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4:59:27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三

致同学五十年(二)


回城
风雨过后现彩虹,
同学们应招回城赶潮流。
八仙过海,再扬风帆,
海阔天高任遨游。
抚顺一高中的同学无弱者,
各行各业显身手。
求学深造重温少年梦,
电大、业大、脱产、全日制,
专科本科文凭囊中收。
在企业里工作得出类拔萃是精英,
为了至亲的亲人,

生产上精明强干,经营中足智多谋,
在事业单位工作得如鱼得水好惬意,
事业有成,步步上高楼。
当教师的很欣慰,
培育的桃李遍全球。
谁没遇到过艰难险阻?
谁不是尽全力去拼搏奋斗!
谁没有幸福时刻的春风得意?
谁不是在辛劳之后喜获丰收!
为了心中永不熄灭的梦想,
需要时同学们伸援手。

为了肩负的社会责任,
我们汗透衣背不觉得累,
困难面前没低过头。
在家中我们是顶梁柱,
工作单位我们站排头。
浑身充满正能量,
追求理想向着光明走。
喜庆时同学们来祝福,

这是何等值得珍惜的缘分,
我们的友谊怎能不天长地久。
迈着稳健的步伐,
和着时代的节奏,
我们辛勤工作几十年,
无悔的人生到了金秋。
惜别曾创造辉煌的岗位,
卸下重担,光荣退休。

聚会
弹指间,半个世纪过去了,
2014同学会向我们招手。
满载人生收获,
年近古稀再聚首,
当年美貌才女,如今已双鬓染霜,
当年英才帅哥,如今岁月刻额头。
我们的生活够得上丰富多彩,
不寻常的经历值得回首。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今天到一起好好叙叙旧。
话话世间人情冷暖,
叙叙同学情真意厚。
回忆求学时多么勤奋刻苦,

畅谈工作时怎样顽强争上游。
说说我们对长辈尽的孝心,
唠唠我们对晚辈甘当孺子牛。
讲讲我们对生活是那样的热爱,
再把养生健身的体验相交流。
亲情友情爱情永远也说不完,
酸甜苦辣咸我们都尝个够。
说到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我们这些性情中的人啊都能参得透,
同学们真诚互叮咛:
要多保重身体,
活个健康、快乐、长寿。

联欢
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
回到五十年的时候。
请忘记你的年龄,
今天不当爷爷奶奶;
请抛弃所有烦恼,
水库游船上忘情唱,
那分明是青春少年放歌喉;
把一切不如意扔到这关山之后。
青山绿水邀我来,
快快点燃小宇宙。
老来聊发少年狂,
谁能看出我们是上个世纪四零后!
回到我们相识的时候,
我十七,你十八,他十九,

葡萄架下好浪漫,
恳谈、对弈、打牌比着秀。
尽情享受快乐时光,
玩得痛快乐个够。
把自己年龄减五十,

还有两个才十六。
但愿这次同学会能尽兴,
期待下次聚会时,
大家青山不老,风采依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2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
272#
发表于 2016-4-25 06:37:54 | 只看该作者
祁静秋,写的真棒,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273#
发表于 2016-4-25 08:35:42 | 只看该作者
回想同度五十载,
同窗结缘数起来,
历经曲折坎坷路,
如今欢乐又开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14:57:04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4-25 08:35
回想同度五十载,
同窗结缘数起来,
历经曲折坎坷路,

多谢龙行超版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发表于 2016-4-25 15:49:52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4-23 21:34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一

皇帝的新衣新编三则

李英敏的文章,写的就是好。不愧是从事编辑工作的。故事原来是讲给孙子听的,把历史的对与错交给孙子回答。文章立意新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2:33:57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四

奉献与历练

孟祥文
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二班学生。1968年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大六台大队知青,后当民办教师。1974年回城到抚顺二中当教师。1980年调到抚顺市工读学校当教师。2000年退休。

在下乡的岁月中,社会风气较正。我凭着自己的努力,较早地脱离了青年点的生活,进入了民办教师的行列。从此以后,奉献的一生开始了。在北镇五中任教时,执教化学。每日为学生补课,晚上都到半夜。当时没有任何报酬,可是干劲十足。业余时间和寒暑假、礼拜天,我发挥木工的特长,为贫下中农做点箱子、柜子、门窗什么的,不收任何报酬。广交朋友就是从这时开始了。1974年,幸运之神把我从一个下乡青年、民办教师抽调回城,继续从事教师工作。首先是被直接调回抚顺二中当班主任,教化学。由于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我被提拔为总务主任,代理后勤校长工作。在此期间,我为二中的恢复重建工作做出了贡献。在制作学生物理实验桌和化学实验桌的过程中,学校缺乏资金,只能自力更生制作。我用有限的资金买点木料和工具,边训练学生技能,边制作。当时我是既当老师又当木匠师傅,手把手地教学生。最后,由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修建学校围墙的过程中,我身兼数职,既当领导又当老师,既当工人又当师傅,还要当收发工具的保管员。学校当时的资金只够买三等砖,沙子和水泥怎么解决呢?我就想办法,发动学生和家长借带车子,到浑河拉沙子,到挖掘机厂拉电石碴子。缺乏瓦工怎么解决呢?我就发动家长中会瓦工的师傅训练学生,边摊灰边码砖,掌握必要的技巧要领,终于在三十多名学生中选出三五个佼佼者“准瓦工”,依靠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修建围墙的任务。在人为的困难中,主要是保管员不作为、不干活,收发工具的事他不干。我只好把自己家的院子当仓库,担当起了临时保管员的工作。这时的我,一心只想如何把工作任务完成好,别无他想。这一次在二中的人生历练非同小可,为我以后在工读学校全方位的历练,甚至退休后的继续奋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听说抚顺市工读学校于1979年成立,我就坚决要求离开二中。当时二中张世善校长不肯放我走。我就多次申诉理由,终于在1980年如愿以偿。也许有人会问,二中都是一些人挖门子托关系想去的好地方,你又为何呢?工作本身的乐趣若能与自己的人生理想融为一体的话,是至高无上的选择。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在工读学校经历了较多的风风雨雨,个人利益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儿子的就业问题至今还牵挂着我的心。但这些比起我的人生理想来讲仍是微不足道的。对于一名真正的男人来说,事业的追求应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在工读学校工作期间,甚至到退休后,我也没有放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可以说,在工读学校的人生历练,是自己最大的历练,甚至延续到退休以后的生活。

在工读学校工作期间,自己感悟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巨大作用。对于这一职业的无限投入,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升华,甚至达到了心理学书上所讲的最高需要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工读生服务中去”。为了工读教育事业,自己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在创建校长惠恩原校长敬业精神的感召下,我在市工读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实践。首先是向惠校长学习,向祁兵等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与工读生谈话,如何与工读生交朋友,进而如何教育工读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惠校长的“综合就是创造”、“工读教师必须是杂家”、“你不是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但你必须是运动场上热心的观众”、“寓教于活动之中,寓教于乐之中”、“哀莫大于心死”、“发现学生的思想闪光点”这些经典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为工读事业献身的思想更加坚定。我为什么坚决要求去工读学校工作?因为工读学校是干事业的人的最好的实验园地。它是人生的一个大舞台,可以历练人生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在工读学生的思想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设计和实践工作。诸如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各种层次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让学生们谈体会、谈感想,进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班经常被评为先进班级。在全校“逃跑率谁最低,返校率谁最高,争做好人好事率谁最多”的评比板上经常名列前茅。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我们班也开了全校的先河。由职教班到市工读学校木器厂,为工读生创造了极好的职业培训就业的机会。有两名工读生秦英杰和陈风顺,毕业后主动到工读学校木器厂工作,学技能长达三个月之久。这些都是抚顺市工读学校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当我与耿国权老师搭档职教班时,用耿国权老师的话说:郝爱森同学如果继续在职教办的“抽象画”训练方面发展下去的话,绝不会重返监狱的。这样的事,每届学生比比皆是,只要坚持做下去,效果肯定是好的。
在创新思维教育方面,我们班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基本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一条龙的局面。同学们的积极性可大了,下课后和自由活动中,经常跟老师谈各种各样的想法。应该说他们都是一些不甘沉沦的孩子。若是好好引领和培养的话,有可能出现一些发明家之类的人才。我的切身体会是:一个人若是脱离了低级趣味,定能发展成思想远大的人。浪子回头金不换是大有可能的。在全国的学术交流会上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工读事业是大有可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大有用武之地。

大约在2009年7月1日《辽沈晚报》上,报道了我1500字的新闻。主要是报道我免费摆了十二盘棋供大家玩。大约坚持了三年多时间,后来由于家里有事搁置了。在这三年的坚持中,自己的人生收获很大。我认为自己找到了晚年的乐趣,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大家服务虽然辛苦了点,但心里的愉悦是深刻的。“以棋会友,广交朋友,切磋棋艺,研讨人生”是自己晚年的人生目标。在这三年的实践中,自己与各界人士接触,与学生、与家长接触,自己感悟颇深。善良的人们总是通情达理,缺乏知识的人们总是需要有人传授给他们知识和道理。在工读学校历练的人生体会是:自己对社会还有用。于是,我又坚定了退休后的人生去向。那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想中华民族复兴之所想,急中华民族复兴之所急,做中华民族复兴之所需,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工作。借此发挥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作用:他在哪儿,哪儿就是一片绿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277#
发表于 2016-4-26 07:30:17 | 只看该作者
下乡担当民办师,
回城继续为师实,
工读学校经历练,
老来光热续发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21:27:45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4-26 07:30
下乡担当民办师,
回城继续为师实,
工读学校经历练,

感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21:35:27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七十五

动乱岁月中的二三事

张军
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二班学生。1968年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六台大队三小队,当过小队保管员,知青点伙食管理员、副点长。1971年11月应召到抚顺钢铁公司炼铁事业部调度室工作,任调度、调度长至退休。

王同学的“忠心”差点害了我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人与人之间亲不亲“线上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充满了斗争的火药味。
上了高中,自觉得字写得不好,就养成了随手练字的习惯。有一次我在一张废纸上写了“中国人民”四个字。这时有个外号叫“屁包”的同学走过来。我就开玩笑似的把这两个字写上了。没想到这张废纸被王同学捡到,马上送到老师那,说是“反标”。这下惹了大祸。
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这是你写的吗?”我承认了。老师说:“这字条上纲上线可是反动标语呀!”我吓傻了,战战兢兢把当时情景讲了一遍,并诚恳检查错误。老师相信了我,说:“你出身好,要求进步,我相信你不是有意的。我就不上报了,要改掉乱写的毛病。”我如释重负,向老师深深躹一躬。
因为这件事,我的入团积极分子被取消了。这对我刺激很大,使我永难忘怀,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荒唐。王同学,你差点害了我。

缸子

缸子何许人?他是我们下乡那个队的当地青年,家庭成分不好,长得胖墩墩的像个水缸,故得此雅号。他干活是好手,人缘还可以。
我们刚下乡时农活干不好,缸子就常常暗中帮我们。铲地接个地头,挖土多挖二锹。一次去割草,按割的多少记工分。晚上过秤,我们两个知青割的草加起来也没缸子多。我觉得没面子,就说:“咱们比比摔跤怎样?”缸子说:“比就比。”我打量比我矮半头的缸子,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可一交手我明显觉得他力气比我大,一下被他抱住后腰摔倒了并压在身下。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好你个地主崽子,敢把知青压在身下,想翻天呀!”缸子一下子松手,愣愣地看着我们。又有人吓唬他说:“晚上开个批斗会。”缸子马上把我拉起来,哭着说:“这是玩呢,下次再也不敢了。”看着缸子涕泪横流的熊样,我们觉得可笑,告诉他不批斗了。缸子如获大赦。但以后的日子里他虽然仍旧默默地帮助我们,但很少说话了,总是敬而远之。这使我们心里很不得劲。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深深印在我脑海里,不知缸子现在过的怎样,我心里时常想起他。

青年点管理员


刚下乡时,我们知青分别住在老乡家。第二年大队给我们建起了青年点,集中吃住,青年点管理就成了一个难题。我们点的同学多,有初中生、高中生。各小队之间距离远,出工收工时间又不同,吃饭时间不统一。先到的连吃带拿,吃不了扔了,浪费粮食,后来的没饭还得重做,同学们意见很大。换了几任管理员,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大队领导找到我,让我接任伙食长兼任副点长。我找了几个好朋友商量,帮我出主意,改革管理方法。有个同学提出印发饭票,每人定量发放,月末结算,多退少补。大家一致认为是可行的好办法,征得大队同意后马上施行。同学们自己刻钢版,印饭票,盖上章,很像个样。又重新选了两个炊事员:一个男生挑水、烧火干重活;一个女生做饭菜。这一改革取得很好的效果,浪费粮食的现象杜绝了,饭量小的把饭票送给饭量大的,力气大的帮力气小的干活,同学之间相处和睦了,大队很满意。
后来,公社把我们青年点的经验推广到各大队。我回城后,听说青年点一直沿用这一管理方法。

文化大革命打破了我的求学梦

听老人讲,我们的家很穷,旧社会爷爷要过饭,给地主当过长工,爸爸十二岁为生活所迫就出来“闯关东”。祖祖辈辈没有一个识字的。爸爸、妈妈都鼓励我好好读书,寄希望于我。我学习也很用功。后来,我考上了重点高中——抚顺一高中,父母都为我高兴。我发誓我要考上一所好大学,要回报父母。
当我上高二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校园变成了斗批改的广阔战场,课堂变成了反复辟的前沿阵地。正常的教学秩序都给打乱了。老师无法潜心教书育人,学生也无法安心读书学习,全面停课了,大家都争相做着同一件事——寻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赤胆忠心。学校里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平日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被高昂的口号声所代替,有的同学登上讲台声嘶力竭地批判校领导,批判自己的老师。我很不理解。我心目中最尊敬的王秀兰老师也被人贴了大字报,被污蔑成为“美女蛇”,她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平日里待同学很好,像大姐姐一样关心大家,我深信王老师是好老师,她不会反党,更不会反对毛主席,我坚持不给王老师贴大字报,也不批判王老师,我的良心让我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
后来出现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事儿——不学无术的张铁生、黄帅竟成了“反潮流英雄”,让大家去学习的榜样。
我彻底失望了,我的大学梦想也彻底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280#
发表于 2016-4-27 07:44:24 | 只看该作者
随手写字受批判,
缸子实在好人缘,
管理食堂用科学,
文革痛失大学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2 19:02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