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301#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22:42:13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八十三

十年知青生活回忆(八)
王男

三口之家
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能,那就是都会竭尽全能地吸取大自然的恩惠,从而再去回报周围。大树会努力地伸展四肢,去努力地吸收阳光和空气,然后向空间释放大量的氧气。小草盘根错节,即便是在最贫瘠的土壤里也能长得生气勃勃,给人以绿色,同时保持好水土,防止流失。
在那些日子里,尽管内心深处觉得上天对我不如别人,但我们却像一棵小草一样,在困苦的环境里努力地生存。我们曾经一同做出过很多艰难的抉择,一同度过了无以计数的困苦的日子。但是,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只要知道身边还有对方的存在,就会感到踏实,就知道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身边还有一个人与自己在共同承担着这一切,一切都会过去的,生活终会风平浪静的。
儿子出生以后,我身上的担子又沉了许多。原本由她打理的家里的一应事务,一下子我全都揽了过来,好让她能一心养育我们的儿子。农村的生活,一年四季没有闲的时候。只要你愿意动,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在等着你去干。我虽然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但是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都希望能更好一点,于是就更得付出多得多的体力代价。园子里一根杂草也要不得;院子里看不见一个多余的小石块。到我家来的人都说,一看这家人家就是个勤劳的人家。一进这家小院,里里外外都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
当时,山村里的物质相当贫乏。为了我们的孩子不至于缺少营养,我早早就养了一群鸡。七只母鸡,一只公鸡。好在我们的粮食十分充足,所以到了下蛋的季节,七只母鸡经常会因为下蛋窝而争吵。常常是这只母鸡刚刚下完蛋,另一只就亟不可待地钻进窝里去了。院子里会接二连三地响起母鸡下蛋后骄傲的叫声。每当听到母鸡“咯咯哒”的叫声,儿子总是要自己去把鸡蛋从下蛋窝里取出来。他摇晃着爬上窗台,伸手拿出鸡蛋,每次都是用他那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捧着大大的鸡蛋,嘴里还嘟囔着“我又捡到了一个大鸡蛋”。山里的鸡吃的是粮食和草丛里的虫子,鸡蛋也特别大。尽管那时候东西很稀缺,但儿子小时候的营养却不缺,身体特别棒。
暑假的时光是最美好的,园子里的黄瓜架上结满了一根根翠绿欲滴的黄瓜,傍晚的山村,太阳早早就跑到山那边去了,山村里的暑气立即消失逸尽。晚饭后,我坐在院子里逗着刚会蹒跚学步的儿子玩。儿子手里拿着一根黄瓜,一会摇晃着跑过来,伸手让我咬一口黄瓜,一会又摇晃着跑到他妈妈怀里,将黄瓜再送到她的嘴边,让她也咬一口,自己却为自己的行为满意得嘎嘎地笑。那一瞬间,一股幸福的暖流顿时涌遍我的全身,白天的极度辛劳立刻烟消云散了!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对上天没有过奢求,只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取够得着的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302#
发表于 2016-5-1 07:59:44 | 只看该作者
四季课后皆辛劳,
结婚生子山里闹,
乡亲热情主人勤,
三口生活幸福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30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12:40:44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5-1 07:59
四季课后皆辛劳,
结婚生子山里闹,
乡亲热情主人勤,

感谢龙行超版的精准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30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12:43:15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八十四

十年知青生活回忆(九)
王男
恢复高考回城
和往年一样,进入冬季以来,山村的雪总是下得格外的大。每座草房上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太阳斜斜的,远远地在离地平线不远的地方,好像也惧怕寒冷一样打个转,就急急忙忙地回去冬眠了,天嘎巴嘎巴的冷,哈口气就变成白霜,老太太总是这样吓唬小孩:不许到外面去撒尿,小心冻成冰棍,我可不去给你敲。可是这一冬在我们的小屋里,却是十分热闹。自打宣布恢复高考以后,总是有几个学生天天到我家一同复习备考。
参加高考对于我来讲,可以说已经是埋藏在心底十多年的夙愿了。自从“文革”一开始停课闹革命,上大学便成了我的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梦想。想不到,在中央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居然又允许我们这样的人参加高考。报纸上还说,要特别注意招收“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三届高中生。听到这一消息,我立即预感到我和她的农村生活要结束了。
我和她一起到三十里以外的公社中学顺利地参加了高考,我俩报的都是省师范院校。那一年考试分文、理科,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和理化四张卷,录取时,每个人的成绩栏除了总分外还有一栏理科小分(数学和理化总成绩)。我的总分不算特别高,但是,小分却是全市第一名。可是,她顺顺利利的在第一拨就被录取,而我却没有。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我的外调材料里仍然有“该生的父亲是历史反革命”的字样。
后来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说,我们俩都拿到通知书后,凭通知书将我俩的户口转出农村。可是我们儿子的户口却留在了农村。按中国的户籍政策,孩子的户口是随母亲的。但无论如何,她的学校是不会接受一个不到三岁孩子的户口的。这件事当时可把我急坏了。还是我父亲求了他的一个在市公安局户籍管理处的学生。他答应说,只要你自己能把孩子的户口转出来,我这边想法给你落上。没有户口准迁证能把户口从农村转出来吗?我一点把握也没有,只有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又回到农村。好在那时全公社都知道我们俩口子一起考上大学的事。我向户籍员一提这事,开始她也感到为难,没有任何手续就把一个人的户口迁走,这是从来也没有过的事呀!幸亏那个户籍员心地善良,极具同情心。她对我说,我给你迁出来,如果落不上你可别再回来找我啦。就这样,这件事情就解决啦。
当一切手续全办完以后,终于要离开我们的小屋啦,我把它原价卖给了别人,当我从别人手里拿回那三百元钱的时候,我心里好难过,就好像自己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卖掉了。这间伴我度过最后几年农村生活的茅草屋,我曾经为她付出了好多辛苦,从她那里,我又得到了好多好多的回报。她给了我冬日的温暖,夏日的阴凉。在这间小屋里,我看清了当时中国的最底层社会,我学会了如何在困苦中生活。在这间小茅屋里经常聚集一些草盆的农民,从他们身上,我嗅到淳朴的农村气息,他们来到我的小茅草屋里教会了我许多在农村生活的本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我未曾学习过的东西。经常来我这间小茅屋的还有我的学生们,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农村孩子的朴实。他们一个个敢说敢笑,率真坦诚,敢爱敢恨,不藏心机。这样的学生你怎能不喜欢?我爱他们。作为对他们的回报,我也将我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们。这间小茅屋蕴含着多少我俩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她,给我带来了生活的勇气。是她,让我尝到了生活的甜蜜!如果可能,当时我真想把她一起带走。临别时,我把屋子最后一次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好像穷人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嫁出去一样,一定要把她捯饬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回忆这十年的知青生活,是一件苦涩的事情。当年几千万知青一下子涌向农村,涉及全国几千万家庭。那场运动,贫穷了城市里绝大多数原本就很穷困的家庭,也使得广大农村由于额外又凭空增添了许多能吃饭的嘴而不堪重负。整个国家就这样一折腾就是十年。而作为知识青年本身,逝去的十年青春,又能有几多可以得到补偿呀?
回忆这十年,就像重新翻阅一本厚重的老书,每翻一页看到的都是泛黄的书纸,但在这些厚重的书页里,也总能看到几张美丽的书签,那书签仿佛是我十年知青生活中闪现的缤纷色彩,记载了我清苦而幸福的家庭生活,也记载了我对农村的贡献以及农村给予我成长的营养,也免去了和其他知青竞争回城指标的烦恼。生活得看似平平淡淡,但恰恰是在这些平淡中却平添了许多别人没有得到过的无限美好的东西。
当一切都收拾停当以后,当这回我真的要离开我的小草屋的时候,突然打心底产生了一股说不出的滋味。1968年秋,我二十岁,那一年我随着广大知识青年一起来到那陌生的农村;1978年春,我三十岁,我即将要离开我已经熟悉的农村。回忆自己这十年,我将自己深深地植根于农村的土壤里,从那里我吸取了营养,练就了自己。头几年,在生产队里,从春种到秋收,几乎每一样农活我都干过,每一样苦我都吃过。为了使自己能学会农活,我流过泪,流过汗,也流过血。后来,我当过大队的“九二零”技术员,生产队的水稻技术员,公社中学的民办教师,再后来又当了农村中学的代课教师。如果说这十年,农村改造了我,那就是磨圆了我一身的棱角,教会了我如何去看世界,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进而再如何去改造这个世界。反过来,这十年,我也用自己点点滴滴的知识和本领改造这个世界,将自己的知识奉献给农村,为了那古老而又贫穷的农村,我付出了自己十年的青春。
临到真正要离开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三魂六魄已化作秋日里随风飘散的草籽,飘落到草盆的山野土壤中,好像已经在那里发芽生根,已经长成一株株在任何贫瘠的土壤里都能顽强茁壮生长的草。我再也无法将它们从那里完整地带回到城市里去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发表于 2016-5-1 15:18:17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4-30 22:42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八十三

十年知青生活回忆(八)

美满 的生活由劳动创造,王男了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发表于 2016-5-1 15:27:47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5-1 12:43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八十四

十年知青生活回忆(九)

最后的成功,永远属于勤劳智慧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2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
307#
发表于 2016-5-1 18:37:52 | 只看该作者
我噙着泪看完了王男的回忆录。全文写的真实感人,他的经历真实,感情真实。可见王男有思想,有洞察力,能吃苦,肯发愤,终成大器,是一高中老三届精神的优秀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30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22:20:39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5-1 12:43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八十四

十年知青生活回忆(九)

王男在农村献出了十年的青春,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自己的三魂六魄已化作秋日里随风飘散的草籽,飘落到草盆的山野土壤中,好像已经在那里发芽生根,已经长成一株株在任何贫瘠的土壤里都能顽强茁壮生长的草。”这颗“草”回城以后,仍然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王男,好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309#
发表于 2016-5-2 07:42:03 | 只看该作者
白雪严寒屋中暖,
高考双双录取全,
户口艰难终进城,
农村十载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5:22:3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5-2 07:42
白雪严寒屋中暖,
高考双双录取全,
户口艰难终进城,

王男同学用他十年的青春时光,谱写了知识青年不畏艰难困苦、扎根农村、战天斗地、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赞歌,为他的平凡而感人的事迹点赞!感谢龙行超版的辛勤劳动和精准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3 05:11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