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被遗忘的知青(一)

[复制链接]

5

主题

14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07:4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被遗忘的知青

王年平


       母校六十一周年校庆(建国第一次校庆),我很失望,不是校庆不隆重热烈,而是与我一起六六届初中毕业的同学只来了四位。唯一欣慰的是见到了阔别二十四年既是同班同学又是一起“上山下乡”在一个村的知青—吴力。坐在母校安排的六十年代校友休息室里,我与吴力回忆得更多的是知青的生活。
      昔时一起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摸扒滚打的知青身影在我俩眼前一一展现。在出现“懒鬼”刘冬祥的身影时,我与吴力不约而同的把他定格下来。吴力问我刘冬祥的近况,我很沉痛地告诉他:刘冬祥在九六年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刘冬祥死后几个月,我才听别人说的。据说刘冬祥的葬礼很凄凉,因为在他死之前,他妻子就离他而去了……。当我还在回忆刘冬祥回城后的生活情景时,吴力提起了刘冬祥捉奸武装部长糟踏女知青的那一幕悲剧场景。吴力叹气地说:“懒鬼是自讨苦吃,没人同情,忘了他吧!”。对吴力的话,我震惊,但不赞同,也不愿与其争辩。带着不平的心情回到家里,我脑海里浮现出“懒鬼”与我在一起的日子……。
       刘冬祥一九六八年底下乡,我是一九六九年初下乡。我们俩虽不是同学,但下在同一个村,只是不在同一个生产队(现在叫组)。两队相隔一公里的路程。我与刘冬祥相识,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画画,但是我没他那样刻苦、认真。也就是说刘冬祥酷爱美术到了痴迷的程度,而我仅仅是喜欢。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初中生又是一个出身不好(那个年代指家庭成份)生活在小县城、下乡到边远山区的刘冬祥来讲,学习美术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无钱买颜料,更无指导老师、无学习资料,有的只是普通的铅笔和自制的炭精条。但是他乐在其中,他说他能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看到美,能在人们想不到的地方想到美。他说他只要拿起了画笔,就进入了美的世界。他说他的一生就是对美的追求,愿意为它献出一切。
       人到了对一种事物疯狂痴迷的时候,他会与世俗判逆,他会不顾一切地去捍卫自我。正是这样,他在画画的时候便忘记了出工(集体劳动,那时一个全劳动力每天10分工分,每10分工分只有两角五分钱),晚上画过了头,忘记了第二天出早工。久而久之,人们把他叫做“懒鬼”。于是“懒鬼”的外号就这样叫成了。
      我们下乡的村,是东部与江西交界的山区,那里山青水秀,那里的人民纯朴、耿直、热情好客,那里曾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前哨。但“文革”的动荡风浪照样袭击到这偏远的山村。于是村里建毛主席语录牌,建早请示晚汇报活动室,这些个地方要画毛主席,在这个时候人们想起了刘冬祥,于是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刘冬祥。干这样的事,他很积极。每日的工分计算,村里给多少就算多少,从不去争。他很乐意有了这样一个明正言顺的画画机会。村里的人一致称赞他画得主席像很好,所以每天按最高10分的工分记给他,他们不是对艺术的尊重,而是对这样一个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小青年的照顾。刘冬祥每年基本上就是靠这“照顾工分”维持自己的生活。      有了点名气,本队的,邻队的,本村的、外村的不少人找他来画头像,他一一答应。人们给他报酬很随意,或是一顿饭,或是一壶酒,或是一包烟,什么都不给也行。但他喜欢的是给那些年轻漂亮的山村姑娘和女知青画像,他说在给她们画像的时候,心里就会涌动起一股激情,他很爱她们,爱他们的美。她们也很乐意给他画,因为他很呵护她们,因为他会告诉她们美的地方,告诉她们如何爱护自己的美,珍惜自己的美。姑娘们得到了美的赞扬,得到了一幅自己美丽的画像,心里不免萌发了对他的爱意。但是她们仍然叫他“懒鬼”,因为这样叫他,会感到亲切,她们说这是个“美丽”的外号。
      下乡一年后,一次又一次的推荐“招工”和“招生”,打乱了知青的生活,下乡时的满腔热情越来越少了,对“扎根农村一辈子”的信念越来越动摇了。说是表现优秀的知青才能被招工,被推荐上大学。被认定为优秀知青的主宰,便是当时的公社(现在叫乡)武装部长张江龙。大家都清楚谁去谁留他说了算,那怕是你村里的队委会一致推荐的也得由他最后判定。这人也确实有能力,会说会写,工作扎实,一年到头很少在公社的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到各大队干这干那,用当时时兴的话叫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因此很受上级的赏识,也很受群众的尊重。有人说他的长相像林彪,只是没有颓头,但他像林彪一样对毛主席的无限拥戴很让人感动。起始刘冬祥对张江龙艰苦朴素的作风也是敬佩的,当然跟他是没有共同语言。
       一九七一年的秋收后,公社召开全社知青大会,我与刘冬祥坐在一起。会上当然少不了武装部长张江龙的总结报告,当部长点名批评刘冬祥不求上进,满脑子的资产阶级享乐思想时,刘冬祥愤然起身离开会场,并轻声自语地抛出一句话:“流氓”。与会的知青对他的行为捏了一把汗,但坐在台上的公社领导和作报告的部长对他的行为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这却使我很纳闷。散会后,我急忙赶到刘冬祥的住房。进屋后,只见他正在喝闷酒,我一个劲地问他为什么这样,他不理不睬。我只好也拿过一个小碗倒了半碗酒,陪他喝起来。我知道,等他喝酒喝到半醉的时候,他会把埋在心底深处的话倾诉给朋友听的。果不其然,两碗酒下肚后,他骂了一句“无耻的流氓”之后,给我讲述了下面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去年(一九七O年)秋收后,刘冬祥给本生产队的农村姑娘谭秋香画了一幅头像。谭秋香长得挺水灵,也是这个生产队里唯一一个女初中生。由于父母过早去世,秋香跟着奶奶生活,家庭很贫寒,初中未毕业就回家干农活,身上缺点少女应有的快乐和朝气,当然也使人们感觉这位姑娘很老实。或许是这位姑娘的可怜,得到了张部长的格外照顾,每逢张部长驻他们队“三同”时,肯定是住在她家。这时张部长会指挥一些男劳力,帮她家做这做那。队里的人很感激张部长,但秋香姑娘却很平静。刘冬祥给秋香画完像,又修改了几个晚上,觉得满意之后,在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带上画像,直奔秋香家。秋香家座落在队里东面的山脚下,相对偏辟,是一幢旧时祠堂,无大门,只有房门。此时,秋香的房间未亮灯,只有她奶奶的房间里亮着微弱的煤油灯光。刘冬祥心想,秋香肯定是串门去了,把画给她奶奶也行。想着想着便径直向她奶奶的房门走去,冒失的刘冬祥嘴里叫着奶奶,一把推开房门。一进屋,刘冬祥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秋香赤裸着铜体,张部长正在贪婪地抚摸着。刹那间,刘冬祥脑子一片空白,张部长与秋香惊慌失色。片刻缓过神来的刘冬祥丢下画像,转身逃了出来。他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在床上,拉过被子蒙着头,像是碰见了鬼似的,在被子里一阵阵颤抖着。
      第二天晚上,秋香神色不安地来到刘冬祥房里。刘冬祥始料不及,任凭秋香站在房里。半响秋香说了第一句话:“昨晚你都看见了。”说完眼泪涮涮地流了下来。刘冬祥最怕的就是漂亮姑娘的眼泪,他语无论次地说:“我不会说出去,我不说,我没看见,我看见了也是没看见,你不要哭,我……”。秋香并不理会刘冬祥的话,她知道他不会说出去,她只想把埋在心底的耻辱在他面前倾诉。她断断续续地倾诉刘冬祥:“自从张部长到我村蹲点,就开始打我的主意,每次他来都是住在我家,我奶奶腾出她的房间给他住,奶奶和我住在一个房间。他有权势,我不敢得罪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在这里谁也帮不了我。他时常对我动手动脚,也时常用招工、招生的事引诱我。我很想读书,改变自己,改变我的家。……。昨天晚上,他带来一张推荐我上一所中专学校的表格。填完表格后,他在表上签了他的意见,说这事没问题,他包了,并说隔天让我去参加体检。说完他要跟我上床以表示对他的感谢。我知道体检会检查那个,如果有问题,招生单位会不要的。于是我就用这理由拒绝了他。但他并不甘心,他说先给他看着,体检后再给他。望着那张招生表,我点头答应了。接下来的事就是你看到的那样。……怎么办,明天晚上我就得给……。”
      听完刘冬祥讲述后,我半天说不话来,好像自己生活在一个被人欺骗的世界里。刘冬祥自信地说:“总有一天正义会找他算账的,他要糟踏美的世界,我就要敲掉他的脑袋,等着瞧吧。”对张部长“仇恨”的种子就这样埋在了刘冬祥的心底。
       一年后(一九七二年底),我被推荐读师范,离开了可爱的第二故乡。师范毕业后,我又申请回到第二故乡的小学教书。到学校报到后,我第一个就去了刘冬祥那里。刘冬祥没什么改变,他依然热爱他的美术,依然坚守他的信仰,也依然没有招工、招生的希望,因为张部长是不会答应的。这年暑假,我在家呆了不到半个假期,就听人说我的第二故乡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武装部长张江龙用民兵用的训练手榴弹绑在肚子上引爆自杀了。说是与刘冬祥有关。按奈不住内心的好奇,我急忙赶回学校,然后直奔到刘冬祥那里。
       刘冬祥坐在画夹边,左手夹着一根喇叭筒烟,右手拿着一根炭精条,嘴里哼着一首当时的禁歌《莫斯科效外的晚上》。我的到来,引发了他的喜悦心情。他像一位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大会回来的人一样不停地对我说:“胜利了!老天有眼!该报应!胜利啦。”边说边拿过来两只饭碗,倒上“老冬酒”,没有菜,反正我跟他习惯用闲聊当下酒菜,边喝酒边谈起我所希望得到的“新闻”。他不容我插话,滔滔不绝地讲起了那“惊天动地”大事的前前后后:
      “你去读书的那年,我们队里又下来了一批知青,队里安排这批知青住进了刚刚为他们建的两排平房里,老百姓叫它上屋知青点。比我们住的屋子强多了。这批知青里有个叫谭丽的女知青,长得漂亮极了,我从未见过,我把她叫做‘女神’。你应该认识她。”
      是的,我认识她。那是学校准备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请她帮忙排练节目时认识的。她的确很漂亮,全公社的知青都一致认同她是最美、最漂亮的女知青。知青们是这样描述她的:背面像舞蹈演员,正面像电影明星。真准确。
       “张部长是不会放过她的。随之明堂就来了,先是他宣布在上屋知青点办点,办成全社会仍至全县模范知青点;接着就是对上屋知青点的知青格外关心,走动频繁,美其名曰,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知青的情况,再接着就是要亲自培养两个典型,男的是一个叫张卫东的,女的自然就是谭丽。”
“刚刚走出学校的谭丽像许许多多知青一样一脸的天真和纯洁。她爱好舞蹈,在这方面很有天赋,排点什么文艺节目,想想就成了。可是学农话,她却老学老走样,干起来总不是那么一回事。但她待人执情大方,为人乖巧,和老百姓很有缘份。这些张部长知道得一清二楚。”
      “讲实话,我打心里喜欢她。真奇怪,每次看见她,我的心就有点怦怦直跳。我总想与她接近再接近。我曾几次提出给她画像,她总是笑笑而已,未知可否。她笑的时候真是让人陶醉。我知道,张部长早就跟他(她)们教导过,说我是知青的“油渣”,少跟我来往。“
     
   
王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 02:44 , Processed in 1.107601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