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四
奉献与历练
孟祥文
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二班学生。1968年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大六台大队知青,后当民办教师。1974年回城到抚顺二中当教师。1980年调到抚顺市工读学校当教师。2000年退休。
在下乡的岁月中,社会风气较正。我凭着自己的努力,较早地脱离了青年点的生活,进入了民办教师的行列。从此以后,奉献的一生开始了。在北镇五中任教时,执教化学。每日为学生补课,晚上都到半夜。当时没有任何报酬,可是干劲十足。业余时间和寒暑假、礼拜天,我发挥木工的特长,为贫下中农做点箱子、柜子、门窗什么的,不收任何报酬。广交朋友就是从这时开始了。1974年,幸运之神把我从一个下乡青年、民办教师抽调回城,继续从事教师工作。首先是被直接调回抚顺二中当班主任,教化学。由于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我被提拔为总务主任,代理后勤校长工作。在此期间,我为二中的恢复重建工作做出了贡献。在制作学生物理实验桌和化学实验桌的过程中,学校缺乏资金,只能自力更生制作。我用有限的资金买点木料和工具,边训练学生技能,边制作。当时我是既当老师又当木匠师傅,手把手地教学生。最后,由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修建学校围墙的过程中,我身兼数职,既当领导又当老师,既当工人又当师傅,还要当收发工具的保管员。学校当时的资金只够买三等砖,沙子和水泥怎么解决呢?我就想办法,发动学生和家长借带车子,到浑河拉沙子,到挖掘机厂拉电石碴子。缺乏瓦工怎么解决呢?我就发动家长中会瓦工的师傅训练学生,边摊灰边码砖,掌握必要的技巧要领,终于在三十多名学生中选出三五个佼佼者“准瓦工”,依靠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修建围墙的任务。在人为的困难中,主要是保管员不作为、不干活,收发工具的事他不干。我只好把自己家的院子当仓库,担当起了临时保管员的工作。这时的我,一心只想如何把工作任务完成好,别无他想。这一次在二中的人生历练非同小可,为我以后在工读学校全方位的历练,甚至退休后的继续奋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听说抚顺市工读学校于1979年成立,我就坚决要求离开二中。当时二中张世善校长不肯放我走。我就多次申诉理由,终于在1980年如愿以偿。也许有人会问,二中都是一些人挖门子托关系想去的好地方,你又为何呢?工作本身的乐趣若能与自己的人生理想融为一体的话,是至高无上的选择。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在工读学校经历了较多的风风雨雨,个人利益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儿子的就业问题至今还牵挂着我的心。但这些比起我的人生理想来讲仍是微不足道的。对于一名真正的男人来说,事业的追求应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在工读学校工作期间,甚至到退休后,我也没有放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可以说,在工读学校的人生历练,是自己最大的历练,甚至延续到退休以后的生活。
在工读学校工作期间,自己感悟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巨大作用。对于这一职业的无限投入,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升华,甚至达到了心理学书上所讲的最高需要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工读生服务中去”。为了工读教育事业,自己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在创建校长惠恩原校长敬业精神的感召下,我在市工读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实践。首先是向惠校长学习,向祁兵等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与工读生谈话,如何与工读生交朋友,进而如何教育工读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惠校长的“综合就是创造”、“工读教师必须是杂家”、“你不是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但你必须是运动场上热心的观众”、“寓教于活动之中,寓教于乐之中”、“哀莫大于心死”、“发现学生的思想闪光点”这些经典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为工读事业献身的思想更加坚定。我为什么坚决要求去工读学校工作?因为工读学校是干事业的人的最好的实验园地。它是人生的一个大舞台,可以历练人生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在工读学生的思想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设计和实践工作。诸如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各种层次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让学生们谈体会、谈感想,进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班经常被评为先进班级。在全校“逃跑率谁最低,返校率谁最高,争做好人好事率谁最多”的评比板上经常名列前茅。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我们班也开了全校的先河。由职教班到市工读学校木器厂,为工读生创造了极好的职业培训就业的机会。有两名工读生秦英杰和陈风顺,毕业后主动到工读学校木器厂工作,学技能长达三个月之久。这些都是抚顺市工读学校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当我与耿国权老师搭档职教班时,用耿国权老师的话说:郝爱森同学如果继续在职教办的“抽象画”训练方面发展下去的话,绝不会重返监狱的。这样的事,每届学生比比皆是,只要坚持做下去,效果肯定是好的。
在创新思维教育方面,我们班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基本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一条龙的局面。同学们的积极性可大了,下课后和自由活动中,经常跟老师谈各种各样的想法。应该说他们都是一些不甘沉沦的孩子。若是好好引领和培养的话,有可能出现一些发明家之类的人才。我的切身体会是:一个人若是脱离了低级趣味,定能发展成思想远大的人。浪子回头金不换是大有可能的。在全国的学术交流会上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工读事业是大有可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大有用武之地。
大约在2009年7月1日《辽沈晚报》上,报道了我1500字的新闻。主要是报道我免费摆了十二盘棋供大家玩。大约坚持了三年多时间,后来由于家里有事搁置了。在这三年的坚持中,自己的人生收获很大。我认为自己找到了晚年的乐趣,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大家服务虽然辛苦了点,但心里的愉悦是深刻的。“以棋会友,广交朋友,切磋棋艺,研讨人生”是自己晚年的人生目标。在这三年的实践中,自己与各界人士接触,与学生、与家长接触,自己感悟颇深。善良的人们总是通情达理,缺乏知识的人们总是需要有人传授给他们知识和道理。在工读学校历练的人生体会是:自己对社会还有用。于是,我又坚定了退休后的人生去向。那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想中华民族复兴之所想,急中华民族复兴之所急,做中华民族复兴之所需,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工作。借此发挥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作用:他在哪儿,哪儿就是一片绿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