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东排干(一)
1975年冬季,巴盟盟委发出了“兴修水利基础设施,改变黄河灌区面貌”的号召。内蒙兵团驻河套地区三个师的数万名战士和河套民工分段包干,投入到新挖“东排干”大会战中去。我们五团一连除留少数人员留守外,几乎是倾巢出动。
东排干长达几十公里。渠底宽约三十米,堤高约十五米,堤面宽度也近十米。是河套地区的“十大” 排干之一。
五团包干的渠段位于杭锦后旗的太阳庙。当时,参战队伍机械化作业的装备少得可怜,无非是几台东方红-75型的推土机。冬季施工,冻土比石头还硬,一镐下去,只见几个白点。掀翻厚度60厘米左右的冻土层,唯有爆破。作业现场十分壮观,爆炸声此起彼伏,气浪夹杂着土块冲天而起。爆破之后是传统的人海战术,配以铁锹、钢钎、扁担、柳条筐等传统的劳动工具。真是:千军万马齐上阵,气壮山河冲云霄,颇有几分战争大片的气势。
我们一连没有推土机,纯粹是人工作业,爆破后的土块,大的用钢钎凿开,装不进柳条筐的,男战士就背着往堤上奔。冻土下面全是红胶泥,一锹一大块,能装一满筐。大家不顾天寒地冻,每天早出工晚收工,每天十几个小时奋战在工地上。男、女战士同样挑筐倒土,玩了命地干,谁也不甘落后。记得有个上海藉女战士身体比较弱,挑土上堤时因体力不支,从十多米高的堤顶上滚了下来,摔得直不起腰,还坚持不下“火线”。
|