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8317|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父 亲 归 去

[复制链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永柱 于 2021-1-4 14:28 编辑

                       父 亲 归 去

  父亲是05523日后半夜走的,在阳83年。也巧,我们家门牌号码就是83号!
    我和儿子用手默默地为他梳理着头发,此时他安详地躺着,完成了与人世间的一切纠结和最后交割。也就是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们家族中那一抹传奇被永远带走了。

                                 1
     父亲原本是别人家的孩子,是捡的一条命。
   父亲一生很重乡情,在外面工作几十年,但凡家乡来人,总喜欢唠家常摆家谱。在土烟蓝蓝的烟雾和香茗袅袅的清香中,尽情地回忆着往事,“前人不摆古,后人不识谱”。但我生性逆行,从来不大关心这些,只知道我们祖籍是湖南,只知道我父亲这条命是我奶奶捡的。
     在我们老家乡下,解放前多有种植鸦片者。山坡里,信风所至,淡紫的罂粟花把个夏天摇曳得芬香醉人。山民们把它熬成膏子,大多是作为自备用药。这里的老人都记得,父亲大概是在两岁时节,有天玩累了玩渴了,抱起晒台上那熬鸦片的水咕噜咕噜地喝,随即就倒在地上不弹不哼。一个院里的人都吓坏了,都说这细娃没命了。我爷爷的嫂子勾下身子喊“冬生,冬生,我要是把你喊答应了,我就把你抱起走哈。”我父亲是冬天生的,所以唤做冬生。连喊几遍,父亲居然哼了一声。于是被他大伯娘抱起飞跑。
      从此,我父亲便过继给他大伯家,他大伯娘就成了我的奶奶。这家人本来没有后,是父亲为他们立了一房人,续了香火。在传统文化里,传宗接代是家族生命中最大的尊荣
    殊不知奶奶此举,竟抱出一个家族的异种。因为我的祖上,应该不是赤贫阶层。老家祖坟园至今还在,我没去记碑上的那些文字,只依稀看到有什么“皇恩荣封”“太学京贡”“张公xx”等斑驳字迹。白衣苍狗,变幻无定,那代人只有父亲彻底摆脱了世代农耕的命运,而且入党做干部,几十年后,还把他的子女们也输送给了“先锋队”。

                                  2
      晚年的父亲,因逐渐萎化而颧骨高凸,全然没有了以前的英气和威严。但虽然病残十几年,却总没哼叫过。我有几次胆结石和肾结石发作,疼得叫唤,母亲便往往拿父亲来开导我,说父亲年轻时脚上裂开寸多长的口子,自己用针线逢起,钌得鲜血直流都不叫一声。
   真佩服!我相信父亲就有那意志,就那么坚毅。70年代父亲患了腰椎病,疼得钻心,但单位还要他到武汉出差开会;没法,硬是被随从扶着走路,扶着上下船。开会回来又自己杵着拐杖到医院打封闭。直到我自己后来体验到这个病的火色后,我才真正认识了一个叫作父亲的男子汉!
      万县站设在江南,人们都喊陈家坝,一度改为红旗坝,实际上靠近了翠屏的桥口。就在往半边街走的那路口上,有一棵古老的黄角树,高大粗壮,苍劲屹立,抗风力极强。父亲常常在星期六站在树下,眺望对岸,等着我们放学归来。我总是觉得那黄角树就是父亲的形象。

                               3
   父亲不管走到哪里,工作总是排在第一档次,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评他个超一流都一点不过分。这类干部领导用起来放心,群众看起来顺心,行政成本极低
   父亲干到63岁才获准退休,回到恩施老家。这里是他的人生起点,落叶归根,每个人都要往回家的路上走。他要回家了。
      回到老家,父亲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为他父母和叔叔修坟打碑。立碑那天,几部小车开进三岔故里,鞭炮炸得十几里外都能听到。老家人都管我父亲叫二伯,那些日子他们的二伯很风光。
     可是到了垂垂暮年,接踵而至的悲伤无情地打击着我的父母。父亲因糖尿病、白内障而致残,我的小妹妹被自行车撞殇、、、、、、嗜血的折磨,终于把父亲击垮了,天天潸然不已,老泪从失明的眼里流到嘴角。我知道很少流泪的父亲,那每一滴泪水都是连心的。也看得出他在崩溃的边缘,总想于冥冥之中抓住一息生命的游丝。要走的那几年,父亲尤其爱回忆往事,回忆万县站的故部,说他做了不少好事,招收了哪些哪些人,哪些哪些原本是街头混的,现在他们的后人都出息了,谁做了老板,谁当了工程师,谁又是万州副区长、、、、、、可以看出父亲为万站后辈骄傲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可能也有些许暗示,希望我能够接点地气,多给亲戚朋友帮一些忙。这倒使我想起那些年在万县市,父亲常常掏钱买些红糖和盐巴寄给家乡亲人,或者寄点钱回来让孩子读书。父亲,是那样的大度。
       而当父亲在考虑他的后事的时候,透露出他还是想回三岔土葬。这倒真正是到难题,我们这里规定中共人士死后一律火葬,而且县处级亲人必须报告。我恰恰两者均沾,左右为难。

                                    4
      我们这个家族,一直流淌着孝悌和恩仇的血液。现在回过头想,为了尽孝,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包括风头正劲的文学事业。只是有一点倒是叫我很为难,那就是怎么样对付殡葬恶规。父母也看出了我的心事,就说干脆火葬算了。越是这样我越心里渗血,《礼记》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父亲走得并不怎么痛苦。头天我还把他第二天的菜谱同他商量了,早上盐菜汤圆,中午煨猪蹄。父亲答应得很爽。这个承诺,当然永远无法兑现了。
     既然我对父亲的承诺都无法兑现,那又何必要去忠诚于那些条条款款呢?何况白喜事在我们这里称作山寨的狂欢节,一种原生态的生死哲学。我不会用父亲去祭一纸,更不会在今后因歉疚而精神自救。于是趁着麻麻亮的天色,把父亲运出城,送回了乡下老家,葬在他和母亲年轻时开出的一块荒山坡上。葬礼按当地风俗,办得简朴,但很热闹,非常有仪式感,魂归故里,父亲尽享身后的哀荣。乡亲和邻里都来守夜,歌师们在堂前围桌而坐,敲锣打鼓,边饮糖茶边唱孝歌,他的同事闻讯,也远远从万州和利川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神奇的是,父亲入土那天,山雨如酥;第二天复山,我们刚刚把土石垒完,刹那间天空放晴,一架飞机从上面飞过,带出一条长长的灿烂彩虹、、、、、、

               (张永柱 2014,3,18于外河园书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999
沙发
发表于 2014-3-19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悼念父亲的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是难以割舍的亲情!

     愿老人在天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主题

2227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866
QQ
板凳
发表于 2014-3-20 10:34: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的回忆父亲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透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快到“清明”了,算来我的父亲已经离世38年了,我唯一的遗憾是父亲走时我不知道,(就是知道,从云南边疆回到北京,也赶不上——路途就要十天)。我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是在四个月后,去思茅送“典型”的材料,在昆明。哥哥来信说:“你还在干什么呀!还不去催“病退”函,父亲已经等不到你了。”我才知道父亲已经在76年初,那个寒冷的冬天离开了我们。元月五日,在医院突然去世,元月八日火化的。当时,家里的孩子都回去了,唯独缺了我一个。我看着来信,马上返回了瑞丽,开始了漫长的“催函”的征途。等到76年底,回到北京时,父亲已经化成了灰,孤独地在八宝山的骨灰架上了,父亲盒上的照片,用慈祥的笑容看着我,我抱着骨灰盒,泪流满面,哽咽着告慰父亲“我回来了!”
    父亲离世时,只有七十岁。
    在那个时代,我们——作为知青——哪个父母不是眼巴巴地盼着自己的子女回家?哪一个父母不奢望自己的儿女,围绕在膝前;哪怕是探亲时多在家里呆一天?
    七五年,探亲假到期,要返回云南,临走离开家的时候,父亲已经被不知多少个“专案组”、“工作组”折磨得自己不能自行走动,倚坐在家里的藤椅上,对我们招着手,嗫嗫自语地说:“见不着了,见不着了……”似乎已经预感到了死神已经向他发出了通知。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只是当时没意识到,那是父亲给我最后留下的话。
   原在天上的父母都平安,不再遭受磨难。
   愿天下的,在世的父母都健康,长寿!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8
地板
发表于 2014-3-20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撰文祭老父,

铁骨铮铮清白图,

毕生传奇爱故乡,

泯然仙逝阳寿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8
5#
发表于 2014-3-20 11:02:00 | 只看该作者

雷午观文也思父,

文革挨整几无度,

年方古稀即仙逝,

唯愿后来寿康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2:4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5

主题

4137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345
7#
发表于 2014-3-20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张永柱笔下的父亲可谓是个正直、善良有很有骨气的老人。更可贵的是张永柱为了满足父亲的最后愿望,也算是冒着点风险,让父亲入土为安了。做儿子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已经不是一个孝字就能概括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主题

2227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866
QQ
8#
发表于 2014-3-20 19: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3-20 11:02:00的发言:

雷午观文也思父,

文革挨整几无度,

年方古稀即仙逝,

唯愿后来寿康福。

谢谢龙哥!

    早上看到了楼主的文章,很有感触,就跟了帖子。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有多少无辜的人,受冲击、批判、殴打、直至死亡。我的父亲就是没熬过那个年代,在“文革”即将结束时离开了人世,要是再坚持几个月就熬出头了,可是,……

    但愿今后不再有那样的时代出现!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超版,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5

主题

4137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345
10#
发表于 2014-3-21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如雷午所说,他最大的遗憾是父亲去世时他没能在身边,他知道消息是已经是四个月之后了。这的确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如果不是被不知多少个“专案组”“工作组”那么折腾,雷午的父亲不会走得那么早。所以,不折腾也应该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家和万事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4 04:02 , Processed in 1.26360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