动中前行!

 

                   写于2017.12.8.阳光

 

        附记:    我是69届初中毕业生。按理,应该是69年下乡。我的同学们都在69年下乡,独剩我一个人未去。原因是受到家庭出身问题牵拌。我的父母及家人在68年即被赶去农村。原因是一个当权派看上了我们家的房子,为了霸占它,所有挡道的人必须全都消失。68年的时候,在那个当权派的作祟下,学校即要求我拓学到农村去,我激烈反抗,他们暂未得逞。但学校已不允许我到校上课。家没有了。我拿着已被注销的户口本,独自在哈尔滨市流浪飘泊生活近二年许。直到70年4月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此页面预览技术由永中DCS提供
11

鲜花
3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3 21:23 , Processed in 0.123007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