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261#
发表于 2016-4-22 08:23:33 | 只看该作者
临走父母双昏倒,
无奈回家作照料,
初时人叫为逃兵,
全靠实干名声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1:03:2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4-22 08:23
临走父母双昏倒,
无奈回家作照料,
初时人叫为逃兵,

谢谢龙行版主的理解和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3#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21:06:24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

尘封的记忆(二)

王凤燕

难以忘却的乡村医生
一瞬便是一个机遇,永恒却是无边无垠的时空;一瞬便是一个新的起点,永恒却是在慢慢地蜕变。大队部成立了磨米加工厂,需要一名会计,我居然被选中了。可没干几天就被调换了,当时在医疗站当会计的是一位腿有残疾的初中女孩。医疗站的账目多,事务繁忙,她有点应接不暇,大队部就决定让我俩对调一下,就这样,我就进了医疗站。我每天负责挂号、消毒、取药、每月结账、进药……协助当地的医生侯大夫工作。虽然事务繁忙,吃睡无常,但我也心花怒放,虽然我不是大夫,但每天都能与大夫相处,学些医疗知识,那也令我心情喜悦。
还记得初中毕业时,班主任劝我说:“王凤燕,我看你口齿伶利,性情温柔,处人处事都谦和,你很适合当一名教师,你报考师范吧。”我说:“我才不报师范呢,当教师最没出息,凡是认字的人都能当老师。我要考一高中,要上中国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大夫,我要治好所有的疾病,我要让人永远不死,永远不老……”多么幼稚的想法,多么无知的愿望。
我和侯大夫相处得很好,侯大夫教了我许多实用的医疗技术。
一天夜里,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一位社员拉着我就往他家跑,刚跑到大门口就听到哭声、喊声连成一片,我进屋一看,侯大夫晕倒在地,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奄奄一息。我连忙打开侯大夫的诊包,取出一根银针,对着侯大夫的“人中穴”扎了进去,侯大夫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清醒了过来,我问他怎么了,他两眼流泪说不出话来。这位社员说:“孩子病了,侯大夫给她扎了链霉素,针还没拨出来,孩子就不行啦!”我知道了,侯大夫没给她做过敏实验,那时候,当地人扎链霉素,都不作过敏实验,可就这万分之一例,却偏偏落在了这个小女孩的身上,这对夫妇结婚十几年没孩子,已经四十多岁了才有这个宝贝女儿,老天真是不长眼,严霜单打独根苗。女孩走了,侯大夫一蹶不振,整天以泪洗面,不吃不喝,不能正常工作。看到这情形,我深感医生责任的重大,人命关天,治好病是天使,出了事故是魔鬼!
后来,上级给我队派来了锦州医院的王大夫、白大夫……这可是我学习的好机会,我跟他们学完了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学会了配药、扎针、小手术、缝合术等。当他们撤回时,我已基本上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了。
人们常说:“无佛无以为医。”我凭着这颗慈善的心,拼命地工作着,刻苦地学习,不分白天黑夜随时出诊。农妇喝了农药想自杀,我及时赶到,帮她洗胃催吐,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宝贵的生命。便秘的大爷,我给他灌肠排便,解决了他的痛苦。高龄产妇难产,我使出全身解数,排除艰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用我研制的“白芷注射液”治好了大妈的三叉神经痛,用我的针法“下关透地仓”,不知扎好了多少个牙痛患者。常见的小病还好解决,遇到特殊情况就难办了。记得有一天一家娶儿媳,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了一天,客人散尽,一对新人住进了租来的新房里。我也忙了一天,患者刚走,我还没来得及洗脸睡觉,新郎的父亲就急忽忽地向医疗站跑来,还没到门口就晕倒了,我赶紧给他扎针施救,他醒过来了,指着他儿子的新房叫我快去。我背上诊包就急忙跑过去,到那一看,新郎翻着白眼,口吐白沫,手脚抽得冰凉,我快速给他用上药扎上针,他停止了抽搐,睡着了。这时,新娘告诉我说,她婆婆在隔院也抽了。我又走进隔院,到她婆婆家一看,新郎的妈妈和妹妹都在抽搐着,我赶紧给她们扎上针、用上药,作了妥善的处理,让她们安稳地睡着了。还没等我出门,隔院的人也都抽了,一家接着一家,这癔病的传染真是可怕,我就一家接一家的扎针、灌药,这一趟街十来户人家,都得了同样的病,我处理完,天都亮了。
我回到医疗站,书记来了,我把这一宿的情况向书记作了汇报,书记非常诚恳地说:“太好了,王大夫,你控制住了病情。”接着,他告诉我,村民在解放初期也得过一回这种病,当时大家都在夜校学习,班里有一个姑娘抽了,接着传染了二三十人都抽了,闹腾了两三天才平静下来。今天的病是因为新郎的房主去世没过一百天,新人就住了进去,大家心里都有一个阴影。当地人很迷信,平时就总爱说一些神鬼之类的事情。由于一天的劳累和紧张,一个人抽了,就把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都引发了出来。这是一种精神传染病。我想,我今后的任务重了。不仅要治疗大家身体上的疾病,还要治疗社员们的心理疾病。更有甚者,一位大哥跑来跟我说:“王大夫,你快去我家看看吧,我妈跳到房梁上了,连哭带笑的,说什么也不下来。”书记说:“你快去吧,我看着医疗站。”我随着大哥刚一来到他家,就看见这位年近七十的老太太,披头散发蹲在房梁上,两眼冒着凶光,手指着我大喊:“我大江大浪都过来了,还害怕你这个小河岔子吗?我不怕你这个小王大夫。”我奇怪,这么高的房梁,她一个近七十岁的老太太怎么上去的呢?我配好药,准备好针,向她的两个儿子使了个眼色,她的两个儿子一拥而上,将他的妈妈拽了下来,按在炕上,我强行给她扎了针,用了安眠药,她不再闹了,慢慢地睡着了。
这几天忙得我连饭都吃不上,又是扎针送药,又是宣传科学知识,三天过去了,他们一个个苏醒过来,正常地下地干活了,我的心宛如一块石头落地了。
一天,我的同学桂荣对我说:“凤燕,我看当乡村医生,不如我当乡村教师好,我整天看见的是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而你看见的却是痛苦不堪的愁眉苦脸。”我说:“不,我看见的是愈后的欢乐,战胜病魔的健康,听到的是新生命的高歌……”我用我的专心去学习医术,我用我的善心去修炼医德,我用我的爱心去行医治病。我的表现感动了一位老中医,在他撒手人寰之际,将他用一生心血编写的五本药书送给了我。我出席了北镇县第六届卫生战线劳模表彰大会,我的辛苦与成果受到了乡民们的嘉奖和赞扬,我的辛勤、我的努力,得到了三千人口的认可和肯定,我知足了。
难以逃脱的命运安排
岁月匆匆来临,又悄悄离去,生命的路遍及大地。生命的起源和归宿,神秘而有规律,既朦胧又实际。
1971年回城的人员中,我被选上了。但回来之后是当老师。我不愿意当老师,就把名额让给了别人。我的朋友静秋一听宣布,我被留下了,就气得火冒三丈,她执意要我与她同归,并给我妈去了电报,妈妈回电说:“就是当掏粪工也要回城,必须回来。”静秋把我的情况向公社书记作了汇报,书记和社长又特殊照顾了我一个名额,让我回城照顾年迈的父母。就这样,我就稀里糊涂地回到了抚顺,进了师范学校的外语班,并当了一名卫生员,我班的田文昌大律师经常开玩笑地叫我“阿尔丹大夫”。
曾记得有人问我:“凤燕,你对幸福是怎样理解的?”我说:“我这个人信命,命运把我抛向哪里,我就去向何方。”他告诉我说:“命运无情地摆布着人们,人们又有意识地掌握着命运……
如今,看来命运真是无情地摆布着我,我却无力逃脱命运的安排,我的理想不是当老师,可命运偏偏把我安排在了教师的岗位。1972年毕业后,我被分到二十九中学,我以为我能教上外语,校长却说:“连语文、数学的教师人手都不够,还能开外语吗?你赶快选一科吧。”我在农村配药、制药都与化学打交道,我就教化学吧。这一教就是四十年。
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三尺讲台练就了我的一颗红心。我先后被评为市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省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等。光环不少,戴在我的头上,温暖了我的心,照亮了我的路。如今,我虽年过六旬,但仍然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我愿意把我的余光、余热献给我的孩子们,我甘愿当人梯,让我的学生踏着我的肩膀青云直上。
今年7月2日,我组织了“相识五十年的同学会”,我班的同学能来的都来了,同学们从四面八方相聚一堂,话说五十年的情,话说五十年的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相识到现在五十年,整整半个世纪,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五十年的分别,五十年的挂牵,五十年的翘首企盼,终于化成了今天的欢歌笑语。
那时的我,真是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想起五十年前,同学们的相识,还稚气未脱、风华正茂,我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相聚于抚顺一高中这神圣的知识殿堂,我们相濡以沫,同窗苦读。“文化大革命”的号角,把我们吹出了课堂,主席语录把我们推入了“文革”的洪潮,是那特殊的年代,又把我们这一群特殊的学子,相聚于北镇青堆子这特殊的天地。我们又一起伴随着高粱、玉米同生共长,度过了人生中最难以忘却的特殊时光。
虽然我们年过六旬,但一见面,我们才发现,大家依然还是那样英俊、潇洒、年轻、漂亮,充满蓬勃的朝气,每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在感情的过滤中,在岁月的沉淀里,我又一次深切地意识到,同学的情义最真、最切、最深、最浓!岁月可带走我们的青春年华,却带不走我们的同窗情谊。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为着生活而奔忙,但请记住,我们永远是同学,永远是最贴心的朋友,让我们手和手相握,心和心相贴,张开臂膀尽情地拥抱友谊,拥抱未来。让我们盼望着,一高中全校同学的聚会早日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264#
发表于 2016-4-23 07:59:59 | 只看该作者
先当会计后从医,
进城教书也创绩,
五十年后同学会,
永生永世真情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发表于 2016-4-23 11:26:23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4-21 21:36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六十九

尘封的记忆(一)

王凤燕是好样的,家中父母有病,惦记父母理所应当,回去安抚父母是必须的。父母想通了,又迅速归队,做的也很正确。心中想念同学,没有借故蜷伏在家里,而是投身到火热的农村建设,磨练自己的意志。祝王凤燕晚年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发表于 2016-4-23 11:46:10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4-22 21:06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

尘封的记忆(二)

《砺炼华年》记载了同学的经历,读过以后,倍感抚顺一高中的同学,都是积极向上的,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遇到什么磨难都压不垮他(她)们的意志。最终都结出幸福的果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1:34:40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一

皇帝的新衣新编三则

李英敏
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二班班长,1968年9月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乡大六台村。1971年返城,在抚顺市雷锋小学任大队辅导员。1973年调入团省委,先后任辽宁新少年杂志社、辽宁青年杂志社总编辑;1994年调入省委理论与实践杂志社任党委书记兼总编室主任。曾任辽宁省期刊学会、中国青年报刊学会副会长、编审。享受国务院津贴。

同学相聚,叙叙旧,聊聊天,说点闲话。我也凑个趣,以“皇帝的新衣”为寓意,说点自己的人生感悟,以求博得大家一笑……
民兵行动:黎明前的战斗
1963年初春,我参加了抚顺市初中生民兵骨干夏令营,营地就设在大伙房水库“元帅陵”。训练内容是:白天到军营参观,练习实弹射击;晚上露宿在“元帅陵”门前的石阶上。第二天,清晨4点多钟,天刚蒙蒙亮,紧急集合号声吹响,军训指导员下达命令:发现敌情,开始搜山。气氛凝重,如临大敌。我们这些小民兵,立刻分组,成散兵状,开始仔细搜查每一片树丛,每一处巉岩……忽然,听到一声惨叫,原来是我们的一个“战友”,由于过分紧张,自己被一棵树绊倒,一脚踏空,滚下山坡。之后,他被送到抚顺职工医院,被确诊为严重腿骨折……
从那以后,以及在一高中学习期间,在农村下乡期间,我记不清自己参加过多少次这样庄重、严肃、如临战场的“民兵行动”。因为那时,阶级斗争要“天天讲”,当然阶级敌人也要“天天抓”。反正到最后,一个阶级敌人也没抓到。
我把这事说给孙子听,孙子眨巴着眼睛说:“爷爷,这不就是游戏吗!真好玩!”

好人坏人:对忠诚的考验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刮进我校,学校立刻闹翻了天。我在6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到今天,我校一共揪出二十一名牛鬼蛇神。尤其使我惊讶的是,我们年轻的班主任也被大家揭了画皮……说她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是‘蜕化变质分子’。”同时,校内批判学校领导的大字报也铺天盖地贴挂出来,说学校领导班子是“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8月31晚,抚顺市委又发生了四中红卫兵造反团的同学包围抚顺市委、揪扯市委书记、市委书记连夜发表广播讲话,导致9月1日在抚顺市委、公安局、火车站周围聚集大量群众,同四中造反团同学围攻、辩论。这就是震惊全省的“九一”事件。
我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就是个“保守派”或曰“保皇派”。一保班主任老师;二保校领导;三保抚顺市委。当时,我的想法是,这些人以前都是“好人”,怎么一下子就都成了“坏人”?我也写大字报,写传单,参加战斗。后来,抚顺武斗开始了,我就退出了红卫兵组织,成了一名“逍遥派”。以后,我这个原来的班长,由于是个“保皇派”就靠边站了。但是,我们班的同学对我都很好,从没有公开地批判或指责过我。我和全班同学的相处都是温馨的。但历史的一幕,还是经常浮现在我脑际。
我跟小孙子说,那时,我也是一心一意听毛主席的话,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对党是忠诚的。小孙子听了我的话,似懂非懂,但他说:“爷爷,我们老师说了,文化大革命是错的!”
下乡上山: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8年秋,我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9月26日,全校同学乘着火车专列,唱着革命歌曲,浩浩荡荡来到农村。那场面是何等壮烈!
我们班同学被分配到北镇县青堆子乡大六台村。那里农民淳朴、友善,对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学生,还是尽力地给予了帮助、照顾。可是,当时农村生产力低下,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们来到这里,只能是从他们本来就拮据的生活里再分出一杯羹。日子是艰苦的,劳动是繁重的,不少同学在这里一直熬了八年。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关于邓小平的专题片。粉碎“四人帮”后,面对全国知识青年在农村、在兵团的生活、生产实际情况,邓小平最后下决心,说出了:“别让娃娃在那里受苦了,都回来吧!”
孙子回我:“爷爷,你在农村受苦了吗?”我一时愣住了,不知怎样回答。孙子看我答不出,就说:“在农村,不用学习、没人管,多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268#
发表于 2016-4-24 07:41:36 | 只看该作者
民兵训练是游戏,
文革错误自应抵,
下乡自由没人管,
孩子观点如此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3:41:2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4-24 07:41
民兵训练是游戏,
文革错误自应抵,
下乡自由没人管,

多谢龙行超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3:5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青淘吧 于 2016-4-24 14:57 编辑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二

致同学五十年

祁静秋
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二班学生。1968年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六台大队四小队,任过公社贫宣队队员、妇女队长等职。1971年9月应召回抚顺师范学校读书,1972年分配到七中任教师。后转到四十中学、二十三中学,以语文高级教师退休。


致同学五十年(一)
2014年7月2日,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二班同学在关山水库度假村举办了“纪念同学五十年”同学会。同学会吹响了集结号,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一起。老同学见面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争相发言,共叙这五十年的同学情谊。这是本人在同学会上的致辞:

相识
同学呀,可曾记否?
五十年前,在那1964年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犹如早晨的太阳刚露出头。
我们这些同龄人中的幸运儿,
考入了当时最理想的学府,
我们相识在抚顺一高中,
结缘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于是我们成了同学,
共在寒窗下孜孜苦读。
为了心中的彼岸,
我们同乘这圆梦的方舟。
时间定格,
在那史无前例的1966。

方舟搁浅了,
因为它驶入了时代的风口。
整个国家都在受难遭蹂躏,
更何况我们这些嫩苗幼雏。
想攀高峰,毁了云梯;
欲渡沧海,沉了方舟。
理想真的成了一场梦,
心怀锦绣可壮志难酬。
教室里哪还有读书声,
校园也只剩一座空楼。
抚顺一高中成为了历史,
我们的班级成了永远的二年二班,
我们班的同学呀,
就成了天然的、终生的朋友。

下乡
1968年车轮滚滚,
同学们的命运卷入汹涌洪流。
车窗口闪过一张张稚嫩的脸,
茫然的双眼四下里探求:
列车飞驰向何方?
不知将来如何度春秋。
下车定睛放眼望,
天高地广看不到头。
前途一切都是未知数,
幸有同学作伴,大着胆子向前走。
自信是金子就不会永远被埋没,
早晚会有英雄用武的时候。
且用我们年轻的生命去探索,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将上演一曲苦乐难分的交响乐奏。
难忘早春育秧冰碴寒刺骨,
我们咬牙挺住不退后;
难忍盛夏钻高梁地抹农药,
痛苦胜过剧毒的1059;
难挨秋收累得上不去炕,
伸出双手不是血泡就是伤口;
难过的隆冬送粪整地忙,
累了一年的工分养活自己都不够。
最美的年华在广阔天地里经风雨,
最炫的青春在青堆子六台数垄沟。
那是多么漫长的日日夜夜,
那是怎样无以言表的感受。
身经磨炼强筋骨;
心受熬煎渐成熟。
蹉跎岁月大熔炉,
竟也能把强健的身心炼就。
从此面前没难事,
艰难困苦无敌手。
吃苦的经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永远珍藏在心灵深处最里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2 13:48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