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山丁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山下乡50周年——我们纪念什么?

[复制链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21#
发表于 2018-5-28 07:38:01 | 只看该作者
山丁树 发表于 2018-5-27 19:08
龙行兄严重了,见到您我也很荣幸看到大家都过来和您打招呼,看得出大家都很敬重您。 ...

是大家关心我!我也非常激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340

帖子

15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2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07:4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丁树 于 2018-6-1 16:21 编辑
金沙大漠 发表于 2018-5-28 06:22
没有如任何值得纪念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强迫下农村的,都失去了黄金般的学习机会。有的,只是回顾只是追 ...

     谢谢回复!“没了学堂”,是社会原因,是一种“不可抗力”,是一种让我们赶上了的青春无奈和蹉跎。      但是,即便是在最残酷的世界大战中,也总有温馨的人和事,天空中也总有鸽子偶尔飞过。“一战”中有“莉莉玛莲”,“二战”中也有“辛德勒的名单”。      我们的那段蹉跎,总还有一些,真诚的友谊存在吧?其次,即便是不下乡,您想,那日子能比下乡好多少?拿什么养活自己?那是一种“无业”和“就业”的选择。
      我知道,上山下乡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影响了人生。但我已经把它看得很开,开到什么程度?
      我在我的“大东北印象之”中,曾写到过这一点,在这里摘录一段供参考。“大东北印象之四”:
      ……我们且把上山下乡看做是一场旷世之迁徙,我们在迁徙中长大,认识了一些人、并和这些人一起走过艰难的一段。虽然,后来我们又回到各自的城市,但这些人和事却让我们终生不忘,陪你老去,是你此生岁月中永远值得回味的记忆。

      不是“阿Q”,也没有“斯德哥尔摩症候”的意思。只是想少些纠结多些快乐。
      老年最多回忆,不妨把过往的不快滤去,多想些能产生“多巴胺”的往事。这样能有益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6

帖子

1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0
23#
发表于 2018-5-28 08:18: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应该是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

帖子

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9
24#
发表于 2018-5-28 15:16:12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会不会重演,很难说。纪念的意义,在于让后人知道这段历史,深究产生这段历史的根源。只有这样,一代人的牺牲才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340

帖子

15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2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8:32:10 | 只看该作者
夏雨秋 发表于 2018-5-28 15:16
历史会不会重演,很难说。纪念的意义,在于让后人知道这段历史,深究产生这段历史的根源。只有这样,一代人 ...

谢谢关注!人生过一次病就会有免疫,社会也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9
26#
发表于 2018-5-29 07:35:15 | 只看该作者
毕竟是我们自己亲身付出的青春!怎么也值得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91
27#
发表于 2018-5-30 12:2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雾梦 于 2018-5-30 12:29 编辑

      作为人生的过客,我们无法改变发生的客观规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过往陈情。发生的已经发生了,知青们在当时所经历的都已经发生了,雾梦是不喜欢有过多的抱怨。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就是因为我们曾经一起经历的知青岁月。留在心中的是那份真诚奉献给了祖国,我们收获的是历经风雨洗后的坚强、真诚与坦荡。农民们可以祖祖辈辈的生活在那艰苦的环境中,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知青生活真的无需过多的抱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340

帖子

15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2
28#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6:5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丁树 于 2018-5-30 17:09 编辑
雾梦 发表于 2018-5-30 12:27
作为人生的过客,我们无法改变发生的客观规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过往陈情。发生的 ...

   同意您的看法!知青的纪念,其实多半已经失去了“纪念”的警醒作用,因为 ,那现象已经不会再发生。
    其实,现在的纪念,是对于逝去青春的追思,对于青春友谊的歌颂,对于第二故乡的眷恋。而这,对于进入老年的知青们的身心是有意的。仅此而已。适当的反思要有,我觉得现在的氛围就说明已经有了很好的反思。没有形式上的文件,大家心里有数,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民意。
    当然,如果条件(指的不是经济层面)具备了,对知青有一个形式上的安抚(这里主要指的是经济层面的),也是大家乐见的。    但是,这东西是不能强求的,也不是一刀切的。听说上海就很接知青的地气。不是说它做的有多好,而是它做得可能比全国任何地方都好。
    如果您在上海,就恭喜您了。因为,您可以比其他地方的人都有面子。如果您不在上海,也没关系,上海人说的时候,咱“这咕噜掐了不播”不就行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340

帖子

15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72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7:35:12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8-5-29 07:35
毕竟是我们自己亲身付出的青春!怎么也值得纪念!

同意您的观点!我们在回过头去抚慰自己的青春,对,绝大多数人是这样的心境。青春虽然蹉跎,但有些东西还是值得回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

帖子

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9
30#
发表于 2018-5-30 18:31: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仍然认为,如果不反思,没有人对人造之灾担责(哪怕是道一声歉),历史会不会重演,是很难说的。49年以来运动不断,老百姓倒是很有免疫力。其实这免疫力也只是让自己逐渐麻木而已,何曾阻止过运动接二连三地发生。温水煮青蛙,我们无奈是青蛙,但我们还是不屑成为煮青蛙的温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17 00:20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